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實用範文 > 演講稿

實用的教育的演講稿模板彙總5篇

欄目: 演講稿 / 發佈於: / 人氣:2.23W

使用正確的寫作思路書寫演講稿會更加事半功倍。在社會發展不斷提速的今天,演講稿對我們的作用越來越大,你知道演講稿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教育的演講稿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實用的教育的演講稿模板彙總5篇

教育的演講稿 篇1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親愛的在座同學:

各位下午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愛和信任——道德教育的楷模》

中華傳統文化的核心究竟是什麼?不可置疑,其核心不外乎道德教育。今年四月,中鐵二局幼兒園的老師們為一位患癌症的大學生組織了一次募捐活動,共計善款約兩萬元。五個月後,在得知受助者做完移植手術並恢復得很好時,幼兒園的一位老師寫了一封信給受助者,全文是這樣的:

孩子,你好!

我是xx局幼兒園的袁紅老師,從你的好友那裏知道了你的治療情況,我由衷地為你感到高興。當我把這個好消息告訴幼兒園裏所有的老師時,你猜他們的第一反應是什麼?驚訝和不相信,都瞪着眼睛説:“真的!好了!”在得到確切答案後,都在感歎你的頑強和你的幸運。原來生命看似脆弱經歷了裏槃,卻依然能夠重新綻放,這關鍵在於能不能經受住命運的考驗。再次祝賀你!

九月五號,我們也把這個好消息告訴給了幼兒園所有的小朋友和家長,當時,他們都為你感到由衷的高興,並對幼兒園進行的愛心活動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和更多的支持。謝謝你!

在物慾橫流的社會裏,很多人內心的愛和信任已經淡漠、麻木、甚至遺失,我們很失望也很迷茫,唯一可以欣慰的是我

們還可以“救救孩子!”但有些家長沒有意識到“愛和信任”對人的重要意義,美其名曰:要讓孩子從小就有防範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就這樣,他們把孩子內心的愛和信任扼殺在萌芽狀態,這太可怕了!

機緣巧合,我們通過你的好友認識了你,這是我們的幸運,在組織募捐活動時,有部分家長不是很理解我們的行動,認為是在家長出難題,甚至有位老爺爺找到園長説:“這是社會的和政府的事,為什麼會出現在幼兒園?太功利了!”當我們把幼兒園做這件事不是為了宣傳的噱頭,而是為孩子培養情感的意義告訴他時,他還是不太服氣的走了。前幾天,我們老師專門把你治癒的消息告訴他時,他非常不好意思,並且直誇幼兒園做得對,教育觀念好。

孩子,不管以後是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的多彩人生,還是平平淡淡、簡簡單單的居家生活,我們都祝願你能健健康康、快快樂樂,一路走好!

教育的演講稿 篇2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在我們成長的旅途中,總是有許多的笑容,但是,在生活中也並不缺少挫折與困難。如果沒有挫折,那我們也就沒有成長,沒有改變了。所以,挫折在成長中也是十分重要的。

那一次寒假,天正在下着大雪。一片片鵝毛般的雪花都紛紛揚揚地落了下來,又白又小的雪花陸續落到了地上,漸漸地堆積了起來。不過一會兒,整個世界就變得銀裝素裹。

但是,在這樣的環境下我的心還是久久不能平靜,因為……

那一天,正是寒假第一天,媽媽告訴了我自己的期末成績:語文和數學都沒出色,唯獨英語好些,但也在95分以下。

我坐在窗子旁邊,想了許多。為什麼我這次的成績這麼差,以前我可從來沒有這麼差過的呀?!我在生活中與學習中是一樣的嗎?我應該是什麼樣的呢?我在同學們的眼中是什麼樣的呢……無數的問題從我腦海中冒了出來。我從學習想到了生活,想到了人生,想到了這一輩子。

為了讓我的頭腦清醒清醒,我把窗户打開,讓喊着雪花的風吹在我的臉上。冬風像鋒利的刀一樣刮在我的臉上,把我的頭腦都吹醒了。

我終於想通了,挫折、困難的沒什麼好怕的。只要我的意志堅定,只要我下次再努力,我一定可以克服困難的。

挫折就像彈簧,你越怕它,它就彈得越高;但如果你對它兇一些,你就一定可以戰勝它。

教育的'演講稿 篇3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走進<愛的教育>》。

最近學校開展了一項“書香伴我成長”讀書活動——師生、家長同讀《愛的教育》一書。因為這個活動,我跟大家一樣,第一次走進了《愛的教育》,因為《愛的教育》我接受了一次愛的洗禮。

《愛的教育》用簡潔樸實的文字,通過描寫一些極平凡的人物以及日常生活中發生的最普通不過的事情,透視了人與人之間無處不在的關愛,而這些像空氣一樣無處不在的愛,卻是我們經常忽略而感受不到的。如父母對子女的疼愛,老師對學生的關愛,朋友之間純真的友愛,在小男孩安利柯的細心體會和深情描寫中,讓我們感覺人與人之間是一種多麼美好的關係。那平凡而細膩的筆觸中體現出來的那種近乎完美的親子之愛,師生之情,朋友之誼,家國之戀……無不感動着我的心,讓我真真切切地體會到了——愛,是一種多麼深厚、濃郁、偉大的情感力量。

走進《愛的教育》,可以讓我們感受到:只要懷着一顆真誠善良的心靈去對待生活,就一定會收穫到愛和感動。它能指導我們每一個讀者如何去感受生活中的美好,它還能告訴我們做父母的做老師的如何引導孩子們懷着一顆積極樂觀的態度快樂成長。

走進《愛的教育》,我們要向恩裏克的媽媽學習:對孩子懷着慈祥的母愛又不姑息溺愛,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在循循善誘中讓孩子體會善惡是非。

走進《愛的教育》,我們還要向恩裏克的爸爸那樣懷着一顆高尚的心,用自己的行動啟發孩子:要有一種整體團結的團隊精神,培養孩子熱愛祖國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熱情……

《愛的教育》是我們生命歷程中的良師益友,是我們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糧。老師們,同學們,讓我們走進《愛的教育》吧,在這裏你會懂得如何去愛父母,愛老師,愛朋友,你還會知道如何去愛我們的民族,愛我們的國家……一句話,想知道愛是什麼,就走進《愛的教育》吧!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教育的演講稿 篇4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我是陳灣小學的黃雪萍,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做遵紀守法的小學生》。

最近我們身邊常出現一些較嚴重的違紀現象,如有的同學帶違禁物品來學校、動手打人……種種現象,令人擔憂同時也催人深思,因此我今天講話的主題是“做遵紀守法的小學生”。先聽這樣一個例子:廣州新華市華潤化粧品廠發生特大火災爆炸事故,當場燒死11人,損失9.8萬多元,慘劇原因是該廠違法使用大量丁烷。從這宗慘劇我們可以得到什麼教訓?守法可以使慘劇避免!趨利不可忘法!那麼,什麼叫遵紀守法呢?人們在社會生活中遵守有關紀律,依法辦事,嚴格恪守法律規範就叫遵紀守法。有的同學認為,講紀律就沒有自由,講自由就不能受紀律的約束。這種看法是錯誤的,俗語説: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自由是相對的,是有條件的。鳥在空中飛翔,它們是自由的;魚在水中嬉遊,它們是自由的。但如果把鳥放入水中,讓魚離開了水,那麼它們不僅得不到自由,而且很快就會死掉。人走在馬路上是自由的,但如果不遵守交通規則,亂走馬路,被車輛撞倒,那就失去了行走的自由。

因此,世上沒有不受約束的自由。此外,紀律限制自由,又保護自由。如當你走進閲覽室,裏面靜悄悄的,只能聽到偶爾翻書的沙沙聲。對於想看書的人來説,這一片寧靜多麼寶貴!因為人人都遵守閲覽室規則,大家可以享受這靜心閲讀不受干擾的自由。若有人不守紀律,高聲談笑,這自由就消失了。

我們小學生正擔負着努力學習,將來建設祖國的重任,祖國、社會都要求我們知法懂法、遵法守法。在學校裏,同學間總會有些矛盾和摩擦,同學們要互相關心和尊重,友愛相處,團結合作。如在做什麼事時意見不同、出現矛盾,一定要冷靜處事,決不可意氣用事,更不可揮拳相向,傷及自身或他人。我奉勸同學們遇事要冷靜,要有法紀觀念,不能做害人害已的事。更應該與同學和睦相處,理智冷靜地對待和處理問題,讓我們嚴格要求自己,讓我們無愧於祖國,無愧於社會!

教育的演講稿 篇5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高揚教育的信念之帆》。

我成為一名教師,已有十八個年頭了。自已認為老了,同事説我還年輕;年輕同志説我老了,我還不服氣。我想用這十八年的經歷,説説對教師這個職業的體會。

這是個平凡的崗位,默默的崗位,不計回報的崗位。沒有世人羨慕的眼神,也沒有鮮花與掌聲。在堅守的課堂裏,卻有孩子們求知的眼神,更擁有勝於鮮花與掌聲的,是孩子們純美的微笑,這些就足夠了。這是一羣甘於平淡,內心寧靜的人,他們之所以能做到這樣,是因為有一份信念——“得天下英才育之”是他們最大的快樂。當他們離開課堂,賦閒在家時,“少者懷之”,將是最大的寬慰。

教師的事業,又是一份甜蜜的事業。備課時,要有一種“鍥而不捨,金石可鏤”的鑽勁;課堂上就像庖丁解牛一樣,有一股“有厚入無間,遊刃有餘”的從容;與孩子談心時,要做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關懷;與孩子們春遊時,告訴他們“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的美感……我一直堅信,在教育裏,有大美,更有大愛。

我跟大家説,十八年只是開始,我將執教育之手,與之偕老。

我還想説説辦公室裏的那些人,那些事。

就説我們的Z副校長吧,有着近30年的教學經驗,是全縣有名的語文教學專家,日常的工作事務又那麼繁忙,但每一次上課前,總能看到他在認真鑽研,翻閲書籍,圈點勾畫,添注加批。他已達到了把厚書讀薄,再把薄書讀厚的境界。他這樣做,是律己,也是激勵後學。我體會到一個信念:一切為了學生。

不會忘記,那個調研測試的夜晚,我們的S老師, 和其他老師一直在閲卷。天黑了,他忘記了今天妻子的出差,女兒被他接在辦公室。他那可愛的女兒,餓着肚子,趴在辦公室的一個角落,早已睡着了……閲卷結束,邵老師把女兒抱起來,在她額頭上吻了一下,是愧疚,或是希望女兒的理解。“無情未必真豪傑,憐子如何不丈夫”。我們青年同志,心中一樣有信念:為了學生的一切。

每到教研活動時,我們六語組可就“熱鬧”了。Z組長,設計了一個討論的框架或是主題L補充了細節,話聲末落,S提出了質疑,M、J等老師又從不同角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可謂是爭論不休,思想的火花不時閃現。青年同志有一股“我愛吾師,更愛真理”的求索精神,長者得到“終身學習”的觸動。在這一次次思想交鋒中,創造出“批註式閲讀”教學方法。這種教學法的推廣,達到了“為了一切學生”的目的。

我不是天生的樂天派,對教育現狀也有隱憂,但一直堅信教育將來的美好。常用泰戈爾的詩句自我反省:我要唱的歌,直到今天還沒有唱出。每天我在樂器上調理絃索。時間還沒有到來,歌詞也未曾填好:只有願望的痛苦在我心中……

教育,是被信念之帆鼓舞的遠航,是通向明天的航程。一個個日子是一頁頁紙,書寫着我們的人生。在這段艱難的征途中,只有“信念”,才能讓我們屢被痛苦打磨的靈魂之上,綿延生長出不絕的希望。在這片廣袤的土地上,讓我們相信教育、踐行教育,讓我們繼續努力,以此再建美好的社會——這,正是我們這代教育人的夢想!

十八年的教師生涯,流水帶走了光陰的故事,帶不走的是信念,帶不走是z小學人的精神——求真知,做真人。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