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阿勒泰的角落》讀後感(通用12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35W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後,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後感了。到底應如何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阿勒泰的角落》讀後感(通用12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阿勒泰的角落》讀後感1

沐浴陽光,讀李娟的《阿勒泰的角落》,書香氤氲,感悟頗深。

這是一片淳樸的世界。

自然而淳樸的筆觸,描繪出阿勒泰地區哈薩克族的日常生活:做裁縫、經營一家雜貨店、河邊洗衣服的時光,門口的土路……儘管文字中會飽含生活的艱辛,在作者李娟的眼中,那又何嘗不是一種美的享受?只要我們有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永遠樂觀地面對生活,永遠對生活充滿熱愛,就會發現生活中處處都有美。

我欣賞的,還有那種真實的氣息。簡單、不造作得語言,記錄了哈薩克牧民和作者自己一家人的生活。《外婆的早飯》這篇可謂"經典".好玩的老頑童外婆充滿了童趣和愛心,淳樸自然的語言中又不失幽默,讀者閲讀時有時也能樂一樂,那會心一笑,真是一點也不乏味。

讀這本書,還能領悟到獨特的新疆風情,新疆的牧民們,在荒涼的草原上趕着瘦弱的羊羣。也許,他們的一生中只有這麼一次美好的相遇,也許,多少年後他們又在某地相遇,或下着暴風雪,即使天寒地凍又算得了什麼?素昧平生的人們圍在一團,温暖彼此的心。讀到此刻,我的心也被人世間最美好的温情所感動。面對困難,大家都能團結起來,共同面對,不管人們是否相識,險境面前人心是一致的,克服困難也就不難了。

這讓我想起了去年,學校舉辦校園文化藝術節,我們班能歌善舞的同學較多。比賽前大家都以為準能拿第一名,誰知道結果卻相反。合唱節目演砸了,全班一片譁然,同學責怪班長組織得不好,負責領唱又搶了節拍……這個簡單的故事也同樣説明了簡單的道理。誰不知道團結起來力量大?只是落實到行動中就不容易了。而新疆牧民們做到了,這與文化程度無關,從中可以知道:在生活中,我們不能忽視這些小細節,否則也將會釀成大禍。

《阿勒泰的角落》用最樸實的語言描述了新疆生活,表達了她對這片土地對生活的熱愛和對美好未來生活的嚮往,簡單的故事中藴含着小道理,小道理藴含着大智慧,同樣能影響人的一生,這也是這本書真正動人之處。

《阿勒泰的角落》讀後感2

我通常,看到一本好書,就像餓漢遇到了美食,拿起便要大塊朵頤一翻才過癮,甚至是樂於犧牲睡眠時間的。但這次卻不同,看着《阿勒泰的角落》,竟不想一氣看完,確切點應該是捨不得一下子就把它看完,覺得看了一點便少一點了。看書很少會有這種感覺的。作為書的上賓,請上牀頭,每天睡前細細地品味其中的章節,如此下來,也看了兩個多月。看完後,想回憶一下書中的細節,竟是感覺一片混沌,努力去想,也只能憶起其中的一切影像。才發現,這真是一本無用之用的書。

看完了正本書後,翻到最前邊看作者李娟的自序,她説寫這書只為了在努力地耐心地體會着種種美感的過去的自己,在一點一滴地逐漸成長中記錄着一種真實的平衡感,尋找着一種踏實。我想,這也正是我看這本書所能體會到讀者最純真的用意,至於書中寫了什麼,李娟她的經歷,隨着一個個故事讀完了,自己也融入了自己的生活中,裏面的故事就淡忘了,但那種真實的平衡感,卻佔據着心中的感覺,同時也喚醒了自身對這種感覺的更為強烈的渴望。

在更前的一段時間,也是在睡前看的書,看過梭羅的《瓦爾登湖》,作者在他的書中也描繪了他的平淡生活,他是刻意地把自己獨居在一個小島上,獨自建房子,在島上獨自生活了兩年時間,他用兩年來感受一種孤獨平淡的生活,同時也用嚴謹的文字與文明社會作了對比。

這本書,對於哲理性來説,有很好的閲讀性,但作為單純的人生感悟,作者的舉動,總是過於刻意了。相比較而言,李娟的生活,她也隨着她的裁縫店,商店,也隨着阿勒泰深山牧民的遷徙而不斷搬遷,在當地,人口是稀少的,物質也缺乏,但在這種貧乏的生活狀態中,她不刻意地,甚至是懷着對俗世生活的無限興趣融入了自己的生活中去,在其中,能清晰地發掘生活的樂趣,也體會着生活的煩惱,也絮叨了當地牧民的率真。

看完書後,很多描寫的細節雖是不記得了,但一些影像,如李娟洗衣服的樂趣,只感覺當時的涼水與陽光都是她獨有的;還有她眼睛對雪地的反應,這感覺即使是沒見過雪的人也能深深體會到一樣;還有晚上睡覺野貓的騷擾,抗爭,與妥協;以及牧民還錢的舉動,都純樸得讓人感動。這種純然的心態,或是梭羅所缺少的吧。故此,《瓦爾登湖》給人的是一種哲思,《阿勒泰的角落》反是能以更為簡單的文字就能觸碰到人的心靈深處。

當然,這在也無意於貶低梭羅,之所以有以上的感覺,我想東方的文章不像西方那樣追求一種邏輯的嚴謹,東方文章的審美追求的是一種意境,一種意淡而高遠的文風。這種把意境融進了文章裏面,也是東方所擅長的詩意的文風。試想《詩經》中蒹葭蒼蒼,白露為霜。

所謂依人,在水一方就含有了蘆葦、霜、河流,人以及氣候等所組成的景象,也像孟浩然的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等都能用平淡的文字勾起所閲讀者的無限聯想。再更深一點的,有意境的同時,也最求着一種淡。在描寫阿勒泰生活的平淡文字中,也在作者的那種平淡生活中,正是一種用心地體會,從而文字勾勒出了豐富的景像,生活也是充滿了詩意。原來,詩意的生活來源於一種對踏實生活的感悟。這也正應合了印度哲學家奧修所倡導的:真正的心靈到處,荒原即花園。

心靈真正到達生活處處,可通過有為達成無為。這是《阿勒泰的角落》帶給我無用之用的感觸。

《阿勒泰的角落》讀後感3

若無意指認那在傷感中徘徊、慾望中沉浮的生命就是我們本來的生命,那麼,總還有別樣乾淨明亮的生命,等着人去認領。

我從沒有讀過這樣的書,書裏沒有什麼邏輯,平平淡淡的敍事,卻在我的眼前為我展開了一幅那個年代,那個地方,那個美麗的地方的生動、自然的畫卷。沒有什麼悲憫的話語,卻總能帶給我感動。

第一次讀這本書,是一個很偶然的機會。書荒的季節,圖書館看到阿勒泰直接拿着去借了。後來翻開的時候,讀了兩頁便被其中的文字所吸引。作者李娟所描寫的每一件事都能找到畫面感。風裏來雨裏去的邊疆牧人、隨家庭不斷遷徙的動盪生涯、離春天只有二十公分的雪兔、風沙肆掠的荒漠裏餵養的金魚……無論是可愛的孩子,還是來來往往的陌生人,都顯得那麼純淨。在那種厚重,貧瘠的生活中。透過作者的文字、作者的眼睛,我看到了那個純淨、乾淨明亮的阿勒泰,看到了白雪和陽光,青草和牧林,優美而明亮。我能感受到那別樣的温暖、豐盈和喜悦。

正是因為很久沒有讀到這麼優秀的書籍,所以才會激動。看書的好處就是在作者的敍事中結合自己的想象形成自己腦海中那獨一無二的那個膠片集。讀了幾遍,每次都能帶給我新的感動。每當我想寫下一些感想時,總是在想下一次我是否又能從書中感受到新的世界。我現在寫是不是還是太早了些。最終,我寫出來的仍然只能是我在讀這本書的一些小小感受,對於這本書,任何的評價可能都是多餘的。不敢寫,也寫不來。只能讀書的人自己去體會。

我已經很久沒有去享受過寫作這件事,因為有一種強烈的感覺:不管是我的心還是我的語句都處於一種束縛當中。這種束縛來自於我所接受的教育、我讀的書、我的見聞閲歷、我所處的環境……我無法越過它們。而我想説的,想表達的都似曾相識。好像這世界的所有的見解、情感都已被人抒發到極致。而我的那些像風一樣的細微感受,總是難以捉摸。

最後,節選一些段落,我希望未來自己無論是處於人間的角落還是都市的中心,我的心都一樣遊牧在廣袤而孤寂的荒野上,能夠去享受那清輝月光落在身上的美麗,能夠抓住那些難以捉摸的細微感受。

《阿勒泰的角落》讀後感4

去書店,看到李娟的《阿勒泰的角落》,翻看,發覺不錯。購買一本,25元,時逢西博會期間,曰:85折,格算。

回家後,翻看,斷斷續續的翻看。這,又是一本不用記頁碼的書,也是一本不用一氣看光的書。閒暇時打開來,讀幾節。讀着,便會將心緒平靜下來,便會想,那些遙遠地方的風景和生活裏的情趣。這一切,來源於作者的文字,乾淨、明亮、可愛、温暖。與安妮的蔚然不同,但也是夠好的。

如她是這樣描寫男人喝酒的:

我家的櫃枱下的角落裏至今還堆着一些無法處理的寶貝,包括五件皮夾克、幾頂皮帽子、幾根馬鞭、一副皮手套、兩三個手電筒,還有一個摩托車頭盔、一大堆匕首、一疊身份證、一個户口簿、數不清的手錶(有一半都不能走了)。更可笑的是,還有一雙皮鞋……全是賒帳的酒鬼隨手抵在這裏的,估計酒醒後就忘掉了。

更可氣的是晚上,那些人也不知道為什麼有那麼大的毅力,冰天雪地裏能連續敲幾個小時的門。他們越是這樣,我們越是不給開;我們越是不給開,他們越是要堅持到底,不煩不躁,一直叮叮咚咚敲到天亮,就回家睡覺去了,一覺睡到晚上,吃飽了飯,再來接着敲。

經常是幹活幹到半夜,一出門,就給門口堵着的東西絆一跤。低頭一看,又是一個醉趴下的,不知在冰天雪地裏倒了多久了,於是趕緊把他拖進房子,扔到火爐邊擱着,讓他自己醒過來好回家。可氣的是,這種人醒了以後,往往第一件事就是要酒喝,根本不為自己剛剛儉回一條命來而稍有害怕。

奇怪,為什麼要喝酒呢?酒到有什麼好喝,那麼辣,而且還得花錢。

一個做裁縫的家庭,常年在那片土地上流動着,做着裁縫,所以對錢自有一點單純的意識,寫來也可愛。

來這裏做衣服裙子的女人們,一個比一個可愛,可愛的簡直都不忍心收他們錢了。哪怕是五六十歲的老婦人,撒起嬌來,也跟小姑娘一樣動人。她們會像唸詩一樣哀歎自己的青春,滿臉難過,眼睛卻狡猾地笑。

年齡小的就更難對付了,她乾脆緊緊摟住我媽的脖子,拼命親她,讓她氣都透不過來,再口口聲聲地喊她“媽媽”、“親愛的媽媽”。

到了後來,我們的價格降的和“小上海”家的一個檔次——實在是沒有辦法呀……

價格一降,我們的生意就更好了,也更忙了。冬天的是候,經常是深夜過去天亮了的時候才開始休息。

愛情會在任何地方發生,她寫妹妹的戀愛亦是可愛的。

十七歲、十八歲,雖然只相差一年,但差別太大了。去年還是一個倔強敏感的少女,今年一下就開竅了似的。雖然這件事上我們都瞞得很緊,但她自己肯定感覺出了什麼,並且還有所迴應呢!第二天,趕在盧家小夥子過來接她之前,我們看到她把各破三個洞的球鞋脱了,換成壓箱底的新皮鞋,還欲蓋彌彰地解釋:“噢,昨天汗出多了……那雙打濕了,……濕透了”

到了第三天,又把灰濛濛的運動服換成了天藍色的新外套——幹活去穿什麼新衣服啊?但我閉了嘴什麼也沒説。她自己都捨得我還多什麼嘴。

一拍篷土的頭髮也細細地洗淨了,從此做飯和倒煤灰時,頭上會小心地包着頭巾,下地幹活也不忘包着。

不寫了。

附言:

建議大家去買這本《阿勒泰的角落》讀讀。

李娟的《阿勒泰的角落》裏面看到她的博客地址,這段時間沒事就會過去看一看,讀讀哪些北疆的生活,感覺那蒼茫的羣山、荒涼的戈壁、寒冷而寂靜的零落人家。

有篇文章寫的,在阿爾泰山和天山山脈附近的阿勒泰地區,發現了恐龍化石,還有長頸鹿,甚至還有貝殼。真是滄海桑田啊!從地圖上看幾乎就是亞歐版塊的最中央位置的'地方,居然當年也是一片汪洋,那是不是更或者,在現在大洋深處,當年曾經確實一片陸地,還能找到當年的城郭和村落。

億萬年過去後,世界在顛倒性的變遷着,我們也只是匆匆的過客,幾十年或許只是白馬過隙,轉眼都會四散雲銷,或許誰都不再會記得。只有我們自己,記得身邊經過的、愛過的人,也算我們曾經來過。記得綠羅裙,處處憐芳草。

《阿勒泰的角落》讀後感5

對於這本書我不知道該説些什麼,給我的感覺就是優美、清新,有迴歸自然的感覺,李娟用樸實的文字將我們帶進了她的阿勒泰生活。生活給人的感覺是千頭萬緒的,而在李娟的世界裏,是一種清淨、自然的生活。阿勒泰的風景在李娟的筆下讓我向往,而我正生活在一個充滿喧囂的世界裏,到處是人流與汽車的轟鳴,每天有縷不盡的煩惱,這些在李娟的生活中似乎很少見到,似乎她的生活永遠那麼美好。

看完了這本書,發現李娟寫的最多的事就是睡覺了。庫委是個好地方,到處是一望無際的草場,加上李娟平時也不用太管小賣部的事,所以總喜歡一個人來到山野裏,往草場上一躺整個人陷入大地。

我想,那種閒適是每個生活在喧囂中的人所向往的。可是那終歸太過孤單,連一個説話的人都沒有,我想李娟或許是已經適應了那種生活,如果讓我們去到一個語言不通,沒有多少朋友交流的場所,我們能過靜下來,在草地上睡上幾天嗎?她那些優美的文字或許就是在睡覺的時候蹦出來,跳到了她的日記本上。

哈薩克人的友善與質樸也給了我很深的感觸,可愛迷人的江阿古麗、漂亮温和的麥西拉、天真活潑的努爾楠。生活對於他們來説那麼平靜,玩的時候,高高興興的穿上漂亮的衣服,彈起優美的冬不拉琴音,跳起熱烈的哈族舞蹈,幹活的時候,換上舊衣服就會夯起土坯或是騎上大馬牧羊。

哈薩克人的生活很簡單,簡單給人的感覺是美與幸福,沒有那麼多的煩勞,沒有那麼多生活中的瑣事,不用擔心下崗,不用擔心失業,不用擔心什麼時候會漲工資。當一年工作完成的時候,族裏的人們可以聚起來辦一場盛大的拖依,讓歡快的舞蹈與琴音消除一年中的疲勞。

李娟一家人的生活態度也讓我有所感,三個女人,包括一個八十多歲的老人,在新疆這個人生地不熟的地方為生活拼搏確實很不容易,但是三個人卻從沒有被任何困難打倒。雖然小賣部賺的錢並不多,但是一家人生活的卻很快樂。書中寫道當她們一家人隨牧民轉場來到沙依橫布拉克,剛到的時候連個落腳的地方都沒有,天還下着連綿不絕的雨,帳篷剛搭起來就被掀翻,夜晚雨水會灌進被子,即使在這樣艱苦的環境下,她們一家人還是堅持下來了。我想只要一家人能夠在一起快樂的生活,那就是幸福了。

李娟的文章我還會繼續讀,感受她平靜而又不平凡的一生。

《阿勒泰的角落》讀後感6

人活着,就是要一種淳樸的感覺。不論一生有多貧窮,都要活得開心、快樂、滿足,不要抱怨、傷感。每個人的一生都是短暫而又漫長的,總會有離開的那一天。所以,不要有遺憾和不滿,在眼輕輕閉上的時候,腦中浮現的都是美好和希望。懂得欣賞生活的美好,停一下,放鬆自己,生活就會晴空萬里。

生活中,快樂其實就在身邊。像書中的“蝗蟲來了”一篇小文章,就充分的寫出了窮人家的孩子的快樂。文章中的孩子,純真,充滿了好奇心。他們喜歡觀察蝗蟲,它們正好對稱的翅膀,靈活的腿,敏感的鬚子,這一切是多麼不可思議,而這,正是童真的美好。欣賞夕陽,感受大地的温熱,太陽落下,一輪圓月當空照。拋掉煩惱,享受美好。人為何要有如此多的要求和願望,生活在自己的小世界裏,不願意與外界交流分享快樂,這樣做就只有一點,那就是永遠的不快樂和不滿足。人們常説:“知足常樂。”這句話人人都知道,而誰真正可以做到呢?用淳樸的眼睛欣賞世界,世界也會變得美麗。但我們總是太過虛榮,為了那遠在天邊的理想而奮鬥一生。而其實,當你靜下心來,看看夕陽的餘暉,大海的波浪,鳥兒的飛翔,享受身邊的一切,你就會覺得,這一切有什麼值得你哭泣和悲傷?當你為了物質去追求的時候,停下來,享受生活,物質也變得沒有那麼重要。累了,就休息一下,受傷了,就等它癒合,停下奔波的腳步,品味近在咫尺的美好。而且,對於無法改變的事實,要欣然接受,不要與它做無謂的抗爭。也許,仔細想想,它們也挺好。

這本書中,還有很多可愛美好的小文章,有袖珍兔不“袖珍”,金絲熊“小耗子”,慈祥的奶奶,善良的母親,和他們之間微妙的愛。這些,都是貧窮但不低賤的好人,這些,都是幼稚但不缺乏美好的生活,我向往這種生活,但是,應該不會擁有。

我喜歡這本書,就是因為它的淳樸和淡淡的一抹鄉情。再濃的咖啡,也不如清香的茉莉花茶……

《阿勒泰的角落》讀後感7

從作者的筆下,我驚喜的看到一片還沒有被外界文明所侵擾的極荒僻壤。那裏的人有本能的笑淚愛痛,完全展現出生命最原始的狀態。正如她所説,在那樣的地方,人不是主宰,只是自然界的一小部分。

這應當才是世界的本來面目,才是宇宙間平衡有序的生命形態。那裏的自然狂野直率,沒有被城市文明所加工,生長在這樣的天地間,或許她理所當然就被浸潤出一副與天地渾然一體的性靈和情懷吧。他們不一定懂得文化是什麼,但是他們對美和對美的表達卻有着先天的自覺,而且這種自然而發的美比之經過文明浸染和藝術加工的美更具震撼力。即使你沒有與他們共通的語言,也能產生文化的共鳴,而心生感動。

如果不是通過作者的文字,我無法想象在茫茫天地之間還有這樣一個不為人知的角落,一羣寂寞而卑微的人,艱苦卻欣欣向榮的生活着。我不能不讚美他們的隱忍、堅毅、樂觀。但他們自己不這樣認為,他們把上天降臨自身的一切悲喜哀愁都看作理所應當,看作一切生命出現、存在、消忘過程中的常態,平靜而無怨的接受。當然,他們之中也不乏一些對生活充滿熱望而對現實無比絕望的的人。他對認識世界、改變人生是有主動意識的,對過上富足、文明、温暖的生活是有願望的,但卻沒有改變這種貧窮的能力。於是就形成了獨特的一羣——酒鬼。

作者對這些人的描述總是奇妙而且詼諧,使他們的人性在固執、可愛中透出巨大的悲涼。我們笑過之後,實在不能不承認,他們除了用酒精來麻醉自己孤獨的靈魂,還有什麼更好的辦法。

那些居住在她的四周,常常與她打交道的貧窮的原住民、孤獨的遊牧者也都有着形形色色、性格迥異的生活方式,有時他們甚至會因為十分荒誕的思維、怪異的僻好而做出令她無法忍受的舉動。假設我們有一個或數個這樣的鄰居,肯定會天下大亂。

而作者的眼晴卻能透過她寬容的人格,去看待這些人,而且走進這些人的內心世界去認識、體諒他們。因為她自己也是這樣寂寞無望。她把他們描述的滑稽有趣又可愛可親,使你笑中帶淚,為他們如此真實的活着,又活得那樣寂寞、那樣苦辛而感歎。

作者用樂觀向上的姿態詮釋了世界,實在值得我們去感受她那獨特的見解。

《阿勒泰的角落》讀後感8

這幾天在讀李娟的散文集《阿勒泰的角落》。不得不承認,寫作這東西,確有“天賦”的存在。而天賦這東西,又未必人人都樂於或善於應用——有些人鍾情寫作,卻未必懂得去體悟和探索人生的壯美,寫出來的文字不免陷於空洞蒼白;有些人有着深刻的人生體驗,卻不屑或不擅長以文字去表達他們的所感所想。而李娟卻同時是一位擅用文字又具靈秀觸覺的女子。她寫的都是她身邊熟悉的環境,自己經歷的人和事,但她的視覺是如此的敏鋭獨特,竟然可以在平凡不過的世俗瑣碎裏探尋出那樣鮮活的人生趣味;在那樣廣漠孤清的寂靜裏發現大自然如此驚心動魄的美……

就象大地上會長出麥子,長出苞谷和其他靈秀的植物,李娟的文字也象從她身上“長”出來的那麼天然、那麼純粹,看不到修飾的痕跡。這種文字是教不出,學不來的。讀着這本書,你會感歎,作者是有着一顆多麼貼近大地的心靈啊!追隨着她的眼光,你會發現深藏在這片大地肌膚裏的種種有趣的祕密。讀着那樣的文字,你甚至會覺得,任何試圖評價她文章的文字,都顯得有點蹩腳和尷尬。

《阿勒泰的角落》讀後感9

有幸拜讀了李娟的《阿勒泰的角落》,作者以輕鬆自在樸素的文字描寫了冰天雪地、戈壁灘沙漠、移動的羊羣牧民和隨地紮下的氈房子……,這些在我有生以來都是沒有見過的。那些山峯、那些河流、那些森林、那些牛羊駱駝、那些人、那些事,在作者的筆下靈活生動,彷彿置身其中。

文中作者一家在語音不精通,環境不瞭解的情況下,居然敢給人賒賬。幸好牧民都老實巴交的,又有信仰,所以在喀吾圖,一個淺淺寫在薄紙上的名字就能緊緊縛住一個人。你信任我,我也要對得起這種信任,大概也就這種意思了。

想到了前年3月份,在跟人做生意,對這家公司資質瞭解的很清楚,對這個人也算是相處甚久。基於對朋友信任,沒有任何押金的情況出售了一台機台,當時説好是一個月後債款付清。

可萬萬沒有想到的,你的信任在別人眼裏是一分也不值。在一個月後遲遲不到款。於是斷斷續續的催款,催款是很頭疼的事情。開始這個人於各種困難跟你説暫時資金不到位,説得真是聲情並茂,痛哭流淚的樣子,心一軟算了,再給他一點時間吧。時間久了,這家老闆繼續於各種理由搪塞。於是一台一兩萬的機台款就一拖再拖。

都説欠錢的是大爺,這話一點兒也不差。畢竟都是辛苦錢,供應商的款是現結的,而賣出去的機台卻分毫無收,那叫一個心急,急的時候真的是罵這人不守信的王八蛋。於是我帶着兩歲多的兒子,拿着催款單,手機開着錄音,到他公司要錢。繼續説沒錢,再問具體什麼時候付,承諾説年底前付5000千。我也不再信他的話,強烈要求他在催款單上簽名,催款單上有備註,如有如期付款,以千分之五的日息付違約金。

在這種情況下,在年底前收了5千元過年,可是等到年後來,竟然的人去樓空,什麼也沒有了。於是只有走法律途徑,各種證據,在歷經八個月後終於結案。雖然勝訴,但對於一個失信的人來説,勝訴也一個説法而已,貨款照樣沒有。

所以當看到流動的牧民中,很多人都是記不住,僅僅是一個簽名就是縛束,在羊羣南下,膘肥體壯時,路過喀吾圖一帶時,還債的人千打聽萬打聽,打上門來結清倒債。親眼看着記賬的本子上用筆劃去自己的名字,才放心離去,一身輕鬆,這讓我特別的感動。雖不滴水之恩湧泉相報,但你給我的信任,我定不辜負,這是一種最起碼的為人尊嚴。

《阿勒泰的角落》讀後感10

新疆在我的旅行計劃中一直排在第一位,可因為種種原因,每次出遊都被迫放棄這個地方。也許正因為不可得,才在腦海中不斷加深對新疆的嚮往:廣袤無垠的大草原、美麗多姿的天山、瓜果飄香的吐魯番、能歌善舞的新疆人……總之,那是種遙不可及的美。但自從讀了李娟的《阿勒泰的角落》、《冬牧場》等一系列書後,新疆的形象在頭腦中一點點鮮活起來,那裏的風景那裏的人彷彿就在身邊、觸手可及,會覺得是自己親身走在清涼的河邊或站在塵土飛揚的小路上或徜徉在茂密的叢林中,時而會為沉重的生活而歎息,時而又會為人們的樂觀而鼓舞。

在《阿勒泰的角落》一書中,作者還是個二十歲左右的年輕女孩,跟着媽媽進入阿爾泰深山牧場,經營一家雜貨店和裁縫鋪,與逐水草而居的哈薩克牧民共同生活。她們跟隨着牧民的步伐進山、轉場,在草原、戈壁、廢棄的礦場聚居地艱難地經營着他們的事業和生活。在那裏,自然給予人類的是繁重的勞動、匱乏的物資和嚴酷的環境,人不是自然的主宰,而只是自然的一小部分他們寂寞而卑微,隱忍、堅毅又樂觀,他們把上天降臨自身的一切悲喜哀愁都看作理所應當,看作一切生命出現、存在、消忘過程中的常態,平靜而無怨的接受。

作者的媽媽是一個能創造一切的“巨人”,憑着一雙手在廢墟中搭起一個家,並不斷改造修繕,即便那只是個臨時住所,也要用住一輩子的態度“折騰”它。她在零下二三十度靠着胸口的體温把從來沒有在阿勒泰見過且毫無用處的金魚帶到戈壁灘上,只是因為“金魚在水裏遊,像是這世上沒有的一種花朵。”她的努力也許並沒有給家裏的物質生活帶來多大的改觀,但正是她飽滿的熱情才支撐着這一家漢人在天遙地遠的阿勒泰紮根生存。

有時艱苦的生活也會讓人需要一些能夠慰藉心靈的東西,比如酒。作者的雜貨店裏來過各式各樣的喝酒的人,有買一杯散酒一飲而盡就滿意離去的,有買一瓶二兩裝的二鍋頭慢慢啜飲無比享受的,還有一類酗酒的人,“這類人則總是以一種非常可怕的,簡直可稱之為‘精神’的態度酗酒。”年輕的作者開始並不能理解這些人為什麼要喝酒,酒那麼辣還要花錢,後來才漸漸明白“艱苦的生活太需要像就這樣猛烈的,能把人一下子帶向另一種極端狀態的事物了。”

作者用樂觀向上的姿態詮釋了世界,實在值得我們去感受她那獨特的見解,讓我們能夠從高速運轉的現代生活中偶爾抽身出來去感受一下與天地為伍的艱辛與豪邁。

《阿勒泰的角落》讀後感11

最近讀了李娟的阿勒泰的角落和我的阿勒泰,真是很喜歡,她用淳樸、清新、自然的文字記錄了她生活中的點滴生活,在她的文字裏艱苦的生活、惡劣的環境都是一種享受、一種美,她享受着貧窮和艱苦。

李娟陪着母親遷徙於新疆阿勒泰偏僻而遼闊的遊牧地區,和媽媽、外婆、叔叔、妹妹生活在一起,以開雜貨店和裁縫為生活,在阿勒泰長達半年的冬季牧場裏,一家人的生活雖然艱苦卻充滿温馨,好玩的老頑童外婆,充滿了童趣和愛心;幽默、能幹、聰明,對生活充滿信心,永不服輸的媽媽;老實能幹的叔叔;樸實、憨厚的妹妹;一個個人物都像在眼前一樣,歷歷在目。

李娟的文章裏更多地記錄了牧區普通人,牧民們的淳樸善良、孩子們的單純與寂寞的童年。李娟不僅對牧區的牧民有着深深的熱愛,更是對這片土地充滿了熱愛,在她的眼中,阿勒泰的寧靜、它的河灘、河邊的林子、各種的攜物、甚至一望無垠的荒灘戈壁都是美好的,生活的艱苦不但沒有讓她失去信心,反而讓人對她那種閒散、安靜的生活充滿了嚮往。

《阿勒泰的角落》讀後感12

那片土地賦予了她天才般的靈性,戈壁荒原上的肌膚在泛着瑩瑩藍光的滋養下,迸發出一個天才般的信筆為之的書寫者,她讓我們發現了一個我們每個人身上都有而且無人認領的一個清新、快樂的世界。

而我們失敗就失敗在“當我們被羣體性的過度索求的慾望和慣性糾結纏繞得疲憊不堪時,我們為了配合心理那念無止境的貪婪成性而無暇審視和欣賞本該屬於我們的美,無法收穫那本該屬於我們的世界,這不能不説是一種遺憾,我們在拿到我們想要的東西的同時,也遺棄了另一個美好、温馨的世界。

她穿越了苦難、絕望、沮喪、寂寞、孤獨、的那強硬的陰暗層面的阻力,言語出了另一個世界的美。

荒原上的風、戈壁上的雲、河岸邊的氈房、峽谷裏的牛羊,冷得過分的寒冬、另人絕望的山野,該咋樣還咋樣,該不咋樣還不咋樣,沒人把她們咋樣,她們也沒把誰咋樣,大不了吐一吐舌頭,還不就是無所為嗎。

熱門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