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實用範文 > 論文

淺析河流的綜合整治管理策略的工學論文

欄目: 論文 / 發佈於: / 人氣:1.77W

【摘 要】本文首先總結了目前在進行河流整治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並作相應的簡要分析,然後作者結合相關資料針對存在的主要問題系統的分析闡述瞭如何加強在河流整治管理中的改善策略和措施。

淺析河流的綜合整治管理策略的工學論文

 【關鍵詞】河流整治 綜合管理 策略

隨着城市進程的深入,世界各國的河流都經歷了不同程度的干擾和損害,城市水環境受人為活動影響最為嚴重,特別是人類大量的建設活動造成城市水體的大量消亡,河流水質的惡化、形態結構破壞、水文條件變化以及水生生境退化等種種問題尤為突出,引起了國際上的廣泛關注。從環境科學、水利科學及生態學的交叉視角,採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法,尋求有效的城市河流綜合管理手段,具有重要的理論及現實意義。

1 河流綜合整治現狀

隨着社會和經濟的發展,特別是我國城市化進程加快,城市河流管理越來越落後於城市建設。我國城市河流管理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防洪能力降低、環境污染、生態惡化以及河流功能單一等方面。

(1)河流水體污染嚴重

管道建設滯後、污水直排,城市垃圾管理不善,沿河堆積,河流水質惡化,部分河道發生黑臭,底泥污染嚴重。

(2)河流水文特徵改變

存在大量斷頭派,缺乏與外界河流、水體聯繫,水動力條件差,洪水威脅大。

(3)河流自然形態改變

河流渠化、人工化,平面形態被平整化、岸線直線化,生境缺乏多樣性:枯水流量減小,地下水文交換受阻,洪水威脅增大。

(4)河流生態系統退化

河道形態改變、水質惡化、生境退化等導致河流生態系統退化,河流生物減少或消失河岸綠地人工化,生物多樣性受損。

(5)河流功能簡單化

部分河道喪失河流原有經濟、生態、社會、文化功能,退化為單調的泄洪道和排污溝。

2 河流整治管理策略探討

2.1提高水環境意識,增強河道截污力度

河道的整治工作需要全民的支持和參與,需要開展多渠道、多形式的環境保護宣傳教育活動,提高和增強廣大市民的環境保護知識水平、環境意識和對河道整治工作的關心程度,改變不良的行為方式,形成公眾參與環境保護的良好氛圍。

通過大量的宣傳工作,增強市民的水環境意識,從而促進廣大市民自覺減少對河流的污水、垃圾排放量,形成全社會動員保護水環境的良好氛圍。河道整治工作中,應注重截污納管工作,將原先直接排入河道的生活、生產污水收集入管,通過管網、泵站的傳輸,集中送回污水處理廠處理達標後排入河道,將河流污染的源頭牢牢的堵住。

2.2嚴格執法監督,保護現有河流水面

隨着城市化以及城郊一體化進程的推進,適度的水面率不僅僅是承泄市政管網排水除澇的需要,更重要的是應考慮其在改善城市水環境、調節小氣候、減緩城市熱島效應、改善人居環境、增加生物多樣性以及其在城市景觀建設中所起到的綜合生態環境效應。

城市化地區水面積減少的現狀應該引起各級領導的高度重視,特別是在今後加速城市化的進程中,不能再以犧牲水面積來換取短期或局部經濟利益。儘可能地保留城市內原有的河流、湖泊、窪地及排水通路,不得任意填埋和淤塞,對擅自填堵河道、污水直排人河的行為實行嚴格的執法,以達到教育當事人和周邊羣眾的目的,有效遏制河道填堵和減小過水斷面,加強了對小支流河道的.管理及監控各種社會活動對它們的影響,實現“有水保水、用水還水、出錢建水”,合理控制和保護現有水面率。   2.3加強疏拓河道,提高河網調蓄功能

通過拓寬、疏浚河道來提高河道行洪、蓄水、航運能力,併發揮改善水質、美化水環境等河流綜合生態功能,已成為世界各國河道整治的常用工程措施,在這方面積累了豐富經驗。採用疏浚河牀或設立河岸緩衝帶等措施,提高河道的自然行洪能力。一方面,疏浚可使河道變寬、加深,利於洪峯期間來洪順利通過,同時也提高了河道調蓄能力,降低洪水位;另一方面,蓄存在河道中的水可用於補償旱季用水。

由於城市化進程,城市中大量河道淤積嚴重,城市河流的綜合整治的實施不僅要對骨幹河流進行疏浚,與此同時,應該重視對大量村鎮河道的疏浚清理工作,這些河道可增加水面積的空間更大,以提高河網水系的整體調蓄、排澇及進行水資源引清調度的功能.

2.4理順溝通水系,重建水系自然風格

天然水系通過相互連接形成貫通的網絡系統,河網水系結構遵循一定的自然發育規律,並且與河道的蓄水防洪等功能相關聯。對不同等級的河流來説,最末級支流的分佈最能反映該區域河網的排泄降水的能力。如果其末端分枝分佈密集,則其排泄降水的能力就強。反之,末端分枝的分佈稀疏,則其排泄降水的能力就弱。

對於城市化河網地區遭到人為破壞的水系結構和功能的恢復,首要條件就是通過溝通水系來重建水系的自然格局,進而實現不同層次的水循環過程,發揮水體的多種生態功能。實踐證明這些集水道網能夠發揮洪水滯蓄作用,同時削減洪水能量,使其時空分佈更為均勻,從而避免水流集中衝擊的危險。水網建設“連則通、通則暢、暢則生態”,考慮適度修復河道現有結構和功能,支流水系以及人造景觀水系則要儘可能地與周圍大水體溝通,通過水系中循環、小循環及微循環來實現經濟有效的水質淨化。

2.5創建個性景觀,提升城市景觀質量

創建個性化的河流景觀,從而提升城市景觀質量,可成為城市河流綜合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河流景觀設置的個性化,是指公眾對河道的流向、水質、護岸、岸線綠化等外部形態進行綜合評價所形成的美好而獨特的印象。它包含具備融合性、體現地域性、反映功能性、顯示文化性等特徵。

親水景觀和濱河景觀設計時在功能區域空間可跳躍佈局,拉開骨架,既為城市留下綠地或城中園林之地,也為以後發展留下餘地,點、線、面組合得當,體現整體美觀。也可以在設計一條河流時,隨高差擺放石塊,讓水跳落,進入較寬闊地帶,將寧靜秀美的水體表情轉為歡快跳動,從而以河為風景線,逐步建成風景秀麗的休閒觀光帶。

參考文獻:

[1]劉曉濤.關於城市河流治理若干問題的探討.上海水務,2001,(3).

[2]李德賢.河道治理的新模式——開發性綜合整治.海河水利,2003.

[3]張明,曹梅英.淺淡城市河流整治與生態環境保護.中國水土保持,2002,(9)

[4]江紅梅,王正中,張小朋.我國城市河流水環境綜合規劃治理探討.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