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實用範文 > 論文

幼兒教學中的以人為本的意義論文

欄目: 論文 / 發佈於: / 人氣:1.05W

以人為本,凸現互動的人性

幼兒教學中的以人為本的意義論文

風靡世界的意大利瑞吉歐艾米利亞出版的《兒童的百種語言》一書中談到教師角色時,曾運用了一句形象的比喻-"接過孩子拋過來的球",這句話表達了師幼關係間的深刻含義。它指出了教師與幼兒之間的交往就像拋球、接球一樣,一方把球拋出去,另一方把球接住,然後把球拋給對方或他人------這種不斷拋球、接球的過程,十分恰當地反映了教師與幼兒之間合理互動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雙方都是活動的主體,二者之間是平等合作的,沒有地位高低、尊卑的區別,有的只是相互激勵,雙方力求都把球拋接好,這反映了師幼互動的本質特徵。

一、建立民主、平等的師幼關係是實現師幼互動的前提

後現代主義學前教育哲學認為,兒童是有能力的主體,從生命的一開始就能自己構建或與他人構建知識、人格和文化,兒童是學習的主體,開放型生活教育本着這一哲學理論及“以人為本”的原則,把幼兒看成是具有獨立人格有思想、有情感、活生生的人,有自己興趣與需要的人,在教育過程中,認為兒童的權利應該得到尊重,應該能與成人分享權利。而幼兒園的教育活動又是在師幼關係中展開、完成的,所以,我們應該聆聽童聲懂得自己與幼兒之間的關係是平等互動的關係,尊重關心幼兒,關注幼兒的非常時刻,追隨幼兒的發展需要,在與幼兒平等對話與交流中,建立真正的民主、平等、親密、可信賴、相互尊重的新型的師幼互動關係,以智慧、情感、完整人格啟迪幼兒,充分發揮幼兒主體性地位,我平時重視對幼兒的`關注,把幼兒童真的言行視為內心情感的,因而使我發現了他們許多探究的興趣點,如在自由活動中,我聽見孩子們問“蚯蚓有眼睛嗎?”,在區角活動中聽見他們圍住動物角在議論動物的腳,在户外活動中看見孩子們興致勃勃地蹲在花壇邊、草地上、小山坡上追玩小蟲子、蝴蝶等等,由此我便追隨幼兒的興趣和需要,

開展了以幼兒積極主動參與的“動物的眼睛”、“動物的腳”、“會飛的蟲和會爬的蟲”等探究活動,為幼兒營造開放、和諧、温暖、寬鬆的環境,使幼兒的求知慾和探索能力得到提升,從中獲得許多收益和成功的喜悦,體驗童年成長的幸福快樂。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教師應根據教育需要不斷轉換角色,成為幼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可見,建立起新型合理的師生關係是極其有必要的。良性的師幼互動不僅對幼兒行為發展的教育結果產生深刻的影響,還能反映出教師內隱的教育觀念。在教育過程中,師生的人格是平等的,他們在學習上是相互促進的合作伙伴,在活動中教師也是學習者、探索者和成長者。但這並非表示,教師在智力和能力上完全等同於幼兒,更不意味着教師在任何時間和空間都不能介入幼兒的活動,更不能放棄對幼兒活動的隱性指導。如果是這樣,只會喪失各種教育契機,使教師的作用蒼白無力;相反,只要是需要,教師完全應該而且必須發起互動——包括師生間的互動與生生間的互動,推波助瀾,促進成長

二、通過自我互動、幼幼互動、師幼互動,凸現互動的人性

開放型生活教育實施的就是人性化的教育,通過自我互動、幼幼互動、師幼互動的多樣、生動、活潑的教育形式,遵循和保護 幼兒的學習生態,根據幼兒不同的學習生態提供與之相適應的學習方式。幼兒的學習過程是真實的體驗過程,真實的體驗是和幼兒的學習和幼兒的生活不可分的,是置身與現實情境中的人格化的學習。體驗是幼兒觀察世界的重要方式,也是幼兒獲得知識和發展的重要途徑,幼兒在體驗中認識了客觀事物、人和自身,知識具有個人性、過程性和體驗性,因而我們所做的不是傳授知識,而是“把課程題材源於經驗之中”,正如施良方教授所説“教師的基本任務是要允許學生學習,滿足他們自己的好奇心。”如在案例活動“幫小泥鰍找朋友”的開展過程中,我通過環境創設和與幼兒的平等對話,激起幼兒探究的強烈願望,幼兒經過調動自己的感官,憑藉自己獨特之感受,尋找多種途徑,找到了河裏、海里、陸地上、天空中的許多動物朋友,取得了對動物的切身印象,在親身體驗中獲得了真正的知識,獲得了成功帶來的快樂和滿足的情感體驗。

在教學中我驚奇地發現,在開放、自由、寬鬆的環境,幼兒情緒高漲,神情專注,樂此不疲。如在“可愛的動物”的主題探究中,孩子們翻閲畫報、圖書、剪下動物圖象。

讓爸爸媽媽從網上下載動物資料,動物圖片,還帶來了去動物園、海洋館等地遊玩拍下的動物照片。看着孩子們收集來的這麼多可愛的動物形象,我把它們帖在一張大大的鉛畫紙上。於是我就向幼兒提出問題:“這些動物它們都住在一起嗎”?“它們分別生活在哪裏呢?”“這些動物放在一起太亂了,怎麼辦呢?”幼兒接了我的“球”後開始議論,交流,有的説:小魚、鯊魚、海獅、小蝦等都是生活在水裏的。有的説:老虎、小ji、小鳥、老鷹、熊貓、識字、小貓等都生活在地上,有的説:鯊魚、海獅是生活在海里的,小魚、小蝦是生活在河裏的,不能放在一起。有的説:小鳥、老鷹是天上飛的。老虎、獅子是地上跑的,不能放在一起。我接着提問:“那麼到底哪些動物可以放在一起呢?”進一步來激活幼兒的思維,幼兒們帶着老師拋給他們的問題,去想,去尋找答案。孩子們紛紛開動小腦筋,用自己積累的知識經驗,通過討論,爭議,最終把動物分成河裏、海里、陸地和天上的四大類。孩子們在交流,分享為主的情景中產生了認知衝突,又促使幼兒解釋、反省、調整、重構自己的概念,同時在民主、平等交流溝通的氛圍中學會考慮、接納他人的主張和想法,即學會人與人之間的理解、合作、關愛。在增長了見識的同時,我還讓幼兒體驗到了與同伴交流合作的快樂,於是我又在活動室增設了“河裏”、“海里”、“陸地跑的”、“天上飛的”專欄,讓孩子們看到專欄的動物後,繼續找尋動物圖象,並帖入相應的欄目裏。因此,我認為環境創設同樣能激發他們相互交流,主動學習。並自始至終全身心地投入到有真正意義和價值的學習之中去,情感和認知需求也得到了滿足。

三、進行大膽探索,為幼兒創新創造機會和條件。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説過:"你要當好一個先生嗎?那要先當好一個學生,只有當好了學生,才能當好先生。"在中國幾千年來的傳統教育中,教師的職責是傳授知識,孩子則成為盛裝知識的容器。教師教什麼,孩子學什麼。教師擁有絕對的權威,在人格上沒把孩子當成民主、獨立、平等的主體。受其影響,眼下有些教師仍然把自己看得至高無上,總認為自己比孩子聰明,聽到孩子的不同意見,就認為孩子故意找茬。這種觀念,導致孩子被訓斥,創造力被扼殺,表現欲減弱,嚴重影響了師幼之間良好關係的建立。其實,應該看到在孩子身上具有成人不具備的潛質和獨特的思維方式,有時,他們能夠把老師問得應答不上來。因此,作為一名新時代的教師,應把孩子視為朋友、夥伴,共同學習,共同成長。

教師首先應是一個傾聽者。活動中,教師要善於傾聽來自孩子們的心聲,有利於發現有價值的問題。教師還是一個觀察者、引導者、欣賞者。當孩子們正在用不同的表達方式來表現自己喜歡的東西時,教師在旁邊認真觀察,瞭解孩子的思路,適時地加以引導,使孩子的表現更加大膽、創新。當幼兒展示自己的成果時,教師從欣賞者的角度去肯定對方的勞動,這有助於幼兒自信心的形成,並對他人的肯定報以興奮、愉悦。

幼兒在探索的過程中,有時會遇到困難,是知難而退還是迎刃而上,教師的鼓勵極其重要。在設計《蛋寶寶站起來了》這一活動時,我們讓幼兒通過自己的探索找到使蛋寶寶站起來的辦法。有的幼兒拿着ji蛋不知所措,有的站着觀望,有的甚至把ji蛋交給老師。這時,老師鼓勵的話語:"你能行!你真聰明!"能夠激發幼兒探索的信心。果然,幼兒在自己的探索中找到了各種不同的方法,有的孩子讓ji蛋在小瓶子的瓶口上站起來,有的孩子讓ji蛋站在自己的肘關節處,有的孩子找來了橡皮泥粘在ji蛋底部……在活動中幼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得到了充分的發揮,他們運用自身所有的知識和經驗以及受到的啟發來解決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創造力得到發展。

在教學中教師允許幼兒以民主的方式參與活動,通過相互合作、解決爭議、共同討論等方式進行學習,讓幼兒在認知情感上獲得接受挑戰的機會。因此,幼兒的自主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等可望在最大程度上得到充分發展。教師以愛心和熱忱接納每一個孩子,與他們建立尊重和信任的關係。由權威的管理者、主宰者轉變成為傾聽者、引導者、觀察者、欣賞者。引導孩子自主地運用獨特的表徵方式表現生活、表達感受。我們應該看到,身邊的每一個孩子都藴涵着巨大的發展潛能,正因為如此,我們充分關注他們的發展需求,努力與孩子共同創設適宜學習空間,支持推動孩子自主輕鬆地探索世界,從而,建立起和諧、民主、平等的新型師生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