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唐代詩人 > 韋應物

韋應物與滁州西澗

欄目: 韋應物 / 發佈於: / 人氣:1.66W

韋應物是山水田園詩派詩人,後人每以“王孟韋柳”並稱。其山水詩景緻優美,感受深細,清新自然而饒有生意。《滁州西澗》更是為後人所著稱。

韋應物是唐代詩人。他早年豪縱不羈,橫行鄉里,鄉人苦之。安史之亂起,玄宗奔蜀,流落失職,始立志讀書,少食寡慾,常“焚香掃地而坐”。代宗廣德至德宗貞元間,先後為洛陽丞、京兆府功曹參軍、鄂縣令、比部員外郎 、滁州和江州刺史、左司郎中 、蘇州刺史。貞元七年退職。

公元783年的秋天,韋應物辭別長安,出任滁州刺史。經洛陽,由水路乘船,歷汴梁、睢陽、符離、盱眙,一路迤邐而來。這一年,他47歲。此時,辭別京師,拋卻家園,去到兩千裏之外地僻事簡的滁州任職,我們無法知道當時他懷着一種怎樣的心情。

初到滁州的韋應物,寫下的幾首詩,都是對長安、親友的懷念。秋夜,月色,樓中,笛聲……這些是他詩句裏出現最多的意象,詩裏的滁州,不過是荒草蓁蓁、溪水恣肆,那時的琅琊也只是清榮峻茂,老樹寒煙。

隨着時光的流逝,韋應物慢慢適應了滁州的風物人情,他那年少時的雄心也日漸消磨,滁州的水光山色正吻合了傾心於儒佛之道的心境。韋應物時常告誡自己,也許,這裏才是他的最佳去處。於是,南池和北樓成了他和好友們最常去的地方。有時,他還和同僚或者下屬一起策馬去東岡打獵,那些噗噗飛起的野雞雖不能百發百中,但在遊獵中彷彿重現少年時灞水邊的矯健身影。

就這樣,西澗美麗的風光吸引了他,一首成就了他自己、也張揚了滁州的《滁州西澗》,就這樣從他的筆下流出:

獨憐幽草澗邊生,

上有黃鸝深樹鳴。

春潮帶雨晚來急,

野渡無人舟自橫。

詩人在西澗河邊,看到那些蓬勃生長的野草,是那樣幽靜而富有生趣;河岸上茂密的叢林深處,不時傳來黃鸝鳥的叫聲,是那樣婉轉動聽。因傍晚下了春雨,河面像潮水一樣流得更急了,在那暮色蒼茫的荒野渡口,已沒有人渡河了,只有小船獨自橫漂在河邊上。

——這是定格在韋應物心中的美景,不假思索,不必琢磨,信手拈來。

每年春天,喜歡遊走琅琊山的韋應物,不時會從琅琊寺前移來杉樹、茶花,栽在衙署前。琅琊山幾乎就是一個天然的藥圃,在當地山民的引領下,韋應物又挖了許多草藥栽在自己開挖的空地上。聽説黃精是大補的中藥,韋應物又挖了不少,在官舍裏煲湯,屋內屋外都飄散着濃郁的香味。“好讀神農書,多識藥草名”,沉醉在琅琊山林嵐水月中的刺史幾乎成了山民藥農。

在韋應物的仁懷德政之下,州民寡訟,公務消閒。夏夜之時,月暗竹亭,流螢拂席,詩人或秉燭夜讀,或遣興夜遊,許多浸潤着水光草香的詩句,像山澗之水突湧而出,流佈四方。閒暇之時,韋應物也在駐軍裏安排些文體活動,“遙聞擊鼓聲,蹴鞠軍中樂”,1200多年前,韋應物的滁州就開始了足球的`遊戲。同時,詩人還領着一幫人在琅琊山的樹林裏,撲打吆喝趕跑老虎,然後席地而坐喝起小酒,瀟灑愜意自不必説。

韋應物寫下名篇《滁州西澗》的那一年秋天,他的大女兒出嫁,詩人為此寫下了感人至深的《送楊氏女》。妻子早逝,長女如母,韋應物的小女兒就是由大女兒一手帶大,此時,女兒遠嫁,作為父親不免傷感不捨。隨後不久,詩人去揚州述職,冬,罷刺史之職。這一年,他五十歲。他搬離官署,在城外的西澗之濱築舍而居,生活陷入困頓,想回長安老家,卻苦於沒有川資。“身多疾病思田裏,邑有流亡愧俸錢”是詩人的自省,也是一個清廉自重的州官從政修為。“逐兔上坡崗,捕魚緣赤澗”,這對一個不事農桑的半百老人來説,已經不是一種消遣,而是生活所迫。

韋應物在滁州不到三年的時間裏,有大半年閒居郊外,人與山水輝映,詩與草木同光。在這樣的時光裏,韋應物就像一葉泊在唐朝的孤舟,他的錨卻深紮在滁州的西澗,也深紮在中國歷史和文化的深處。

拓展閲讀:《滁州西澗》

滁州西澗

作者:韋應物 年代:唐 體裁:七絕 類別:山水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註解】:

1、滁州:在今安徽滁縣以西。

2、西澗:在滁縣城西,俗名稱上馬河。

3、幽草:幽谷裏的小草。

【韻譯】:

我憐愛生長在澗邊的幽草,

澗上有黃鸝在深林中啼叫。

春潮伴着夜雨急急地湧來,

渡口無人船隻隨波浪橫漂。

【賞析】

這是一首山水詩名篇,也是韋應物的代表作之一。詩寫於唐得宗建中二年(781年)詩人出任滁州刺史期間。唐滁州的治所即今安徽滁州市市區,西澗在滁州城西郊外。這首詩描寫了山澗水邊的幽靜景象。

詩的前兩句,詩人表示在春天繁榮的景物中,只憐愛澗邊自甘寂寞的幽草,而繁茂的樹叢中傳來黃鶯動聽的鳴聲,詩人卻似乎不以為意。後兩句寫晚雨野渡所見,晚潮加上春雨,水勢更急。而郊外渡口,此刻更是杳無行人。也許船伕已歸家歇息,只見空空的渡船自在漂泊。 這首詩中有無寄託,所託何意,歷來爭論不休。有人認為它通篇比興,是刺“君子在下,小人在上”;有人認為“此偶賦西澗之景,不必有所託意”。實則詩中流露的情緒若隱若顯,開篇幽草、黃鶯並提時,詩人用“獨憐”的字眼,寓意顯然,表露出詩人安貧守節,不高居媚時的胸襟,後兩句在水急舟橫的悠閒景象中,藴含着一種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無奈、憂傷的情懷。詩人以情寫景,借景述意,寫自己喜愛和不喜愛的景物,説自己合意和不合意的情事,而胸襟恬淡,情懷憂傷,便自然地流露出來。 表達作者對生活的熱愛。

詩的前兩句,以“幽草”“深樹”寫出了環境的清幽寂靜,而“生”和“鳴”兩個字,又在靜中透出動感。詩的後兩句寫傍晚時雨中景色,動中有靜。“野渡無人舟自橫”,表現了一種荒涼寂靜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