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實用範文 > 論文

傳統戲曲常駐校園論文

欄目: 論文 / 發佈於: / 人氣:1.58W

現在的學生接觸流行音樂較多,對於傳統戲曲“無緣相會”。特別是我們這偏遠的農村山區,沒有網絡,學校音樂課中涉及戲曲也極少。因而,增加傳統戲曲音樂的教學,可以彌補不足,開闊學生視野。

傳統戲曲常駐校園論文

一、聽戲曲,瞭解我國傳統戲曲知識

1.提起戲曲,我們首先想到的是“京劇”。對於京劇,我們必須要讓學生掌握以下京劇知識。

京劇又稱京戲,在台灣又稱平劇、國劇,是中國戲曲曲種之一。以北京為中心分佈,遍佈全國,被視為中國國粹。

京劇有四大行當,在講這四大行當時,我給學生講,這些行當就相當於電視劇中的角色,電視劇中管這些角色叫主演、配角等;京劇則給這些人物分為了“生旦淨醜”四大類角色。在欣賞、視唱京劇過程中,學生逐漸理解這四大行當的含義了。

2.黃梅戲,舊稱黃梅調或採茶戲,黃梅戲原為安徽省安慶市一帶的地方戲,後迅速發展成對全中國有影響力的劇種,並揚名海外。代表曲目如《天仙配》。在我小時候,《天仙配》就是我接觸的“流行音樂”,聽着《天仙配》的音樂進入學校。黃梅戲的代表作還有《打豬草》。

3.豫劇,是在河南梆子的基礎上,不斷進行繼承、改革和創新發展起來的。後因河南簡稱“豫”,所以稱豫劇。代表曲目如《花木蘭》。

4.川劇是我國戲曲寶庫中的一顆光彩照人的明珠。它歷史悠久,保存了不少優秀的傳統劇目,和豐富的樂曲與精湛的表演藝術。代表曲目如《巴山秀才》。

除了以上提到的京劇、黃梅戲、豫劇、川劇,還有秦腔、越劇等傳統戲曲。

多聽戲曲,我們不一定要會唱,但至少要學會聽懂得欣賞。

二、唱戲曲,展示不同戲曲風格

1.從聽、學唱《説唱臉譜》開始

這是一首帶有現代通俗音樂特點的京劇曲目,前面一部分是帶有敍事性質的清唱,講外國人眼中的“京劇”概念。第二部分才是京劇唱腔,唱起來很有“京劇”派頭,所以學生很是喜歡。可以説,這首曲目由“易”(通俗唱法)到“難”(京劇唱腔),過渡自然。學生學起來較容易把握。

難點是學生對節奏把握不準,不能很好地跟上節奏,我們只有跟着伴奏音樂,反覆吟唱,把握節奏。

第二個難點是學生難以用真聲唱出高音,我們只有用頭腔共鳴、以假聲方式演唱這首曲目。

在教學《都有一顆紅亮的心》(選自現代京劇《紅燈記》)這個唱段時。我讓學生通過聽後,並用教唱的形式,讓他們在逐漸摸索過程中,基本掌握了其唱法。音樂感覺好的'同學也能唱出其“京味”。

在流行音樂充斥的現代,京劇尤顯得“物以稀為貴”,儘管難學、難唱,可學生喜歡聽、也喜歡唱。

2.從“聽”豫劇唱段《誰説女子不如男》到“唱”豫劇音調歌曲《青蛙打鼓》。

《誰説女子不如男》選自豫劇《花木蘭》,我們在聽的過程中,主要是聆聽“大板唱腔,唱腔流暢、節奏鮮明、極具口語化,吐字清晰、行腔酣暢”的唱腔特點。然後再學唱豫劇音調《青蛙打鼓》這首曲目,學生在唱了一遍又一遍不覺得過癮,主要是他們體會到了其音樂特點,越唱越有味、越唱越有勁。

我國的傳統戲曲,是歷史發展、大浪淘沙後沉澱下來的精華,有其存在的充足理由。作為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應作為文化傳承中必須保留的內容。我們音樂文化傳播者,在學校音樂教育教學工作中,更有責任和義務將我國傳統戲曲作為重點內容,讓傳統戲曲“常駐”校園,傳授給一代又一代、一批又一批的祖國花朵,讓他們繼承這傳統文化,將這傳統戲曲發揚光大!

參考文獻:

蘇勇.傳統戲曲的當代價值[J].戲劇之家,20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