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實用範文 > 論文

傳統戲曲中腔的內涵解析論文

欄目: 論文 / 發佈於: / 人氣:2.92W

用“腔”來代表戲曲的流派,這是我國戲曲文化的一大創造。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表述方式呢?這裏有多重的原因。首先“,腔”的直接含義是演唱,而“唱”在中國戲曲表演中處於核心地位。“許多戲曲裏的人物的思想情緒,乃至戲曲的情節發展等,大多用唱來表現,用唱來感動觀眾。每一個劇種都得有動人的唱。可以説,沒有唱,就沒有戲曲藝術。”②所以,古人在選擇戲曲流派的稱謂時,首選便是“腔”。12世紀中葉至13世紀初,由於資本主義工商業在中國的興起,文藝表演界也出現了商業運作機制的演出團體。這些團體將傳統的雜耍、民歌演唱、滑稽戲改革為有故事情節的、説唱結合的演出形式,形成了宋雜劇和金院本,這便是戲曲的雛形,又經百年曆練,發展為成熟的戲曲藝術。戲曲藝術中包括文學因素、音樂因素、美術因素、曲藝因素、表演因素等多種因素。音樂因素中有演唱和器樂伴奏,表演因素中有“唱、念、做、打”等功夫。這多種因素需要一個綜合的概念來概括。“腔”就是一個綜合概念。《説文新附》中説“腔,內空也。”③指人和動物的中空部分。如果把“腔”字拆開來看,“腔”的左側是一個“月”字,“月”代表圓滿的事物,這裏指人或動物,代表人文因素。“腔”右側的“空”指人或動物的內空部分,代表自然因素。所以“腔”是一個人文因素與自然因素相結合的綜合概念,折射出中國古代哲學中“天人合一”的理念。用一個綜合概念來代表戲曲的流派是完全可行的。從上述可知,古人用“腔”作為戲曲流派的核心稱謂,具有深厚的歷史淵源。

傳統戲曲中腔的內涵解析論文

“腔”代表戲曲的品種

戲曲品種是戲曲流派的細化和延伸。戲曲流派是一個綜合的概念,戲曲品種是單一的概念。用“腔”代表戲曲的品種晚於戲曲流派的稱謂。如秦腔是弋陽腔演變而成,是弋陽腔南曲北移,與當地的音樂曲調相結合後形成的。秦腔由陝西、甘肅、青海一帶流傳到其它地區,又形成了河北梆子、河南梆子、山西梆子、山東梆子等品種。這些“梆子”都具有弋陽腔高亢昂揚、粗獷激越的風格。以“腔”命名的品種還有崑腔、碗碗腔、羅羅腔、哈哈腔、平腔(平劇)等。這類稱謂常以地名和伴奏樂器命名,如石牌腔、泉(州)腔、宜黃腔、興化腔、絃索腔、弦板腔、喇叭腔、柳琴腔等。用“腔”表示戲曲的品種,從文化意義上説,首先是對戲曲流派稱謂的繼承。所以,戲曲品種的“腔”與戲曲流派的“腔”有着相同的文化淵源。但是二者相比,戲曲品種的“腔”有着更深層的文化意藴,它所強調的是戲曲表演的含義。

在戲曲藝術產生之前,我國的聲樂表演稱為“歌”,如屈原曾作“九歌”,是一部歌唱作品;漢代有“相和歌”,也是一種歌唱形式;唐代盛行“踏歌”,是邊歌邊舞的娛樂形式;唐代的大型歌舞中,抒情歌唱的部分都稱為“歌”。戲曲藝術產生以後“,歌”改為了“腔”。“腔”和“歌”的含義是不同的。首先,“歌”是相對獨立的表演形式,不存在複雜的場景、曲牌要求和綜合的表演模式。而“腔”則不同,“腔”是戲曲情節展開的一種手段,為戲曲的情節服務。“腔”要表現一定的人物,一定的情緒,一定的場景。第二,“腔”要遵守曲牌連啜和板眼變化的曲體,唱段的語氣節奏、板腔格律都有嚴格的規定。演唱時,演員的不同角色也有不同的用聲模式,説白也要遵守平仄和節奏的規範。第三,“腔”的表演不是孤立的,中國的戲曲講究“唱、念、做、打”有機融合,唱要和其他表演密切配合。所以“,腔”所代表的是一個完美的表演藝術整體。用這樣一個整體的概念來形容戲曲的品種,是對戲曲表演模式的高度概括。這也是對戲曲流派的“腔”的含義的細化和延伸。在中國古代哲學中,有“言不盡意”之説,也就是説,某些語言所代表的含義,遠遠超出了語言的自身。“腔”的表面含義雖然只是“聲腔”,但用在戲曲流派與戲曲品種中,已成為一個綜合概念,已超出了它語義的自身。因此,“腔”在戲曲文化中的運用,受到中國古代哲學思想的影響,具有深刻的文化意藴。

“腔”代表戲曲演唱的聲調

在傳統戲曲文化中,表示聲調的“腔”有三種類型。一類就是指聲音,如唱腔、聲腔、行腔、潤腔等。第二類是指某種特定的音型。如河北梆子中的砸夯腔;京劇中的嗽腔、疙瘩腔、顫腔;京韻大鼓中的落腔、花腔、本腔、悲腔;侗戲中的哀腔、仙腔;漢劇中的吹腔、雜腔等。這種類型的“腔”,崑曲最多。崑曲將這種類型的“腔”稱為“腔格”。據不完全統計,崑曲的“腔格”有:罕腔、豁腔、嚯腔、頓腔、挺腰腔、滑腔、疊腔、帶腔、墊腔、撮腔、摟腔、挫腔、啜腔、耍腔、滾龍腔、橄欖腔、賣腔、拿腔、掇腔、感歎腔、揭領腔、應腔、復腔等。崑曲對每一種“腔格”都有具體的演唱要求,如“橄欖腔”為“凡一音延長數拍,唱時先控制音量,然後慢慢放足,過半後又漸漸收細。音量兩頭細,中間宏大,狀如橄欖,故名。”④“腔”作為戲曲聲調的'第三種類型是某些藝訣中含有特定意義的概念。如“以字行腔”和“字正腔圓”中的“腔”就屬於這一類型。“以字行腔”的“腔”指的是演唱的聲調要依照字音的規律發出。這是因為,我們的祖先把歌唱視為語音的延長,所謂“故歌之為言也,長言之也”。⑤戲曲界還總結出“腔隨字走、字領腔行、以字度腔”等藝訣,都是指的這一類發聲準則。“字正腔圓”是用“圓”的標準規範“腔”的形態。在我國古代哲學思想中,“圓”有美好、圓滿的意境。如稱良好的自然環境為“花好月圓”;佛界把自然界稱為“天圓地方”,把僧侶之死稱為“圓寂”等。因此,古代的演藝界把“圓”列為衡量歌唱的標準,產生了“字正腔圓”這個術語。這裏的“腔”應該是通暢、圓潤、美好的聲音。

為什麼在戲曲文化中,對代表聲調的“腔”有如此豐富而細膩的表達呢?這是因為“戲曲音樂最重要的創造任務是以音樂的手段來刻畫戲劇中的人物形象,那麼,這種形象創造是必須通過優美的唱腔和動人的演唱才能體現和完成的。要抒發劇中人物的喜怒哀樂等等內心感情,要表現人物在特定情境下的精神狀態,要深入地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徵,這都有賴於歌唱”。⑥這就是説,戲曲唱腔要塑造多種音樂形象,所以,前人便把不同的唱腔形態用不同的術語來表示。從這些術語中,我們也能感悟到前人對戲曲發聲方法的探索。因此,有關“腔”的術語,也是我國傳統聲樂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總之,“腔”是戲曲文化的結晶,正如周大風同志所説:“它包括了源流歷史及音樂個性歸屬。”⑦通過對“腔”的含義的分析,我們得知,對“腔”這一類術語,要從中國聲樂藝術的多角度、全方位去理解。何為同志説:“中國傳統的聲樂藝術把演唱中的幾個環節作為一個整體來看待,而不是孤立地去談論這個或那個問題,而是把所有這個領域的問題作為相互聯繫、相互制約的整體來看待。”⑧因此,我們雖然不能從傳統的戲曲理論中找到關於“腔”的具體解釋,但我們完全可以用聯繫的、辨證的思想方法來正確理解它的內涵。今天,我們研究“腔”的含義,是為了繼承我國優秀的文化藝術傳統,將傳統的理解與現代的理解相銜接,為發展我國的戲曲藝術、聲樂藝術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