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實用範文 > 論文

低年級小學語文論文

欄目: 論文 / 發佈於: / 人氣:3.22W

導讀:當代,論文常用來指進行各個學術領域的研究和描述學術研究成果的文章,簡稱之為論文。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低年級小學語文論文,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低年級小學語文論文

題目:淺談小學低年級羣文閲讀教學

低年級學生有強烈的閲讀興趣,但識字不多,又處於啟蒙階段,光閲讀就具有一定的難度,更不要説羣文閲讀了。因此,我認為低年級學生羣文閲讀的指導應從培養學生的閲讀興趣入手,使孩子們形成習慣,感受閲讀的樂趣。在小學低年級的語文課本中,童話佔了很大一部分內容。生動的故事情節、誇張的想象、豐富的語言以及擬人的手法,讓學生對童話故事情有獨鍾。面對極富情趣的童話故事,我們的主要任務是還原童話故事的童真、意趣,教出兒童情趣。讓學生真正喜歡上童話,喜歡上閲讀。以童話故事特有的兒童情趣引領低年級學生走進羣文閲讀。

1.反覆品讀,尋找情趣

閲讀一篇童話故事,我認為老師先不要急着去分析這個故事要告訴我們什麼,怎樣組織教學等等,而是以一個學生的身份,用學生的眼光,用學生的心理,反覆朗讀和體會:故事中最吸引學生的是什麼?他又是如何體現童話所具有的獨特味道?

有些童話在成人看來是不符合生活邏輯或是不屑一顧的,但他是兒童所獨有的,是兒童心理、性格特點的體現,是他們真情的自然流露,並通過語言、情節、結構、表現手法等各個方面體現出來。但由於低年級學生的理解能力有限、閲讀能力也有限,所以對作品中的情趣,很多時候都要靠老師去指點、發掘。所以,在教學前,教師應細心體會和品味,發現童話故事的情趣點。

如:《風娃娃》(人教版一年級下冊)的導入,我們可以這樣做——

師:"風兒見它讓路,小樹見它招手,禾苗見它彎腰,花兒見它點頭。"(風)

師揭題:今天,我們認識的新朋友就是來自風家族的一位小成員--"風娃娃"。(師板書:風娃娃)"風娃娃長着一張胖乎乎的小臉蛋,一雙圓溜溜的大眼睛,真可愛。"(師邊敍述,邊板畫"風娃娃"圖像)

請學生讀題後,老師接着問:想和風娃娃交朋友嗎?那就和風娃娃打個招呼吧。

著名特級教師於永正曾説:我們的教育應該少些包辦,多些自主;少些限制,多些引導;少些理性,多些情趣。體現童話教學的遊戲精神,最重要的是教師要保持一顆童心,只有這樣才能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讀懂童話,陪伴孩子走進童話世界,與孩子一起分享其中的喜怒哀樂,幫助低年級學生實現心靈的成長。

不同的童話故事有着不同的內涵,即使同一個童話,在孩子不同的年齡階段也會引起不同的心理衝突。如果在此基礎上,我們能把同類型的童話整合在一起,組成羣文閲讀,引起不同的感悟,讓"快樂"和"童真"成為童話教學的主旋律。

2.轉換角色,體驗情趣

在新課程背景下的語文教學中,教師唯有努力為學生搭建體驗平台,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才能真正使學生成為閲讀的主人,獲得審美的愉悦、情感的同化和人格的昇華。對於低年級學生來説,學習童話的情趣是能在童話中發現自己,這就是體驗。正是基於這種體驗,讓教學生活化,使學生充滿情趣。因為有了生活的體驗,所以教學只需要輕輕地喚醒。

2.1 角色對話

《語文課程標準》提出:"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指導學生講述自己學習的童話故事,通過角色轉換進行對話,讓學生站在故事主人公的角度去感受,無需教師任何講解,故事所包含的道理已藴含在充滿情趣的角色對話中。

如教學《小壁虎借尾巴》時,教師可以這樣組織"講故事"活動:

(教師播放課文動畫,但是沒有聲音。學生欣賞。)

師:這是個非常有趣的童話故事,不過這個故事裏的小動物都沒有聲音。動物王國電視台台長聽説咱們班的小朋友讀書、表演特別棒,想聘請小朋友做動物王國的配音演員,瞧,還特意寄來了招聘啟事!(出示招聘啟事。生讀啟事內容。)

師:小朋友們,你們想給這個童話故事配音嗎?那可要仔細看喲!

指導朗讀字詞句,粗淺的理解課文。

學生根據插圖試着給畫面配音,互相評價。

學生根據動畫課件的畫面,給動畫配音,創造性地加上動作表演講述。

每一個環節,學生都既緊張又興奮。教師正是利用"給動畫配音"這一語文實踐活動--角色對話,一到學生講述童話故事,既鍛鍊了口頭表達能力,加深對語言文字的.積累,同時也培養了聽説讀等多方面的語言能力。根據這一特點,我們也可以將人教版二年級下冊的《酸的和甜的》介入這裏,組成羣文閲讀,加強情感體驗。

2.2 角色模擬

兒童之所以喜歡童話,是因為童話的幻想性的強烈的遊戲精神最能滿足兒童的審美心理和審美情趣的需求。有時候讓學生走進故事,使他們成為故事的主人公,讓他們走進角色從而較為理想地完成對故事的解讀。如一位教師教學人教版一年級下冊《小猴子下山》是這樣設計的--

教學伊始,教師拿出準備好的玉米、桃、西瓜等模型教具和小猴子、小白兔的頭飾,告訴大家今天要演一個童話故事。先指導學生讀課文、分角色、教表演,接着以小組合作的方式,嘗試練習表演,再找兩個學生分別戴上小猴子和小白兔的頭飾扮演小猴子和小白兔。"小猴子"按照書上的五幅圖畫的情景,表演扛玉米——扔玉米摘桃——扔桃摘西瓜——扔西瓜追小白兔"。

這樣的表演,滿足了學生喜歡玩的天性,增強了學生對文本的真實體驗,能夠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培養學生敢於表現自我的勇氣,還鍛鍊了合作意識和組織能力,既順應了兒童的天性,又適宜童話的特點。

同樣的方法,我們可以適用於後一篇閲讀課文《象鼻橋》,讓學生倆人一組彎下身子,伸直手臂,模擬大象搭橋,學生就這樣靜靜地站着,一分鐘,兩分鐘,三分鐘……"象鼻橋"開始搖晃,逐漸支持不住了。通過搭橋模擬體驗,學生很自然地感受到,大象在河邊靜靜地站了好幾天,是多麼不易、多麼偉大。這樣的組成羣文,可以加深對童話的理解。

冰心奶奶曾説:"可愛的,除了宇宙,最可愛的只有孩子,和他談話不必思索,態度不必矜持。……總是活潑地、笑嘻嘻地。"兒童情趣應該是一切童話的生命。它所具有的能引起兒童的各種不同情感,使兒童愉快,使兒童感到有意思、有吸引的特徵,都源自"從兒童的角度出發,以兒童的眼睛去看,以兒童的心靈去體會"。我們應該從兒童的立場出發,努力讓學生走進童話,推開低年級學生羣文閲讀之門,讓每個學生心中都能擁有一個美好的童話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