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 格物致知通俗解釋
    發表於:02-02
    格物致知本意1.格:推究;致:求得。探究事物原理,而從中獲得智慧(或從中感悟到某種心得)。2.使知道事物風格的`能力,然後能使你知道人生百態。出自:《禮記·大學》:“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
  • 應有格物致知精神閲讀理解和答案
    發表於:01-09
    閲讀是一種主動的過程,是由閲讀者根據不同的目的加以調節控制的,陶冶人們的情操,提升自我修養。閲讀是一種理解、領悟、吸收、鑑賞、評價和探究文章的思維過程。閲讀可以改變思想、獲取...
  • 應有格物致知精神閲讀理解附答案
    發表於:01-27
    ①我是研究科學的人,所以先讓我談談實驗精神在科學上的重要性。②科學進展的歷史告訴我們,新的知識只能通過實地實驗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檢討或哲理的清談而求得。③實驗的過程不是消極的觀...
  • 發表於:04-15
    14應有格物致知精神1教學目標:1.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2.理解文章的論證方法。3.學習編寫閲讀提綱。重點難點:(l)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2)學習編寫閲讀提綱。(3)理解文章的論證方法。...
  • 角動量通俗解釋
    發表於:02-06
    含義轉動物體的'轉動慣量(rotationalinertia)和角速度(angularvelocity)的乘積叫做它的角動量。角動量在物理學中是與物體到原點的位移和動量相關的物理量,在經典力學中表示為到原點的...
  • 形而上通俗解釋
    發表於:03-02
    詞語定義形而上出自《易經·繫辭》原文“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是中國古代哲學的重要範疇、儒家哲學中指無形的或未成形體的東西,與表示有形的或已成形的東西的“形而下”對...
  • 《應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通用7篇)
    發表於:04-24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常常需要準備教案,藉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麼寫的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應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通用7篇),僅供參考,希望...
  • 語文教學中的格物致知
    發表於:02-01
    【摘要】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着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就是語文實踐。初中語文實踐活動教學資源豐富多采,語文教師要善於組織學生開展形式多樣的語...
  • 發表於:08-20
    受傳統教育的影響,我國學生往往重視墓礎知識,而忽視動手能力。這就難以適應當前社會發展的需要。有鑑於此,科學家丁肇中根據現代學術的發展和個人的經驗,向我們提出了忠告。多年來,我在學校...
  • 格物致知課件
    發表於:05-02
    教學目的:(1)分析本文從反面論證儒家格物的觀點不能濫用於當今的世界;從正面分析格物致知是科學的實驗的寫作方法。(2)聯繫自己學習生活折實際,體會文章對自己的啟示。教學過程:(1)導入新課自古...
  • 發表於:07-08
    【成語原文】:一物不知【標準發音】:yīwùbùzhī【繁體寫法】:一物不知【一物不知是什麼意思】:對某一事物有所不知。比喻知識尚有欠缺。【一物不知成語接龍】:表裏不一→一物不知→知一...
  • 發表於:07-06
    【成語原文】:知物由學【標準發音】:zhīwùyóuxué【繁體寫法】:知物由學【知物由學是什麼意思】:指要認識事物、獲得知識,就必須通過不斷地學習【知物由學成語接龍】:盡人皆知→知物由學...
  • 發表於:12-09
    教學目標:知識目標:瞭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義及其對於學習科學知識的重要性,從整體上把握文章內容。過程與方法:理解本文從正反兩方面運用擺事實和講道理相結合的論證方法。情感態度與價...
  • 發表於:07-07
    【成語原文】:格格不納【標準發音】:gégébùnà【繁體寫法】:格格不納【格格不納是什麼意思】:謂難以接受。【格格不納成語接龍】:有恥且格→格格不納→納垢藏污【用法分析】:作謂語、定語...
  • 發表於:08-24
    應有格物致知精神1我非常榮幸地接受《瞭望》週刊授予我的情繫中華徵文特別榮譽獎。我父親是受中國傳統教育長大的,我受的教育的一部分是傳統教育,一部分是西方教育。緬懷我的父親,我寫了...
  • “格物致知”教案
    發表於:08-07
    (一)知識教學點1.瞭解有關“四書”的常識。2.瞭解“格物致知”的含義及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對於學習科學知識的重要性。(二)能力訓練點理解本文運用擺事實和講道理相結合的論證方法。...
  • 發表於:07-10
    【成語】:格物致知【拼音】:géwùzhìzhī【簡拼】:gwzz【解釋】:格:推究;致:求得。窮究事物原理,從而獲得知識。【出處】:《禮記?大學》:“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示例】:顧彼西洋以~為學...
  • 發表於:11-14
    【成語原文】:逴俗絕物【標準發音】:chāosújuéwù【繁體寫法】:逴俗絕物【逴俗絕物是什麼意思】:猶言超世絕俗。【逴俗絕物成語接龍】:無龍龍了→逴俗絕物→物以類聚【用法分析】:作定語;...
  • 發表於:07-07
    【自私自利】:私心很重,只為個人利益打算。【心胸狹隘】:心胸:思想,氣量。氣量非常小。【小肚雞腸】:比喻器量狹小,只考慮小事,不照顧大局。【斗筲之器】:筲:僅容一斗二升的竹器。比喻氣量狹窄的...
  • 《應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發表於:08-07
    【教學目標】1、深入理解文章的內容,準確把握文章主旨,以獲得思想上的啟迪。2、學會區分觀點和材料,並辨析二者之間的關係。3、批判質疑,評讀課文,培養學生的思辨精神。【教學重點和難點】1...
  • 發表於:08-17
    大家平時喜歡看書嗎?小編想問大家有讀過丁肇中先生的《應有格物致知精神》這篇文章嗎?小編在這裏為大家整理丁肇中的《應有格物致知精神》的原文,希望大家收藏與分享。《應有格物致知精神...
  • 閉環通俗解釋
    發表於:02-01
    閉環控制是應用輸出與輸入信號之差來作用於控制器,進而來減少系統誤差。而開環系統則沒有這個功能。當系統的輸入量已知,並且不存在任何干擾時,採用開環系統是完全能夠達到穩定化的生產的...
  • 剛度和強度的通俗解釋
    發表於:01-29
    剛度剛度是指材料或結構在受力時抵抗彈性變形的能力。是材料或結構彈性變形難易程度的表徵。材料的剛度通常用彈性模量E來衡量。在宏觀彈性範圍內,剛度是零件荷載與位移成正比的比例系...
  • 發表於:11-13
    【成語原文】:知書通禮【標準發音】:zhīshūtōnglǐ【繁體寫法】:知書通禮【知書通禮是什麼意思】:有才學,懂禮儀【知書通禮成語接龍】:盡人皆知→知書通禮→禮不親授【用法分析】:作謂語、...
  • 《應有格物致知精神》的詞語解釋
    發表於:02-08
    【格物】格物:推究事物的道理。格,推究。【致知】求知,得到知識。致,獲得。【正心】使心地端正。儒家提出的一種修養方法。【修身】舊時指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養。指陶冶身心,努力提高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