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實用範文 > 論文

以人為本素質教育論文

欄目: 論文 / 發佈於: / 人氣:1.55W

素質教育是當下教育的重點任務,以下是小編收集的相關論文,僅供大家閲讀參考!

以人為本素質教育論文

素質教育以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已經成為大家的共識。那麼語文教學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呢?創新精神的土壤是個性,沒有個性根本談不上創新,個性的基礎是人性。因此,對人的尊重,對人的理解,對人的寬容,是我們培養學生創新精神的必備條件,創造寬鬆的環境,營造和諧的氛圍,培育健康的心態,是我們語文教學工作的一個重點。以下我們從學生、語文教學過程兩個方面來談。

一、樹立科學正確的學生觀。

科學正確的學生觀必須正確地看待學生,要把學生當人看。首先學生是主體的人,有他自己的獨立人格,有他自己的主體意識,要相信他們,尊重他們。有一個學生寫了一篇題為《偶像》的文章,文中提到,她一直崇拜足球健將范志毅,欣賞他在綠茵場上的英姿,但是一次偶然的相遇,卻改變了她的看法,一次在麥當勞的邂逅,她為范志毅的傲慢無禮而震驚,他場上的英雄氣概被他場下的粗魯表現粉碎了,偶像在她心中坍塌了,寫到這裏,文章本可以結束,但作者進一步地思考,偶像也是人,既然是人,就有人身上的弱點,不能奢求明星該怎樣,人無完人。這個思考已經比較深入了,文章還沒有完,作者由人及己,認識到,平凡的我們亦有自己的閃光點。非常深刻,獨立的自主意識非常強烈。教師應該尊重並充分肯定他們這種思想認識。在學習課文《項鍊》的時候,同學們對主人公瑪蒂爾德也有自己的看法,有同學認為小人物也應該有所追求,為什麼一定要人家安於現狀?對主體意識已經覺醒的學生在給予肯定的同時,還應該予於指導,予於培養。事實上由於我們長期以來忽視了學生主體意識的培養,導致我們不少學生不會選擇,缺乏自主。一位心理學工作者調查了150名學生,問他們:學習生活遇到問題,一時解決不了怎麼辦?這150名同學異口同聲回答:找父母。竟無人回答自己想辦法。問他們今後準備從事什麼職業,百分之七十的同學説要問過父母才能回答。父母的長期包辦代替,學校教育又缺乏相應的培養,孩子們在愛的光環下,失去了選擇的自覺和選擇的能力。這一點是值得我們警惕的。

其次,我們還要看到我們的學生畢竟是孩子,有其惰性,有其貪玩、好動、愛胡思亂想的天性。學生的成長不應以失去童心為代價,學生的胡思亂想裏頭就很可能孕育了創造的細胞,一遇時機,它就會萌芽破土,迅速成長。大凡天才兒童都愛幻想,這是十分難能可貴的。

我們總説學生作文缺乏想象力,其實我們常常不自覺地壓抑學生的想象力,我們常常用規範和格式去壓制學生,製造一個個套中人,生產出一篇篇套中文,一説太陽,我們的學生就會想到黨的光輝、黨的温暖;一説春蠶蠟燭,我們的學生就會想到教師的無私奉獻;一説鐘錶,我們的學生就會想到時間寶貴。這些文章千篇一律,虛情假意,自己不激動,別人更激動不起來。我們不能責怪學生,而應該反躬自問,我們是如何教育學生的,學生是怎麼被捆住幻想的翅膀的。前蘇聯教育家阿莫納什維利談到,他的班上有一個非常愛好音樂的學生柯蒂,每當小音樂家在課堂上出神地幻想起來,不自覺地用手指在相象中的鋼琴上彈奏起來,不聽老師講課時,阿莫納什維利就走到柯蒂是身邊,説到:孩子,你在幹什麼?你要明白,你在上課。 柯蒂吃驚的神態使阿莫納什維利無限自責,阿莫納什維利説:天才兒童愛在課上幻想,這是因為智力的激情和交往精神像點燃火箭的燃料一樣激勵着他的才能脱離教室現實的吸引力,投入到其他現實中去,例如音樂、詩歌、數學等。如果籠罩在教室裏的智力的激情和交往的精神充滿着敏感性和同情心、互相理解和互相關心,這種燃料的推動力將變得越來越強大。(阿莫納什維利《課的頌歌》)阿莫納什維利的認識值得我們認真思考,我們不能對學生的幻想採取簡單、粗暴的禁止、壓制的辦法,多一點同情心,多一點理解。美國著名心理學家羅傑斯強調要給孩子一定的心理自由,是很有道理的。孩子們是聰明的,在自由的玩耍中,他們能夠發現許許多多觀察事物的新角度;孩子們是機智的,在自由的活動中,他們能夠使許許多多事物巧妙地發生比附和關聯;孩子們更是想象的天才,在開放自由的環境裏,他們能夠使許許多多的事物,自然地從現實走向未來,從未知走向已知。有人説得好,小孩在沙灘上堆沙,並不只是堆沙而已,而是一種創作,一種想象。一如牛頓在蘋果樹下拾蘋果,並不只是拾蘋果而已,還有牛頓的思維。從小孩到牛頓,他們在享受創作的喜悦,這種創作是人類所獨有的。一位大學教師曾經做了一個實驗對比,他用粉筆在黑板上點了一下,問大學生這是什麼,大學生都説是粉筆一點,此外再無任何説法;同樣的問題問幼兒園裏的小朋友,他們的答案五花八門,有的説是天上的星星,有的説是爆米花,有的説是熊貓的眼睛等等。這一現象引人深思。

第三,學生是有個性差異的。人的性格是不同的.,人的情趣愛好、人的能力是有差異的,生活是豐富多彩的,文章、文學作品是多元的,如果你試圖使多元的一元化,使豐富多彩變成單純一律,那就會產生荒謬異化的現象。現在我們統一的東西實在太多,四五十平方米的教室,統一的課桌布排;四五十個學生,統一着裝;四五十分鐘一節課,統一上下課;讀同樣的書,統一的教材;上同樣的課,統一的文章解讀方式;接受同樣的老師,統一的教法;做同樣的作業,統一的標準;考同樣的試卷,統一的答案。有人説自誇美紐斯班級授課制以來,就一直如此,似乎是理所當然,我們不禁要問:一直如此就永遠正確嗎?有些東西可不可以是多元的,比如,教室的布排就可以是橢圓的,圍成一圈,便於討論,教師也是討論的一員,不再是居高臨下的,佈道式的。教材的編法也可以是多種多樣的,不一定是文選式的。老師的教法也不一定是賞析式的。對同一篇文章也可以有多種解讀方式,不是説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嗎?何必強求一律?我不是絕對反對統一,而是反對統一的絕對化,我主張多元與一元的辨證。

二、語文教學過程應該符合人的發展規律。

應該按照人的成長需要和發展規律來進行語文教學,過程要合乎人性,要倡導人文精神。第一,創造符合師生髮展規律的教學模式。這個問題涉及到語文教育主客體關係問題,即語文教育的基本矛盾:教師與學生的矛盾問題。最早的説法是單主體,或説教師是主體,或説學生是主體;後來有雙主體説,或説教師學生都是主體,或説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這些説法都是靜止地看問題,從橫截面的角度來看待師生關係,我以為師生關係是相互主體漸變關係,從教的角度看,教師是教的主體,學生是教的對象,是客體;從學的角度看,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生認識的對象,學習的對象,是客體。而且師生關係是動態變化的,教師的主體作用逐漸減少,逐漸隱蔽;學生的主體作用逐漸增強,逐漸加大。放大一點看,可以更清楚地看出來,由小學而中學,由中學而大學,進而到研究生;教師的主體角色由保姆式的到師傅式的,進而到導師式的;學生由依賴老師到依靠老師,進而到獨立學習;這正應了葉聖陶先生説的一句話教是為了不教。原因很顯然,語文教育活動一直處於層次不斷變化、發展、上升的過程中,自然會對師生產生影響,師生都會變化,特別是學生正處於飛速成長過程中,他們的生理、心理處在不斷變化、發展之中,因此師生主客體關係是在不斷變化的。所以我們的語文教學就應順應這一變化,而不是超越這一變化,是漸進,而非跳躍。應該創造相應的語文課堂教學模式,使學生跟上這一變化,按部就班,健康成長。現行的語文課堂教學模式往往是就單篇課文或一堂課設計的教學程序,還有的是就一個單元設計教學程序,有人稱之為單元教學法,比之於單篇課文的教學程序應該説是一個進步,但其實還不夠,應該從宏觀上把握學生語文學習的整體過程,創設適合於師生主客體漸進變化關係的多種教學模式,可以説這在現在還是一個空白,但道理是很顯然的,比如,作文批改的數量問題,人們常常爭論不休,根據師生主客體漸進變化的關係,就應該由全批全改到部分批改,再到學生交叉批改,到學生自改。

第二,運用符合學生人格特點的有效的教學方法。任何事物都是有規律的,我們語文教師應該善於引導學生學會發現,發現規律,獲取新知,進而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研究能力。例如在培養學生閲讀能力方面就可以運用這種方法,閲讀教學的邏輯起點是從指導閲讀開始,其邏輯終點是學生閲讀能力的提高,從起點到終點有許多中間環節,其中閲讀技能及閲讀技術是主要矛盾及矛盾的主要方面,一般地説,一個技術的掌握,一個觀念的形成,基本上是遵循着:提出問題分析研究問題解決問題這樣一個思維流程,灌輸法是越過提出問題和分析研究問題兩個重要階段,直接進入問題解決階段,很可能導致學生死記硬背這些閲讀技術,浮於表面,而不是真正內化為個人自身的技能。那麼收效僅僅是知道了老師傳授的技術,對學生自主意識、創造精神的養成,則沒有什麼用處。而發現法則不同,它重視問題的提出和發展,積極促進學生對問題的思考、研究,符合觀念形成的認知接受規律,同時它能強化學生的主體思維和自主意識。學生的主體性主要表現在對問題的積極思考中。在學習上不善於提出問題,不善於分析、研究問題的學生,從本質上講是缺少主體思維的表現。發現法着力提高學生的閲讀能力,同時培養學生的創造意識、自主意識,培養學生髮現規律、從事研究的能力。方法不同,效果各異。體現學生自我價值的研究創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的學習動機趨向內部化,學習既是一種挑戰,又是一種滿足。究其原因在於:人的靈魂深處都有一個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和探索者,而在學生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要則特別強烈,同時,當學生帶着一種高漲的激動的情緒從事學習和思考,在挖掘閲讀對象的本質,在發現語言現象的因果聯繫的過程中,對面前展現的真理感到驚奇和震驚,當學生在學習中意識和感覺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看到了自己的勞動成果時,就會體驗到創造的歡樂,對人的智慧和意志感到驕傲和自豪。皮亞傑把教學過程看作是一個不斷髮現的過程。布魯納認為教學應該以培養學生探究性思維為目標,使學習者通過體驗所學概念、原理的形成過程來發現思維能力,保證所學的基本原理和態度具有遷移作用,他明確指出:所謂知識,是過程,不是結果。灌輸法是直接把結果告訴學生,而忽略了學生自求體驗的過程,發現法則着重於學生探究問題、發現規律的過程,這對學生認知結構的豐富發展具有非常積極的作用,學生在發現中學會發現,學會研究,達爾文説:科學無非是整理事實,從中發現規律,作出結論。事實證明學生是完全可以學會研究的。

第三,迴歸自然常態的語文學習。

現在的學生積澱太淺,缺乏語文功底。識字量少,閲讀量少,寫作量少,練習冊多。學生的課餘時間被大量的數理化、英語作業佔據,還要讀各種形形色色的輔導班,或者請老師搞家教輔導,這樣所剩無幾的一點可憐時間,就是看看電視,很少看書,或者根本不看書。而語文課裏學生讀書的時間也只有幾分鐘,大部分時間被老師的煩瑣分析和頻繁提問佔去了,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批評的那樣:學生在課堂上閲讀得很少,而關於閲讀的談話卻很多。其實我們知道,任何能力都是學習主體悟後練出來的,而絕非是講或聽出來的。缺少閲讀,對語文教學是釜底抽薪;缺少閲讀,對學生能力的養成是致命一擊。閲讀是一種綜合吸收,亟應沉潛於其中,讀書切忌在慌忙,涵詠工夫興味長。更有甚者,教師不但不鼓勵學生讀書,而且阻止學生閲讀課外書,理由非常充分,為了學生能考上大學,為了學生的前途。一位同學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説道:看書的時間越來越少,書的篇幅也相應越來越短,從長篇到短篇,從短篇到暢銷雜誌,最後就是被老師沒收的漫畫。沒收的時候老師説不要因為一根樹枝,擋掉前面的一片森林。(《文匯報》1999年7月17日)其實這句話用在這個教師身上恰好合適。越來越多的大學教授痛感現在的學生文化積澱太少,文學感受力在下降,知識面越來越窄,無法和教師產生共鳴。文化積澱太少,不但學不好語文,而且妨礙學生個人的成長,文學素養的缺乏會造成人生與社會經驗的缺乏,讀文學作品,不僅是為了弄懂語詞的含義和文法的規律,但更要緊的是青少年通過閲讀文學,獲得一種少男少女對善與美的把握和領悟,培養起對人類幾千年來代代相傳的美好心靈美好情操的特殊感受。這是靠心靈對心靈的呼喚,靠感情對感情的激發,靠智慧對智慧的啟迪,決不是靠課文分析所能替代的。青少年如果沒有在文學海洋裏遨遊,其心靈是會乾枯的,長大以後不管從事什麼職業都難以彌補這個缺憾。應該讓孩子們成為讀書人,而不能成為習題人,把書本還給學生,把語文課還給學生。北大教授錢理羣説得好:中學文學教育的基本任務就是喚起人對未知世界的嚮往。我們的文學教育就應該喚起人的這樣一種想象力,一種探索的熱情,或者説是一種浪漫主義精神。應該讓我們的學生去閲讀經典名著,和大師們直接對話,使學生在全人類所共同創造的優秀文化遺產中盡情徜徉、玩味、思索並汲取、消化,其好處將是終生受用不盡的。我在教學中要求學生讀詩,背詩,讀名著,作書摘,寫書評。每天語文課的第一件事就是由一個學生向全班同學介紹一首詩,然後全班同學用兩三分鐘把這首詩背下來,日積月累,非常可觀。每月我向同學推薦兩三本書,學生選擇其一來讀,要求作書摘、點評,每週交一次,老師與之交流看法,月末每人都寫一篇書評,用一節課的時間全班交流,由學生主持,大家暢談自己的看法,互相啟發,有時老師可以不説一句話,學生自然會把你想説的話都説出來,學生之間的交流有時比老師的教育效果好得多,要充分相信學生,特別是學生的羣體。自然狀態下的讀書,不去考慮那些莫名其妙的問答題、選擇題,學生不會把讀書看作負擔,從而引發他們潛在的讀書興趣,迴歸讀書樂、樂讀書的自然狀態。語文課堂教學也作相應的改變,多讀文,少分析;多感悟,少説教。捨棄那種滿堂灌轉向滿堂問或者是滿堂灌加滿堂問,瑣碎分析一統天下的程式化閲讀教學。鼓勵學生自我思考,既要有理性的分析,也要有感性的體驗,從而提高學生的創造力,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效率。

第四,貼近社會生活的寫作訓練。

現在的作文教學出現一種模式化的現象,教師喜歡教方法,美其名曰方法,其實是套路,教給學生一些套路,讓學生去套,搞的是八股文的那一套,而不考慮學生的真情實感,那麼如此寫出來的文章當然無靈性,學生在作文裏表露的不是內心的真情實感。作文即做人,人以誠為信,文以誠為本,失去了真情實感,文就如枯枝敗葉一般,毫無生氣。提倡寫真情實感,並不是要學生寫一地雞毛,無病呻吟,無端感傷。而是要學生貼近社會,貼近生活。語文也是這樣,語文也是為解決實際問題而產生的,語言的產生是為了交流協調,解決實際問題,語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貼近社會生活有兩條途徑,一是通過媒體間接瞭解社會,一是直接走進社會。我在教學中選擇了中央電視台的焦點訪談,這是同學們瞭解社會的一個很好的窗口,要求同學們堅持收看焦點訪談,每次寫百字點評,每天語文課的第二件事,就是由一位同學向全班介紹自己的點評,老師也簡單談談看法。直接走進社會,要求學生做項目設計,搞社會調查,學生對此很感興趣,迸發出強烈的創造激情和創造動力,有一位同學給上海市市長出了一個金點子,她説上海市城市建設應向縱深發展,且具有很高的文化品位,她建議上海建一個地球村,就像世界許多大城市有唐人街一樣,上海可以建以國名、民族名命名的大街、村落,比如巴黎大街,埃及村,俄羅斯大街等,吸引外資按照本國的民族建築風格來建造,讓他們經營本國的特產,外國人來到這裏就有一種回家的感覺,中國人到此有一種不出國門就到了異國他鄉的感覺。上海市副市長親筆批示,給予高度評價。有的同學調查各種類型的超市,對比國營的和外資的,找出國營超市的問題所在,寫出調查報告,給現任國營超市的經理提合理建議。許許多多的同學寫出了很有創造性、有見地的好文章,生活給了他們啟發,社會給了他們靈感,貼近生活,走進社會,是作文訓練的有效途徑。

新的語文課程標準已經出台,語文教師迎來了新的挑戰。新的語文課程標準突出以人為本,以學生髮展為本,重視培養學生的良好個性和健全人格,再一次明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強調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這些體現了時代發展對語文教育的嶄新要求,也是語文教育界的一種新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