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實用範文 > 論文

情境創設在初中數學課堂中的運用論文

欄目: 論文 / 發佈於: / 人氣:9.84K

所謂情境創設就是備課、上課時,教師根據教育教學原理,結合初中階段學生的認知、心理等特點創設不同的學習氛圍,通過問題、生活、故事、表演等情境進行教學活動的方式。通過情境創設,能進一步拉近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形成良好的數學課堂教學氛圍,促進學生數學學習效率的進一步提高,提高教學進度,使學生主動融入到數學學習中,培養數學意識和能力。

情境創設在初中數學課堂中的運用論文

一、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情境創設的意義

要想使初中數學課堂教學充滿激情,不僅教師要保持積極認真的教學態度,還需要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參與到數學課堂中。在初中數學課堂中創設情境,需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使數學學習內容更加具有感染力,活躍課堂氛圍,使學生愉快地投入到學習中,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慾望。

初中數學教師應善於發現學生的優點,激發學生的潛能,幫助學生樹立信心,使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和能力逐步提升。通過情境創設,教師將不同學科之間的知識有效穿插,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發現、分析、解決問題。

在數學學習過程中,教師應注重學生學習情感的培養,在數學課堂教學中,要拓寬數學教學的範圍以及內容,將生活實際融入到數學教學中,加強學生學習情感的培養,促進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態度,促進數學教學水平的全面提升。

二、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情境創設

(一)創設問題情境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應為學生精心創設數學問題,讓學生對問題感興趣,願意參與研究和討論,對新知識、新問題產生強烈的求知慾,進而積極地融入數學教學中,使數學教學有良好的開始。

例如,在學習二元一次方程組時,教師就可以為學生創設有感染力的數學問題情境,提出《孫子算經》中的雞兔同籠問題“,今有雞兔同籠,上有三十五頭,下有九十四足,問雞兔各有幾何?”[1]這些有趣的數學材料對學生的吸引力是比較大的,通過這種趣味性的數學問題能夠使學生深入學習和研究,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有效解決數學問題。

(二)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

數學來源於生活,也對生活產生十分重要的影響。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實際經驗,結合生活中的事物創設教學情境,使學生通過數學學習發現生活中的數學問題,認識到數學與我們的距離其實並不遠,能夠在實際生活中積極認真地學習數學,並應用數學知識處理和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

例如,在學習絕對值時,教師就可以利用學生平常的經驗進行數學教學,如週末小敏從家出發,開車出去遊玩,她先往東行駛了20千米,到達了海邊,下午,她又往西行駛了30千米,到達超市。家、海邊以及超市都是在一條直線上的。若向東為正,請用有理數表示小敏兩次行駛的路程,如果汽車行駛每公里需要消耗0.15升汽油,則這一天中小敏的汽車一共消耗多少升油?[2].通過生活化教學情境的創設,學生在熟悉的數學知識中獲得數學體驗,更好地認識和理解絕對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枯燥的數學知識更加生動形象,學生也容易接受。

(三)創設故事情境

初中階段的學生年紀都不大,他們對故事的興趣比較濃厚。因此,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故事創設教學情境,改變枯燥沉悶的課堂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短時間內就能夠集中注意力,積極參與到數學學習中,實現良好的數學教學效果。

例如,在學習有理數加法的問題時,教師就可以通過講故事的形式進行數學教學。在大森林裏,兩隻小猴子在愉快地玩耍,他們在森林裏看到了一棵蘋果樹,於是,快速地向樹上爬去,其中一隻小猴子先爬了5米,然後又爬了2米摘到了蘋果,另一隻小猴子先爬了4米,一不小心又滑下去了1.3米,結果晚了一步。這時,教師提出問題,同學們計算一下兩隻小猴子分別爬了多少米,另外一隻小猴子還需要爬多少米才能夠摘到蘋果?[3].提出問題後,學生們踴躍地談論,在教師的指導下掌握了有理數的加法問題。通過故事情境的創設,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會更加高漲,願意參與到學習活動中,進而促進數學課堂教學效果的順利實現。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創設情境是一種十分有效的教學方法,有助於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欲,使學生積極地參與到數學學習中,從而營造輕鬆愉悦的數學學習氛圍,拉近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逐步實現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在數學教學中,教師應注意教學情境的創設要具有一定的趣味性、故事性、生活性,順利開展數學教學。

參考文獻:

[1陳巧蓮。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情境創設的策略初探[J].課程教育研究,2014(32):161.

[2]宋金生。新課程背景下初中數學課堂情境教學的創設[J].新課程導學,2015(11):86.

[3]李戈。問題情境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的踐行探研[J].現代閲讀:教育版,2013(1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