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實用範文 > 論文

將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落實到就業指導工作中論文

欄目: 論文 / 發佈於: / 人氣:1.6W

論文關鍵詞:以人為本 教育理念 就業指導工作

將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落實到就業指導工作中論文

論文摘要:面對日益嚴峻的就業形勢,如何落實“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切實推進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是亟待解決的一個重要課題。文章從實現就業指導工作重心的轉變、就業指導隊伍的建設、就業指導與服務體系的構建等三方面探討如何在“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下加強和改進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

隨着高等教育制度改革的不斷深化.大學畢業生就業形勢的日益嚴峻,當前我國很多高校逐漸把就業工作提升到學校教育與發展的突出重要位置,加強了對就業1二作的領導及人力與資金的投入。而就業指導作為指導大學生獲得一種就業能力和麪向社會的生存能力,既要為畢業生實現就業提供必要的幫助,更要為大學生提高綜合素質.獲取可持續發展的終身就業能力提供切實的指導與服務.直接影響着高校畢業生的就業能力和就業狀況,是畢業生就業工作的一個關鍵和中心環節

“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下的大學生就業指導主要有兩層涵義:一是以學生為本。注重對大學生個性化的就業指導,把學生個人的全面發展作為就業指導工作的重點,以一種長遠發展的眼光來指導學生就業和職業生涯規劃,使學生終身受益;二是以就業指導的人員為本。加強就業指導的隊伍建設,培養具有“職業化、專業化、專門化、信息化”的符合“四化”標準的高素質的就業指導隊伍,提高對大學生就業指導的實效。從而構建“以人為本”的大學生就業指導與服務體系。

一、提高認識。轉變觀念,把就業指導作為高校教育培養人才工作的重要環節。

隨着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市場已經成為配置人才資源和勞動力的基礎;同時我國高等教育已從精英教育階段步入了大眾化階段,人才資源出現局部性和結構性的供大於求的局面,這種經濟體制的變革和高等教育的發展,在客觀上決定了畢業生的就業和就業質量雖然不是衡量高等學校工作的唯一標準,但卻成為衡量高校辦學水平最為重要的標準之一,一所高校的聲譽和知名度不僅來自學校的學術水平.更大程度地取決於該校畢業生的綜合素質和就業狀況因此,把就業指導作為高校教育培養人才工作的重要環節來抓.加大投入.做好服務,幫助畢業生走好邁入社會的第一步。

二、培養和造就一支符合“四化”標準的就業指導隊伍。提高就業指導的水平和實效。

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的內容龐雜、信息多樣、技術難度不斷加大,既要面向市場,又要面對學校的辦學實際,還要兼顧到學生的個性特點和深人到學生的意識形態。就業形勢的日益嚴峻.無疑對就業指導工作人員的主動性、知識技能和專業素養提出了較高的要求,換言之,高校要改進畢業生的就業狀況,提高就業指導的水平和實效,就必須加強就業指導的隊伍建設.培養和造就一支符合“職業化、專業化、專門化、信息化”的符合“四化”標準的就業指導隊伍,如此才能使就業指導工作順應時代發展的要求

(一)完善組織機構。

落實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一把手”工程,校長親自抓就業工作.同時相應成立學院級的'就業工作指導小組,構建學校“一把手”對學院“一把手”的工作機制,逐漸形成“齊抓共管、上下聯動、全員參與”的就業指導組織機構。

(二)健全就業指導隊伍。

高校應堅持走就業指導隊伍“全員化”的建設道路。組建成立由校級領導、職能部門、院系領導、輔導員和專業教師組成的畢業生就業指導與服務工作隊伍,同時充分發揮專業教師在專業領域的優勢,發揮他們在就業指導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三)加強就業指導人員的培訓

如定期開展就業指導人員研討和培訓班;分批選派人員參加全國的就業指導研討班;加強對就業指導人員的心理學、語言文字能力、社會交際協調能力、招聘會展的組織能力等的培訓;就業指導課教學的集體備課;開展就業指導課教學的考評和督導工作,等等。

三、構建“以人為本”的大學生就業指導與服務體系

(一)把“以學生為本”的就業工作理念貫穿到畢業生就業指導與服務的全過程

一方面,積極宣傳和貫徹畢業生就業政策。進一步確立“市場導向、政府調控、學校推薦、學生與用人單位雙向選擇”的就業機制,使得畢業生做到“熟悉政策、瞭解市場、參與競爭、誠信就業”。

另一方面,構建“全員化”的畢業生就業服務機制。逐步建立和完善學校領導、學院領導、就業辦和其他部門負責人齊抓共管,教務處、研究生工作部、科研處等相關職能部門及專業教師、輔導員、班主任、班導師全員參與的“全員化”就業工作指導與服務機制。

此外.還應大力推進就業指導的“全程化”。從新生入學教育開始到整個大學期間,分階段對學生進行適應性就業指導,加強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教育及就業觀教育,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和職業理想。

(二)以學生的思想教育為根本.就業指導與思想教育相結合。

在就業指導過程中要非常重視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積極倡導主旋律教育和成才報國教育,大力開展畢業教育、就業教育、創業教育,引導廣大畢業生自覺把個人的前途、命運與祖國和人民的需要結合起來,轉變就業觀念,積極主動地到基層和艱苦行業就業、創業。同時,以“主題鮮明,形式多樣,注重實效”為指導思想.以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教育為核心,以愛國情操的培養和道德品質的塑造為主線,認真開展“以知識奉獻社會、以才幹服務人民”的擇業觀教育、與實踐相結合的成才教育和文明離校與愛校的道德品質教育等為主要內容的畢業教育活動。同時,對那些響應國家號召,自願到西部、到基層就業和創業的畢業生應予以政策上的支持、精神上的鼓勵和物質上的獎勵。

(三)加強就業服務信E-化建設,大力拓寬就業信息渠道。

就業服務信息化建設是實現畢業生順利就業的基本前提.高校應充分發揮網絡這個載體。不斷完善就業信息網上的就業信息查詢與服務及視頻面試工作的開展。同時,加大就業信息的蒐集力度,努力拓寬就業信息渠道,充分發揮專業教師在科研、工程和項目上的優勢,積極動員職能部門、校友等各方面的力量,通過信函、網絡、校友會、“工作站”等途徑,多層次、多渠道地收集有效的就業信息,並及時通過就業信息網、就業公告欄、發放就業信息彙編冊等方式向畢業生和用人單位發佈就業信息。

(四)幫助大學生開展職業生涯規劃,加強大學生職業素質的培養。

高校在就業指導的全過程中,應結合不同年級學生專業學習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開展對大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新生一進校就開始幫助學生樹立職業意識,讓學生初步瞭解專業與職業的關係及職業對人的要求。幫助學生制定一個在校學習期間的學業計劃,有意識地培養他們的職業理想及為將來的職業生涯做好準備。在學生進入專業訓練的階段,主要在一二年級。重點幫助他們確立職業目標,客觀自我定位,幫助學生拓寬知識面,提高能力,增強就業的自主性及對將來職業生涯做出決策的能力。到三年級,學生具備了一定的專業素質和能力.對自身的職業發展也有了較為清楚的認識,在這個階段.主要幫助學生進行求職能力的訓練,對他們在求職過程中的擇業技巧進行重點指導.以實現就業和完成學生的職業夢想。在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過程中,就業指導應以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和可持續就業能力的獲取為基本原則.努力培養學生良好的職業素養和較強的就業競爭力。

綜上所述,面對日益嚴峻的就業形勢.如何落實“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切實推進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是亟待解決的一個重要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