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實用範文 > 論文

淺析關於《教學系統設計》課程改革的敍事研究論文

欄目: 論文 / 發佈於: / 人氣:2.19W

論文關鍵詞:《教學系統設計》教學改革教學方案

淺析關於《教學系統設計》課程改革的敍事研究論文

論文摘要:如何提高教學效果,是所有的教育工作者都很關注的問題,而怎麼提高學習者的自主能動性,也是一個急需解決的問題。本文作者結合《教學系統設計》的教學改革實踐,分析教學思路。

一、引言

現在公認的教學模式有三種,分別是:以教師為中心的模式,以學生為中心的模式和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中心的模式。中國的中小學教育主要採取的是以教師為中心的模式,突出了教師的教而忽略了學生主動學的過程。在這種模式中學生思想和行為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束縛,學習的主動性也很難發揮出來,以至於學生進入到大學接受大學教育時還是被動接受,與教學改革思路和社會、國家對大學生的期待相差甚遠。大學教育的環境相對比較寬鬆,如何在這種寬鬆的環境中調動學習者自主學習和協作學習的能力,是教育工作者關心的問題,如何讓學習者學習到系統的知識,會用系統的方法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也是刻不容緩的任務。現在筆者將自己在《教學系統設計》教學過程當中的改革方案拿出來,供廣大的教育同行指導與批評。

二、實驗對象分析

本次試驗對象為西北民族大學現代教育技術學院06級教育技術學專業的學生。《教學系統設計》這門課程開在第三學年第二學期,這個階段的學生已經學習了本專業的很多理論課,對於傳統理論課的講授法已經有所厭煩。但是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較弱,不能很好地系統地學習一門課程,與同學協作學習的意識也比較薄弱,平時的小組學習大部分是敷衍了事,學生整體的參與度和積極性都不是很高。同時,此階段的學生也已經掌握了一些專業知識和工具,但是不能有效應用,還不會用系統的方法考慮問題,分析問題。

三、課程分析

《教學系統設計》是教育技術學專業的核心課程,這是一門理論與實踐結合得較為緊密的課程。在講解過程中選用大量的不同模式的優秀課例來讓學生學習,讓學生設計出不同模式下的教學課例是以往的教學要求。儘管學生學了一學期,能夠按照模版設計出不同模式的課例來,但是大部分學生都是對模版機械、簡單地套用和模仿,沒有創新,對教學系統的設計過程還是稀裏糊塗。

四、具體改革環節的敍事

教學設計是為了實現一定的教學目標,依據課程內容主題、學生特徵和環境條件,運用教與學的原理,為學生策劃學習資源和學習活動的過程,即教學設計是在現代教育理論指導下,為了促進學生學習和發展而設計的解決教與學問題的一套系統化程序。教學設計方案,內容包括學習內容特徵分析、學習者特徵分析、任務分析、教學目標、設計思路或意圖、教學過程、課堂小結(含板書設計)、自主性教學評價(教學反思)、教學資源鏈接等。針對這幾個環節,教師應要求學生從整體上理解《教學系統設計》的概念、過程和設計思路,並且能將所學到的設計思路應用到各行各業去,學習主題就定位為:面向行業的《教學系統設計》的運用。

在第一節課上,筆者就明確告訴學生本門課程的任務和預期達到的整體目標,告知學生本門課程和其他理論課程的上課模式有所區別,整個學習過程由電子學檔記錄。在教學過程中筆者儘可能減少理論知識的講授,學習內容主要通過學生以個人和小組為單位設計出不同的方案和作品。任務有以下幾種:1.以小組為單位自選主題設計出一個面向行業的培訓方案;2.以小組為單位設計出多媒體資源開發的方案,並在學期末根據設計方案做出作品;3.以個人為單位,自選一節課的內容,設計出以教為主和以學為主的課例。具體講到不同的部分,對這三大任務下面細化的內容進行填充。如:講完學習者特徵分析後,就要求學生分別作出面向行業的'對象分析報告和開發的多媒體資源的適用對象分析,以及自己所選教學內容的學習者分析。這樣學生上課的積極性就會提高,就會認真聽講,下課也知道該去找哪些方面的資料,該怎樣用所學的知識充實哪個部分的內容。一學期下來每位學生都覺得很充實、很忙碌。 由於各小組的設計主題都是由小組成員共同商量,按照大部分學生感興趣的內容所確定,因此涉及很多領域,學生的小組協作學習的能力也有所提高。面向行業的培訓方案和多媒體資源的開發有很大的差異性。如有的小組涉及的是面向移動收費員的培訓方案,有的小組涉及的是面向果農的培訓方案,有的小組涉及的是信息技術教師的培訓方案,有的小組涉及的是面向育嬰師的培訓,有的小組涉及的是圖書館資源有效利用的培訓方案,有的小組涉及的是酒店管理和消防員的培訓。而且在設計這些文案的同時有些組還開發出了相關的電子作品。如面向果農的培訓方案的設計,同時還設計並製作出果農專題網站。每個學生都在盡力為自己的小組貢獻自己的力量,最終每個學生電子學檔中的內容都很豐富。而且大部分學生都能主動按時記錄自己的學習過程,既有過程的設計又有整體的設計還有相關的作品。還有些學生利用我們所學的學習工具完善內容,如有學生用思維導圖作出結構圖。

學期的最後,筆者結合設計的最終作品和平時課堂上學生的表現選了兩個組的設計方案做模擬演練,一個組是筆者認為表現最好的組,另一個組是相對不太好的,要求全班學生根據這兩組設計的評價量表進行評價,整體效果較好。其他沒有被選中的小組都覺得有些遺憾,每個組都非常想現場模擬培訓。

五、教學總結

和以往學習《教學系統設計》的教學效果和學生課堂上的表現相比較,改革效果很顯著。改革後學生不論是在哪種形式的課堂上,表現得都很積極,聽課都很認真,課後也願意和筆者交流課上存在的問題。討論課也很投入,並且在課下花大量的時間進行協作學習。學生通過學習,已經掌握了設計的過程和方法,可以設計出各種不同的方案,達到理論和實踐的完美結合。

六、存在不足

儘管筆者認為改革非常成功,但是還存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1.學生已經習慣了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模式,習慣了老師講學生聽的方式,在改革初期學生多多少少都呈現出了不適應性,不習慣獨立探索學習,也不習慣協作學習。

2.在進行小組學習時分組並不是按照異質分組原則來分的,所以有個別小組在協作學習過程中出現了問題。

3.筆者在任務的設計與分配上沒有和學生進行較好的溝通,造成有些小組沒有理解任務,完成的程度差異性較大。

4.最後的模擬培訓時間過於緊張,很多小組覺得意猶未盡,覺得沒能演示很遺憾。

5.由於種種客觀原因沒有利用Model平台或者其他的教學平台,可以和學生及時的就各項內容進行溝通與交流,使得課後教師與學生的交流較少。

但是從整體上看,筆者認為這門課程的教學改革非常成功,也基本上完成了既定的目標,關鍵是讓學生真正學到了一些技能。筆者希望能在未來的其他課中設計出更好的教學方案,從而提高各門課程的教學效果,也希望廣大的專家和同行能給筆者提出寶貴的意見,以求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