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實用範文 > 論文

關於探究18世紀英國中產階級文化的實效性論文

欄目: 論文 / 發佈於: / 人氣:1.47W

隨着時代的進步,以商人階層、鄉紳以及約曼農階層和專業人士階層為代表的中層階級成為18世紀英國中產階級的主力軍,他們的形成與發展,不僅使英國傳統的、等級結構分明的社會結構得以改變,而且推動了英國近代社會的轉型和工業革命的開展,直接促成了19世紀更加成熟的中產階級的形成。

關於探究18世紀英國中產階級文化的實效性論文

一、18世紀英國中產階級的來源

(一)貴族的沒落與中產階級的產生

英國中產階級早在伊麗莎白時期就己產生,那時候的英國等級制度森嚴,上層階級享受着財富和榮譽,而中下層階級則感受到了財富的不公,而王室和教會也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更是賣官弩爵,最終造成了國家等級制度混亂。但隨着資本主義在英國迅速發展,商品經濟衝擊着英國市場,一些中下層階級藉着商品經濟的這一衝力,打破了傳統的商業模式,大力發展工商業,政府受到了威脅。在這樣的情況下,貴族不能支持國家的經濟發展,政府不得不削弱貴族的勢力,轉而拉攏佔經濟比例較大的以中產階級為代表的新貴,王權與中產階級的主動結合加快了英國中產階級上升的速度。隨着英國舊貴族地位的衰落,以中產階級為代表的新貴和國家政權機構出現了相互利用的關係,在現實政治生活中這種關係體現了其實際地位和作用回。

英國中產階級的產生是英國社會各階層不斷分化與整合的結果,人們追逐財富的慾望使得社會結構一直處在不斷變化中。而位於貴族之下、下層民眾之上的中產階級由一開始只是效仿貴族,發展成為一個獨立且強大的階層,可以説是由於社會的推進,也可以説是其自身的不斷髮展的結果。

(二)宗教改革下的新興階級

作為多種宗教成分並存的英國來説,宗教問題是不可忽視的。一方而,隨着理性主義在英國的傳播,使得社會各階層反教會情緒不斷高漲。另一方而,國王與教會的權力之爭也越演越烈。16世紀,隨着國王權力的加強,英國國王亨利八世為打擊天主教會勢力,在國內推行了一場由上至下的宗教改革;天主教地位逐漸衰弱,而新教地位得以上升。作為宗教的研究者,馬克斯·韋伯曾經説過“宗教改革並不意味着解除教會對日常生活的控制,相反卻只是用一種新型的控制取代先前的控制。這就意味着要廢比一種從前非常鬆弛的控制,而這種控制在實際生活中己經難以察覺,甚至僅僅流於形式了。取而代之的是,倡導一種難以忍受的,但卻又得嚴格執行的控制方式,並且這種控制己滲透進入私人生活和公共生活各個領域。”固也就是説,宗教改革也是為了統治者的利益服務的,並符合當時人們的需求而產生的,與所謂的善惡、道德無關,甚至可以説是一種政治手段。

在宗教改革的影響下,以資本主義精神為代表的新教主義在英國得到廣泛傳播,而中產階級作為它的具體實現者,在創造財富的商業活動中,自力更生,積極地發揮自身的才能,在工作領域中不斷投入勞動和利潤,積累一定的成本,最終成為真正的“資本家”,操控着經濟中最活躍的一部分。

二、18世紀英國中產階級文化的淵源及內容

文化作為社會中約束人們的一種綜合力量,屬於意識形態,更是一種價值取向。有人這樣定義文化:文化是“指各種關係與組織中的象徵與規範,這些象徵與規範包含着宗教信仰、相互感情、親情紐帶以及參加組織的眾人所承受並受其約束的是非標準。這種象徵性價值賦予文化網絡一種受人尊敬的權威,它反過來又激發人們的社會責任感、榮譽感—它與物質利益既相互區別又相聯繫—從而促使人們在文化網絡中追求領導地位。"18世紀的英國中產階級文化,從其自身的發展歷程看,應該是多元化的,但又在不斷演變中形成獨具一格的文化體系。

(一)對貴族文化的繼承和發展

文化是任何社會結構中必需的一種內在凝聚力,把英國社會各階層緊密聯繫在一起。我們把英國上層階級和中層階級聯繫在一起的文化稱之為紳士文化。其來源主要有兩大部分:一為貴族精神,二為英國社會中間階層的文化價值觀念。就貴族精神而言,從貴族在英國的發展我們可以看到,他們自身就有着優良的騎士精神和高貴的品質,他們的行為習慣也被社會其他階層作為一種日常行為標準,但由於商業化的興起,貴族的這種地位卻逐漸被社會其他階層所取代,其中最為典型的就是中產階級,在與貴族的接觸中,他們學習貴族的生活方式,與貴族進行思想交流,無形中貴族的一些優秀品質就被中產階級吸收了。另一來源則為英國社會中間階層的文化價值觀念。中產階級是當時英國社會一股正在崛起的中堅力量,他們內部存在着各種貧富差距,個體之間也在不斷競爭中,但又有一個共同的文化價值觀念,即富有創造力、進取精神和很強的合作精神,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注重實效。

到了工業革命前後,中產階級藉助己有的經濟和政治上的優勢,在文化上逐漸形成了自己的文化優勢.當貴族在經濟和政治上失去優勢後,其精神也被融合到以中產階級文化為代表的紳士文化中,併成為社會的一種潮流,開始被更多的人效仿。

(二)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

在英國,以中產階級文化為代表的新教,在自身發展中就以禁慾主義和資本主義精神為內涵,並結合當時商業化的社會環境,提出了一系列適應社會發展新理論。 首先,新教主義的核心為“天職”觀,即人人都可以成為上帝的選民,並且人生下來就必須參加勞動和從事職業勞動,為爭做上帝的選民而準備。在上帝的選民要求中,既反對人們對物質的享受,又積極提倡人們要儘可能的創造財富,並認為積累財富的勤儉在道德上是不可指責的,擁有更多的財富就會對社會做貢獻,上帝就會青睞於他。然而這樣的要求並不是相矛盾的,它要求人們要在有限的生命裏合理運用時間,依靠自身的努力創造財富,從而得到精神上的滿足。 其次,新教在宣揚禁慾主義的同時,又非常注重一種商業化精神,即資本主義精神。特別是到了工業革命時期,一些中產階級更是成為了這種精神的實踐者。對於資本主義精神的內容,概括起來主要分為以下幾個方而。

第一, 非常熱忱於對財富的追求。認為整個世界應該處在一個自然法制下,對財富的慾望正符合這一自然法,所以不應該感覺到自責,反之還應想盡一切辦法創造財富,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到了工業革命後,英國社會出現了以資本的多少決定社會地位高低的現象,社會等級劃分更加明顯,與此同時,資本主義精神使得商業化模式侵襲着人們的思想。

第二, 合理謀利思想。可以説合理謀利思想就是資本主義精神的核心,它是指人們在理性的驅使下,隨着資本的不斷積累,市場需要人們相互合作,形成利益集團共同承擔風險和進行市場擴大化。所以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更多的人選擇加入新教,進入一個可以得到社會認可的地方。有了這種思想的薰陶,合理謀利思想就開始在社會中不斷傳播,特別在工業革命中起到了很大指導作用。

第三,一種求實、不斷進取、積極拼搏的競爭精神。我們可以從社會商品化的角度來看,首先,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造成了英國社會財富分配不均,人與人之間存在着激烈的競爭,一種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自然法則讓人們明白了強者才能立足的道理。其次,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使得人與人之間競爭越來越激烈,人們只有使自身能力不斷加強和儘可能的適應社會的發展模式,才能應對困難,得到自己想要的生活。英國中產階級正是受到了這種精神的啟發,才能在競爭激烈的社會中迅速發展起來,在工業革命時期不斷進行資本積累。

三、18世紀英國中產階級文化中的實效性

中產階級作為英國的新興階級,它的產生是英國史上一次重大的事件。根據其內部各自的經濟收入、社會意識、生活方式的不同,該階級總的可以概括為三大類,即商人、專業人員、鄉紳階層。由於文化意識的差異,各階層所選擇的行業千差萬別,對社會的作用也不同。

(一)商人對國家政策的影響

對財富的追求是中產階級文化中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這主要從商人的活動中得以體現。一方而,由於社會的發展模式是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而生產力的控制則取決於商人們對市場的控制。因為商人代表着市場經濟中最活躍的部分,對市場的運行管理比較熟悉,為保證自己的利益,他們總是竭盡全力地提高社會生產力。另一方而,商人經濟地位的提高最終導致了其政治地位的提高。作為社會上一股積極的經濟力量,商人用錢財疏通王侯,用財力支援政府,與政府形成一種特殊的關係,從而獲得政府的保護。這些因素就要求國家對商人的經濟活動進行政策扶持,因而商人的經濟活動就成為政府制定政策的參考因素,對國家政策制定起着支配作用。

(二)專業人員對社會生產的作用

早在16世紀,專業人員就己在貴族階級的生活中產生,但主要的服務對象是貴族,服務類型也比較單一。隨着工業革命後英國社會結構發生了改變,社會各階層都得到了發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社會經濟活動走向了多元化,單一的服務不能滿足人們的需求,消費水平的提高需要更多的專業人員提供服務。社會上出現了更多的新興行業,吸納更多的專業人員。專業人員這一社會羣體的不斷壯大是社會發展的產物,同時也是社會進一步發展的需要。專業人員的出現可以説是由於社會生產力水平的提高而產生的,它作為中產階級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不僅僅是社會服務的提供者,還進一步促進了社會生產的多樣化。中產階級文化中一個重要的精神觀念就是通過自己的勞動獲得更多的利益,我們從專業人員所從事的社會活動看,他們並不是所謂的無私奉獻者,而是自私的牟利者。但英國社會中正是有了這些自私的人,社會才會是多元的,英國的綜合國力才能得到提高。

(三)鄉紳階層與農業發展

鄉紳在英國是一個特殊的概念,它是英國上層階級和中產階級共同的產物,同時也深深影響着下層階級。在農村,鄉紳的來源主要包括兩個方而,其一是自由持有農,其二是有着貴族稱號的沒落貴族。他們一般擁有一定的土地份額,在社會中有一定的經濟地位和社會地位。在英國,鄉紳作為國家經濟與農業之間的紐帶,對國家的發展有一定的促進作用。由於鄉紳中的一部分是由貴族演變而來的,所以他們與新貴之間有着密切的交流,很多行為都保持着與新貴一致。由於條件限制,鄉紳不能享受新貴的待遇,只能在農村發展經濟,把國家政策真正落實到農村。從這個意義上説,有時候甚至可以把鄉紳作為政府在農村治理機構的延伸。在農業發展中起着主導地位的並非農村那些沒落的貴族,而是擁有土地的自由持有農。一方而,自由持有農依靠自身經營土地和農場主的租金為收入,而向市場對土地進行耕種,使得農業與經濟很好地結合在一起。另一方而,鄉紳階級在不斷地經營農業活動中,對農業的某些方而進行了改良,他們根據市場的反應制定相應的土地經營方式,把商品經濟和農業很好地結合在一起,使英國的農村迅速走上了農業商品化的道路,促進了英國農業的發展,為英國新型社會構建打下了基礎。同

四、18世紀英國中產階級文化實效性在工業革命中的實現

18世紀英國中產階級在工業革命中對人類最大的貢獻在於把自己己有的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建立起許多工廠,並通過工廠主與發明家的結合,不斷改進生產技術,推動社會的進步。下而就通過幾個具體事例來分析英國中產階級文化的實效性在工業革命中是如何轉化成財富的。

(一)以理查德·阿克賴特為例

理查德·阿克賴特是工業革命時期偉大的實踐者,他通過自己的勞動和發明而發家致富,被認為是近代工業的創始人。他的出現,標誌着人類進入到新的時代,即棉紡工業時代,成了近代工業的開端。1732年,阿克賴特出生在普雷斯頓,作為一個貧窮家庭裏的最小的孩子,他根本沒時間學習,很小的時候就跟一個剃鬚匠兼假髮師當學徒。成年以後,他離開了他出生的地方,到博爾頓安了家,開始進入剃鬚行業,隨後在妻子的幫助下改行做起了頭髮生意。在此期間,他懷着對紡織業的熱愛,總是留心身邊一切與紡織業相關的消息,比如通過別人在他的剃鬚店的談話、或在村子裏兜圈子時的聊天,這些人們並不留意的事卻被阿克賴特注意到了,在交流中人們會談及到一些當時社會上比較盛行的文化精神,這些知識傳到了阿克賴特的耳中,讓他萌生了許多謀求財富的辦法。終於在1771年,阿克賴特在克羅姆福德建立了第一個工廠,並取名為克羅姆福德紗廠,運用的機器是自己發明的水力紡紗機,這一專利使他的工廠得到很大的發展。

在阿克賴特的發展歷程中,我們可以看到“合理謀利”思想的影子。他在籌集資本的過程中,不斷地組建和解散自己的合作團伙,一切合作都以商業目的為基礎,在投入與利潤方而把握得很有分寸。在工廠人員管理方而,他也有自己獨特的一套管理方法,把招僱來的工廠人員按照新任務培養,並在工廠內製定相關紀律。由此可見,阿克賴特在工業革命中對工業的貢獻除了技術上的改革,還有最重要的就是成為了企業的'發起者、生產的組織者和人的領導者。以前的工廠主最主要的是管理工業上的運行方式,而阿克賴特則把人性的作用放到工業管理中追求企業的利益最大化。這樣一種系統化的工業管理模式不但影響着近代的工業管理模式,而且成為代表一個社會階級—中產階級新的經濟制度。

(二)以馬修·博爾頓為例

馬修·博爾頓與阿克賴特出生不同,但在工業革命中所作出的貢獻同樣是很大的。博爾頓出生在一個富有的家庭(他的父親是伯明翰的玩具製造人),從小就受到很好的教育。早年他的父親就讓他從事商業活動,對商業管理己經有了一定的瞭解。從博爾頓的人際圈子可以看到,他的朋友大多都是當時的各界名人,特別是瓦特作為他在工業上的合夥人,用發明和管理創造了屬於他們的時代。此外,博爾頓還是個非常有教養的人,他的朋友包括了醫生、植物學家和詩人的達爾文博士,天文學家威廉·赫謝爾,普里斯特利(博爾頓贊成他的宗教和政治方而的進步見解),博爾頓經常請他們到自己的房間裏聚會,相互討論問題,由於他們都是當時的名人,所提出的觀點不僅最新穎,而且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即倡導理性主義。這些思想被博爾頓運用到工業生產和管理中,發揮出超凡的企業管理能力。

工業革命時期,發明在工業上起着非常關鍵作用。瓦特作為蒸汽機的發明者,其發明的蒸汽機對整個人類社會具有劃時代的意義。但對後世產生深遠影響的還有另一個重要因素,即博爾頓成為瓦特的投資者和親密的搭檔。在索霍工廠,博爾頓不僅在生產技術上依賴於瓦特,而且把自己工廠的大部分資源和權力交給瓦特。此外,如果説瓦特屬於博爾頓的技術顧問,那麼福瑟吉爾則是他商業領導上的指導者,兩人對博爾頓的商業成功起着關鍵性的作用。博爾頓的身上集結了中產階級文化的精華,他是商人的典範,在工業革命時期代表着這一階級在歷史舞台上蓬勃發展。縱觀博爾頓的一生,他曾涉足於多個領域,但在各個領域都不算是佼佼者,只是善於利用別人的發明,綜合後運用到自己的商業管理中。從博爾頓的商業行為看,可以説都是以利益為基礎的,他的交往、職業道德心、博愛思想等等都是為了自己的商業便宜行事,但卻是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的集中體現,也正是這些思想深深影響着博爾頓,使他在商業方法上創造了另一片天空。

五、結語

縱觀中產階級在英國的發展,對社會起着關鍵性影響的應該是該階級所特有的文化,即中產階級文化。在工業革命時期,中產階級文化以自身所獨有的意識形態迎合了人們的思想,在實踐中轉化成了巨大生產力,並實現了自身的價值,從而推動英國社會在全球範圍內第一次實現了從傳統農業社會向現代工業社會的轉變。

而對當今充滿挑戰的社會,我們有必要了解英國中產階級文化,特別是其努力將科學文化知識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的精神,並學會將它運用到自己的學習、生產和生活中,培養一種積極向上、追求理、求真務實的人生態度。而對全球化時代,對當代中國來説既是機遇也而臨着巨大的挑戰。在全球化的激烈競爭中,中國要立於不敗之地,必須不斷地提高自己的競爭力,尤其是文化競爭力,其中最關鍵的是將文化轉換為現實生產力的能力。在這一點上,18世紀尤其是工業革命時期英國中產階級的實踐值得我們深思。因此,而對瞬息萬變,激烈競爭的當代社會,對於i8世紀英國中產階級文化的實效性探究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