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實用範文 > 論文

總體把握全球創新發展的大勢論文

欄目: 論文 / 發佈於: / 人氣:2.62W

科技正處在革命變革的前夜。一方面,大科學計劃和大科技工程,正在使科學世界發生深刻變化,改變人們對世界的深層理解。有很多在顛覆我們傳統的認知。另一方面,全球的基礎研究,應用研究,技術開發,成果轉化,形態邊界日益模糊,科技變革突破的能力不斷積蓄,某些領域即將引發羣體性、系統性突破。技術創新、商業模式創新,和科技金融創新加速融合又不斷地催生新產品、新模式、新業態,這些狀況勢必引發全球範圍內新一輪的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

總體把握全球創新發展的大勢論文

那麼在這裏我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在可預見的未來,世界科技發展的可能走向,經過研究以後,總體判斷,可預見未來,世界的科技發展有八大走向。

一、未來世界科技發展八大走向

第一科技更加以人為本,綠色、健康將成為科技創新的重點方向。第二“互聯網+”蓬勃發展,將全方位改變人類的生產生活。第三智能化將成為全球機械化、電氣化與自動化之後的最重要的技術特徵。第四科技制高點向深空、深海、深地、深藍拓進,前沿基礎研究向宏觀拓展,微觀深入和極端條件方向交叉融合發展。第五軍民技術界限日益模糊,融合向着全要素、多領域、高效益深度發展。第六科技創新活動日益的社會化、大眾化,剛才我講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網絡化,新型研發組織和創新模式將顯著改變創新生態。第七國際科技合作將逐步提高層次,共同面對全球挑戰。第八全球創新格局就是正在從以歐美為中心,向北美、東亞、歐盟“三足鼎立”的格局發展。

在把握全球科技發展八大走向的同時,世界的產業變革,與正在加速的向重點領域聚焦,概括起來主要有七個領域。

二、未來世界產業變革七大領域

第一先進製造領域。

(一)先進製造領域

包括智能製造,綠色製造、個性製造、極端製造快速崛起,其中智能製造現在中國還是智能製造的初級階段某種程度上還是數控一代的水平,很多是工業自動化的概念。智能製造如果從分子層面設計、製造和創造新材料,如果再與直接數字化製造結合,那將會產生爆炸性的經濟影響,也就是智能製造的2.0和3.0版本會達到這個效果。

第二互聯網領域。

(二)互聯網領域

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智能生活,移動可穿戴終端包括下一步的VR、AR。人工智能和機器智能,網絡製造和網絡增值服務等新興產業將突飛猛進。

第三個大健康領域。

(三)大健康領域

包括安全食品、生物醫藥、醫療器械、健康管理、養生養老,這將成為全球增長最快的新興產業之一,很可能是未來五到十年中國產業增長的最大空間。因為一切發明創造最終是為了人的健康快樂,在温飽解決之後,大健康產業可能是未來中國產業增長的.最大空間。

第四是新能源領域。

(四)新能源領域

包括太陽能、地熱能、風能、海洋能、生物質能和核能等新能源廣泛應用,將產生巨大的經濟效益,還有可能進入後化石能源時代,當然我們現在所説的很多新能源,不是真正的新能源,比如説新能源汽車,實質上是清潔能源概念是電能轉化成動能,真正的新能源概念是顛覆傳統能源,是後化石能源時代的產物。

第五新材料領域。

(五)新材料領域

特別是以石墨烯為代表的納米材料將加速商業化,重慶也有一些基礎,特種金屬功能材料,高端金屬結構材料,先進高分子材料等發展前景廣闊,我們二十多年以前,就是採用新能源,新材料、新工藝所謂“三新”的概念,現在這個工藝也重要,但是新能源和新材料是未來可預見的未來產業變革的重點聚焦方向。

生態環保領域。

(六)生態環保領域

包括污水處理、污染防治、土壤修復,包括汽車車檢等新技術將得到廣泛應用,催生一大批新的經濟增長點,在全球全國引領的汽車拆解項目具有很大的市場空間,因為新一代這個汽車的業態在發生改變。傳統的汽車使用已經進入一個新的週期。

現代農業領域。

(七)現代農業領域

包括育種、栽培、土壤改良、植保畜保等農業技術迅速提高和廣泛應用,將會推動農業進入生態高效可持續發展時代。

也就是可預見的未來,全球的科技發展有八大走向,產業變革將聚焦七個重點領域,未來我們推動技術創新,產品創新和產業創新,未來我們搞招商引資,搞引才聚才,要大體上把握全球創新發展的大勢,對立大勢就會出現低效、無效甚至導致惡劣的後果,背離科技發展的方向和產業變革的趨勢,也事實上是死路一條,無謂地消耗公共資源,包括政府的土地資源和財税補貼資源。這裏面全球發展的大勢,我給大家提供了美國高德納諮詢公司,2016年度新興技術成熟度分析預測判斷,對我們探索未來產業、引領新興產業、提升支柱產業,對我們把握技術創新的引領和支撐產品的升級換代都有很大的技術幫助。理解了創新驅動戰略的內涵,總體上把握了全球創新發展的大勢之後,我再講第七個問題,要進入實戰狀態,就是要着力強化創新發展的三大關鍵支撐。總體把握全球創新發展的大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