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實用範文 > 論文

行為科學理論在高校學生社團管理中的應用論文

欄目: 論文 / 發佈於: / 人氣:1.99W

論文摘要:大學生在社團活動中是否能夠得到最大程度的鍛鍊、社團組織是否調動了成員的主觀能動性、社團是否會有發展等問題都離不開社團的有效管理。行為科學闡述了影響組織效能的關鍵因素,本文僅從行為科學視角提出增強高校社團管理有效性的方式方法,以促進高校社團中組織和人力資源的有效開發和利用。

行為科學理論在高校學生社團管理中的應用論文

論文關鍵詞:行為科學高校社團管理

作為現代管理科學主要三大學派之一的行為科學自20世紀40年代末誕生以來,給美國、日本、瑞典、中國等很多國家的企業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以人為中心的管理理論基礎。高校社團作為一個組織,需要建立良好的管理理念、營造和諧的團隊氛圍,行為科學理論可以給高校社團的管理提供一個科學的方法,以促進高校社團健康迅速地發展。

一、行為科學的概念和理論基礎

對於行為科學的概念,國內外各學術界(如社會學界、心理學界、管理學界等)有不同的解釋,綜合起來主要分廣義行為科學和狹義行為科學。廣義行為科學是指運用科學的方法研究自然和社會環境中人類行為規律的學科羣。狹義的行為科學是指以人為核心的現代管理科學,它應用行為科學的原理與方法研究人在工作環境中的行為規律,包括研究組織中的個體行為、羣體行為、領導行為和組織行為,其目的在於提高管理的有效性。行為科學的主要理論基礎是心理學、社會學和人類學這三門學科的基本原理,此外,經濟學、法學、倫理學的知識對行為科學理論體系的形成也有重要貢獻,它們也是行為科學的基礎學科,而哲學是基礎中的基礎。

二、行為科學理論的基本原理

行為科學注重研究人力資源因素對組織的影響,強調人的需要、動機、認知、情緒、態度、羣體關係、領導行為、組織結構以及環境對行為的影響。

行為科學的主要原理為:產生行為的直接原因是動機,而產生動機的原因,一是內在條件,即需要,二是外部條件,即外部的刺激,當外部條件不變時,內在的需要是產生動機的根本原因;根據需要動機理論,在設計組織的目標時充分考慮成員的需要,把組織利益同個人利益結合起來,激發動機,才能使人們努力追求組織目標,這就是激勵理論的基本原理。著名的管理學家法約爾和利克特都認為激勵是管理的核心;人們在羣體中不是靜態的,而是不斷相互作用、相互適應的過程,羣體環境會使個體行為發生變化;一個組織興衰的關鍵因素在於領導行為的有效性。有效的領導行為能夠使成員積極主動、充滿熱情地工作,相反,團隊成員會出現消極倦怠的情緒。具有有效領導行為的組織能夠合理地協調人們的活動,實現高效的組織效能,無論從目標的實現還是從社會影響度和成員滿意度的提升方面,都會有很好的表現。

三、行為科學理論對高校社團管理的啟示

美國社會心理學家盧因認為人類行為是人與環境交互作用的函數,是人的內在需要和環境影響的結果。他提出一個著名的公式:

B=f(P·E)

其中,B(Behavior)代表“行為”,P(Person)代表“人”,E(Environment)代表環境,代表函數符號。

影響人的行為因素一是內因,二是外因,內因包括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和文化因素,外因包括自然環境因素(工作環境、工作條件和生活條件與環境)和社會環境因素(羣體、領導和組織)。高校社團是一個由個體、羣體、領導和組織構成的系統,系統內各因素之間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形成一個動態的可調整的組織結構。

(一)把握社團成員的不同心理需要是社團有效管理的基礎

需要,作為人的“內心意向”,構成了人們活動的原動力,是形成價值的“始因”。人類的各種活動都是在需要的推動下進行的,需要越強烈、越迫切,其產生的心理動力也就越大,對人們行為的支配力量就越強。在社團管理中,首先要了解社團成員的成長環境、生活和社會經歷、目前狀況和未來追求,正確地分析每一位成員目前的迫切需要層次,才能根據不同成員的不同情況合理安排、統籌兼顧,才能激發成員的熱情、形成高效的組織效能,因為不同的社團成員在同一時期的需要可能不盡相同,同一個成員在不同時期也會有不同的需要。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的“需要層次論”指出人有五種基本的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愛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後來馬斯洛又補充了兩個需要層次:求知的需要和求美的需要;美國著名的行為科學家、心理學家麥格雷戈把人的需要層次分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會需要、自我的需要和自我實現的需要。他提出“一項需要在獲得滿足後便不再成為行為的激素”的觀點。而每一個需要層次又有它的細分類別,如食物的需要、休息的需要、運動的需要、保護的需要等屬於生理的需要;人們對和諧社會的追求、對安定生活的嚮往、對熟悉或已知食物的選擇等屬於安全需要;愛別人和被別人愛屬於愛的需要;歸屬需要、結社需要、被他人接受和接納友誼等屬於社會需要;希望自己有信心、有實力、能勝任、獨立、自由是自我需要的一方面體現,另一方面體現在希望被尊重、被關心、被賞識;個人潛在能力的發揮、自我的不斷髮展、創造性的發揮等屬於自我實現的需要。

同一個成員也可能同時有幾項需要,所以對社團成員的有效信息管理方式是形成一個常態化的溝通、瞭解機制;建立個性檔案,並隨時更新。

(二)激勵原理的應用是調動社團成員積極性的有效途徑

高校社團管理的核心是激發成員的動機,誘導他們的行為,廣泛傾聽成員意見,實施授權式管理和參與管理,注重培養團隊精神,使每個人發揮內在潛力,為實現目標而努力。激勵的方法是實施激勵過程的具體形式。對大學生激勵的方法很多,主要有目標激勵法、情感激勵法、榜樣激勵法、競爭激勵法等。 在高校社團管理中,要選擇能夠調動成員積極性的激勵因素,如選擇富有挑戰性、發展前途、成就感和責任感等的任務交予成員來完成,而不能誤把非激勵因素(如工作條件、人際關係等)當成激勵因素,否則就無法起到激勵的作用。社團組織增強激勵效用的生命力的有效辦法是對激勵進行正強化。美國哈佛大學心理學家斯金納提出的強化理論指出:人的行為隨着外部條件的刺激而變化,通過不斷改變外部環境的刺激因素可以達到增強、減弱或消失某種行為的效果。正確地評判社團成員的成功或失敗,能防止因誤判而導致的對成員工作態度和積極性的影響,從而防止誤判影響成員的後續行為和績效。美國心理學家海德等人提出的歸因理論,把人的績效、成功或失敗歸因為:努力程度、能力大小、任務難度、運氣與機會。

另外,防止社團成員積極性降低的另一個原則是公平公正地對待團隊中的每一位成員,無論是獎勵、懲罰還是表揚、批評,或者升職或降職等。如果成員(回報/貢獻)比率與他人(回報/貢獻)比率相等,他就會認為公平合理,從而心情舒暢、努力工作,否則,就會因為感覺不公平而影響主動性和積極性。

(三)目標管理體系的建立是發揮社團成員主觀能動性的推動力

美國心理學家伏隆提出“期望理論”,即激勵力量=效價×期望值。效價是指目標的價值,期望值是指對實現目標可能性大小的估計。

高校社團目標管理可以遵循確立目標、授權並明確職責範圍、有效激勵和客觀評價總結這樣的步驟。其中,確立目標時,要同時兼顧總目標的制定和各級子目標的制定,並儘量實現子目標與總目標的協調統一,實現共贏。

(四)充分發揮羣體的積極作用是促進社團和諧發展的保障

行為科學認為,羣體成員之間的人際關係除了正式關係(如上下級關係、同事關係)外,還有一種沒有隸屬關係的羣體關係,即由興趣相投、比較合得來的人們形成的一種關係。這兩種羣體關係對個體的行為都會產生影響。因此,高校社團管理中要注重增強羣體的積極作用、減弱或消除羣體的消極影響。

高校社團可以在生動活潑、豐富多樣的活動中促進羣體成員交流思想、互通信息、建立友誼、相互支持、相互學習、共同進步。如各部門之間的各類競賽、各部門內部的民主管理等形式。

(五)領導行為的有效性是社團保持凝聚力的前提

高校社團要保持凝聚力,就要做好領導幹部的選拔和培養,選拔時要關注候選人的'素質、技能、領導風格、領導藝術等因素。優秀的社團領導者應具備以下素質和能力:

(1)能夠保持有效的時間管理、建立高效的工作秩序;

(2)注重滿足成員的高層次需要,即自我需要和自我實現需要;

(3)注重激勵;

(4)重視人力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善於發現人才、培養人才、使用人才;

(5)能夠做到民主管理和有效決策。

(六)社團組織的高效能是社團發展的必備條件

組織發展是指組織適應形勢發展和任務擴大的要求,從組織結構、工作設計等方面進行有計劃有系統地調整,改善組織中人的因素,以達到組織的最佳化和高效化。組織發展有兩個目標:一是提高組織效能,二是提高組織成員的滿意度。

高校提高社團組織的效能可以通過對組織結構和體系的再設計(如工作範圍的擴大化、工作內容的豐富化、工作時間的彈性化等)使組織中的人力和物力發揮到最大。衡量高校社團組織的效能的一個方面是要考察社會效益,社會效益又分為成員素質的提高和社團組織對社會的影響度。高校社團組織具有開放性,它是一個“輸入一培養—輸出”系統,輸入的是新成員,新成員經過社團組織理念的薰陶、其他社團成員的影響、組織內部的培訓、社團活動的組織與參與,成長為具有某種特質的人才,社團組織也完成了輸出的過程。

個體是羣體、組織的最小單元,它是羣體、組織得以存在和發展的基礎。高校社團管理中重視人力資源的合理開發與利用、重視考慮成員的需求、重視激勵對行為的影響、重視個體目標與組織目標的一致、重視領導行為的影響、重視組織結構的改進、重視組織的發展才能提高社團的效能、切實增強高校社團的活力。

參考文獻

[1]冬青.揭開行為的奧祕[M].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1987.

[2]高惠珠.馬克思需要理論與價值哲學創新[J].上海師範大學學報,2010,(1).

[3]郝其宏.大學生網絡成癮的動因及對策——基於馬斯洛需要理論的分析[J].思想教育研究,2009,(8).

[4]王易,張莉.試論激勵法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運用[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