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詩經讀後感(通用7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3.1W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後,大家一定都收穫不少,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後感了。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讀後感而煩惱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詩經讀後感(通用7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詩經讀後感(通用7篇)

詩經讀後感1

終南真是個小地方,每一天和姊妹們嬉鬧以後回到房間裏,望着窗外的楠樹和正開的美麗的海棠花,心底總是生出許多傷感。村裏的姊妹們嫁了以後,便日日的勞作,從此韶華漸去,玉容黯淡,如果鏡子中的我有一天,也是變成了那般模樣,該是多麼可怕?母親又在庭院呵斥着不知道的什麼,那嘶啞的聲音,居然是老人們傳説的那個曾經的黃鸝鳥麼?母親的例子更讓我對未來充滿了畏懼。想到將來的醜陋,骯髒,種種不堪,怎麼能讓我安然?

不知道什麼時候,起風了,青青草兒的味道和楠木的香隨着風兒飄來,唉,如果沒有可怕的未來,那麼,應該是多麼的快樂。隔壁的永安哥哥在門外問母親有沒有吃過午飯,那聲音説的響亮,我知道其實是説給我聽。可是,和他一起縱有萬般的快樂,又怎麼敵得過我對嫁做人婦的恐懼呢?他家和我家是一樣的小户,難道我以後就陪了他一起喂那些豬兒和小油雞麼?我煩惱的把窗户關了,自己躺在牀上悶悶的不樂,不知道怎麼的就睡着了。

是什麼聲音啊?把我吵醒。我起身,打開窗户,卻正好看見庭院門口停着一駕漂亮的馬車,我詫異的起身,探出窗子想要看個仔細,卻看見那馬車裏下來個錦衣華服的少年,翩翩的風采,白裏透紅的肌膚,甚至比我們村許多姊妹還美。這少年穿的繡有黑色與青色花紋的禮服,和昂貴的裘皮大衣,頭上戴着高高的威儀的冠,看車下那些圍着他轉的僕傭,想來是大地方來的公子。那些人中間的一個走向我家,我不由的豎了耳朵,仔細的聽了,卻原來只是找我母親問路。

我有些失望,又為自己的失望羞恥。手抖的就把那支着窗户的木棍掉落。意外的聲音,驚的那些人都朝這邊看來,我看見那公子,也轉過臉,目光正對了我的眼睛,我的臉剎那間紅了。急忙的退回了房間,心如鹿撞。少少的安靜,我恍然記得自己是剛剛睡醒的模樣,蓬頭垢面的一定也很醜,急忙的尋了鏡子來,卻看見鏡子裏,粉面俏然,髮髻凌亂,完全就是個小家碧玉模樣,上不了枱面。心裏惱着自己,不該就那樣唐突的推窗出去,更不應該在中午時分睡着,如果剛才,是如戲文中唱的正梳粧得體的在庭院看書,那才應該是多麼的合適!

心思輾轉,卻聽見院外玉佩輕撞的聲音,馬車的聲音重又轆轆的響起,遠去。

詩經讀後感2

《詩經。考槃》為隱逸詩之鼻祖,謳歌士大夫的一個重要選擇——歸隱山林。

自古讀書人常走兩個極端,一則出仕。二則仕途挫折後隱居林下,詩歌賦畫,更有成就者著書立説。“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為什麼只走兩個極端?因其四肢不勤、五穀不分?因其手足無力、恥於百工?是,也不是。表面客觀正確的疑問,回答不了中國傳統讀書人的骨氣問題。

如今的讀書人有更多的中間道路可以選擇:經商、從軍、自由職業等等。這固然是時代的進步,但傳統意義的讀書人總是迂腐地選擇一種極端,一種用畢生熱情去熱愛和創造的東西。因此他們之中的傑出者不斷走上人類某個領域的頂峯,成為千古不朽的大師級人物,如一生只寫一部書的李時珍、曹雪芹。相比之下,當代名家充其量不過一巧匠。

所謂“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即內聖外王,不得已立言。內聖立德,外王立功,不能實際舉帝王之業,以推聖人之道,才退而立言。著書立説為最後,不得以後為之。恍然明白相聲大師馬三立簡單名字的深刻內涵。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一日不見,如三秋兮”,“執子之手,與子偕老”。我常常流連往返於詩經中這些讓人陶醉的詩句中。《詩經》本稱“詩”,是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被儒家列為經典之一。《詩經》編成於春秋時代,共三百零五篇。詩歌形式以四言為主,運用賦、比、興的手法,其優美篇章描寫生動,語言樸素優美,聲音自然和諧,富有藝術感染力。

在《詩經》裏不但看不到古時人們的閉塞,愚昧與保守,而且應該説她所表現出來的純潔的愛情,過人的智慧,積極的生活態度,對現實的滿足和對未來美好的憧憬完全是超越現代、超越時空的!

讀《詩經》足以靜心、淨心:《詩經》語言樸實,思想單純,沒有現代人們的那浮躁和不安分。閲讀《詩經》,就會被文字裏的純淨所感動。當我心浮氣躁的時候,看幾章,便能沉下心來,安心學習,安心工作。

讀《詩經》足以踏實、專心:《詩經》教會我每一步都要踏踏實實地走,才能到千里之外,留心生活中的每一點滴,珍惜現在,努力工作,日久堅持才能成為富有者,只有專心致志、刻苦鑽研,才能成為成功者。

讀《詩經》足以返樸歸真:《詩經》猶如東方的聖經,記錄着農業文明最古老的光榮。《詩經》內的人們生活在離造物主最近的地方,門前的原野、山巒、巖石,無一不是造物主最原始的作品。人們聆聽着大自然蒼老的聲音和人類年輕的聲音,充滿感恩的心情。他們遠離充斥着慾望、高音喇叭的現代生活。這正是現代人所缺少的特質。

詩經讀後感3

這是《詩經·衞風·竹竿》裏的一句:“淇水在右,泉源在左。巧笑之瑳,佩玉之儺。”

在《詩經》中有很多我喜歡的篇章,如《子衿》、《雞鳴》、《葛生》、《蒹葭》、《采薇》……《竹竿》比起前者並不是更負盛名,恰恰相反,它可以説並不是很有名聲,廣為人知的篇章。它的詞句也不算最優美的,事實上在《詩經》內的大部分詩句也都偏向質樸清雅。可我依然選擇《竹竿》裏的一個短句“淇水在右”來作為新摘錄本的題目。

《竹竿》大致敍述了這樣一個故事:一名衞國女子出嫁遠離故鄉,她回憶起家鄉的河流,少女時出遊的情景,但現在已遠離了這些回憶,只能駕車出遊,以解思鄉之愁了。因而我覺得這首詩很動人。那衞國女子懷念故鄉,也是在懷念着故人,少年時玩耍嬉戲的快樂回憶啊,她悲歎着,許是在歎時光吧?

我發覺,世人的年華,也終像那條淇水。沿着河畔歡快地跑過去,就再無回來的路可尋了。我們的“成長”,也是如此,總會遺失什麼寶物,很久很久以後才驚悟沒有好好地揮別。可是沒事的啊,請你看那“淇水在右”。故鄉的河流,一直在你身旁同行。

至於為什麼是“淇水在右”,而不是同篇的“淇水滺滺”,這是因為我的小私心啦。我的故鄉在南方的城,而我是南方的人。“水以北為左,南為右。”淇水是向着南方而流的。僅管我知道淇水離南城並不近,也只是位置靠南面而已,並不是真的流到南城來,只是我的一廂情願罷了。古代,南方是蠻荒之地,而現在我只願傍故鄉南城而居。

淇水在右,是寄託着我無數想象和美夢,感悟和思緒的詩篇呢,所以我私自決定把它作為我的摘錄本的名字。還但願原作者不要介意。

詩經讀後感4

我的感受大致與王崧舟對錢師課的評價相同:教師不動聲色,學生漸入佳境。

那天我坐在最後一排,看見大屏幕裏的他理着平頭,架着眼鏡,有着男子將近中年時的微胖身軀。我的座位是張沒有靠背的塑料凳,錢老師又是當天第三位出場開課的老師,那時的我早就已經腰痠背疼腿麻,而我期待久矣的林莘師的課又偏在第五節,因此,我只是一味地希望錢師的這堂課能夠儘快結束。

主持人的介紹引出了錢老師的正式登場,他走上講台,繼而嘴角輕揚,從容地向台下鞠了半躬,便轉向學生,開始了他的《詩經。采薇》。

“同學們,我們中國是詩歌的國度。”他對着手中的話筒輕輕地説了這樣一句盡人皆知的評語,但是我分明聽出了潛藏話語其中的某種攝人心魄的力量,恰如深山裏的一聲鐘鳴迴盪於空寂的山谷。為何會如此?原因説不清,道不明,總之,我聽課的精神頭兒確是被這一聲“鐘鳴”給調動起來了。

由“詩歌的國度”自然過渡到《詩經》。緊接着,錢師讓學生講講自己所聽到的帶“經”字的書名,學生説了好些“經”,《三字經》、《皇帝內經》、《茶經》等等,教師對這些個“經”總結出了一個共同的特點,即某方面的經典。那麼《詩經》自然也就是詩歌中的經典了。通過師生間的幾句簡單互動,便輕而易舉地使學生明確了《詩經》在中國詩史上的重要地位。

上課也講兵法,錢師如上的處理,力求簡約,為避含混。這就有了“聲東擊西”之效,言於此志於彼,舉重若輕,瀟灑如意。又似“圍魏救趙”,繞開表面,直搗黃龍,一招制勝。給小學生講《詩經》,首先應該避免的就是將課上得“形而上”,如果一個教師在課前介紹了一長套關於該書的背景:説了五百多年終成此書,説了作者身份的多而繁雜,又扯了些詩歌來源地的廣大不一。。這就無疑成了笨伯,學生滿肚疑竇,教師又落了個“一言堂”的嫌疑,賣力不討好。因此,教學是需要講究巧勁兒的,以逸待勞,四兩撥千斤。

書寫罷課題,錢師讓學生朗讀,不求節奏的統一,但求自由、大聲。

詩歌和文章畢竟有所不同,在初讀一篇現當代的文章時,可以小聲讀,也可以默讀,然而讀詩則不然——詩歌是思想的結晶,濃縮的精華,需要學生通過一次又一次的大聲誦讀,來展開凝練的文字背後那深廣的情思,即便到了高中也須如此,何論小學?

學生自由朗讀後,便開始了點名讀,一生讀罷,詩味索然,教師相機點撥,讀出詩味,此時的詩味無非音調的頓挫,節奏的急緩,教師不做深究細挖,只是讓學生默讀完註釋,明確了“思”也是語氣助詞之後,教師範讀,加深音韻上的“詩味”體驗。這是朗讀詩歌的初級階段,就此已畢。

初讀過後,便開始了研讀。錢師出示了和詩境相關的楊柳意象圖,學生談各自的感受,大家你一言我一語之後,錢師引導學生將注意力聚焦在了“楊柳依依”之上,這四個字並不是錢師最終想抓住的關鍵詞,他又讓學生將注意力二度聚焦——範圍縮小在了“依依”二字上,對,就是這個詞了!錢師緊抓住該詞不放,唯恐其溜走一般。他對此大做文章:讓學生把“依依”提到前面來,感受變句和原句的差別;又讓學生把“依依”換成其他的詞語試一試。而撓到癢處的關鍵一筆是:錢師讓學生想想還有沒有哪些詞帶有“依依“二字?“依依不捨”,“依依惜別”,學生不假思索,脱口而出。此時,學生便開始走進作者的內心世界,當然僅是開始而已。

所謂“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關鍵詞一旦被拎了出來,“挈領而頓,百毛皆順”。然而關鍵詞要找得準而又準,則需要教師本人對文本的深入研讀。把長的課文讀成短的句子,把短的句子再讀成一個詞,甚至一個字。一字值千金,這是文本提供給教師的最有利的資源,千萬上心。

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輕輕觸了一下作者敏感而悲涼的內心,教師不失時機,抓住學生目前的情感反應,馬上讓學生帶着感受讀一遍詩歌的前兩句,學生此時的朗讀在原有的音韻和節奏的講求的基礎上,明顯又披上了一層薄薄的情感輕紗,然而只是薄薄的。

進行“楊柳依依”的教學,老師半扶半放,而對“雨雪霏霏”的處理,則“教是為了不教”,教師完全放開手來,讓學生自行理解體會,感受“霏霏”之妙,體會詞含之情,學生説的頭頭是道,教師的預設是成功的。

課堂教學講究節奏的變化,課似看山不喜平。一篇課文裏,若含有兩處或者幾處相同的段落,教師的教學方法切忌單一。

這首詩的字面意思學生已經大致理解,詩歌所要傳達的情緒,學生多少也體會到了一些,錢師開始了他的文本拓展。他出示了這首詩的後半部分,即:“行道遲遲,載渴載飢。我心傷悲,莫知我哀!”,不需教師多費脣舌,學生便可從中體會到作者愴然的心境和獨有的憂愁。這可謂錢師的第二個“戰略步驟”,極其巧妙省力,教師不費周折,學生一目瞭然,用最簡潔的方式,解決最棘手的問題。

文本拓展是一種屢試不爽的教學手段,它方便學生體會作品的言外之意,加深對原有文本的理解。然而經驗不足的教師往往在原有文本中挖心搜膽地尋覓教學資源,這無異於閉門造車,牖中窺日。“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教學的“活水”,源於文本以外的世界,不是“埋首故紙堆”,不是“三年不窺園”,而是要用聯繫發展的眼光看待問題,將一篇文章放在一個廣大的背景裏去研讀,教學資源自然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但是文本拓展也好,其他的教學手段也罷,都是服務於既定的教學目標的,絕對不能有絲毫的偏離甚至南轅北轍。

進行了以上的工作,教師再讓學生寫寫士兵的心裏話,學生寫得很精彩,課堂氣氛也因此為之一震,看來教師的文本拓展是很成功的,這裏便得到了驗證。學生寫話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動筆能力,更重要的是有助於學生走入文本的深處,用自己的筆去想象補白,去探幽顯微,去潛心默會。

插圖展示,抓關鍵詞,文本拓展,補白想象之後,教師又讓學生讀了一遍詩歌,這次通過學生之口表達出的“詩味”,當然較之前面更加濃厚。學生在朗讀的過程中,腦子裏不再只有蒼白機械的朗讀技巧,而是多了許許多多的詩歌意象和情感體驗:孤單的身影,瘦弱的白馬,隨風而舞的楊柳依依,瀰漫天地的雪花霏霏;他們感受到了景語背後的情語——世事變幻的人事寂寥。在他們的腦海裏,滄桑憂悶的士兵形象正逐漸清晰可見。學生此時的朗讀不光光有在音韻頓挫上的講求,更多的是發乎於中的情感表達,這就使得誦讀變得豐滿,變得有血有肉,變得觸動人心。

很圓滿,很成功,教師不動聲色,學生已至佳境,台下諸師爆以熱烈的掌聲。然而,課卻還沒有結束。錢師開始介紹為後人所激賞、傳承的楊柳意象。

柳者留也,故有惜別之意。錢師列舉了一系列歷代詩人帶有楊柳意象的千古佳句,句句摧撼人心。配合上柔美而略帶感傷的背景音樂,錢師用他那低沉而渾厚的聲音每吟安一句,我的心便會深深動慨一回。這不僅是因為詩歌意境的撩人愁思,更是出於被教師完美的教學流程引領於此的正常反應——我的眼角潮濕了。

這又是一次文本拓展,這次拓展是為了學生的情感昇華,它使得學生在教師回味悠長的吟詠中和古人悠然相會,它使得學生對古人的縷縷輕愁欲拒還迎。我想,這就是文本拓展的最高境界。

將近尾聲,教師沒有長篇大套、情真意切的總結,而是再次抓着“柳枝”不放,他放起了李叔同的《長亭送別》,“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含蓄藴藉,渾然天成。。舒緩的童聲吟唱成就了完美的謝幕。一堂課的收尾很關鍵,這和寫文的卒章顯志一樣,必須一語中的,必須擲地有聲,必須餘音繞樑,必須使人難捨難分。。好的結尾有着太多苛刻的標準。結尾不好,虎頭蛇尾,形同雞肋,更有甚者,猶如鼠屎,壞了整堂課;好的結尾則不然,它能使整堂課圓滿融合,它能使整堂課熠熠生輝,它是又一次情緒的高潮,它是匠心的獨到展現。萬里一瀉,末勢尤壯,即此理也。

一堂課如一首詩:跌宕有致,自然流暢。短暫的四十分鐘使人如同置身與世隔絕的太古之境,引逗聽者關於詩境的無窮聯想。這不光光源於教師對文本的獨到解讀,更重要的是教師本人高深的文化內涵,以及表裏澄澈的品德修養。這是一堂詩意黯然的語文課,這又是一堂簡約精到的文史課。聽完他的課,多少給了我些方向感,反省過往,展望未來,頓覺“今是而昨非”,這是詩意的課堂才可給人以啟人神志的衝擊力。

詩經讀後感5

《詩經》是民歌,之所以現在這樣高高在上,讓人覺得高不可攀,除了語言和社會變遷之外,還有詩歌本身發展的因素。每每想讀詩經,但每每我又止步於它枯澀難懂的文字。這個國慶節,我開始閲讀《詩經》。人與書的邂逅,大抵總是這樣,涼爽的天氣,泡一杯清茶,輕輕念出書中的句子——“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 ” 於是這枯澀的文字和着杯中迷濛的水霧,莫名便叫人心安。這卷叫做《詩經》的古書,其實卻不是詩,而是歌。千年前那些人們,哼過吟過唱過的民歌,猶如帶着晨露的桃花,無比質樸卻又悽美高雅。一伸手,便一束在手,襯着你明豔的臉龐,盈盈地笑。孔子亦被這句子打動過吧 ——“ 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

也許是古代社會沒有當今世界紛亂複雜,也許是古人心中有一絲的純美,彷彿什麼也無須遮掩,沒有粉飾,沒有忸怩,沒有故作姿態……那些四字的句子,是一顆顆袒蕩於天地之間的赤子之心,可以幫助你尋回那個還沒有受到任何污染和傷害的最初的自己,在自然中純潔、甜美地微笑着。

讀着這些深澀難懂的文字,可以自由自在地聽從自己的.心靈隨着那些句子浮想聯翩。恍惚間,我覺得自己連這身體,都被這清新之風浸潤得輕靈起來,或許連《牡丹亭》裏的杜麗娘聽了 “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 這般清雅温潤的言語,也會步出閨閣羞怯張望,看看那園子裏的嫵媚春光。

這樣的一卷書,念着念着,彷彿回到兒時心境,內心有如頭頂湛藍的天空,廣闊遼遠,深邃不可觸摸。此時人不再徘徊糾纏於俗事之中,時光可以這樣從紙頁間流過,就很幸福。

詩經讀後感6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河邊的蘆葦青蒼蒼,潔白的露水凝成霜。所説的這個意中人,就在河水的那一邊。逆着水追趕她,道路艱險又長;順着水追隨她,她像在水中央……這聲音,不就是那深遂悠遠的歌聲嗎?那源自《詩經》中優美動聽的旋律。

《詩經》源於民間,源於那些樸實的勞動者,傾聽他們的勞動,傾聽他們的愛情,那些純潔美麗的故事在《詩經》中淺淺地唱着。“采采苤苡,薄言掇之。采采苤苡,薄言捋之。”那些勞動婦女們,在採摘苤苡時的喜悦與笑聲匯成了一首歌,聆聽它時,我感受到她們在勞動中得到的無限快樂。

“不見覆關,泣涕漣漣。既見得關,載笑載言。”那是天真的女子,對“氓”的痴迷。“士之耽兮,猶可説也。女之耽兮,不可説也。”女子沉迷於男子不可脱身。聆聽這道《氓》,感受到的是女子被氓被叛的深深無奈之情,而堅強的女子以“反是不思,亦已焉哉!”吟唱這支悲泣之歌。聆聽之中她的悽婉堅貞感動着我。

而這僅僅只是《詩經》中的一小部分,詩經更以其“雅”、“頌”另外兩部分向後人講訴了貴族祭祀、祈禱豐年、歌頌祖德,更有帝王貴族之頌歌。傾聽《詩經》,令我感受到中國古代勞動人民最樸實、純潔的情感;傾聽《詩經》,我從中學會了“投我以桃,報之以李”的報恩之心。它是中國唯一一部脱去了脂粉與欲俗氣的情感文學聖典。作為民族青春時代的自由生活經歷的真實記錄,它昭示後人主體精神自由的美好與它存在的意義。

在學習詩歌中,我學習《詩經》,在學習《詩經》中我聆聽到那悠遠的聲音。那源於人類原始的音樂,那猶如藍天般澄淨的詩歌,那擺脱了世俗塵雜的潔淨的世界。它是文字的聖典,是文學的瑰寶!

悠悠《詩經》,盪滌着我的身心,聆聽於其中,仿若身處世外桃源來到一個音樂的殿堂。

詩經讀後感7

《詩經》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收錄了許許多多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約五百年間的詩歌。《詩經》有“四始六義”之説,“四始”指《風》、《大雅》、《小雅》、《頌》,“六義”指“風、雅、頌、賦、比、興”。

《詩經》裏的愛情是華夏兒女最古老的悠悠戀情的見證。這些愛情裏,都是如此簡樸、自由,卻奔放、熱情。又或是委婉、朦朧。比起唐宋華麗浮豔的愛情詩,《詩經》中的愛情更能使人在平靜的語言文字中浮想聯翩,似乎身臨其境,更為這此愛情故事感動萬千。

“靜女其妹,俟我於城隅。愛而不見,搔首踟躅。”調皮的小女子與男子約肢,卻藏了起來,男子見不到女子,又是着急又是無奈。其實女子就躲在城邊一個小角落裏,看着不知所措的男子邊笑着。“自牧歸荑,洵美且異。匪女之為美,美人之貽。”我愛的不只是荑草,而是我所愛的女子。這是一個渴望自由的單純男子的心裏對白。《靜女》裏的女子並不是嬌生慣養的貴族千金,而是一個渴望自由的調皮可愛的勇敢女子。男子則是如此痴情質樸,憨厚老實呢。這樣的愛情是如此的單純、自由,就是短短的語句中讓我回味無窮。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陰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男子不斷追尋着自己的夢中情人,她是如此的美麗,又可望不可得。《蒹葭》全詩整齊的句式,描繪着男子追隨着“伊人”移動。這是如夢中仙境般奇妙,朦朧,卻可惜不可及也。讓人彷彿致身境中,深深體味着詩人那悽婉的心情,卻又不顧一切努力的追尋,那是一個多麼感人的情感世界阿!

前兩首是古代人們對理想自由的追求與嚮往,而《氓》卻包含對於現實背叛的痛恨與無可奈何。從“氓之蚩蚩,抱布貿絲。匪貿絲來,來即我謀。”男子熱烈地向女子直白表達心意到“以樂車來,以我賄遷。”男子與女子終於如願相戀成婚。而結局卻出乎意料“女也不爽,士貳其行。士也罔極,二三其德。”簡單的話語,吐露出因社會男女不平等婚姻帶來的無處申訴的哀苦,難言的悔恨。這也是古代許多婦女在自由和婚姻上悲慘命運的縮影。

《詩經》中的愛情,或是理想或是現實,或是自由或是無奈。卻都讓人感受到古代人們對美好的嚮往,對自由愛情的追求。“死生契闊,與子成説;執子之手,與子偕老。”越是如此質樸的承諾,越是感動了現代繁雜的心。

當你能處於繁囂都市一角,一杯清茶,一本《詩經》。仰望靜空朗月,遙感春秋前史的花好月圓,那簡單、淳樸、率真的感情躍然而起。放眼當前的愛情唯金論橫行氾濫,難道不更讓人對古人欽佩、更引人神往?

愛情本就應是真誠,簡單才是最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