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知識文庫 > 實用文檔

應有格物致知精神

欄目: 實用文檔 / 發佈於: / 人氣:2.63W

應有格物致知精神1

我非常榮幸地接受《瞭望》週刊授予我的情繫中華徵文特別榮譽獎。我父親是受中國傳統教育長大的,我受的教育的一部分是傳統教育,一部分是西方教育。緬懷我的父親,我寫了《懷念》這篇文章。多年來,我在學校裏接觸到不少 中國學生,因此,我想借這個機會向大家談談學習自然科學的中國學生應該怎樣瞭解 自然科學。

在中國傳統教育裏,最重要的書是四書。四書之一的《 大學》裏這樣説:一個人教育的出發點是格物和致知。就是説,從探察物體而得到知識。用這個名詞描寫現代學術發展是再恰當沒有了。現代學術的基礎就是實地的探察,就是我們現在所謂的實驗。

但是傳統的中國教育並不重視真正的格物和致知。這可能是因為傳統教育的目的並不是尋求新知識,而是適應一個固定的社會制度。《大學》本身就説,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達到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的田地,從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因為這樣,格物致知的真正意義被埋沒了。

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大理論家**明,他的思想可以代表傳統儒家對實驗的態度。有一天**明要依照《大學》的指示,先從格物做起。他決定要格院子裏的竹子。於是他搬了一條凳子坐在院子裏,面對着竹子硬想了七天,結果因為頭痛而宣告失敗。這位先生明明是把探察外界誤認為探討自己。

**明的觀點,在當時的社會環境裏是可以理解的。因為儒家傳統的看法認為天下有不變的真理,而真理是聖人從內心領悟的。聖人知道真理以後,就傳給一般人。所以經書上的道理是可推之於四海,傳之於萬世的。這種觀點,經驗告訴我們,是不能適用於現在的世界的。

我是研究科學的人,所以先讓我談談實驗精神在科學上的重要性。

科學進展的歷史告訴我們,新的知識只能通過實地實驗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檢討或哲理的清談就可求到的。

實驗的過程不是消極的觀察,而是積極的、有計劃的探測。比如,我們要知道竹子的性質,就要特別栽種竹樹,以研究它生長的過程,要把葉子切下來拿到顯微鏡下去觀察,絕不是袖手旁觀就可以得到知識的。

實驗的過程不是毫無選擇的測量,它需要有小心具體的計劃。特別重要的,是要有一個適當的目標,以作為整個探索過程的嚮導。至於這目標怎樣選定,就要靠實驗者的判斷力和靈感。一個成功的實驗需要的是眼光、勇氣和毅力

由此我們可以瞭解,為什麼基本知識上的突破是不常有的事情。我們也可以瞭解,為什麼歷史上學術的進展只靠很少數的人關鍵性的發現。

在今天,**明的思想還在繼續地支配着一些中國讀書人的頭腦。因為這個文化背景,中國學生大部偏向於理論而輕視實驗,偏向於抽象的思維而不願動手。中國學生往往念功課成績很好,考試都得近100分,但是面臨着需要主意的研究工作時,就常常不知所措了。

在這方面,我有個人的經驗為證。我是受傳統教育長大的。到 美國大學念物理的時候,起先以為只要很用功,什麼都遵照老師的指導,就可以一帆風順了,但是事實並不是這樣。一開始做研究便馬上發現不能光靠教師,需要自己做主張、出主意。當時因為事先沒有準備,不知吃了多少苦。最使我彷徨恐慌的,是當時的惟一辦法以埋頭讀書應付一切,對於實際的需要毫無幫助。

我覺得真正的 格物致知精神,不但是在研究學術中不可缺少,而且在應付今天的世界環境中也是不可少的。在今天一般的教育裏,我們需要培養實驗的精神。就是説,不管研究 科學,研究人 文學,或者在個人行動上,我們都要保留一個懷疑求真的態度,要靠實踐來發現事物的真相。現在世界和社會的環境變化得很快。世界上不同文化的交流也越來越密切。我們不能盲目地接受過去認為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學術權威的指示。我們要自己有判斷力。在環境激變的今天,我們應該重新體會到幾千年前經書裏説的格物致知真正的意義。這意義有兩個方面:第一,尋求真理的唯一途徑是對事物客觀的探索;第二,探索的過程不是消極的袖手旁觀,而是有想象力的有計劃的探索。希望我們這一代對於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認識和思考,使得實驗精神真正地變成 中國文化的一部分。

應有格物致知精神2

①我是研究科學的人,所以先讓我談談實驗精神在科學上的重要性。

②科學進展的歷史告訴我們,新的知識只能通過實地實驗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檢討或哲理的清談而求得。

③實驗的過程不是消極的觀察,而是積極的、有計劃的探測的過程。比如,我們要知道竹子的性質,就要特別栽種竹子,以研究它生長的過程,要把葉子切下來拿到顯微鏡下去觀察,絕不是袖手旁觀就可以得到知識的。

④實驗的過程不是毫無選擇的測量,它需要有具體細緻的計劃。特別重要的,是要有一個適當的目標,以作為整個探索過程的嚮導。至於這一目標怎樣選定,就要靠實驗者的判斷力和靈感。一個成功的實驗需要的是眼光、勇氣和毅力。

⑤由此我們可以瞭解,為什麼基本知識上的突破是不常有的事情。我們也可以瞭解,為什麼歷史上學術的進展只靠很少數人關鍵性的發現。

⑥在今天,網易明的思想還在繼續地支配着一些中國讀書人的頭腦。因為這個文化背景,中國學生大都偏向於理論而輕實驗,偏向於抽象的思維而不願動手。中國學生往往念功課成績很好,考試都得近一百分,但是面臨着需要主意的研究工作時,就常常不知所措了。

⑦在這方面,我有個人的經驗為證。是我受傳統教育長大的。到美國大學念物理的時候,起先以為只要很“用功”,什麼都遵照老師的指導,就可以一帆風順了,但是事實並不是這樣。一開始做研究便馬上發現不能光靠教師,需要自己做主張、了主意。當時因為事先沒有準備,不知吃了多少苦。最使我彷徨恐慌的,是當時的惟一辦法——以埋頭讀書應付一切,對於實際的需要毫無幫助。

⑧我覺得真正的格物致和精神,( )是在研究學術中是不可缺少的,( )在應付今天的世界環境中也是不可少的。在今天一般的教育裏,我們需要培養實驗的精神。就是説,不管研究科學,研究人文學,或者在個人行動上,我們都要保留一個懷疑求真的態度,要靠實踐來發現事物的真相。現在世界和社會的環境變化得很快。世界上不同文化的交流也越來越密切。我們不能盲目地接受進去認為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學術權威”的指示。我們要自己有判斷能力。在環境激變的今天,我們應該重新體會到幾千年前經書裏説的格物致和真正的意義。這意義有兩個方面:第一,尋求真理的唯一途徑是對事物客觀的探索;第二,探索的過程不是消極的袖手旁觀,而是有想象力的有計劃的探索。希望我們這一代對於格物致和有新的認識和思考,便得實驗精神真正地變成中國文化的一部分。

1、聯繫全文和選文回答,作者認為格物致和真正意義是什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次填入文段中括號內最恰當的關聯詞語是( )

A、不是;就是

B、不是;而是

C、不是;都是

D、不但;而且

3、作者説“基本知識上的突破是不常有的事情”、“歷史上學術進展只靠很少數的人關鍵性的發現”,這些話會讓未來的科學工作者喪氣嗎?談談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細讀下面的句子,説説加粗詞語的作用。

實驗的過程不是消極的觀察,而是積極的、有計劃的探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文中,作者認為中國學生“面臨着需要主意的研究工作時,就常常不知所措了”。作者認為造成這個狀況的原因是什麼?應該怎樣改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尋求真理的唯一途徑是對客觀事物的探索;探索的過程不是消極的袖手旁觀,而需要有相象力的有計劃的探索,也就是説要有真正的實驗精神。

2、D

3、不會。作者是從講道理角度,説明為什麼歷史上是這樣;作者強調實驗精神,強調眼光、勇氣和毅力,這是對後學的教育和鼓勵。

4、作者強調科學實驗的過程是積極的、有計劃的探索的全過程。“不是……而是”是並列關係的複句,一般強調“而是”後面的內容。

5、作者認為中國學生“面臨着需要主意的.研究工作時,就常常不知所措了”的原因是大家受網易明思想的支配,偏向理論而輕視實驗,偏向抽象思維而願動手。要改變這種狀況,人們就必須培養實驗的精神,培養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意對即可)

應有格物致知精神3

 【教學目標】

1、瞭解有關“四書” 的常識。

2、瞭解“格物致知”的含義及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對於學習科學知識的重要性。

3、理解本文運用擺事實和講道理相結合的論證方法。

4、本文作者針對中國學生這一特定對象,引用富有中國文化特色的名詞、術語、典型事例,論説道理。我們從文中可感受到中國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令 人讚美。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理解本文運用擺事實、講道理的論證方法論證中心論點。

2、難點:正確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義。

【課時安排】

1課時。

 【師生互動活動設計】

1、學生自讀課文,在瞭解文章內容的基礎上,通過思考論點、論據和論證方法完成學習“重點”,懂得應有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意義。

2、教師設計啟發性問題,在幫助學生深入理解課文後,激發學生努力養成注重實踐、注重探索精神的熱情。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列舉現實生活中或摘引報刊的統計報道,有關中國學生往往念功課成績很好,考試都得近一百分,但是面臨着需要主意的研究工作時,就常常不知所措的高分低能現象,並由引導學生初步分析這一現象產生的原因,進人本課的學習。

 二、整體感知

本文作者從關注祖國科學事業的發展,關心祖國青年一代尤其是從事科學研究的青年一代的成長的高度,選擇典型事例,特別是選取自己的生活經歷,極有説服力地闡述了不光在研究學術而且在應付今天的世界環境上都需要有格物致知精神的道理。

 三、教學過程

1、學生自讀課文一至兩遍,初步瞭解各節大意及寫作思路和結構。

關於寫作思路提示:

本文的題目即是中心論點。課文開頭先剖題,由“格物致知”的出處,帶出對其含義的理解以及我國古代對“格物致知”並不真正重視的原因分析,澄清了人們的錯誤認識,接着着重分析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及怎樣把這種精神應用到科研實際中去,最後誠摯地提出希望,發出號召。

段落層次提綱:

⑴ 話題:怎樣瞭解自然科學(第1自然段)

⑵ 反面論證儒家格物的觀點不能適應當今世界(第2~5自然段)

⑶ 論證真正的格物致知是科學的實驗(第6~12自然段)

2、投影下列思考題,討論理解本文學習的“重點”和“難點”。

⑴ 什麼是“格物致知”?

明確:“格物致知”即從探索物體而得致知識。

⑵ 傳統的中國教育為什麼不重視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明確:因為傳統教育的目的並不是尋求新知識,而是適應一個固定的社會制度。

⑶ 為什麼應該有“格物致知”的精神?

明確:因為科學進展的歷史告訴我們,新的知識只能通過實驗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檢討或哲理的清談就可求到的。

⑷ “格物致知”精神適用於哪些範圍?

明確: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學術中不可缺少,而且在應付今天的世界環境中也是不可少的。

⑸ 本文的論點是什麼?文中列舉了哪些事例?這些事例與本文論點有什麼關係?

明確:論點:應有格物致知精神。

所舉事例,一是第四節,明朝大理論家王,陽明“格物”失敗告終。一是第十二節,“我”初到美國學物理不知所措的生活經歷。

這兩個事例,在文章都是作者為了闡明觀點所藉以的事實論據。王,陽明的例證,很好地證明了,在我國古代“格物致知”的真正意義被埋沒了的觀點,王,陽明失敗的結局,是由於他的“格物”並不是真正的實驗,而是把探究外界誤認為探討自己,是不理解“格物致知”真正意義的必然結果。“我”的親身經歷,雄辯地證明了中國學生大都偏向於理論而輕視實驗,在面臨着需要主意的研究工作時,就常常不知所措了的觀點。告訴人們“格物”即實驗精神在科學研究上的重要性。兩個事例,都為“應有格物致知”精神這一中心論點提供事實論據。

 四、總結、擴展

本文思路清晰,例證確鑿,極雄辯地闡明瞭“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不光增長了人們知識,而且大大開啟了人們的思想,學完本文後,最重要的應在於積極培養這種精神。為此,可放手讓學生結合“書後練習二”展開討論,重點討論“怎樣才能真正成為有開拓、創新精神的人?”

五、佈置作業

以“怎樣才能避免高分低能”為題,寫一篇500字左右的讀後感。

應有格物致知精神4

古之慾明明德與天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

——摘自《禮記·大學》

在中國的傳統教育文化上並沒有太重視實踐精神,只是注重書本上片面的知識,沒有真正的實現格物致知精神,相比下,在西方國家,他們更注重在實踐中探求新的知識,因此導致了中國學生與西方國家的學生在實踐上有很大的差距,所以中國的傳統教育與古代《大學》中所説的“格物致知”的道理在軌跡上有些偏離。

在現實生活中,有很多這樣的例子。例如:在一次物理課上,我沒有好好看老師做實驗,只是背會了書上所寫,老師所説的內容,並沒有太過在意怎樣做實驗,第二天,去了實驗室,老師讓做一下“滑動變阻器”的實驗,在看到別的同學都在滿臉期待的做着實驗,當時的我,不得不後悔,沒有好好看,才明白只是背會知識點沒有用,相反,另一組同學因為上課好好看了老師做實驗,在自己的實踐下,完成了老師所交代的任務,開開興興地去做另一組實驗。在這種情況下的我,不僅沒有理解其中要點,反而將之前的知識忘的一乾二淨。相比之下那組同學已經理解透徹,反而很輕鬆。在近代的化學家中,俄國的門捷列夫發現了元素週期律後,在一次次對其探索中,編制了元素週期表,為後代學習元素而奠定了基礎。可見,實踐出真知。

在現在的學習中,應該更加註重實踐,在實踐中獲的更多的知識,在實踐中探索,重新回到“格物致知”的路軌上。

應有格物致知精神5

【教學目的】

1、分析本文從反面論證儒家格物的觀點不能濫用於當今的世界;從正面分析格物致知是科學的實驗的寫作方法。

2、聯繫自己學習生活折實際,體會文章對自己的啟示。

【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

自古以來,人們都在探求事物,科學的認識世界,獲得新知,追求新生活。無論是大大小小的事例,還是大大小小的人物,都在體現着“格物致知”的精神。美籍物理學家丁肇中先生,就是如此體現的典範。今天,我們學習的新課文,就是他對“格物致知精神”的闡述。

2、閲讀課文,掌握基礎知識

先讓學生各自在課上誦讀全文,標記出讀不準的字音和不理解的詞義,書上註釋中沒有的,從工具書上查找,然後老師檢查。

3、研讀課文,理清思路,歸納段落層次。

先讓學生齊讀全文,對生疏的字音、詞義進行復習;然後分組討論回答問題;最後老師引導修正,投影顯示。

明確:論點:應該有格物致知的精神(課文題目)

第一部分:話題:怎樣瞭解自然科學(第1自然段)

第二部分:反面論證儒家格物的觀點不能適應當今世界(第2~5自然段)

第三部分:正面論證真正的格物致知是科學的實驗(第6~12自然段)

4、歸納小結,明確要點。

簡答“格物致知”。

明確:從探索事物而得到知識。

學生討論為什麼要提倡應有格物致知精神?

【習題精選】

1、給下列畫線的字注音。

a、丁肇()中 b、朱熹()c、論()語

d、儒()家 e、測量()f、向()導

g、彷()徨 h、適當()

2、解釋下列詞語

a、格物:

b、致知:

c、袖手旁觀:

d、儒家:

3、給下面的一段文字加標點符號。

在中國的傳統教育裏最重要的書是四書四書的大《大學》裏這樣説一個人教育的出發點是格物和致知就是説從探索物體而得到知識

【參考答案】

1、a、zhào;b、xī;c、lún;d、rú;e、liáng;f、xiàng;g、páng;h、dàng

2、a、推究事物;b、獲得事物的知識;c、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協助別人;d、先秦時期的一個思想流派,以孔子為代表,主張禮治,強調傳統的倫理關係。

3、在中國的傳統教育裏,最重要的書是“四書”。“四書”的《大學》裏這樣説:一個人教育的出發點是“格物”和“致知”。就是説,從探索物體而得到知識。

應有格物致知精神6

一、議論的閲讀,重點是把握和學習作者説理的技巧,弄清作者説理的思維層次,學生在接受文本特徵的同時,要使自己的思維能力得到訓練和提高,對於作者嘗試成功了的那些説理方法,也要讓它們形成學生自己的能力,強調運用,強調聯繫自己的表達的實際。為此,教學應該從具體的感知課文入手,引導他們發現提綱性的語句,然後經過討論、分析,並對文章特點作精要的概括,使學生得到有用的經驗,讓他們學有所獲。

二、議論文的教學,要多在形象性上去做文章,要學會化解抽象的和概括的判斷。做到這一點,要求我們注意時常地運用聯想和想象,只有如此,我們的議論文教學才會味嚼蠟,也只有這樣,才會激發學生學習這類文章的興趣,才能提高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從而才能使他們的能力得到真正的提高。

三、在教學中,學習的方式方法至關重要。教師不能獨霸課堂,更不能包納學生的思想。要注重他們的個性,關注他們鮮活而新異的見解。在教學過程中,處理好教材、學生、教師的多邊對話,突出學生的立體地位,演好教師自己的引導角色。這樣,學生即可在一種平等活潑的時空當中取得進步。

四、將“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正確導向貫穿於整個教學過程中,培養其高尚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要力避空洞的訓誡,要在現實的情景之中,薰陶學生、感染學生。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只有讓學生主動積極地參與進來,他們的價值觀和人生態度才會得到洗心革面的提高。

五、提倡有創意地解讀文本,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形成其創新能力。

應有格物致知精神7

“格物,推究事物的原理;致知,獲得知識”。

“格物致知”是什麼?就是通過探查物體而得到知識。任何一個新知識的獲得,任何一個新事物的發明,都是建立在不斷探察新事物之上的。

我國的傳統教育,並不重視真正的格物和致知。《大學》中説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達到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的天地,從而追求如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這早已不適應這個飛速發展的時代、這個物質大爆炸的時代。我們必須不斷推敲身邊的物體,並學習好文化知識,要從探察物體中求知。

求知的方法有很多,可親自動手實踐,讓事物的發展變化直觀地呈現在你面前,是獲得知識的最好方式。這便要求我們不能死學書本知識,必須在生活中潛下心來研究事物,從中獲取知識。列文虎克曾是一名門衞,整日閒暇無事。他利用空閒時間做什麼呢?他玩起了鏡片。於是,他憑藉着對事物強烈的求知慾和探索科學的精神,終於玩出了名堂,製造了世界上第一個放大鏡和顯微鏡。

從列文虎克的事例中不難看出,探察事物的確是獲取知識的好方法。可我們應該盲目地去觀察任何事物嗎?答案是否定的。這也不會有成效。永遠也不要忘記,實踐是與知識相結合的。諸葛孔明一生好學,在年輕時便遊歷四方。早在隆中時,她便精通兵法,三分天下。可縱有滿腹經綸不去施展有怎能體現他自己的才華呢?他追隨劉備,子啊連年的南征北戰中,我相信對他自己是一種常人莫及的提升。正如他在破南蠻藤甲兵前説,“我早在隆中便知道南蠻有驅獸之法”,後用火攻破之,不正是實踐的過程嗎?諸葛孔明後來有發明了孔明燈、木牛流馬,成為三國時期的一位發明家。

由此看來,親自動手是走向成功必不可少的因素。我在生活中也有體會。在物理課上學習電路,之上可以輕而易舉地連接,而當一大堆電學原件擺在面前時,還真有些摸不着頭緒。幾次實驗下來,才逐漸有所領會。

憑我這些年的親身體會,只有不斷地研究事物規律,並把書本中的知識廣泛應用到實踐中,有所變革,才能適應21世紀發展的需要。

應有格物致知精神8

閲讀《應有格物致知精神》選段,完成問題。

我是研究科學的人,所以先讓我談談實驗精神在科學上的重要性。

科學進展的歷史告訴我們,新的知識只能通過實地實驗而得到,不可能由自我探討或哲理的清談而求得。

實驗的過程不是消極的觀察,而是積極的、有計劃的探測的過程。比如,我們要知道竹子的性質,就要特別栽種竹子,以研究它生長的過程,要把葉子切下來拿到顯微鏡下去觀察,絕不是袖手旁觀就可以得到知識的。

實驗的過程不是毫無選擇的測量,它需要有具體細緻的計劃。特別重要的,是要有一個適當的目標,以作為整個探索過程的嚮導。至於這一目標怎樣選定,就要靠實驗者的判斷力和靈感。一個成功的實驗需要的是眼光、勇氣和毅力。

由此我們可以瞭解,為什麼基本知識上的突破是不常有的事情。我們也可以瞭解,為什麼歷史上學術的進展只靠很少數的人關鍵性的發現。

在今天,王陽明的思想還在繼續地支配着一些中國讀書人的頭腦。因為這個文化背景,中國學生大部偏向於理論而輕視實驗,偏向於抽象的思維而不願動手。中國學生往往念功課成績很好,考試都得近一百分,但是在研究工作中需要拿主意時,就常常不知所措了。

在這方面,我有個人的經驗為證。我是受傳統教育長大的。到美國大學念物理的時候,起先以為只要很“用功”,什麼都遵照老師的指導,就可以一帆風順了,但是事實並不是這樣。一開始做研究就馬上發現不能光靠教師,需要自己做主張、出主意。當時因為事先沒有準備,不知吃了多少苦。最使我彷徨驚慌的,是當時的惟一辦法——以埋頭讀書應付一切,對於實際的需要毫無幫助。

1、作者所闡述的主要觀點是什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科學實驗過程中,需要怎麼做?在求知過程中,又該摒棄哪些不良的學習習慣?為什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從初中學過的課文中選取一位科學家的事例做事實論據,以支持作者所闡述的觀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科學研究中的實驗精神是非常重要的。

2、在科學實驗過程中,需要積極的探測、具體細緻的計劃、有恰當的目標作嚮導;在求知過程中,必須摒棄埋頭讀書、不願動手,過度依賴老師的壞習慣。因為只有這樣,才能獲得新知識,才能在研究工作需要拿“主意”時,有了“主意”。

3、示例一:“兩彈”元勛鄧稼先數十年如一日,進行了無數次的實驗。為證實實驗效果,經常率領研究人員在試驗後迅速進入爆炸現場採樣,先後成功研製出我國第一顆原子彈和氫彈。

示例二:“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投身到水稻增產的研究。為實驗秧苗,他像慈母似的守護在秧田邊,親身實踐,奮鬥九年,終於培育出秈型雜交水稻,創造世界一大奇蹟。

示例三:兩獲諾貝爾獎的居里夫人,在實驗室裏對成噸可能含鐳的工業礦渣一鍋一鍋地冶煉,終於提取出0.1克純淨的鐳。(應突出“注重實驗或實踐”這一要點)

(二)閲讀丁肇中的《應有格物致知精神》(選段),完成下面各題。

①但是傳統的中國教育並不重視真正的格物和致知。這可能是因為傳統教育的目的並不是尋求新知識,而是適應一個固定的社會制度。《大學》本身就説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達到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的田地,從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因這樣,格物致知的真正意義便被埋沒了。

②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大理論家王陽明,他的思想可以代表傳統儒家對實驗的態度。有一天王陽明依照《大學》的指示,先從“格物’做起。他決定要“格”院子裏的竹子。於是他搬了一條凳子坐在院子裏,面對着竹子硬想了七天,結果因為頭痛而宣告失敗。這位先生明明是把探察外界誤認為探討自己。……

③我覺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學術中不可缺少,而且在應付今天的世界環境中也是不可少的。在今天一般的教育裏,我們需要培養實驗的精神。就是説,不管研究自然科學,研究人文科學,或者在個人行動上,我們都要保留一個懷疑求真的態度,要靠實踐來發現事物的真相。現在世界和社會的環境變化得很快。世界上不同文化的交流也越來越密切。我們不能盲目地接受過去認為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學術權威”的指示,我們要自己有判斷力。在環境激變的今天,我們應該重新體會到幾千年前經書裏説的格物致知真正的意義。這意義有兩個方面:第一,尋求真理的惟一途徑是對事物客觀的探索;第二,探索的過程不是消極的袖手旁觀,而是有想像力的有計劃的探索。希望我們這一代對於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認識和思考,使得實驗精神真正地變成中國文化的一部分。

(選自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

1.段③中的“實驗的精神”,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王陽明‘格’院子裏的竹子”,錯誤是什麼?作者用這個例子證明什麼?

答:錯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證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格物致知的真正意義是什麼?

4.下面句子中劃線的詞語不可以刪掉,説説是為什麼?

但是傳統的中國教育並不重視真正的格物和致知。(劃線詞語:真正的)

答案

1.懷疑求真的態度,靠實踐來發現事物真相的態度。

2.把探索外界誤認為探討自己;證明儒家“格物”的目的不是尋求新知識,而是適應一個固定的社會制度。

3.尋求真理的惟一途徑是對事物客觀的探索;探索的過程是有想像力的有計劃的。

4.傳統的中國教育不是不重視“格物和致知”,而是埋沒了“格物和致知”的真正意義,如果去掉了“真正的”,表達就不準確就沒有説服力。

應有格物致知精神9

閲讀下面文段,完成小題。

丁肇中

我是研究科學的人,所以重視實驗精神在科學上的重要性。

科學發展的歷史告訴我們,新的知識只能通過實地實驗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檢討或哲理的清談就可求到的。

實驗的過程不是消極的觀察,而是積極的探測。比如,我們要知道竹予的性質,就要特地栽種竹予,以研究它生長的過程,要把葉子切下來拿到顯微鏡下去觀察,絕不是袖手旁觀就可以得到知識的。

實驗不是毫無選擇地測量,它需要有細緻具體的計劃。特別重要的,是要有一個適當的目標,以作為整個探索過程的嚮導。至於這目標怎樣選定,就要靠實驗者的判斷力和靈感。一個成功的實驗需要的是眼光、勇氣和毅力。

由此我們可以瞭解,為什麼基本知識上的突破是不常有的事情。我們也可以瞭解,為什麼歷史上學術的進展只靠很少數人關鍵性的發現。

時至今天,陽明的思想還在繼續支配着一些中國讀書人的頭腦。因為這個文化背景,中國學生大都偏向於理論而輕視實驗,偏向於抽象的思維而不願動手。中國學生往往念功課成績很好,考試都得近一百分,但是在研究工作中需要拿主意時,就常常不知所措了。

在這方面,我有個人的經驗為證。我是受傳統教育長大的。到美國大學念物理的時候,起先以為只劓艮“用功”,什麼都遵照老師的指導,就可以一帆風順了,但是事實並不是這樣。一開始做研究便馬上發現不能光靠教師,需要自己做主張、出主意。當時因為事先沒有準備,不知吃了多少苦。最使我彷徨恐慌的,是當時的惟一辦法——以埋頭讀書應付一切,對於實際的需要毫無幫助。

我覺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研究學術不可缺少,而且對應付今天的世界環境也是不可少的。我們需要培養實驗的精神,就是説,不論是研究自然科學,研究人文科學,還是在個人行動上,我們都要保留一個懷疑求真的態度,要靠實踐來發現事物的真相。現在世界和社會的環境變化很快,世界上不同文化的交流也越來越密切。我們不能盲目地接受過去認定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學術權威”的指示。我們要自已有判斷力。在環境激變的今天,我們應該重新體會幾千年前經書裏説的格物致知的真正意義。這意義有兩個方面:第一,尋求真理的惟一途徑是對事物客觀的探索;第二,探索應該有想像力、有計劃,不能消極地袖手旁觀。希望我們這一代對於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認識和思考,使得實驗精神真正變成中國文化的一部分。

(節選自(應有格物致知精神》)

小題1:.下列分析,不符合文意的—項是_______ (3分)

A.實實在在地栽種竹子,把竹葉切下來拿到顯微鏡下觀察,以瞭解竹子的性質和生長過程,這才是真正的“積極探測”。

B.作者是—個著名的科學家,他認為知識只能通過實地實驗而得到,而不是由自我險討或哲理的清談就可求到的。

C.作者以自己的經驗為例,説明埋頭讀書對研究工作的實際需要毫無幫助,一針見血地指出了中國傳統教育的弊端。

D.由於受到陽明思想的影響,中國學生往往考試成績非常突出,但在研究工作中的決斷能力、動手能力大很低。

小題2:.結合選文,回答以下問題。(7分)

(1)作者在第五段中説“基本知識上的突破是不常有的事情”,他的依據是什麼?(3分)

(2)我/f]怎樣做才能“使得實驗精十慎正變成中國文化的—部分”?請分點概括。(4分)

參考答案:

小題1:B(以偏概全,原文是“新的知識只能通過實地實驗而得到”。)

小題1:

(1)因為基礎知識的突破要靠實驗,而實驗的過程需要有細緻具體的計劃;還要以判斷力和靈感選取一個適當的目標作為探索過程的嚮導;一個成功的實驗需要眼光、勇氣和毅力。(3分,答對任何一點1分)

(2)①需要培養實驗的精神②保留一個懷疑求真的態度,靠實踐來發現事物的真相③不能盲目地接受過去認定的真理④不能等待“學術權威”的指示⑤要自己有判斷力(4分。言之有理即可)

小題1:此題考查學生的辨析能力,要求學生認真閲讀,仔細辨析4個選項,運用排除法,得出B項意思與原文不符。

小題2:

(1)此題考查學生的聯繫上下文的能力。

(2) 此題考查學生的辨析能力,要求學生認真閲讀,逐條寫出即可。

應有格物致知精神10

本文論證的是實驗精神在科學上的重要性,也就是格物致知精神。文章以作者自己的經驗與體會為例子,具有較強的説服力。

學習本課,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首先,要從整體上理清本文的結構。理解本文是怎樣提出論題,主體部分是怎樣進行論證的。

其次,要仔細揣摩作者所運用的論證方法,要明確作者圍繞論點舉了哪些事例,講了哪些道理,這些事例和道理對自己有什麼啟發。

另外,還要品析文章的語言。作者用第一人稱,以自己的感悟和經驗,娓娓道來,猶如敍家常,平實親切,易於接受。

最後,還要把握作者是怎樣聯繫實際,深入淺出地剖析格物致知精神的真正含義。

Tags:格物致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