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實用範文 > 論文

關於朗讀式閲讀方法的論文

欄目: 論文 / 發佈於: / 人氣:2.86W

一、朗讀式閲讀教學在初中語文教學上的運用方法

關於朗讀式閲讀方法的論文

朗讀式閲讀教學是初中語文教學中的一個法寶,也是老師的艱鉅任務。在這一方法運用中,它的技巧是多樣的,形式是多變的,因此教師要做到因材施教,特殊矛盾特殊分析。首先,在朗讀教學法的運用中,教師要注意培養班級朗讀的良好習慣和風氣,有了大環境的鋪墊,學生才能更願意地去進行朗讀和體驗。其次,在施教過程中,老師主要扮演一個引導者的角色,而不是説教者。朗讀時,老師通常會根據課文的特點,題材來選擇相應的朗讀語調,朗讀節奏,使學生掌握朗讀要領,及時發現問題並改正。在朗讀時可以採用對比導讀,理解導讀,模仿跟讀等等多種方法,旨在學生能夠通過朗讀把握文章的真正內涵,鍛鍊自己的思考能力和總結能力。最後,朗讀的形式是多變的,有集體合讀,個人朗讀,配樂朗讀和分角色朗讀。對待感情細膩婉轉的詩詞,教師多采用配樂的方法,或者是吟唱,例如李清照的《一剪梅》。對待一些戲劇文字的可以採用分角色朗讀,例如老舍的《茶館》,曹禺的《雷雨》。總之在一系列的訓練方式中,學生總能體驗出語文的獨特滋味。

二、朗讀式閲讀教學方法的重要影響

朗讀式學習對於學生來説是一種身心結合的鍛鍊方式,而且朗讀方法多樣,技巧頗多,有利於學生的全面學習和綜合能力的提高。在朗讀教學中,不是盲目乏味地讓學生“死讀”,而是由老師引導學生帶着自己的觀點,自己的情感去誦讀。在朗讀過程中,學生的多種感官在不同程度地參加着活動。例如眼睛在看,耳朵在聽,嘴巴在讀,腦中在思考,這一環節中學生的注意力被高度地集中着,多方面,多角度地感知課文,與作者情感產生共鳴,從而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朗讀同時也是學生感性認識的初級階段,只有多讀,才能加深自己的感性認識最終發展到理性認識。因此説朗讀式學習對提高學生的注意力,培養初中學生勤于思考的好習慣具有莫大的幫助。

三、朗讀式教學有助於增強學生語感,提高學生對語言學習的學習興趣

語感,就是指對語言文字的一種感受,理解和表達能力。它只有通過長期的艱苦訓練才能獲得,如何訓練?那就是朗讀。朗讀是培養語感的首要方法,是把握文章感情的基礎。語感便是在學生堅持不懈的朗讀下形成的,語感的作用也是非常大的。在對我國古老的詩歌認識上,朗讀和語感便起到很好的作用。例如《詩經》中的美麗詩詞,也正是通過朗讀的方式才將那温婉或者是淒涼的所感之情完整地體現出來。無論是“蒹葭蒼蒼,在水一方”的美好描寫,還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低低呻吟,通過朗讀,總能品出別的一番滋味。抑揚頓挫的語調,鏗鏘有力的節奏逐漸生成學生的語感,讓學生快樂自由地學習,無意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向健康的心態發展,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四、朗讀式教學可以提高初中學生的審美鑑賞力,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

在初中語文的學習中,最難的部分就要數古詩詞的鑑賞了,而古詩詞的鑑賞也正是考驗學生審美能力的重要體現。縱觀初中教育的.這一環節,學生們往往“談詩色變”,詩歌真的很可怕嗎?答案是否定的。詩歌作為我國古代優秀文化產物之一,它的節奏和韻律,它的意境和思想都被古今之人樂此不疲地探討着,研究着。詩歌最初是靠音樂流傳下來的,它被當成唱詞,吟唱在大街小巷。所以,現代教育依然不能忽視詩歌的朗讀的力量。引導學生通過朗誦把握詩歌的主題意境是老師的重大任務。例如李白的《將進酒》,一句“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流露出作者對時間逝去的無限惋惜之情;一句“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道出詩人心裏懷才不遇的悲憤和淒涼。諸如此類的感情抒發,學生在朗讀時自然有自己的深刻見解,無形之中提高了自己的審美鑑賞能力,同時在朗誦時形成自己獨特的審美情趣,這對中學生未來的學習生活具有極大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