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唐代詩人 > 白居易

白居易《建昌江》詩歌鑑賞

欄目: 白居易 / 發佈於: / 人氣:1.79W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古詩吧,古詩準確地來説應該叫格律詩,包括律詩和絕句。那麼你有真正瞭解過古詩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白居易《建昌江》詩歌鑑賞,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白居易《建昌江》詩歌鑑賞

建昌江

白居易

建昌江水縣門前,立馬教人喚渡船。

忽似往年歸蔡渡,草風沙雨渭河邊!

白居易作此詩時,正謫任江州司馬,因公到江州附近的建昌江去,以渡口所見所感,寫下了這首絕句。詩表面上寫渡口風光,其實藴藏了深沉複雜的思想。

原來,白氏在長安作校書郎時,丁母憂去職,在長安附近的渭村住了四年。他從風波險惡的宦場,來到農村的自由天地,心情十分坦蕩舒暢。喪服滿了之後,他又被起用為太子左贊善大夫,還是捲進了宦海波濤。僅僅一年,就因開罪權貴貶為江州司馬。現在,他滿懷憂鬱地來到建昌江邊,目擊這渡口風光酷似渭河邊上的蔡渡,就很自然地聯想到當年退居渭村時那種身心閒適的境地,回味起當時“一朝歸渭上,泛如不繫舟”(白居易《適意》)的心情來了。可見,此時此地,他想起渭村,不止是渭村風景優美,人心淳樸,更重要的是,渭村是一個可以躲避政治風雨的安謐的小港;在那裏,他的心靈之舟可以安詳寧靜地停泊。

這首詩看似一幅淡墨勾染的風景畫,其實是一首情思邈遠的抒情詩,全詩四句二十八字熔詩畫於一爐。詩的一、二句是一幅“待渡圖”:一江修水,橫在縣城邊,城郭房舍,倒映在清清江水裏,見其幽;渡船要教人喚,則行人稀少,見其靜。我們就在這幽靜的畫面上,看到立馬踟躕的江州司馬待渡在水邊。陡然接個“忽似”,領起三、四句,又推出另一幅似是而非的“待渡圖”。展現在讀者眼前的依然是一條江水,但這兒是渭水;依然是一個渡口,但這兒是蔡渡。所似者,微風吹拂着岸邊的青草,如銀似雪的細沙鋪滿灘頭;而毛毛細雨,把畫面渲染得一片迷濛。無限往事,湧上心頭;無限歸思,交織在這兩幅既相似又不相同的畫圖裏。“草風沙雨”,色調悽迷,襯托出詩人幽獨悽愴的心境。這種出言平淡而造境含蓄深遠的詩風,正是白居易的獨特風格。

絕句規律,要轉得出,結得好。第三句“忽似”一轉,立見感情跳躍,從而導出了無限風情的第四句。這個“忽似”,妙在凌空而來,觸景而及,推出了新的境界。而這種突然而來的新境界,又正説明詩人經常想着渭村。經常夢魂縈繞,才產生了這突然的聯想,讓我們於無聲處,聽到了詩人在高吟“歸去來”!鍾惺在《唐詩歸》裏讚許白詩説:“看古人輕快詩,當另察其精神靜深處……此乃白詩所由出,與其所以傳之本也。”這詩從“輕快”中取得“靜深”之妙,全賴一轉得之。

詩人簡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谷,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於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並稱劉白。

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於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詩歌理論

白居易的思想,綜合儒、佛、道三家,以儒家思想為主導。孟子説的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是他終生遵循的信條。其兼濟之志,以儒家仁政為主,也包括黃老之説、管蕭之術和申韓之法;其獨善之心,則吸取了老莊的知足、齊物、逍遙觀念和佛家的解脱思想。二者大致以白氏被貶江州司馬為界。白居易不僅留下近三千首詩,還提出一整套詩歌理論。他把詩比作果樹,提出根情、苗言、華聲、實義(《與元九書》)的觀點,他認為情是詩歌的根本條件,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與元九書》),而情感的產生又是有感於事而繫於時政。因此,詩歌創作不能離開現實,必須取材於現實生活中的各種事件,反映一個時代的社會政治狀況。他繼承了《詩經》以來的比興美刺傳統,重視詩歌的現實內容和社會作用。強調詩歌揭露、批評政治弊端的`功能。他在詩歌表現方法上提出一系列原則。《與元九書》中他提出了著名的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的現實主義創作原則。

他的這種詩歌理論對於促使詩人正視現實,關心民生疾苦,是有進步意義的。對大曆(766~779)以來逐漸偏重形式的詩風,亦有鍼砭作用。但過分強調詩歌創作服從於現實政治的需要,則勢必束縛詩歌的藝術創造和風格的多樣化。

史書評價

舊唐書

臣觀元之制策,白之奏議,極文章之壺奧,盡治亂之根荄。非徒謠頌之片言,盤盂之小説。就文觀行,居易為優。放心於自得之場,置器於必安之地。優遊卒歲,不亦賢乎!

贊曰:文章新體,建安、永明。沈、謝既往,元、白挺生。但留金石,長有莖英。不習孫吳,焉知用兵

新唐書

觀居易始以直道奮,在天子前爭安危,冀以立功。雖中被斥,晚益不衰。當宗閔時,權勢震赫,終不附離為進取計,完節自高。而稹中道徼險得宰相,名望漼然。嗚呼!居易其賢哉!

唐才子傳

公詩以六義為主,不賞艱難。每成篇,必令其家老嫗讀之,問解則錄。後人評白詩如山東父老課農桑,言言皆實者也。雞林國行賈售於其國相,率篇百金,偽者即能辨之。與元稹極善膠漆,音韻亦同。天下曰元白。元卒,與劉賓客齊名,曰劉白雲。公好神仙,自制飛雲履,焚香振足,如撥煙霧,冉冉生雲。初來九江,居廬阜峯下,作草堂,燒丹。今尚存。有《白氏長慶集》七十五集,及所撰古今事實,為《六帖》,及述作詩格法,欲自除其病,名《白氏金針集》三卷,並行於世。

主要成就

翰林學士

前期是兼濟天下時期,後期是獨善其身時期。白居易貞元十六年(800年)29歲時中進士,先後任祕書省校書郎、盩至尉、翰林學士,元和年間任左拾遺,寫了大量諷喻詩,代表作是《秦中吟》十首,和《新樂府》五十首,這些詩使權貴切齒、扼腕、變色。元和六年,白居易母親因患神經失常病死在長安,白居易按當時的規矩,回故鄉守孝三年,服孝結束後回到長安,皇帝安排他做了左贊善大夫。

江州司馬

元和十年六月,白居易44歲時,宰相武元衡和御史中丞裴度遭人暗殺,武元衡當場身死,裴度受了重傷。對如此大事,當時掌權的宦官集團和舊官僚集團居然保持鎮靜,不急於處理。白居易十分氣憤,便上書力主嚴緝兇手,以肅法紀。可是那些掌權者非但不褒獎他熱心國事,反而説他是東宮官,搶在諫官之前議論朝政是一種僭越行為;於是被貶謫為州刺史。王涯説他母親是看花的時候掉到井裏死的,他寫賞花的詩和關於井的詩,有傷孝道,這樣的人不配治郡,於是他被貶為江州司馬。實際上他得罪的原因還是那些諷喻詩。

貶官江州(現九江)給白居易以沉重的打擊,他説自己是面上滅除憂喜色,胸中消盡是非心,早年的佛道思想滋長。三年後由於好友崔羣的幫助他升任忠州刺史。

杭州刺史

元和十五年,唐憲宗暴死在長安,唐穆宗繼位,穆宗愛他的才華,把他召回了長安,先後做司門員外郎、主客郎中知制誥、中書舍人等。但當時朝中很亂,大臣間爭權奪利,明爭暗鬥;穆宗政治荒怠,不聽勸諫。於是他極力請求外放。822年,白居易被任命為杭州刺史。在杭州任職期間,他見杭州一帶的農田經常受到旱災威脅,官吏們卻不肯利用西湖水灌田,就排除重重阻力和非議,發動民工加高湖堤,修築堤壩水閘,增加了湖水容量,解決了錢塘(今杭州)、鹽官(今海寧)之間數十萬畝農田的灌溉問題。白居易還規定,西湖的大小水閘、斗門在不灌溉農田時,要及時封閉;發現有漏水之處,要及時修補。白居易還組織羣眾重新浚治了唐朝大曆年間杭州刺史李泌在錢塘門、湧金門一帶開鑿的六口井,改善了居民的用水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