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實用範文 > 論文

文學翻譯中的語言變異分析論文

欄目: 論文 / 發佈於: / 人氣:7.05K

一、文學翻譯及其變異現象

文學翻譯中的語言變異分析論文

文學翻譯首先必須明確什麼是文學。綜合中外論者對文學一詞的闡釋,我們知道文學具有以下主要特性:文學是語言的藝術,是用語言來反映生活、反映現實、表達思想、抒發情感的,是emotion—centered;它有審美價值,其語篇功能主要是用藝術的語言敍事、畫物、言情,達到感染人、娛悦人、教育人的目的。文學的這些特性也是它有別於其它文體的地方。要説清楚文學是什麼雖然不易,但人們卻能很容易地告訴你:小説、詩歌、散文、戲劇、影視等是文學。如此説來,文學語言就該是這些文學作品的語言,文學文體也就該是這些文體的總和。儘管小説、詩歌、散文、戲劇、影視中又能分出各種流派、各種風格的作家作品,但我們的注意力這裏主要集中在英語各體類之間的文學共性的東西,即小説、詩歌、散文、戲劇、影視的語言特徵及其翻譯。

長期以來,文學翻譯一直被認為是派生的、模仿性的、第二位的文學形式,處於文學研究的邊緣,極少受到文學研究者和文學史家應有的重視。評論文學翻譯的標準大多是先驗性的,重原文文本輕譯文文本。20世紀70年代以後,人們開始對先驗性的“等值”標準提出質疑;描述性的、動態的翻譯研究應運而生。人們不再用“等值”、“正誤”、“好壞”、“對錯”等標準來評判翻譯文本,而是將翻譯文本中出現的“差異、謬誤、摸稜兩可、多元指涉,以及‘異質’的混亂”視作“文化意識形態直接影響特定文學抉擇的寶貴資源”。

研究文學翻譯的變異現象,首先要給文學翻譯的常規與變異下一個定義。從社會學的角度看,文學翻譯活動首先是一種社會性的活動,與社會學中行為規範的功能類似。文學翻譯的常規是用來辨別合適的或不合適的翻譯行為的準則和標準。它由具體的文學翻譯的原則、標準、過程、方法等理論組成。與社會學中的越軌行為一樣,文學翻譯的變異是指違背了文學翻譯常規的翻譯行為或活動和不恰當的使用翻譯技巧等行為。文學翻譯作品中的變異現象表現為不同的方式和不同的程度。由此更是增加了文學翻譯的難度。

二、文學翻譯中的變異現象及其文體效果

文體學和文學緊密相關,一直被用來分析和評價文學作品。同時它也是翻譯工作者的必修課,翻譯工作者具有文體學知識將有助於發現原文的特色,從而忠實地翻譯原文。

文體學理論認為,作者在藝術創作過程中所採用的任何符號,一個詞,一個句法,一種修辭手段或是某個敍事角度,都是作者獨具匠心的選擇,都是為了實現某種功能——或是突出主題,或是增強美學效果。因此,譯者一定要對每個對象的功能有清晰的認識,這樣才能忠實地翻譯出原文的韻味,使譯作讀者獲得與原作讀者相近的感受。

下面我們來看不同體類中的不同變異現象及其文體效果。

(一)小説的翻譯

(1)人物語言的個性化變異

在一部小説中,尤其是在人物眾多的小説中,作家為了生動地再現形形色色的人物的個性,常常模仿他們各自的語言,使他們説出合乎自己身份、地位、教養、性格的話來,這是作家借人物語言塑造人物形象的一個重要手段。如馬克吐温的TheAdventuresofHuckleberryFinn,小説的敍述部分即採用了經過錘鍊的美國當代口語,書中的人物對話更是原原本本的生活語言的照錄,請看哈克與黑奴吉姆的對話:

"Hello,Jim,haveIbeenasleep?Whydidn''tyoustirmeup?""Goodnessgracious,isdatyou,Huck?Enyouain''dead—youain''drownded—you''sbackagin?It''stoogoodfortrue,honey,itistoogoodfortrue。Lemmelookatyou,chile,lemmefeelo''you…"

由此例可以看出,黑奴吉姆的語言充斥着訛讀、省音、不合語法、用詞不妥,這些極不規範的語言不僅僅只是傳遞了一種信息,透過它們讀者可以推測到有關這一人物更多的情況。

(2)敍述時空的混亂化變異

這一特點主要存在於一些現代派小説中。傳統小説的敍述總是時空脈絡清晰,要麼依事件發生的'先後順序描述,要麼採用倒敍,即使多有場景變化,但時間和空間都交待得清清楚楚。而在一些現代派的作品中,由於作家對心理現實刻畫的追求,也由於作家的創作觀念及手法的緣故,如意識流手法的採用,常常使得時空變化模糊不清,作品中的人物思維、語言混亂無序,過去的、眼前的,想象中的人和事,紛亂一團,語言缺少了形式上的邏輯關連,變得毫無條理,不完整的句子很多,給理解帶來了較大困難。此時我們要引入一個文體學中的概念———前景化(foregrounding)。它是指通過一定的手法將需要表達的事物或現象突出地表現出來。通常它通過對標準常規的系統違反來達到,是引人注目的、新穎的。意識流小説往往描寫人物混亂流動的意識,因此在語篇上常常表現為詞彙組合、句法結構、語篇結構、敍述模式等多層面上偏離常規的前景化特徵。。

(二)詩歌的翻譯

一般説來,語言形式服務於內容,並具有一定的意義。就詩歌而言,形式的意義遠遠大於散文類作品中的語言形式。詩之所以成為詩,怎樣説與説了什麼同樣重要,所以譯文中追求形似是譯者的重要任務之一。

現代文體學的一個基本觀點就是:“風格是對常規的變異。”(Styleisdeviationofthenorm)反過來講,語言常規的變異就是語體風格的意義。變異是超常規,超常才能引起人們的關注、才能吸引人,超常才能體現語體風格。變異是手段,通過變異造成“突出”(foregrounding)。“突出”意為“不落俗套”、富有新義,新義構成語體風格之意。“突出”通過語言變異來實現。如果把變異的語言現象看作“突出”,語言常規就是構成“突出”的“背景”(backgrounding)。有“背景”有“突出”才能勾勒出作品的整體美貌。將此觀點應用到詩歌的翻譯當中將會使譯者和讀者更好地把握作者的意圖。

如美國現代詩人mings曾寫了這樣的詩句“youpaysyourmoneyandyoudoesn’ttakeyourchoice”(1950)。他勇敢地衝破了約定俗成的語法規則,在一般現在時第二人稱後的謂語動詞和助動詞詞尾加了—s和—es,給語體風格以新義。

(三)舞台劇及影視劇本的翻譯

劇本與小説、散文的最大不同在於前者通篇都是用對話寫成的。它們之間的另一個差別是小説和散文通常是供人默讀(當然也可以朗讀),而劇本卻是最終要訴諸聲形的(當然也可以拿來默讀),由此它構成了與其他文體絕然不同的變異。劇本中的對話(對白)大致可分為三種類型:一種是經過作家精煉後的詩句,如莎士比亞的詩劇中,人物語言多是詩的語言,正式程度較高,辭格也較多。第二種是經過作家加工後的較為正規的、完整的語言,它來自生活,卻又高於生活。再一種就是未經加工的生活語言照錄,多停頓,多不完整句,多不合語法規範句,多重複。當然,上述三種只是大致分類,在每一種類型中,語言的正式程度或用語特點又會因人物的年齡、性別、性格、身份、地位等方面的不同而不同。有的人話語單調乏味,有的人則出語機智幽默,有的人言語矯柔造作,有的人則語言樸實自然……總之,有多少種人就會有多少種語言。

翻譯舞台劇劇本和影視腳本,要充分考慮其上述特點,譯好人物語言,充分體現原劇整體語言特色和具體的每個人的語言特色,使語言連同人物一起"活"起來,"動"起來。就舞台劇劇本的翻譯而言,其目的不外乎有兩個:一是為該劇在另一個國度用另一種語言演出服務,二是譯出來供人閲讀。但不管是出於哪一種目的,譯者都應考慮原文作為劇本的特點。如朱生豪在譯莎士比亞劇本時,常常要讓自己扮作劇中人物,拿譯出的句子讀一下,看一看是否上口。影視翻譯與普通小説翻譯的不同之一在於它受制於口形及時間。屏幕上演員説話時間如只有五秒鐘,那譯文的字數也就不能太多,不能是演員已經閉嘴,而配音卻仍在説話,這對於譯者是一個考驗。同時,譯文還必須照顧到演員説話過程中的停頓。如Memoriesarewonderful…andthegoodones…sticktoyoulikeglue。(回憶是美好的…好的回憶……將伴你終身。)如要將sticktoyoulikeglue譯為"將象膠一樣始終粘着你",那就太長了。配音要想逼真,還要考慮選詞的口形與屏幕口形的一致。一般來説,嘴巴張得較大,譯時應選擇開口呼的漢字,反之則選用閉口呼的漢字。此外,譯者必須關注屏幕人物的動作神情,瞭解人物性格特徵,用性格化的語言反映人物的喜怒哀樂、粗俗高雅。

(四)散文的翻譯

翻譯散文,首先要準確把握原文的內容與風格,因為內容與風格是統一的。譬如英國早期的散文多為説明性文字、教育用文字和勸諭性文字,用古英語寫成,以簡潔樸實見長,且有明顯的口語化傾向。另外要認真體會散文的時代風格與作家風格,如培根的散文多用排比並列句式,形式工整,而這同時也是英國十七世紀散文的一大修辭特點。十八世紀的散文,初中期口語化盛行,代表作家是艾迪生(JosephAddison)和斯梯爾(RichardSteele),但到了末期卻又轉向典雅華麗。到了十九世紀,雖然一部分作家仍堅持散文樸實無華的特點,但在整個文學藝術界浪漫主義思潮的影響下,浪漫派散文似乎一直佔據上風,作家常直抒胸臆,表現自己鮮明獨特的個性。這類散文句式靈活、語言新穎,富有極強的感染力。其生動的比喻、強烈的節奏感、飛揚的文采形成了散文的時代特色。但進入二十世紀後,英國散文的主流又回到了以正規口語為基礎的樸實自然語言。翻譯英語散文時,對上述語言風格的變異不能不察。

三、結語

綜上所述,文學翻譯中的確存在着許多語言變異現象,並由此產生了一系列的文體及其他效果。由於產生這些變異現象的原因複雜多樣,其表現特徵也會很難把握,這就要求譯者和讀者能從多方面多角度來思考和分析這些語言現象和文體現象,促使文學翻譯工作更順利地發展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