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實用範文 > 論文

大學生創新與創業論文

欄目: 論文 / 發佈於: / 人氣:9.47K

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提高是創新創業教育的根本目的。以下是小編精心準備的大學生創新與創業論文,大家可以參考以下內容哦!

大學生創新與創業論文

 摘要:創新創業教育是品質教育,以提高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為人才培養目標。創新創業品質包括創新意識、創業精神和創造能力三方面。應在創新意識的引導下,在創業精神的激勵下,塑造大學生創新創業品質,使其具備強烈的驅動力、敏鋭的洞察力、卓越的決斷力、高效的執行力和流暢的應變力。

關鍵詞:創新意識 創業精神 創造能力

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提高是創新創業教育的根本目的。雖然各國對創新創業教育的概念和內涵仍然存在着分歧和爭論,但從各國開展的創新創業教育實踐來看,創新創業教育無不是以培育具有創新創業品質的人才為主要目標。一個人是否具備創新創業品質決定了其創新創業成功與否,決定了其能否成為一個創新創業型人才。

一、大學生創新創業品質

大學生創新創業品質是指大學生創新創業行為和作風所顯示的思想、品性、認識等實質。創新創業品質是一種綜合素質,它是在具備一定知識和能力基礎上所展示出的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創新品格、創新能力和科學精神,其核心要素體現為創新意識、創業精神、創造能力三方面。

(一)創新意識(innovative)

創新意識是指人們根據社會和個體生活發展的需要,引起創造前所未有的事物或觀念的動機,並在創造活動中表現出的意向、願望和設想。“創新意識就是根據客觀需要而產生的強烈的不安於現狀,執意於創造、創新的要求的動力。”[1]大學生創新意識就是大學生對創新與創新的價值性、重要性的一種認識水平、認識程度以及由此形成的對待創新的態度,並以這種態度來規範和調整自己的活動方向的一種穩定的精神態勢,包含創新動機、創新興趣、創新情感和創新意志等因素。

創新意識是人們進行創造活動的出發點和內在動力,是創造性思維和創造力的前提。創新意識能促成人才素質結構的變化,提升人的本質力量,是大學生創新創業所必需具備的心理素質之一。創新意識具有開拓性、獨創性、聯想性等特徵,主要包括問題意識、發現意識、懷疑意識、捕捉機遇和靈感的意識等。在我國傳統應試教育體制下,只重視大學生基本知識的學習和職業資格的獲取,而忽視職業品格和為科學獻身精神的培養,忽視培養學生髮現問題能力。[2]所以,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要加強培養大學生的懷疑意識、問題意識和批判意識,培養大學生的逆向思維、發散思維等創新思維,使其在創新創業過程中能夠另闢蹊徑、獨樹一幟。

(二)創業精神(entrepreneurship)

“創業精神”概念最早出現於18世紀。20世紀的.經濟學家約瑟夫·熊彼特(Joseph Schumpeter)將創業精神看作是一股“創造性的破壞”力量,管理學專家彼得·德魯克(Peter Drucker)將這一理念更推進了一步,稱創業者是主動尋求變化、對變化作出反應並將變化視為機會的人。[3]我們認為,創業精神屬於科學精神和科學思想範疇,是進行創業活動必須具備的具有開創性的意志、信心、勇氣和個性等情操特徵。

創業精神是大學生應該具備的素質,它要求大學生有偉大的理想與抱負,強烈的事業心、奮鬥精神、開拓精神和奉獻精神,把握創新機會,養成自己獨特的創業個性和創業意志;以創業心態和創業精神對待工作,並以創業作風和創業品質要求自己,形成創業行為模式。

(三)創造能力(creativity)

創造能力就是創新創業能力,也可以簡化為創造力,是在知識學習和的經驗積累基礎上,對所學知識進行系統和科學加工,從而產生新思想、新概念、新知識、新方法,並應用它們創造性地解決新問題的能力,[4]是戰略、計劃、實施、財務、項目、時間等管理能力的綜合。[5]大學生的創造能力是隱藏在大學生創新創業表象背後的深層次特徵,是創新意識、創業精神、創新創業知識的現實體現,是大學生運用已知的信息、知識產生出某種新穎獨特的、有社會價值的產品和服務的能力。[6]

創業需要多方面條件的支撐,諸如創業知識、創業能力、創業資金和個人品質等。創業資金是創業的物質前提,創業知識為創業提供了有力的知識體系保證,創業能力則使創業資金增值成為可能。[7]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需求決定了創新創業教育的人才培養定位與發展模式,決定了創新創業教育學科體系建設和教學資源開發,決定了創新創業教育的教學方法與培訓模式,決定了創新創業教育的教學資源的開發和實踐教學內容。

創新意識、創業精神、創造能力之間是密不可分的,共同體現在大學生的創新創業實踐之中。創新創業教育就是通過教育活動,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創業精神、創業能力為基本價值取向的教育。相比較而言,創新意識是一種主觀認知,創業精神是一種心理個性,而創造能力更多的是一種將創新創業知識與社會物質條件相結合的過程,並最終體現為創新創業成果。

二、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構成

培養創造性人才是我國教育的人才培養目標,“以能力為導向”是我國創新創業教育的基本模式。我們認為,由於不同行業或企業對創業者的要求不同,也由於個人能力結構和能力內容的差異性,創新創業能力要求也不一樣,從實踐狀況來看大學生創新創業基本能力素質要求也是大同小異的。但是,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是由社會需求決定的,其應當存在而且可以存在一個通用模型,否則創新創業教育也就失去了根基和方向。我們試圖構建這樣一個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模型:在創新意識的引導下,在創業精神的激勵下,大學生創新創業應當具備強烈的驅動力、敏鋭的洞察力、卓越的決斷力、高效的執行力和流暢的應變力。

(一)強烈的驅動力

強烈的驅動力是促進大學生創新創業並獲得成功的動力因素,是大學生創新創業的價值觀。最終決定大學生創新創業壽命的,不是創新創業的現狀,而是大學生創新創業的動能,即驅動力。大學生通過創新創業獲得的成就感、滿足感和自豪感是激勵自己創業的不竭源泉。

(二)敏鋭的洞察力

大學生創新創業中敏鋭的洞察力是指大學生在創新創業過程運用已有的經驗和知識,對問題從總體上直接加以認識和把握,以一種高度簡練、濃縮的方式洞察問題的實質,並迅速解決問題或對問題作出某種猜測的思維形式。[8] 我們認為,敏鋭的洞察力可以包括以下幾部分:

(1)觀察力:對世界、國家、行業宏觀經濟形勢以及企業內部商業運營態勢,有客觀的認識,善於把握企業運作的基本技術和技巧;

(2)敏鋭力:在收集、處理、分析信息基礎上,善於捕捉來自社會生活各個方面的信息,以獲得感知,覺察現存社會中商品或服務的存在的缺漏、瑕疵,發現現有事物的發展方向,並對新興事物充滿濃厚情趣;

(3)獨創力:經過科學分析,發現對現有的市場和產品具有很大創新意義的“創新點”,並通過自己的努力達成這些創新點;

(4)平衡力:分辨、平衡自己和他人的創新點;

(5)判斷力:對社會需求和自己的創新點作出正確的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