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實用範文 > 論文

依戀與主觀幸福感的關係論文

欄目: 論文 / 發佈於: / 人氣:3.4W

依戀(attachment )是指嬰兒與撫養者(特別是母親)形成的一種持久而深入的情感聯結,包括依戀焦慮與依戀迴避兩個維度,Bartholomew等依據內部工作模型區分出四種依戀類型,即安全型(secure attachment)(積極的自我和他人模型)、恐懼型(fearful attachment)(消極的自我和他人模型)、專注型(preoccupied attachment)(消極的自我模型和積極的他人模型)和迴避型(dismissing attachment)(積極的自我模型和消極的他人模型)。主觀幸福感( Subjective Well-being SWB)是個體按照內定的標準對其生活質量的一種整體評價,包括認知因素、體驗積極情緒和缺乏消極情緒三個維度。人格因素是預測最可靠、最有力的指標之一,而依戀與人格緊密相關,本文對依戀與主觀幸福感關係的研究作一綜述。

依戀與主觀幸福感的關係論文

1不同依戀類型的個體主觀幸福感差異

Torquati等以自我報告的方式研究了成年早期個體的日常情緒和社會背景,發現安全型依戀個體更容易體驗積極情緒,精力充沛,擅於建立關係。La Guardi在自我決定理論的框架下探討了依戀與幸福感的關係,指出安全型依戀與更高的幸福感呈正相關,並且依戀對象的變化不會顯著影響依戀類型。相反地,Van Buren等提出依戀焦慮和依戀迴避與消極情緒呈正相關,與生活滿意度呈負相關。

這些研究者將不同依戀類型的個體主觀幸福感差異歸因為個體的內部工作模型。然而,也有研究指出,積極的自我模式能夠預測更高的幸福感,而他人模式與幸福感的關係不顯著。Bartholomew等的研究也顯示出安全型與迴避型(焦慮維度得分均較低)的主觀幸福感顯著高於恐懼型和專注型。具體而言,自我模型建構較好的個體,在社交中更能體驗到積極的情緒,從而發展出良好的人際關係,得到更多的社會支持,進而提高了主觀幸福感水平。對依戀焦慮較高的個體而言,他們的自我工作模型相對消極,對自我的不自信以及對他人的不信任常常使其在交往中左右為難。一方面希望與他人建立聯繫,一方面又拒絕他人的幫助,這使得他們難以發展和維持親密關係,從而降低了主觀幸福感。

2不同依戀對象對個體主觀幸福感的影響

依戀與主觀幸福感的關係還體現在依戀對象對主觀幸福感的影響上,研究者在父母依戀、同伴依戀和戀人依戀等領域分別做了探討。雖然學者均認同父母依戀對青少年的幸福感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母親依戀與父親依戀的作用是否存在差異還沒有定論。ACOCri等發現,對母親的依戀與青少年的幸福感相關程度更大;而venezian Veneziano則認為父親對青少年幸福感的作用更加突出,超過了母親;另外一些研究提出,未成年人與父親和母親的情感聯結對其幸福感同等重要。

良好的父母依戀有助於青少年形成同伴依戀。但是,Schwar發現,在某種文化背景下,家庭對青少年主觀幸福感的影響越大,同伴接納對青少年主觀幸福感的作用就越小。

Dush等提出,愉悦而穩定的戀人關係與主觀幸福感呈正相關。最有可能的原因是,婚姻是社會支持的關鍵來源,而處於支持與助人網絡中的個體更易身心健康,從而提高生活滿意度。同時,來自重要他人的社會支持不僅能帶來幸福感,還能對個體的消極情緒起到緩衝作用。

3依戀與主觀幸福感關係研究中的中介變量

隨着依戀與主觀幸福感關係研究的深入,研究者開始着眼於它們之間可能的中介因素。Wei以大學生為樣本探討了自我同情和同理心在依戀與主觀幸福感之間的中介作用,並用社會成人樣本對結果進行了交叉檢驗。結果表明,依戀通過自我同情的發展與主觀幸福感相聯繫。還有學者研究了社會支持在依戀與幸福感之間的作用。Kafetsio以青年人和老年人為獨立樣本進行研究,發現依戀焦慮越高的'個體,幸福感越低;這種負相關在青年人中的強度高於在老年人中的強度。同時,依戀迴避只在老年人中與感知到的社會支持呈負相關,並且,感知到的社會支持在依戀迴避和心理健康以及孤獨感的關係中扮演中介的角色。對此可能的解釋是,青年人更多地具備特質焦慮、易怒和依戀焦慮等特徵,這些特徵指向了某種認知和情感策略;隨着個體逐漸成熟,更容易調節和管理策略,從而使這些特徵對幸福感的影響減小。

另外,有研究者探討了依戀、情緒調節及心理彈性和主觀幸福感的關係。Karreman發現,每一種依戀類型都與情緒調節及心理彈性有着獨特的關係,進而影響主觀幸福感。安全型依戀的個體有着較高的再評價和心理彈性,對依戀和幸福感起部分中介作用;對於迴避型依戀的個體,較高的再評價和心理彈性起完全中介作用;專注型依戀的個體有着較低的再評價和心理彈性,對二者起完全中介作用;而恐懼型依戀的個體通過較高的再評價和心理彈性與幸福感呈正相關。表達抑制對依戀和幸福感沒有中介效應。

4思考

4. 1研究大多采用橫斷研究,縱向研究相對較少近年來,研究者提出依戀存在跨代傳遞,也即依戀的發展具有連貫性,嬰兒期開始的依戀隨着年齡的增長較難或較少發生改變。但是,父母與兒童的關係會伴隨社會環境的變化而得到修改,從而影響着依戀的過程,使其在每個發展階段有不同程度的變化。然而,目前的研究多采用橫斷研究,強調依戀在各個階段的共同性和穩定性,而忽視了其在每個階段的差異性。因此,為了更加深入地探討依戀與主觀幸福感的關係,縱向研究是必要的,以便從某一個方面解釋二者的多元關係。

4. 2研究存在的主要爭議己有的研究主要存在兩個方面的爭議。一方面,依戀迴避與主觀幸福感的關係仍沒有達成一致結論。另一方面,父親依戀和母親依戀對未成年人主觀幸福感的影響是否存在差異仍然不確定。主觀幸福感是個體依據內定標準對其生活質量的整體評價,包含了多種層面和關係,因此,需要在具體情境的框架下探討父親依戀和母親依戀對主觀幸福感的影響。

4. 3建議在時代背景下探討依戀對主觀幸福感的影響時代的發展催生出一系列社會現象,在童年期沒有獲得連續撫養或者需要沒有得到滿足的留守兒童、收養兒童等有着鮮明時代特點的羣體逐漸增多,對這些兒童依戀特點的研究數量也呈逐年上升的趨勢。在時代背景下探討依戀對主觀幸福感的影響,具有較大的現實意義和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