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實用範文 > 論文

小組合作學習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教學論文

欄目: 論文 / 發佈於: / 人氣:6.92K

在新課改背景下,初中語文教學質量越來越受到人們的普遍關注,同時對教學質量和目標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於此,教師們就更加重視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綜合能力和綜合思維能力,以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小組合作學習就是初中語文教學的嘗試性改革,它試圖打破傳統的填鴨式的教學,建立起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新的教學模式。

小組合作學習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教學論文

一、什麼是小組合作學習

所謂小組合作學習,就是將整個班級內的學生劃分成若干個學習小組,小組內的學生的水平各不相同,每個小組設組長一名。為了讓學生自己更好地自我監督與自我管理,將競爭機制引入學習小組,小組內學生的學習成績、班級紀律以及班級內的各項活動都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考評量化。每週選出1-2個小組為優秀學習小組,被選為優秀小組的同時,組長隨之被選為優秀小組長;每月在優秀小組裏再選出1個優秀小組,並對優秀小組及小組長給予精神鼓勵和一定的物質獎勵。小組合作學習模式要求小組內的學生們必須團結一致攻克學習難關,才能在每週和每月的量化考評中脱穎而出,這種學習模式不僅可以增強小組內學生的凝聚力,還可以調動小組長組織和管理組內成員的積極性。

二、小組合作學習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

將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應用到實際語文教學當中,需要通過如下幾個步驟實現。

(一)通過變換學生座次,落實學生主體地位

勒温認為:“團體的本質是其成員基於共同目標而形成的互賴,由此促使團體成為一個整體,若團體中的任何成員或次團體的狀態產生改變,將會影響其他團體成員或其他次團體產生改變;而且團體成員內在的緊張狀態,會引發完成共同目標的動機。”新課改要求語文教學中,尊重更應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這也是學校實現發展的必由之路,更是激發教師授課激情的一把鑰匙。那麼,如何在實際行動中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呢?首先,打破傳統的一排一排的秧式座次,讓學生面對面圍坐在一週,在座次上實現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一般情況下,4-6人為一個合作學習小組,一班平均分成10個小組。在分組過程中,班主任的劃分依據和原則至關重要,它一定程度上制約着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成敗,但也需要與學生共同商量。按照“同組不同質、異組不異質”的'原則,根據每個學生的性格特點、學習能力、知識水平、性別比例等因素重新優化組合,使高、中、低三個層次的學生均衡分部於每個小組,目的是形成小組間的競爭。每個小組設組長一名,每個小組成員為某一學科的科代表,小組內成員各有職責分工,一般是每個小組長負責行政管理,科代表具體分管學科記錄等。

(二)在自主與合作中預習課程

預習是學好一節課的重要開始。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中,先有小組學生集體預習,然後由老師批閲,這樣就防止了部分學生懶於動手動腦的習慣。預習能否達到理想的效果,關鍵在於預習流程。只有設計好預習流程,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預習效果。首先,初讀課文,初步瞭解課文大體意思。期間,通過讓學生查找資料的方法培養其處理語言信息的能力。其次,在初步瞭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讓學生自行設計課文導入語,這樣既可以促使學生深入認真地讀課文,又可以鍛鍊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第三,自行設計導入語後,小組長帶領組內成員展示各自的設計,並進行交流,最後選出組內設計最好的導入語在全班展示。期間,教師可以讓學生邊聽、邊改,充實自己的設計。第四,小組合作解決課文中出現的生字生詞。期間,需要小組長給組內成員分工,具體由誰負責哪一部分,並在短時間內通過聽寫等方法鞏固小組內已經解決的生字詞。最後,小組成員將自己的預習筆記進行整理完善,並查漏補缺,交由小組長檢查。檢查後,將預習筆記交由老師批閲,並適當打分。

(三)精彩紛呈的課堂展示

在充分預習的基礎上,學生對課文有了深入的瞭解,內心就會充滿自信,小組之間有一種誰也不服誰的競爭架勢,課堂展示充滿了競爭,讓課堂氣氛也變得活躍起來。在課堂展示中,甚至教師也會有自愧不如的地方,反而倒逼着教師必須時刻要充電,否則就會讓自己陷入尷尬的境地。

(四)在爭先恐後的態勢中合作複習

合作學習是一種有系統的、有結構的教學策略,以學生的能力、性別等因素,將學生分配到一異質小組中,鼓勵同學間彼此協助、互相支持,以提高個人的學習效果。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就注意到了這一點。由於引入了競爭機制,各個小組長帶領小組成員積極投入到複習中,學生的積極性空前高漲,組長帶領組員或聽寫,或提問,或檢查,或指點,或講解,都想把自己小組的序號第一個寫到黑板上,複習進度在緊張而有序中不斷推進。而且在複習過程中,學生自己也在進行調整。因此,小組合作學習模式適應了當前語文教學改革的趨勢。

綜上所述,合作學習實現了語文教學民主化由師生觀向生生觀的轉化,體現了教學民主化得整體性和發展性;尊重和落實了學生主體地位,遵循着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