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國史大綱讀後感2000字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78W

作為一部大成之作《國史大綱》還普遍地包含了錢穆先生很多卓越的歷史思想,此文將主要就其“文化史觀”作一初步認知。如下是小編精選的國史大綱讀後感2000字,希望對你有幫助。

國史大綱讀後感2000字

國史大綱讀後感 篇1

早就聽説錢穆先生的《國史大綱》是如何的振聾發聵,充滿着真知灼見,只是一直沒有心思拜讀。直到最近,在等考研成績的百無聊賴之中,才硬着頭皮啃起了這部豎排繁體的歷史教科書。不過,錢先生的文筆顯然比我們的那些苗正根紅的史書要好讀的多,再加之條分縷析的分析和多如浩海又恰到好處的史實,任何關心歷史的人都會愛不試卷。

説起歷史教科書是怎麼樣的,大家恐怕都不會陌生。以分階段的社會進化史為縱線,階級鬥爭為軸線,從政治輻射到經濟文化教育等方面,條目雖然清晰,但文字乾枯發澀,千篇一律。我們所做的是將一些冷冰冰的事件從歷史長河中抽出來讓你死記硬背,不許質疑書本,不許有獨立思考,這根本不是學歷史,這是把意識形態強行灌輸到人們的潛意識中去。我常常在想,如果沒有對歷史的反思,即使將整本課本都背的滾瓜爛熟,也不知道中國是怎樣形成怎樣興盛起來的,又是怎樣落後下去的。像義和團運動那部分,書上只説這場運動是如何愛國,如何轟轟烈烈,一點沒提那些團民是如何愚昧,如何殘忍。愛國主義教育固然重要,但不能理性對待就容易變成民粹主義,只知帝國主義罪惡,不知我們怎麼給了帝國主義罪惡的口實。

錢穆先生想做的就是這一點。在全書的序言中,先生就説的很清楚,他反對兩種傾向,一是全盤否定,以為整個中國封建史就是黑暗專制的代名詞,沒有任何光明可言;一種是全盤美化,以為民族的就是世界的。這兩種涇渭分明的傾向到現在依然如此,前段時間關於中醫關於新儒學的爭論就是很好的例子。先生看來(其實我們也是這樣看的,只是有時候不是這麼做的)兩種態度都失之偏頗,前者以西方現代政治理念為標準進行生搬硬套,自然看來事事不順;後者則是抱殘守缺,這種觀點本來沒什麼市場,但現在有些卻因着民粹主義而復活,説什麼儒家文明是人類未來的出路這樣不着邊際的話。棄其糟粕,取其精華説起來很簡單,但我們在沒分清楚什麼是糟粕什麼是精華的情況下,要形成理性的共識無疑是緣木求魚。

不能理性對待國史不能算是懂得歷史的人,不懂歷史就不是一個有知識的公民。要對本國的歷史有一種敬畏之心,知道本民族繁衍生息之不易,同時又要明白中國落後之根源。作為一本教科書,《國史大綱》達到了目的,它明白無誤地表明瞭先生理性、進步的歷史觀,那它和現在的教科書究竟不同在哪裏呢?

《國史》反對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這樣階梯式進步的歷史觀,這是最大的不同,因為文明的延續不能用某種標準斬斷,讓前後之間截然不同。梁漱溟在《中國文化要義》中指明,這樣的觀點來源於歷史不斷進步這一樂觀主義的信念,以為社會是從低到高慢慢演化的。這種劃分歷史階段的思維是經濟基礎決定論的產物,劃分的依據是勞動工具的不同,舉個例子,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分開的標誌是鐵器的使用,我們書上的標準説法是公元前476年春秋戰國的分野為標誌,之前為奴隸社會,之後為封建社會。但是,鐵器的使用是一個過程,什麼時候占主導地位這不好判斷,佔了主導之後是否引起了上層的變化這個也不清楚。先生舉了《鹽鐵論》中的一段話,説明到了西漢仍有一部分農民用石器進行耕作,而在南方有些地區,春秋時期就廣泛使用了鐵器農具。

隨後,錢穆先生提出了自己的思路,從政治制度、經濟狀況和思想文化三個方面梳理社會的變化。經濟是基礎,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是上層建築,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上層建築反作用於經濟基礎,這樣的論述在宏觀層面還可以,但到了微觀層面就容易糾纏不清。僅就政治制度的演化來説,在漫長的農業經濟時代,經濟基礎變動不大,但政治制度卻有了不少的變化,書中把它歸結為這樣一條線索,秦之前家國不分,王室即是政權,大臣皆為天子私臣;秦至唐是王室政權逐漸分開的過程,王室高高在上,丞相作為朝廷領袖是政權的最高行政長官,門下執行中書封駁,讀後頗有點君主立憲的錯覺;從宋開始君主集權加劇,但丞相仍然是公認的領袖,直到明太祖出私心廢宰相直領六部,王室和政權又合二為一,所以先生才會藉助顧炎武説出“我朝政事崩壞皆從太祖廢宰相始”的話來。反過來,專制的政府為自己的利益又限制了民間經濟的生長,否則在明一朝已經出現了資本主義的萌芽;出於同一原因。對此,先生持有的似乎是一種混合的觀點,在某一具體時期,重點論述其中的某一部分,戰國時期以思想流變為核心,兩漢以制度變化為核心,三國兩晉南北朝以思想和經濟變化為核心。在特定時期某一部分會佔主要地位,影響其他兩部分,形成那個時期的主要風貌。

錢穆先生是主張改良的,認為革命是一種極端,是矯枉過正,而真正的進步是在和平的環境中產生的,他用不同時期經濟狀況的對比證明這一點。革命是否正確,站在不同立場上的人有不同的結論,但社會的持續進步不能單靠革命的帶動,則是確定無疑的。托克維爾説,自由是大革命的合法子女,但靠着百年的努力才趕走了專制暴政這一革命的私生子,使得自由民主成為現代政治的首要原則。小布什有句名言,人類最偉大的發明是將政治家關進了籠子,我現在是站在籠子裏給你們説話。成熟政治的產生有賴於社會理性的共識,找到病根再抓藥,這樣才能不斷進步。從這個角度來説,錢穆先生理性積極的態度是多麼的可貴。

國史大綱讀後感 篇2

我一直以來對中國的輝煌燦爛的歷史很感興趣,通過國史綱要這門課我對中國歷史有了更加深刻的瞭解,為了滿足我個人在這方面的需求我讀了《國史綱要》這本書,下面我來總結一下讀這本書的感受:

當我開始讀這本書我發現《中國史綱》這本書確實很形象地描寫了當代歷史,更進一步地通過經濟、文化、制度等幾個方面來寫,我後來才瞭解這本書本來是作為高中及小學歷史教科書而寫,但遺憾地是其中只有上古篇完成,就作為一本教科書來説這是一本很好的書。而且我發現老師上課內容有些觀點及史實也來自於《中國史綱》,所以這本書很重要,也很有用。説起《國史綱要》,便不得不説錢穆,以及當時的背景。1937年抗日爆發,錢穆倉促地從北平逃離至西南大後方,教學多年來的大量教材悉數失散,時中國面臨國家存亡時節,錢穆有感於中國國運飄渺,儘管他本身相信抗戰中國會贏得勝利,但也對中國的命運抱持最壞的打算。錢穆在雲南鄉下的偏僻之處,寫下國史大綱,他是抱着中國人寫中國最後一本史書的心情而著,盼若中國不幸敗戰覆亡,至少留給後人一本中國史書,讓後人知道中國的歷史及文明成就,激勵後人復興中國之心。

錢穆先生對歷史的温情、敬佩與冷靜無一不在本書中有所體現。錢穆先生沒有講一些歷史上官場的爾虞我詐方面的內容,沒有披露意識形態的桎梏,沒有帝王將相的奇聞軼事浮於紙上,而是重點講解了中國文化方面的`發展歷程,並在此基礎之上提出了自己精闢的見解,同時他又不忘提醒後人如何對待和研究中國歷史。從夏商周文明的探索,至春秋戰國百家爭鳴時期文化的繁榮,到秦朝一統天下建立封建專制帝國影響,到唐朝外交、經濟、文化發展的中興等等下來,貫穿整個歷史的主線是文化。對於歷史的更多的是敬意與冷靜,而不是偏激與失之偏頗。如今事實是強勢的西方文化盛行,國人數典忘祖,對自己古代燦爛的文化與優良傳統的不自信,認為外國的才是好的,才是值得學習的,我們的本土文化受到了很不公正的待遇。可是在書中錢穆先生鏗鏘有力的表達了對中國文化無比的肯定及自信。這點讓我敬佩不已。中華文明是世界上四大文明中唯一流傳下來的古文明,需要保護更需要繼承和發展。認可並理解我們的歷史,對我們的歷史文明抱有崇高的敬意,會增強我們的民族自豪感,這種民族的凝聚力,會讓我們走得更快更好。大多數人在一些枯燥乏味的歷史教科書的“薰陶”,熟知不少無用的典故,卻對其民族的精髓與意義懵無所知,這猶如空呼愛國。此其為愛,僅當於一種商業之愛。如農人之愛其牛.....愛國是要有基礎的,不知其源,怎知其性,不知其性,何談愛國;知其原方能愛其本,不懂我國曆史怎麼能全心全意的為這個國家奉獻?歷史的意義在於知道我們國家的精神,學習民族的氣質,正是這種內在精神與氣質,支撐着我們的歷史延綿不絕,歷史是一個國家的骨架,後人如若不知,誰來繼續這個龐大構架的擴充?我們有別於其他民族的核心,就是獨特。換句話説就是我們民族的精神與氣質。這就是我們研究歷史的現實意義。所以説歷史並非毫無價值。相反,歷史的價值是普世的。

《國史大綱》前言裏指出了研究歷史的意義。很多時候我們在説為什麼要學歷史的時候,都會説這麼一句話:以史為鑑。問題是鑑個什麼呢?當年明月在《明朝那些事》後記裏説,已史為鑑是不可能的,歷史總在不斷的重複不斷的上演,該發生的一千年前會發生,一千年後還會發生,該犯的錯誤還是會犯。《國史大綱》前言裏説,一個國家的國民,尤其是知識線在水平線上的國民,對本國過去的歷史,應該抱有一種温情與敬意,不妄自菲薄,不狂妄自大.。這樣的人多了,對自己民族文化理解更深入,國家才有向前發展的希望。評判歷史人物或歷史朝代之所作所為不僅要站在現代的高度去俯瞰全貌,而且要走進當時的環境中去體察其目的、背景。有可能以現代標準謂之野蠻的行為,在當時是進步是科學是有效的。秦皇漢武歷來是爭議極大的兩個帝王。其實爭議雙方都有道理,暴君也好偉人也罷,因為彼此觀察角度不同。我以為如果以秦漢背景分析以後世之影響力去考核,秦皇漢武都是偉大的皇帝。比如始皇帝刑法苛嚴,然背景是大亂之後的一統,“亂世宜用重典”,不嚴如何凝聚天下?何況苛嚴是有法可依,並非任意妄為。當然重典也應有度,只是這個“度”兩千年後無法精確計算。若以現代法律衡量,秦皇漢武槍斃一百次都不夠,最符合標準的不是袁世凱就是偽皇帝溥儀,如此豈不荒唐?再比如修秦陵、建長城,難道勞工們僅僅是被武力逼迫不得已而為之嗎?若如此,其工程質量可想而知,然結果卻是千年不朽。民工的責任心何來?關於秦暴政的來源多為漢代史家所載,如同清否定明一樣,我們不能否認漢代史家們有偏公允的可能。

錢老提到了歷史資料和歷史知識兩個概念,使我恍然大悟,我一直以來所謂的喜歡歷史原來只是喜歡歷史資料,因為這樣能顯得自己很博學,在目前史學教育極度欠缺的情形下比較能吸引人眼球,現在想想簡直是褻瀆了歷史,可以説我以前對於歷史是急功近利的。其實一開始沒想到這是本教科書,一直以來想看久遠年代的史書,潛意識裏覺得只有這樣才陪得上“歷史“二字,可是錢老這本書雖是教科書,但其服務於政治的意味不濃,其根本思想乃對於歷史的思考和反思,探究中國是如何興盛起來,又是如何淪落到如今這種地步,錢老期望在這種反思中尋求拯救當下中國的方法及思想。

本書的引論部分詳盡地闡述了錢老的歷史觀,看後受益匪淺。本書成書於中華民族歷史上最黑暗最艱苦的時代,凝聚了作者對於本民族的強烈熱愛以及對於當下的社會深刻思考,當時史學界出現了三個派別,傳統、革新、科學,作者認為時下的歷史儼然成為政治的宣傳工具,例如,書中寫到:“革新派“主張“中國自秦漢以來兩千年,皆專制黑暗政體之歷史也”,又曰:“二十四史乃帝王之家譜”,他們眼中的中國歷史皆以“專制黑暗”一語抹殺“,他們把當下之病症,一切歸罪於兩千年來之專制。顯然這是種很偏激的思想。然清帝退位,並沒有帶來他們所期望的改變,他們又把矛頭指向文化,曰:“中國自秦漢以來兩千年,思想停滯無進步,而一切事態,因亦相隨停滯不進”、“兩千年來思想,皆為孔學所掩弊”。而同時也有極力推崇古代思想的思想。由此可見,當時的史學完全淪落為政治的工具,這是作者所不願看見的,我們對於自己歷史要分清什麼是糟粕什麼是精華,而後擇而取之。

看到南北朝後我就開始看近代史部分了,我覺得目前官方的近代史教材都是經過過多的處理過的,我們都希望知道真實的歷史,我們認為這是每一箇中華民族子孫所享有的瞭解我們民族過去發生了什麼事的權利。錢老生活在那個年代,又以其高度嚴謹負責的態度撰寫的這本書,應該有很高的真實度。

對比一下現行歷史教材的基本體例,區別還是很大的。一是用詞概念。錢穆沿襲的都是傳統史家的詞彙——黨爭、王霸、民變、流寇……這些在今日教材的話語體系裏或已不用,或者變為農民起義,涇渭分明。二是基本立場。錢穆分析北宋軍事積弱,包括幽雲屏障之失、內政不振、武備朽鈍、兵制欠當、地方無權等等。相比而言,錢穆至少部分地接受當時的進步觀念,認為革命整體是合理的,雖然仍舊視大多數民變為災難。(但事實上中國的全部農民起義的確都不曾給社會帶來本質的進步,倒是破壞極大,因為主導者往往本身只是流氓無賴,除非像劉邦、朱元璋廣得讀書精英輔助,方能成事。)而現行教材幾乎是死守“人民必革命進步”的思維定勢雷池不敢稍動。而很顯然地,要成為“有知識之國民”,絕不應該滿足於信守那些不許講道理、“不容置疑”的定見。除這兩點外,在民族觀念、政治局面傳承流變等方面,錢穆的觀點也與現行教材不同,因為教材是以政治觀點為綱組織史實,而錢穆以歷史觀點為綱,雖然都是“信念決定論點”,然而政治觀點顯然要比個人化的歷史觀點僵硬,所以現行教材與這部六十多年前的教材相比,也要僵硬、枯索一些。

《國史大綱》的作用主要是思想層面的,其主旨“則在發現其相互影響,及先後之演變發展,以作國人如何應付現時代之種種事變作根據之借鑑”。這説明作者的主要意圖是記述歷史以對時事及後世造成影響。錢穆先生寫《國史大綱》可謂用心良苦,他通過這本書表達了自己對國家和民族的信心和希望。

那麼我們應該以一種什麼樣的態度去看本國曆史呢?先生説要懷有一種温情與敬意,不會對本國曆史抱一種偏激的虛無主義,即視本國已往歷史為無一點有價值,亦無一處足以使彼滿意。歷史總有值得借鑑的地方,不可能是一無是處的,鑑古而知今,歷史總能帶給我們温情。亦不會感到現在我們是站在已往歷史最高之頂點,(此乃一種淺薄狂妄的進化觀,對歷史毫無敬意可言)而將我們當身種種罪惡與弱點,一切諉卸於古人,此乃一種似是而非之文化自譴,前人不知後事,只是各行其是,焉能以己之過而責之於前人之身?總而言之,我們應該帶着温情與敬意,帶着能夠鑑古而知今的心態去學習本國曆史,才能學以致用,才能報效祖國

簡單的舉個例子,官方歷史教科書中,打着“扶清滅洋"口號的義和團,是以一個正面角色出現的,講他們如何愛國,而沒有提到他們的愚昧和殘忍,而本書有較為詳實的闡述。不過我要説明一點,知道歷史是一方面,如何看待又是一方面,我們知道了義和團的殘忍就可以了,畢竟在列強野蠻入侵我們的時候,給我們造成了無法估量的傷害,對他們的任何殘忍都是應該的,我們永遠不會忘記那段令人心痛的歷史,我們要以此時時勉勵自己,努力讓祖國富強,讓中華民族迄立於世界的東方!

讀這本書以後我收穫很大,對於中國古代歷史得到了深刻知識,滿足了我個人在這方面的需求,由於時間關係雖然我沒完整地讀完這本書但我瞭解還是比較深刻,通過讀這本書我對中國古代歷史的興趣更加提高了,具有魅力的中國古代歷史浮現了在我眼前,雖然是過去但值得研究...

國史大綱讀後感 篇3

《國史大綱》是錢穆先生於民國二十八年六月完成的一部通史性著作,此書以傳統社會價值作為其立場,符合傳統中國人的思維模式。全書共有八編,四十六章,從虞夏時期一直寫到民國時期。因其寫作之初,是將其作為一部教材來編寫,所以力求簡要。雖然具體細節雖展開不夠充分,並且其中有些地方也值得商榷,但其論點皆切中時代之要害,可謂入木三分,很見其深厚的史學功底。所以凡讀史者莫不應通讀此文章,藉以培養自身的歷史思維以及歷史情懷。

凡讀一本書,亦是在讀一個人,讀此書之作者為人為學之道。史書也不例外,這就和“孔子作《春秋》,亂臣賊子懼。”同理,《春秋》與孔子其人有脱不開的關係。故欲對《國史大綱》的意義有更為深的理解,必然要對錢穆其人有更為深入的瞭解。此下凡列與其有關錢穆之故事以增進讀者的理解。

在民國文化革新時期,當胡適學派反對“崇古”與“迷信”,對中國傳統文化及上古史作存疑與否定態度時,錢穆等人立表異議,説“餘任上古史課,若亦疑古,將無可言”。他在《國史大綱》一書中也説道:“今求創建新的古史觀,則對近人極端之懷疑論,也應稍加修正。”錢先生後來坦率地表明自己不同於古史辨派的一味疑古而是在求真的基礎上提出新説:“······而餘則疑《堯典》,疑《禹貢》,疑《易傳》,疑老子出莊周後,所疑皆超於頡剛。然竊願以考古名,不願以疑古名。疑與信皆須考,餘與頡剛,精神意氣,仍同一線,實無大異。”

而對於《國史大綱》的創作背景我們也需要明白。當抗戰爆發之時,錢穆倉促地從北平逃離至西南大後方,教學多年來的大量教材悉數失散,此時中國面臨國家存亡時節,錢穆有感於中國國運飄渺,儘管他本身相信抗戰中國會贏得勝利,但也對中國的命運抱持最壞的打算。錢穆在雲南鄉下的偏僻之處,寫下國史大綱,他是抱着中國人寫中國最後一本史書的心情而著,盼若中國不幸敗戰覆亡,至少留給後人一本中國史書,讓後人知道中國的歷史及文明成就,激勵後人復興中國之心。 而中國於民國三十四年抗戰勝利,錢穆的最壞打算沒有發生。

所以説錢穆先生著《國史大綱》更多的是在考量歷史對於國人的價值。

近年來,牟經濟發展之思維甚囂塵上,歷史這樣一個極具魅力的學科漸漸被人們所遺忘以至於誤解。有鑑於現實與歷史之間碰撞,通過閲讀史書,這是在其中尋找自己的答案。

凡讀史者,先排除其中被迫讀歷史者,即使有志於歷史學科的人也對於歷史抱有不正確之思想。我們必須明確,所有欲在國史上有大出路的人,不單單需要豐厚的歷史學識以及敏鋭的歷史視角,更多的則是需要一種研究歷史的人文情懷。這在錢穆先生列於書前的諸信仰中一條有關,即“所謂對其本國已往歷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隨一種對本國已往歷史之温存與敬意。”這種歷史情懷只有在國人上才可發掘到,而西人治國史能難有這樣一種情懷。這不免使我想到,治史的眼界取決於一種個人的情懷。就如同面對於黑白兩種顏色,有人喜愛白色,竭盡其能去説白色的好。有人喜愛黑色,竭盡其能説黑色的好。而大情懷者則是融黑白於一,但卻又不完全囿於黑白之色。

讀完此書,我也對於國史之價值進行考量,若談及狹義的歷史,則便是各類歷史書籍上分宗列舉之實例,而要談廣義上歷史,則便是歷史背後所蔓延而出一種精神力量,也就是一種文化的價值。狹義上的歷史可以使人明智,而廣義上的歷史則已經超出具體之實物,變成了一個特殊的價值符號,我更願把其當國人的一種普遍的信仰。

中國人與美國人不一樣,凡今日中國之文藝作品(文學、影視、繪畫等)皆重於對待歷史元素的迴歸,而美國人則重於對不可考事物之想象。拋卻文藝作品與商業利益的掛鈎,我很容易發現所有這些背後的價值傾向。而要將民眾團結在同一面旗幟(不自覺的思維模式、不自覺的行為動機)之下,對於中國人而言,需要源自歷史而又更加抽象的一種歷史精神,

而這也正是《國史大綱》這樣一部書真正所要追尋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