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素材圖片 > 黑板報

五年級文明禮儀手抄報圖片

欄目: 黑板報 / 發佈於: / 人氣:2.7W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非常崇尚禮儀,號稱“禮儀之邦”。孔夫子曾説過“不學禮,無以立。"就是説一個人要有所成就,就必須從學禮開始。可見,禮儀教育對培養文明有禮,道德高尚的高素質人才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五年級文明禮儀手抄報圖片

五年級文明禮儀手抄報圖片

五年級文明禮儀手抄報圖片 第2張

五年級文明禮儀手抄報圖片 第3張

五年級文明禮儀手抄報圖片 第4張

五年級文明禮儀手抄報圖片 第5張

五年級文明禮儀手抄報篇一:

個人基本禮儀

一、儀表:

1、講究個人衞生,養成良好的衞生習慣,衣服鞋襪要常換洗,按時理髮和沐浴。

2、衣着整潔、樸素大方、協調得體,不穿奇裝異服,進校一律佩戴校牌,按規定穿校服。不許燙髮、染髮,女同學不準戴首飾、染指甲。

二、言談:

1、態度要誠懇、和藹、語氣要親切;聲音大小要適宜,語調要平和沉穩。

2、進校要講普通話。堅持使用禮貌用語:“您好”、“請”、“謝謝”、“對不起”、“沒關係”、“請原諒”、“再見”等。

三、儀態舉止:

1、姿勢:交談時雙方要互相正視、互相傾聽、不能東張西望、看書看報。使用好體態語言:微笑、鞠躬、握手、招手、鼓掌、右行禮讓、回答問題起立等。

2、站姿:站立時,身體應與地面垂直,重心放在兩個前腳掌上,挺胸、收腹、抬頭、雙肩放鬆。雙臂自然下垂或在體前交叉,眼睛平視,面帶笑容。站立時不要歪脖、斜腰、曲腿等。

3、坐姿:腰背挺直,肩放鬆。在正式場合,入座時要輕柔和緩,起座要端莊穩重。

4、走姿:輕而穩,胸要挺,頭要抬,肩放鬆,兩眼平視,面帶微笑,自然擺臂。

五年級文明禮儀手抄報篇二:

因為愛國,所以愛文明

禮儀很早就成為我們國家的一門學問,自從孔子創立儒家學派,禮儀就深入到人們的思想中,一個人交際需要禮儀,國家邦交需要禮儀。禮儀就是一個人的形象。

但一個合格的文明人,禮儀並不是唯一的,什麼是德?即“禮、儀、仁、智、信”,固然,禮在首位,儒家思想統治中華文明兩千多年,即是中華文明的源泉,也是中華文明的產物和結晶,這是一門精深的文學,它不是宗教,而是學派,更是一種思想,根深蒂固地根植在每個中國人的心中。即使是沒有系統受過儒學教育的人,也一定會嚴格遵守必要的禮節,除了禮儀,還有仁,仁是什麼?

仁即是仁政、仁心,孔子一直建議君主施仁政才能得民心,孔子的思想早已開始影響中國的政治領域。智、信都是儒家的論説,是做人的道理,更是中國人做人的道理,除了儒學,中國古代還有很學派,他們的精華都是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的一部分,都是中華文化的核心。

但是,歷史的車輪不可逆轉,自從19世紀歐洲人炮火叩響中國的大門,中華文化受到一定的衝擊,甚至曾一度被西化,後來,中國人站了起來,做了主人,在社會主義的影響下,中華文化發生了很大的改變,變得更為科學、嚴謹、健康,文明的觀念也天翻地覆,做一個文明的公民,即是做一個健康的公民,做一個合格的公民。現在的文明已從多個方面出發,更為廣泛,從中我們撿出一個核心的文化----愛國主義來説,其實愛國是古人一直擁有美德,因為愛國,才會遵紀守法,明禮誠信,有公德,做人得先做一個愛國的人,這本身就是一促約束,一種自律,因為愛國,所以注意自己的儀態,形象,不丟國人的臉,因為愛國,所以勤學,所以好學,因為愛國,所以有理想,有抱負。可以説,愛國就是一種資源,一股力量。如果一個國家能做到全民愛國,那它一定是一個優秀的國家。

其實,文明不是一下子能説得完了,但首先得做一個有理想,能學習的人,這樣,我們就可以不斷地省視自我,鞭策自我,完三善自我。

五年級文明禮儀手抄報篇三:

你讓我讓,文明風尚

“你讓我讓,文明風尚”。這句話聽了之後不由得使人產生一種即親切又温暖的感覺。的確現在的社會潮流發展變化得很快,許多人因為跟不上時代的腳步而被淘汰。在這個明爭暗鬥的社會裏,到處充滿了濃濃的“火藥味”。許多古老的道德傳統被時代所顛覆,被潮流所沖淡。這一點是顯而易見的。原來許多人想的是怎樣把好處讓給別人,把困難留給自己;而現在恰恰相反,許多人想的是怎樣把好處留給自己,把困難讓給別人。在這個冷漠的空間裏,人們需要一些“互相幫助,互相謙讓”的温暖,這樣的社會才算得上是完美的。所以現在的人們在接受新知識的時候,也應該把一些古老的道德觀念發揚光大,否則會造成許多悲劇。

這裏特別值得一提的'事有兩件,第一件事發生在北京密雲。那是2004年的正月十五,在北京市密雲縣舉辦了一次花燈會,當時燈會是在一座橋下的空地上舉行,許多慕名而來的遊人為了能夠更清楚地看到花燈,便都往橋上擠。本來就不大的橋被人們擠得滿滿的,許多人被擠倒了,於是便被後面湧上來的人當成“肉墊”踩死了。當時看到這個消息時,我十分驚訝。同時我也想不通:“難道一場花燈會比那麼多人的性命還重要嗎?當時人們感覺到有人摔倒時為什麼不是避讓開或把人扶起來,而是直直地踩過去呢?如果當時能發揚出互助謙讓的傳統精神,悲劇還會發生嗎?”

而第二件事則發生在一個出租車上。那天一個叫晶晶的女孩晚上考完試坐出租車回家,可到了家門口,晶晶卻因為2元錢和出租車司機吵了起來。他們越吵越兇,大動干戈,最後打起架來。那個出租車司機一氣之下,竟然用手把晶晶給掐死了。你看,這樣一個花季的生命僅僅因為2元錢而凋謝了。如果他們都能夠忍讓一下,也許結果就截然不同了。我覺得,這些問題在給人們敲響警鐘的同時,也很值得我們的深思。雖然這些事情的的起因都是因為一些小事情,但卻説明了一個本質的問題,那就是:人們太自私,不懂得為別人着想,只顧着自己的利益。其實在這種情況下,最簡單的辦法就是“讓”。

在現實生活中,許多小事也可以通過“讓”來解決。有時候,“讓”可以阻止一些大事故的發生。而有時候,可以通過一個人讓不讓來看清他的品格的好壞。俗話説得好:“退一步,海闊天空”。你想想看,從一個“讓”字竟然得出了那麼多的道理。這也説明,和諧的社會離不開“讓”字。所以請大家牢牢記住這句話:“你讓我讓,文明風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