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實用範文 > 論文

探討元素替代在平面設計中的運用論文

欄目: 論文 / 發佈於: / 人氣:3.1W

摘 要:設計領域裏的元素替代是圖形創意裏重要的運用手法之一,它趣味生動、幽默而充滿個性。本文首先對元素替代的表現手法進行簡述,繼而結合具體案例分析元素替代手法在廣告設計和招貼海報設計以及書籍裝幀設計中的運用。恰當使用元素替代的創意手法不僅可以獲得        

探討元素替代在平面設計中的運用論文

關鍵詞:關於藝術設計的論文發表,發表漢字與文化論文,設計藝術學論文投稿

設計領域裏的元素替代是圖形創意裏重要的運用手法之一,它趣味生動、幽默而充滿個性。本文首先對元素替代的表現手法進行簡述,繼而結合具體案例分析元素替代手法在廣告設計和招貼海報設計以及書籍裝幀設計中的運用。恰當使用元素替代的創意手法不僅可以獲得良好的設計效果,而且通過圖形的再次替換組合可以幫助傳達設計的深層內涵。

隨着社會的不斷髮展,圖形語言已經成為現代社會中溝通交流的一種重要的視覺語言形式。創意是圖形語言的核心,好的創意需要選擇正確的藝術手法來表達,元素替代以其靈活,充滿個性的藝術表現形式被越來越多的`設計者所選用。

元素替代

元素替代,也稱作元素置換。簡單來説是指:將組成圖形的某一特定元素與另一種本不屬於該圖形的元素進行替換,傳達出新的圖形意義與藝術表現。通過重新組合後的圖形,由於替換了不同的元素,產生了一種趣味橫生的畫面效果,極其容易讓觀看者產生共鳴和聯想,從而給大眾帶來新視覺與新意義。“元素替代的應用加強了人們對事物深層意義的理解,同時也增強了圖形的表現力,實現了按常規思維方法不可能達到的轉換。”

元素替代在平面設計中的運用

1.廣告設計中的運用

“如今的廣告市場競爭激烈,廣告設計公司為了在激烈的競爭中贏得一席之地,必須要有自己的創新和特色,而圖形創意就是廣告設計體現創新性的一項重要手段。元素替代是廣告設計中常用的一項重要表現形式,通過對相關圖形形象進行再次組合和創作,從而達到更為強大的視覺效果。在廣告設計過程中運用元素替代的表現形式時,若要使簡單普通的圖形產生出創新的效果與感覺,並表達出含有雙重或多重意義的內容,就需要在廣告創新設計過程中打破常規,不斷從舊主題中發掘出新概念,從而創造出與客觀世界中不同的奇異形象。”如在馬自達廣告設計中,將馬自達標誌中的兩筆分別用“枝丫”和“紅酒”來代替,“枝丫”代表着環保、“紅酒”代表着品味,,通過替換,讓我們感受到馬自達的車子也同時具備了這些內涵。從而有效的貼合了廣告商需要傳達的產品訴求。可見,元素替代的表現手法不但增強廣告的吸引力,並且可以表達出廣告設計的深層次內涵。

2.招貼海報設計中的運用

招貼海報設計作為視覺傳達藝術,是設計師通過自己的圖形藝術語言體現對設計對象關注的重要載體。“如何更好地抓住人們視覺和聽覺的注意力,喚起情感,激發興趣,誘發慾望,通過表現特點來贏得和保持注意力是招貼海報設計的主要目標。”招貼海報設計的圖形創意十分重要,它是招貼設計作品的表現形式,是招貼設計作品中最敏感和倍受關注的視覺中心。“許多優秀的招貼設計作品都是以自己獨特的圖形語言準確而又清晰地轉述設計主題的,它藴含着設計者心靈世界和精神嚮往的全部感情。” “元素替換在招貼海報設計中應用十分廣泛,例如:《保護我們的肺》主題海報,畫面的圖形運用了元素替換的藝術表現手法,畫面中設計者在人的左右兩肺的位置放上了類似於肺部外形的茂密的兩棵樹。兩棵樹組成的肺部讓人產生清新的感覺,同時又直擊主題,引人深思。又如超現實主義大師馬格里特作品《錯誤的鏡子》,畫面中有一隻很大的眼睛。眼珠的地方被替換成了一幅藍天白雲的風景。風景與眼睛是兩種截然不同的事物,但是通過元素替換的手法,它們產生了聯繫。馬格里特通過這種替換的方法,來説明人的眼睛所看到的事物通常就像這幅風景畫一樣寧靜迷人,但這只是表象,往往事物的本質是人的眼睛所不能直接看到的,它需要長期的觀察與體會。”像這種手法在招貼海報設計中的運用還有很多。

3.書籍裝幀中的設計

元素替換手法與書籍裝幀的結合主要體現在插圖或封面的表現,而插圖和封面設計又是書籍裝幀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創意的圖形不但可以清楚表達出書籍的主題還可以加強書籍的趣味性和注目性。”由於社會的發展,讀者對書籍的設計要求也越來越高,人們摒棄直觀的書籍表達方式,越來越喜歡更加有趣的藝術展現形式。在書籍設計中元素替代手法的運用非常多,比較典型的就是《舌尖上的中國》系列美食書,如下兩幅插圖所示:如圖1中我們可以看到作者將米飯替換成了中國的山川,生動有趣。如圖2中更將山川替換成具有中國傳統特色食物的粽子。通過這種“偷樑換柱”的創意手法的運用,不僅大大吸引了讀者的眼球,也豐富了整本書要傳達的人文內涵,或許我們從畫面中能感受到,作者講的不僅僅是美食還有美食背後的中國式地域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