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唐代詩人 > 韋應物

韋應物《滁州西澗》鑑賞

欄目: 韋應物 / 發佈於: / 人氣:2.55W

韋應物的《滁州西澗》是我們最為熟悉的之一。下面是其鑑賞,一起來看一下吧。

《滁州西澗》

作者: 韋應物

朝代: 唐代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譯文

河邊生長的野草,是那樣幽靜而富有生趣;河岸上茂密的叢林深處,不時傳來黃鸝鳥的叫聲,是那樣婉轉動聽。因傍晚下了春雨,河面像潮水一樣流得更急了,在那暮色蒼茫的荒野渡口,已沒有人渡河,只有小船獨自橫漂在河邊上。

韻譯

我獨愛生長在澗邊的幽草,

澗上有黃鸝在深林中啼叫。

春潮伴着夜雨急急地湧來,

渡口無人船隻隨波浪橫漂。

註釋

①滁(chú)州:州名,轄境相當於今安徽滁州、來安、全淑三市縣地。

②西澗:滁州城西郊的一條小溪,有人稱上馬河,即今天的西澗湖(原滁州城西水庫)。

③獨憐:獨愛。

④黃鸝:黃鶯。

⑤深樹:樹蔭深處。

⑥春潮:春天的潮汐。

⑦野渡:荒郊野外無人管理的渡口。

⑧橫:指隨意漂浮。

賞析

這是山水詩的名篇,也是韋應物的代表作之一,寫於滁州刺史任上。唐滁州的治所即今安徽滁州市市區,西澗在滁州城西郊外。這首詩描寫了山澗水邊的幽靜景象和詩人春遊滁州西澗賞景和晚潮帶雨的野渡所見。

詩的前二句“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是説:詩人獨喜愛澗邊生長的幽草,上有黃鶯在樹陰深處啼鳴。這是清麗的色彩與動聽的音樂交織成的幽雅景緻。“獨憐”是偏愛的意思,偏愛幽草,流露着詩人恬淡的`胸懷。後二句“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是説:傍晚下雨潮水漲得更急,郊野的渡口沒有行人,一隻渡船橫泊河裏。這雨中渡口扁舟閒橫的畫面,藴含着詩人對自己無所作為的憂傷,引人思索。還更加説明韋應物寧願做一株無人關注的小草,也不願意去做那些大的官職。末兩句以飛轉流動之勢,襯托閒淡寧靜之景,可謂詩中有畫,景中寓情。

韋應物先後做過“三衞郎”和滁州、江州、蘇州等地刺史。他深為中唐政治腐敗而憂慮,也十分關心民生疾苦,但他無能為力。這首詩就委婉地表達了他的心情。

這首詩中有無寄託,所託何意,歷來爭論不休。有人認為它通篇比興,是刺“君子在下,小人在上”,藴含一種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無可奈何之憂傷。有人認為“此偶賦西澗之景,不必有所託意”。實則詩中流露的情緒若隱若顯,開篇幽草、黃鶯並提時,詩人用“獨憐”的字眼,寓意顯然,表露出詩人安貧守節,不高居媚時的胸襟,後兩句在水急舟橫的悠閒景象中,藴含着一種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無奈、憂慮、悲傷的情懷。詩人以情寫景,借景述意,寫自己喜愛和不喜愛的景物,説自己合意和不合意的事情,而胸襟恬淡,情懷憂傷,便自然地流露出來。 表達作者對生活的熱愛。

創作背景

一般認為《滁州西澗》這首詩是公元781年(唐德宗建中二年)韋應物任滁州刺史時所作。韋應物生性高潔,愛幽靜,好詩文,篤信佛教,鮮食寡慾,所居每日必焚香掃地而坐。他時常獨步郊外,滁州西澗便是他常光顧的地方。作者最喜愛西澗清幽的景色,一天遊覽至滁州西澗(在滁州城西郊野),寫下了這首詩情濃郁的小詩,後來成為他的代表作之一。

拓展閲讀:韋應物慧眼識人

貞元年間,安徽和州出了竹笛演奏家許雲封,在當地小有名氣。他常對人誇耀説“我的外祖父就是天寶年間的御用笛子演奏家李牟,當時的人稱他為李供奉。我與李牟一脈相承,可惜還無人知我。

恰巧韋應物正好在和州任行政長官。這韋應物既是著名詩人,也是音樂愛好者,還特別喜歡竹笛。到和州後聽人説到許雲封的精妙笛藝,十分傾慕,很快就與許雲封成了朋友。

以後,他們經常交往,談曲論律很是投緣。一天,韋應物笑着對許雲封説:“我給你看一件寶貝。”接着吩咐僕人拿出一個長形的十分精緻的錦盒。從中取出一隻竹笛,説“這是你外祖父李牟當年送給我的乳母兒子的,他曾經跟隨李牟學吹笛,不幸年青夭折,這支笛子也就留了下來。

多年來一直精心收藏。今天你能一見,也是緣分。”這許雲封一聽説是外祖父留下的笛子,立即雙膝跪下,恭恭敬敬的用雙手接過來。許雲封輕輕撫摸着温潤光滑的笛身,一邊細細地打量着笛子的一些細節,站起來對韋應物説:“果然是一支好笛,但恐怕不是我外祖父使用的那一支。”韋應物吃了一驚,問道“你怎麼知道?”許雲封隨即娓娓説出一番制笛子的學問來。

原來,做笛子的對竹子要求很高。產地必須是楚地雲夢澤南邊的;生長時間特別重要,當年七月十五日前生芽,次年七月十五日前釆伐晾乾備用。過期竹材做的笛子,最多做到音律準確,工藝上乘,但那聲音總覺沉悶黯啞,完全沒有了飄逸嘹亮的音色。如果生長期不足一年的竹材,製成的笛子聲音不踏實,空乏發虛。

再加之竹材未乾透演奏時氣流的振動可能使竹子的紋理遭到毀滅性的破壞。這種笛子是不能勝任演奏大型曲目的。韋應物不禁追問説:“先生高見,願聞其詳。”許雲封接着説:“古今竹笛大麴一般都比較長,每段有十二節,每節又有十二拍。比如《落梅》這類曲目多感發於金谷顯貴暢遊鬥富的豪情;《折柳》一般抒發戍邊戰士思鄉情懷,或纏綿悱惻,或豪放不羈,因此要求演奏者能奏出最為動人的音色和收放自如的音量,也就是所謂的“至音”, 這種紋理已壞的笛子顯然不能承受這些作品情感表達上的強烈震撼,勉強用來演奏,一定會吹破。

韋應物聽到這一席話,心中暗暗稱奇,更想當面弄過水落石出。就説:“先生大膽用這隻笛子演奏,吹破了正好印證先生之言,我也不會為它可惜。”許雲封推辭不過,試奏一段《六州變》,開始兩句引子感覺還和風細細,婉轉動聽。隨着樂曲漸顯激烈、高亢,一絲不祥的聲音使人心悸。許雲封心裏明白,不能停止,必須證明剛才的一席話是正確的。

不然愧對韋應物的信任。突然一聲脆響之後,笛聲嘎然而止。許雲封呈上竹笛,韋應物一看,一條長長的裂口已貫通笛身。韋應物拉着許雲封的手説:“沒想到這小小的竹笛有大大的學問。先生真是獨具慧眼,不愧竹笛大師啊!”後來許雲封被韋應物禮聘為樂部官員,成為有唐一代笛子大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