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讀《水滸傳》有感1000字(通用10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99W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後,你心中有什麼感想呢?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後感吧。千萬不能認為讀後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讀《水滸傳》有感1000字(通用10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讀《水滸傳》有感1000字(通用10篇)

讀《水滸傳》有感1

《水滸傳》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今年開學,我有幸讀了這本書。這本書,就像藴含着獨到的魔力一般,把我的眼球緊緊吸引。當我讀完了這本書,感覺它釋放了一種巨大的能量,讓我集多種珍貴品質於一身,成為一個至真至美至善的人,從而能戰勝一切假惡醜的魔障。它真的是一本好書。

《水滸傳》是我國第一部以農民起義為題材的長篇小説,作者施耐庵具體生動地描寫了農民起義的發生、發展至失敗的全過程,揭露了封建社會的黑暗腐敗和統治階級的種種罪惡,歌頌了起義英雄的反抗精神和正義行動,他們不佔城池,出榜安民,塑造了一大批梁山泊好漢忠義、替天行道的光輝形象。

《水滸傳》最引人入勝的地方是對劇情的刻畫描寫。從高太尉上任報舊仇到沒羽箭飛石打英雄,從王教頭私走延安府到梁山泊好漢大聚義,每個故事的情節都是一波三折的,我的心也跟着情節上下起伏。當我讀到林沖棒打洪教頭時,忍不住激動不已,拍手叫好。這個故事給我的印象最深刻。故事中的洪教頭狂妄自大,傲慢無禮,而林沖卻武藝高強,謙卑忍讓,所以最後林沖勝利,洪教頭失敗,灰溜溜地走了。“驕傲使人落後,謙虛使人進步。”像洪教頭這樣驕橫狂躁的人,就是“紙老虎”神氣一會兒,但沒有真本事,最終必定失敗;而像林沖這樣謙和沉穩的人,冷靜沉着,謙虛忍讓,最終必定成功。可這樣的人就算獲得了大成就,相信也不會被榮譽衝昏了頭腦。而那種“紙老虎”呢,稍有些小成就便興奮得飄飄然,誰的話也聽不進去,肯定不會有大成就。我一定要做個謙遜禮讓的人,不做傲慢粗俗的“紙老虎”!

終於,我讀到《水滸傳》的最後一回了。當我看到“至此,梁山泊上,108位好漢,各得其位,各展所長,山寨大業,更是蒸蒸日上,愈加興旺”時,心裏十分高興。108個好漢在經過一系列的崎嶇和坎坷後,終於打敗了那些自稱是“好漢”的人,完成了他們的大聚義,他們的信念,他們才是真正的好漢呀!

有人讚道:八方共域,異姓一家。千里面朝夕相見,一寸心死生可同。相貌語言,南北東西雖各別;心情肝膽,忠誠信義並無差。地方四五百里,英雄一百八十人,《水滸傳》中傳佳話!

梁山泊上108個好漢的忠、義讓我深受感動。他們個個充滿正義感,為老百姓着想,除暴安良。有的用生命換來繁榮,有的為了兄弟而死去,活下來的也不求回報,真乃忠義也!

中國古典文學《水滸傳》是中華民族最寶貴的文化遺產之一,它猶如一座巨大的藝術殿堂,陳列着不勝枚舉的珍貴品質,給我們以閲讀的快感和精神的享受,讓我們在閲讀的愉悦中,領略到中國古典文學的魅力。

讀《水滸傳》有感2

中華民族有有五千年曆史,沉澱出多少厚重的文化經典。《水滸》,便是這厚重文化經典中的一顆璀璨明珠。它敍述了在那動盪不安的北宋末年時代,一羣好漢被朝廷所逼,聚義梁山,除暴安良的故事,凝聚着作者對當時那個朝代制度、思想方面的思考與認知。

翻閲這本書,多少蕩氣迴腸的故事,如一幕幕波瀾壯闊的圖景,呈現在你的眼前,震撼着你的心靈。《水滸》,沒有《紅樓夢》纏綿悱惻的兒女情長,沒有《三國演義》中各人驚心動魄的、計謀、智慧的拼,亦無《西遊記》層出不窮的有趣情節。它所有的,是那敢愛敢恨的勇氣,是那有福同享有難同當的義薄雲天,是那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品格。在梁山這充盈着俠義之氣的土地上,一百單八將,劫富濟貧,胸懷天下,共譜英雄頌。

《水滸》中的人物形象刻畫得簡單明瞭,卻又十分真實,使人眼前彷彿出現這麼個人似的。如描寫及時雨:“眼如丹鳳,眉似卧蠶。滴溜溜雙耳垂珠,明皎皎雙睛點漆。脣口方正,髭鬚地閣輕盈;額闊頂平,皮肉天倉飽滿。坐定時渾如虎相,時有若狼形……”如此,施耐庵變將宋公明的外貌形象呈現在在讀者眼前,勾勒出一個仗義俠氣、平善、有濟萬民之胸襟的志士形象。還有隱求全的豹子頭林沖、粗中有細的花魯智深、勇猛忠毅的黑旋風李逵,足智多謀的智多星吳用,嫉惡如仇的行者武松等仁人志士,個性都十分鮮明,深入。

《水滸》雖描述的是震撼的英雄故事,但它的思想主旨始終盤踞在一箇中心點上,那就是對於朝代制度、安邦的思考。北宋末年,朝廷烏煙瘴氣,互相、把持朝政,百姓民不。梁山泊上的一百零八位好漢,正是因為被宦官所逼,一再退讓卻最終無可之下,落草為寇,一步步的道。譬如林沖,他原是一位的東京八十萬禁軍教頭,規規矩矩的做着自己的本職工作,卻無緣無故被高太尉,致使,走投無之下去了梁山。他們都是無奈才鋌而走險的。但即便落草為寇,他們仍然以救濟天下百姓於己任,見義勇為,見不平即拔刀相助,行俠仗義,大方。

在梁山好漢座次排定之後,梁山泊的事業達到頂峯,但之後便開始走下坡,逐漸衰亡。朝廷為了平定梁山泊,便勸誘招安。招安,即為投降。朝廷玩術,唯恐梁山泊壯大之後與朝廷作對,到自己的利益,假意勸其招安,實則圖謀不軌,最後摧毀了梁山泊。這樣的心計,如何安治天下呢?古人云:“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舉能,講信修睦”。若有如此玩術、城府極深、以一己而不顧天下萬民之利的,豈有不國家、之況?施耐庵作此書之意,大概便是在警戒者必要任用賢臣,切不用害羣之馬,更要心懷天下,以民為本,即“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讀《水滸傳》有感3

今日讀完了水滸傳,掩卷沉思,不禁感慨萬千。為裏面的人物的命運歎息。

水滸一百零八個好漢,個個都被逼上梁山,深感宋江義重,皆留下來效忠宋江,之後受招安後,破大遼,收田虎、王慶、方臘等賊人。從破大遼一百零八個人個個生還到最終收方臘只剩三十六個,最終面見皇上的也僅有二十七個。可是他們為國家換來太平後,朝廷卻奸臣當道,最終個個都死了,神聚蓼兒窪。

宋江等人的命運是悲慘的,可這一百零八人中也有不少到最終得以安享天年的。比如公孫勝、李俊、武松、柴進等。他們大都是在完成大業後,急流勇退,沒有做官,不受奸臣迫害,以致他們都歡樂的、舒心地生活着。相比起宋江、盧俊義他們都被藥酒害死,他們的命運不就好很多了。其實人生需要的也是這種能夠急流勇退的精神。

急流勇退,需要的是對功名利祿的捨棄,對平靜生活的嚮往,還要有自知之明,明白當前局勢,明白該退時就退,明白退一步海闊天空。而有的人在最高點卻不退下來以致於喪失生命。韓信就是個很好的例子,劉邦的天下大部分都是韓信打下的,可是韓信的功勞實在是太大了,功高震主,最終被呂后殺害,像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這邊就不一一指出了。

而適時的退卻卻能讓自我獲得更多。張良大力輔佐劉邦,為劉邦完成統一大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劉邦稱他“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當天下已定,四海歸心時,也正是他該享受容華富貴的時候了,可是,在劉邦預備賜予他五千户時,張良卻斷然拒絕,放棄功名利祿,請求作一個小小的留侯。他曾説道:“今以三寸舌為帝者師,封萬户,位列侯,此布衣之極,於良足矣。願棄人間事,欲從赤松子(傳説中的仙人)遊。”他看到帝業建成後君臣之間的“難處”,欲從“虛詭”逃脱殘酷的社會現實,欲以退讓來避免重複歷史的杯具。事實的確如此,隨着劉邦皇位的漸次穩固,張良逐步從“帝者師”退居“帝者賓”的地位,遵循着可有可無、時進時止的處事準則。在漢初消滅異姓王侯的殘酷鬥爭中,張良極少參與謀劃。在西漢皇室的明爭暗鬥中,張良也恪守“疏不間親”的遺訓。功成身退,是張良的選擇,儘管身後投來的是驚異的目光,但事實證實,他的選擇是對的,“狡兔死,獵狗烹”,不久,韓信被斬,彭越被殺,而張良得以保全。他放棄了暫時的功名,安享晚年,張良的機智謀劃、文韜武略流傳百世,千古流芳。

可見急流勇退是多麼有聰明的一個選擇啊,物極必反,當人們在最高處的時候適時地退下來,不僅僅不會對個人的利益有影響還會讓自我的生活更完美。

讀《水滸傳》有感4

《水滸傳》是筆者施耐庵依據自個兒的.生存經驗和北宋農夫大舉事而寫成的一部偉大的小説,小説傾向鮮亮地描畫了百姓人民抵抗壓迫的舉動的賅括了當初不一樣階層的許多人從醒悟到抵抗的鬥爭道路。《水滸傳》刻畫了很多的惟妙惟肖的人物形象,那裏面最具備抵抗神魂的李逵,性情烈的武松,以及逆來順受最終走上抵抗道路的林沖,都給人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如同。《水滸傳》不只是中國長篇歷史詩的創建者,也是從這以後繼之而起的描畫歷代農夫舉事的章回演義體小説都未能達到的光輝典範。

《水滸傳》這本小説從多種方面,各個角度展覽了朋友間的“死生相托”、“患難相扶”這種非常寶貴的人的總稱情誼,具備感動天和地的力氣。“各處之內皆昆季也”,也應當變成我們今日人的生活的美妙理想。這本小説之所以吸引人,也是由於小説中的一點英雄不拘泥泥禮節法,不計較名位利益,不作做,不隱藏,“任天而行,率性而動”,保留了一顆“絕假純潔真誠”的“童心”,與那一些被封建理學扭曲了人性的“假道學”、“大帽子”的做假作做,胸懷狹小成了鮮亮的對照。

本書記敍了以宋江為首的一百零八好漢從聚義梁山泊,到受朝廷招撫,再到大破遼兵,最終武力消滅叛黨,卻遭奸人謀殺的英雄故事。內部實質意義浩博多彩,有滋有味,人物描畫的更是那末具有活力逼真傳神。水滸傳刻畫了性情鮮亮的人:雪中送炭的宋江,膽大如虎的武松,機靈伶俐的吳用等。在一百零八個好漢中,每一個都是一個不一樣的哲理人的生活,它們昭示我們無限深刻思考。這是前人留給我們的神魂財富。它永恆都在閃射着神魂世界的光輝。它也永恆給我帶來了關於思想與情意的啟發和力氣。

假如你去細細地品嚐這本書,就像一股清爽新鮮的空氣,能讓你在輕鬆地閲覽中吸取菁華,昇華魂靈。《水滸傳》用悉細潤的傳情,或稱讚善類們,或詠贊舉世英雄。

那個個具有活力的故事:《拳打鎮關西》、《景陽岡打虎》、《醉打蔣舊俗門上貼的神像》……描畫了梁山好漢為民出除害的較重要的事。宋江等人南征北戰,平遼,滅方臘,忠心為國效力,鐵面無私。在宋江的帶領下終於削平了天下。

當然還有那一些鞭韃的醜陋的事實。那時的北宋已經使腐敗沒有能力,奸臣當道。高俅就是一個。他看到藎臣,老是想盡一切方法洗雪它們。就由於他,才使宋江和林沖等一點英雄好漢,被逼怎奈,才舉事上了梁山。

讀了這本書,讓我清楚了:要勇敢的面臨醜陋的嘴臉和峻險的事情的真實情況。從其中可以獲得摯愛、友情和智慧,讓我們在人的生活的道路上少走彎路,那樣子我們的人的生活旅途就可以變得更加沒有凹凸。

讀《水滸傳》有感5

在寒假裏,我閲讀了一本中國名著:《水滸傳》。這是中國四大名著中的一本,作者是施耐庵。其它三本分別是:吳承恩的《西遊記》、羅貫中的《三國演義》、曹雪芹的《紅樓夢》。

這本書講的是北宋農民起義的事。在宋徽宗時代有一個無賴名叫高俅,他什麼都不好,就是踢的一手好球,他靠踢球還當上了太尉。他害的王進流離他鄉,害的林沖家破人亡,使林沖迫不得已才上了梁山。在梁山上白衣秀士王倫找林沖要投名狀。林沖在山下等了三天,終於看到了一個人——青面獸楊志。二人打了三十回合不分上下,後來白衣秀士王倫過來勸解,他們才停手。

後來楊志回去又因為誤殺人命被髮配至北京大名府。樑中書看上了他,讓他押送生辰綱,在路上被晁蓋、吳用等人截取了,楊志迫不得已去了二龍山。晁蓋等人截取了生辰綱,無路可走,只好上了梁山他們殺了王倫,讓晁蓋大寨主又給宋江送了一封信,沒想到被閻婆惜看到了,宋江就殺了她投靠柴進了。武松想去看望哥哥,沒想到嫂子潘金蓮喜歡上了他,後來武松出去辦事,潘金蓮和西門慶把武大殺了。武松知道了,就殺了他們,投靠二龍山了。宋江在牆上寫了一首反頭詩,被奸人看到,被抓了。戴宗想幫宋江,也被抓了。他們被判死刑,晁蓋帶人救了他們。

戴宗要去看公孫勝路上遇到了楊雄、石秀,戴宗讓他們自己上梁山他們遇到了時遷,在回去的路上,他們偷了一隻雞,那是祝家莊的雞,祝家莊把時遷抓了起來。後來,宋江帶人大破祝家莊和高唐州。大寨主晁蓋在曾頭市被射死了,吳用讓宋江當大寨主,又收服了玉麒麟盧俊義,他們又破了北京大名府,還破了曾頭市為晁蓋報仇。排位以後,宋江又三敗高太尉。招安後,他們又去破遼、討伐方臘,最後,他們只有27個人回來了,當官後,這27人死的死,走的走。可惜這108條好漢,落得這個下場。

我對李逵印象很深刻。李逵是《水滸傳》中最魯莽的一個人物,他為人心粗膽大,率直忠誠,心直口快,但並不是一個咋咋呼呼,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人。他對宋江情分很重,可是一旦知道宋江做了傷天害理的事情便決不輕饒,甚至大動干戈,後來發現是一場誤會,為了向宋江道歉李逵就學廉頗的樣子,向宋江負荊請罪。在眾好漢中,李逵一直反對招安,招安後宋江喝的酒被下毒了,為了不讓李逵造反,就把李逵也毒死了。

我們在學習和生活中,應該學習李逵的忠誠和講義氣,這樣才能讓我們更值得他人信任。但我們不要學習李逵的衝動魯莽。

每一本書都是一個寶箱,名著更是寶箱中的精華,讓我懂得更多道理。

讀《水滸傳》有感6

放假的這段時間裏,我閲讀了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滸傳》。

説到四大名著之一《水滸傳》,恐怕沒有什麼人是不知道的吧?它是由元末明初的文學家施耐庵撰寫的,而且它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用白話文寫成的章回體小説。《水滸傳》真實地描寫了宋代農民起義,發展和失敗的全過程,揭露了封建社會的黑暗和腐朽,及統治階級的罪惡。

這《水滸傳》裏的一百零八位好漢是這本書的主要亮色。他們個性鮮明,有老謀深算的,亦有勇猛豪放的,他們的性格將故事裝點得更加豐富多彩,但毫無疑問,他們都是正義的。他們是英雄,是敢於與封建社會作鬥爭的英雄,是敢於救百姓於水生火熱之中的英雄。

要説這本最讓人印象深刻的人,我想大家最先想到的可能是打虎的武松。

不過,我想到的可不是這個,而是綽號“黑旋風”的李逵。他在梁山泊享福的時候,想起遠在在偏遠鄉村的母親,便回鄉去接母親。不料,在沂嶺上,母親被老虎吃了。於是他怒從心生,殺死了四隻老虎為母親報仇。而説到李逵,我們也可以同時想到宋江。在大家的記憶中,宋江有一個綽號“及時雨”。而他還有一個綽號,“孝義黑三郎”。他在知道父親病故後,星夜趕回家奔喪。雖然他的父親並沒有真的逝世,而是想念他了,於是騙他回家,但宋江並沒有因此責備父親。還比如公孫勝。他因母親年老無人奉侍,而不願入夥梁山。

不過現實生活中,特別是九零後、零零後的年輕一代人身上又有幾人能做到真正的孝順呢?就在前幾天,爸爸媽媽在飯桌上討論事情的時候,我就聽到了一些事。他們以前的朋友患了癌症,住院了。而那位朋友嫁出去的女兒,至今沒去看過他,也沒有照顧一個人在家的弟弟。

想到這,我也想到了媽媽。這幾天,媽媽住院了。那天晚上,我趁着月光,看到媽媽急匆匆地出去。之後到了第二天上午,我一直都沒看到。直到中午,媽媽打電話告訴了我這件事。聽到這樣的消息,我很難受。同時我也反思了我自己。想到了,以前因為媽媽做飯不好吃,而放下筷子離開的場景。媽媽每天要照顧奶奶,也要照顧我,實在是辛苦。我應該替媽媽多分擔一些。

作為當代中學生的我們,哪一天父母不在為我們的衣食住行操勞呢?哪一個父母不為我們做到了他們能做的一切?而我們呢?有幾個不是抱怨他們嘮叨、煩人?因為一些小事不合心意而大發脾氣。有些人還離家出走,讓父母在家着急擔心。這樣的行為,還能稱之為“孝”嗎?

在小時候,奶奶就教育我,要在父母回家後給他們倒一杯水。給他們捶捶背呀,揉揉肩啊,讓他們少操一點心。

百善孝為先!孝是我們永不會忘記的傳統美德。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莫要等到將來,再去後悔……

讀《水滸傳》有感7

水滸傳相信大家都知道,一向不太愛半文言的書,所以我現在才讀了水滸傳,發現遠沒有自己想的那麼枯燥無味。

在水滸傳裏,我最喜歡的人不是宋江,不是吳用,而是浪裏白條張順。有人會為此感到奇怪,可能是因為自身不會游泳,所以我對會游泳的人極為欽佩,但書裏會學水的有其他人,比如張順的哥哥張橫,還有李俊、童威和童猛都會水,但書中是這麼説張順的:“渾身雪練也似一身白肉,浮得四五十里水面,水下伏得七日七夜,水裏形似一根白條,更兼得一身的好武藝……”雖説有誇張成分,但也顯出張順在水中的厲害,尤其是在第三十八回,黑旋風斗浪裏白條中,張順在陸地上雖然吃虧,但在水中李逵卻被張順收拾了一頓。由於被言情小説毒害,我自動把張順的那一身白肉腦補成雪白的肌肉,所以張順在我心中就是一個水性好的美男子!

我也喜歡張清,因為他很強,石子擲無虛發,連打一十五員梁山泊好漢。

李逵是一個讓我又愛又恨的人物,他很孝順,也很講義氣,敢勇當先,説話也像個小孩子,常常引人發笑。但另一方面,他太魯莽,不聽人的勸告,好殺人,李逵殺了小衙內那回就使我很氣憤。

我最喜歡看武松打虎和武松殺了潘金蓮和西門慶的那幾回,簡直大快人心,我真佩服武松的機智!

梁山泊陸陸續續聚集多少好漢啊!我真羨慕他們的快活。

看水滸傳的時候,時常在想,我到底什麼時候才能把它看完?因為這一本書“胖若兩人”,好了,就在七夕那天,我讀到了水滸傳的結局,儘管我早就知道水滸傳的結局很悲涼,但自己親自讀到一個個英雄遭到慘死時心情是何其的壓抑!張順死了,張清也死了,武松斷了手臂,一百零八位英雄只剩下三十六位勝利回朝,真是“出師未捷身先死,落日江流不盡悲”

讀到張順死了,我心中全是惋惜悲哀,但下一回接着又説,“張順魂捉方天定”,我真是又想哭又想笑,大哥,不愧是我看上的人,猛啊!連宋江也死了,在死之前,擔心李逵會反朝廷,壞了梁山泊替天行道的忠義之名,也將其毒死。連張順死了我都沒哭,看到這裏我竟淚如雨下。忠義!忠義!忠義是有多麼重要,梁山泊上設的堂也叫忠義堂,忠,忠心,對國家,對自己;義,義氣,對兄弟。宋江一心想要報效朝廷,只是做錯了選擇,奸佞當道,皇帝被矇蔽了雙眼,一顆忠義之心對於那些奸臣來説是多麼可笑,一顆釘子,拔就拔了吧!花開又被風吹落,雲皎哪堪雲霧遮!所以宋江他們走向失敗該是必然的。

也許我的感受不深,也許我還有一些東西沒悟懂,但這確實是我的真實感受。

讀《水滸傳》有感8

《水滸傳》中栩栩如生的人物角色,他們所顯示的“忠義”二字,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讓每一位讀者都回味無窮。這也正是《水滸傳》能成為古代四大名著的原因了。今天,就讓我們共同走進水泊梁山與列位英雄好漢同行,領略《水滸傳》獨具的韻味。

《水滸傳》中宋江這一角色,是梁山的第三任首領,他的個性是謙虛謹慎,仗義疏才,任人唯才,是一個很好的領導人物。“及時雨”這個綽號不是白得的,晁蓋等七人智取生辰綱,被官府緝拿,幸得宋江告知,才免此難;武松在柴進莊上因脾氣暴躁受人冷淡,宋江則反客為主對武松體貼入微,使武松感激萬千;李逵因激動,曾多次與宋江大吵大鬧,而宋江則毫不生氣,以寬廣的胸襟容納住了這個“黑旋風”……“義”字在他身上得到了充分體現,成為我們學習的榜樣。是啊!回想一下我們自己,曾多少次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大打出手,曾幾何時,想起了“退一步,風平浪靜。忍一步,海闊天空。”的道理?曾多少次隨波逐流,人云亦云,取笑過性行古夬的同學,曾幾何時,體貼過他人,尊重過他人?這難道不足以説明宋江的“義”值得我們學習嗎?

書中另一角色:行者武松,更是他那英雄蓋世般的魅力,勇敢,機警,大義凜然,光明磊落,臨危不懼的優秀品質,使得我們都記得了“武松打虎”這一經典的橋段。宋江的“義”可以令人感動,而武松的“義”便可驚天地,泣鬼神。為報施恩之恩,武松大鬧快活林,醉打蔣門神,飛雲浦怒殺官差,手執一把朴刀,血濺鴛鴦樓,為施恩奪回了權利。

回到現在,想想自己,當朋友遇難時,我們曾真心地幫助過他們嗎?我想我們中,極大部分人都會説沒有,我想我們當時,早就會被困難嚇得兩腿發軟了罷!

《水滸傳》這部傳奇鉅作不僅向我們詮釋了“忠義”二字,而且還向我們展示了“孝”字。上梁山後,宋江曾多次冒着生命危險,回鄉看望父親;公孫勝因母親的原因,曾拒絕上梁山入夥;李逵在梁山享盡清福之時,想起母親,正要背母上山之時,不想母親竟被老虎吃掉,李逵一怒之下,連殺四虎……當然,還有很多孝敬的例子,都成為了後人傳頌的佳話。再次回到現實生活中來,父母因天冷讓我們加衣,我們則不顧父母的感受摔門而去;有時我們犯些錯誤,則不斷的埋怨父母的過失,這樣的我們還是孝子還是好學生嗎?當然不是,因為我們不知道“孝”,也不懂得報恩,若還是在過去,估計已背上“大逆不道”的罪名了罷!

站在忠義堂前,看着水泊梁山奏出的輝煌樂章。思索着一代又一代的責任,領悟着“忠”“義”“孝”三的含義。《水滸傳》給我們的啟示,似一葉扁舟,在我們的心中,激起了一陣陣漣漪……

讀《水滸傳》有感9

《水滸傳》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也是我最喜歡的書之一。喜歡到什麼程度呢?悄悄告訴你,我擁有五種版本的《水滸傳》,小説、文言、連環畫……同一個故事,多種形式的閲讀和講述,讓我從一遍遍的閲讀中,得到了無窮的快樂。當我第五遍讀完《水滸傳》後,爸爸媽媽還專門帶我去了趟梁山,當我摸着除掉王倫的斷金亭,當我坐上宋江的第一把交椅,當我看着書中的故事,在我眼前一一展現,我覺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孩子。

那麼,這究竟是一本怎樣的書呢?這本書講的是宋朝末年,晁蓋帶領劉唐、吳用、白勝等一眾兄弟佔領梁山的故事,他們立起了替天行道的大旗,並召集天下好漢,匯聚在梁山,殺富濟貧,替天行道,大碗喝酒,大口吃肉,過着義薄雲天,瀟灑自在的日子。就這樣,在眾兄弟的共同努力下,梁山慢慢變得強大起來。就在梁山達到了鼎盛時期,不幸卻發生了,受眾人愛戴的大哥晁蓋,不幸中箭身亡。宋江成了梁山的頭領。宋江忠厚,但有些愚忠,他最終帶領兄弟們接受了朝廷的招安,最後被黑暗的宋朝奸臣毒死他鄉,梁山好漢的故事,就此悲烈的收場了。

梁山好漢的故事,深深吸引着我。我喜歡足智多謀的吳用,力大無窮的魯智深,呼風喚雨的公孫勝,英俊果敢的武松,膽小如鼠的白勝……這些鮮活生動的人物,不僅豐富了我的精神世界,更是影響着我的品格成長。

比如,《水滸傳》中我最不喜歡的那個人,便是宋江。人人都説,及時雨宋江,義薄雲天。但在我看來,他卻是懦弱,毫無主見的。細看水滸,你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當兄弟們拼上性命將賊人捉拿,五花大綁到宋江面前時,宋江毫無例外地,只會做兩件事,第一鬆綁,第二下跪。就這樣,以把自己低到塵埃裏的卑微,換取別人的感動,從而加入梁山。如果説,這一舉動屬於謙卑,那後來的招安,則純屬於奴性。當讀到他把高俅放了時,我心裏就出現了農夫和蛇的故事——梁山好漢版。

而《水滸傳》中,我在最喜歡的人,則是打虎英雄武松。他既勇敢又帥氣,面對老虎,果斷中透着智慧。我敬佩武松面對危險時,迎頭而上的勇氣!記得我初學游泳時,教練讓我摘掉水袖,我心裏好恐慌,不敢下水,怕自己沉下去。但一想到我心中的英雄武松,心裏立刻有了力量。這點小水怕什麼?於是,有了現在這個在水中游動自如的我。是的,武松,他總是一次次幫我戰勝生活中的恐懼和困難。

《水滸傳》裏的人物,個個有長處,也有短處。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我會繼續愛水滸,愛好漢們,擇他們的善處,從之。將他們的不善處,改之。

讀《水滸傳》有感10

他,身軀凜凜,相貌堂堂;一雙眼光射寒星,兩彎眉渾如刷漆;戒刀兩口,擎來殺氣橫秋;頂骨百顆,念處悲風滿路。

水滸傳中的武松可以説是一個形象最為突出的人物之一,景陽岡打虎、鬥殺西門慶、醉打蔣門神、大鬧飛雲浦、血濺鴛鴦樓……盡顯英雄本色。他敢作敢為、恩怨分明、有仇必報,豪爽的性格深深吸引了我。

如此光明磊落,行俠仗義之人,最終為何選擇出家?帶着這樣的疑問,我再次走進了《水滸傳》。

“小人因與哥哥報仇雪恨,犯罪正當其理。”

武松父母早亡,他跟着哥哥武大郎相依為命。後來武大郎娶了潘金蓮,本以為一家人其樂融融,可悲劇也開始了,潘金蓮背叛武大郎,不斷和西門慶來往,她聽了王婆的建議,毒死了武大郎,武松得知後,憤而報仇,殺死了潘金蓮和西門慶,被流放孟州。

孟州的張都監請武松來家,還將丫鬟玉蘭許配給武松,武松也沒拒絕,也想成家立業。可沒想到張都監和玉蘭將其灌醉後誣陷他偷盜。武松又被流放到恩州。在途中遇到兩個心懷不軌的人,從而得知蔣門神等人都在張都監家裏,他趕回孟州,先到張都監家裏,不分青紅皂白,將丫鬟、管家等人都殺死了。到了鴛鴦樓,二話不説,舉起刀就砍。不一會兒,張都監、蔣門神等人就成了刀下鬼。他在牆上用血寫下了八個字“殺人者,打虎武松也。”

經歷了這些事後,武松對家庭似乎沒有那麼嚮往了。而他的好友們也相繼離去。

最與他親近的是張青,孫二孃,施恩,宋江和魯智深。可最後,魯智深坐化了,孫二孃被杜微飛刀殺死了,張青死於戰亂之中,施恩也在常熟之戰中落水而死,武松也在討方臘中斷了左臂。而宋江得知武松斷臂後,只冰冷冷地説了一句“任從爾心”,竟然隨便武松幹什麼了。這是一個結拜兄弟該有的口吻嗎?這是一個曾經一起南征北戰、出生入死的好兄弟該有的口吻嗎?這是一個梁山老大對為自己立下功勞的兄弟該有的口吻嗎?當然,武松明白一個好漢斷了手臂意味着什麼。意味着不能再替天行道、為民除害,不能再在江湖上呆下去了,也意味着人生不再為自己所願。

此時的武松,因為兄弟的離去,自己的斷臂,他已經心灰意冷了。

“我平生只打天下硬漢,不明道德的人。”

其實,早在孫二孃把武松打扮成頭陀時,成了行者,便説這是“前緣前世”。現在看來這算是“劇透”了。武松已經看破紅塵,看破世俗,對這世間不再留戀。似乎出家對於他來説才是最好的結局。

武松是孤獨的,也是值得敬佩的,與那些沉浸在金錢和美色的人相比,他更是值得尊敬的。他本可以帶上金錢,過着一輩子衣食無憂的日子,但是他不願意。他不願意苟且的活着,如果沒有用自己的雙手在有生之年創造出自己夢中的天地,他也要在佛經聲聲中尋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