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實用範文 > 論文

趣味漢字在平面設計中的作用論文

欄目: 論文 / 發佈於: / 人氣:8.44K

一、漢字的產生與影響

趣味漢字在平面設計中的作用論文

人類對文字的應用已近萬年.至今僅以三種形態服務於世人。一是“詞符”文字或叫表意文字如漢字;二是音節文字日本的片假名便是其一;三是音素文字或叫拼音文字,英、俄、德、法、韓等國的文字均屬此類。漢字是方塊形字體幾乎每個字都可表達一個完整的意義。社會的需求推動了文字的發展,尤其是占卜術和祭祀活動的出現。術士、神漢、巫婆們在占卜、祭祀中用了“卜辭”與“符圖”的勾寫和“咒語”的誦讀、卦象的釋解,這就有了形、音、義相結合的“圖形字”,為此也鑄就了漢字的雛形。大約在公元前2700年左右,華夏民族的人文始祖黃帝,推動了種五穀、興醫學、造文字等民生工程,而造字官倉頡就是不辱使命的甲骨文創造的集大成者。到了秦代,秦始皇統一了六國,為了改變文字與語言交流中的障礙,由首相李斯牽頭進行了文字改革,將漢字統一為小篆體,從而形成了較為完整的.漢字體系,在使用中,從繁雜到簡單歷經了甲骨、金、大篆、小篆、隸書、草書、楷書、行書等不同的發展階段。

二、漢字的構成與特點

漢字的構成有着自己的法則、規律,自古至今多有論述,“六書”、“説文解字”等,將其歸納為四種方法:一是象形法。漢字的獨體字脱胎於圖形,如人、日,車、木、羊等。其中人字是由側視象形產生,是從人的側面將人的形態畫出,由身、臂、腿構成,因而,篆體的人字,是最為形象的象形字;而日字則是通過仰視產生的,為了有別於類似的圓,在其中心加了一個點.二是指事法。這種字是在象形獨體字的基礎上增添筆劃而產生的新字,所加之筆多為所指之事,這種字在常用漢字中為數不多,但應用的頻率則極高。如本()字,在其母體“木”字上加了一橫就讀“本”,樹之根也。三是會意法。會意字是將兩個以上的象形字疊加組合而成,此法分為二類:一是象形會意:以人字為例,如二人面向左為從字,既大人領小孩,前面走後面跟的意思;二人面向右為比字,既爭先恐後和比較之義;兩人正與倒置為化字,表示變化之義;三人組合為眾表示人多。二是象義會意:如信字,人言要有信,既言而有信;男字,田力應為男,既田裏的勞作之人應是男人;還如,日月可為“明”、不正就會“歪”、不好就是“孬”等,這些字,見形便知意,因而稱之為會意字。四是形聲法。形聲字是由兩個以上的象形字、指事字或會意字組成的一個有形同時又有聲的新字,既見字便知義且明其聲,特點是形旁代表這個字的義,聲旁表示這個字的音,因此説,它是一種“音容並茂”的字。以“汪”字為例,水字旁為義,王字旁為聲,合成之意為汪汪,而發聲則用了“王”字的音,讀作汪(Wang)。

三、趣味體漢字的設計

現在人們所提到的字體設計主要是指字的形體藝術化設計,而本文所提及的趣味漢字設計就是將漢字在筆劃不變的狀態下,將字體進行圖形化的變異處理,形成新的圖形組合文字。如該少年所作的:雄獅(見圖1)這些字,其實質就是創意設計,但它又有悖於常規,它既不是草、隸、篆體又不是甲骨文,它是集象形、指事、會意、形聲於一體的文字再創作,可用於標牌、商標、公益廣告等諸多方面。近幾年人們在字體設計方面,尤其是在標誌設計上,往往不考慮大多數人的感受,而用拼音字母去設計,看似新穎實則換一個角度或環境去看,人們就不明其所要表達之意。如徽標“JL”的變異體設計,如果用於吉林電視台這是一個不錯的設計,但是,將這兩個字母用於它處,人們就可以想象為“急啦”,也可以理解為“幾裏”,如若用趣味法進行字體設計可能效果會更佳,,這樣既增加了人們對事物的認同感,又能使人們一目瞭然。如趣味化的愛字,(見圖2),月光下,一對青年相擁而抱,給人以無限的遐想。在趣味漢字設計中要抓住幾個要點。一是要象形。如雄獅二字,在筆數不變的狀態下畫出了雄獅的威武;二是用漢字。根據漢字的特點,設計成似畫非畫,是字非字的組合效果,因此,不能多筆少畫使字不念字;三是要指事。根據需求,設計要有目的性、功能性;四是有趣味。用好古人的造字思維、內在關係、體現字的美感,使人們看到它心情愉悦,擁有趣味性。

四、結束語

趣味漢字的設計是藝術設計中的一個奇葩,在創作中要了解文字的發展史,謹記漢字設計之要素,吸納造字“四法”之精髓並在此基礎上有所跨越。從這一少年的設計來看,卻有創新意識和創新手法,在標誌、商標等設計方面人們不妨一試。字體設計萬變不離行、草、隸、篆,如若將趣味體漢字設計引入其列,定會使字體藝術增添新的活力。

作者:王朋 單位:江蘇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參考文獻:

[1]韓鑑堂.漢字文化[M].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2012.12

[2]解勇.張世卓.楊晨光.世界平面設計新搜索[M].遼寧:遼寧美術出版社,20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