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實用範文 > 論文

人文精神的內涵與實踐方向論文

欄目: 論文 / 發佈於: / 人氣:2.23W

【摘要】探尋人文精神的重要性在於將人的本質交還給人和人類社會,沒有人文精神的人和社會都是虛無的和沒有意義的。把握人文精神並將其融入人與社會成長髮展是人類文明近現代史的基本認識與重要成果,對於中國的現代化進程而言,在任何一個層面上的努力都將遭遇人文精神缺失的困擾,因而必須從歷史深處尋找人文精神的內涵並勘定現實實踐方向,為理想社會建設注入它所需要的靈魂。

人文精神的內涵與實踐方向論文

【關鍵詞】人文精神 內涵 實踐 現代化

一、尊重人的價值

人文精神的起點是對人的價值的尊重,確認人是宇宙間的最高價值。這一方面是相對於物而言的,人永遠比物寶貴;另一方面是相對於神而言的,不能以神的名義壓制人。

從這一點出發,人文精神肯定人的塵世幸福,認為人生的價值應在現世實現,人有權追求塵世的幸福,不能把幸福推延到天國或不可見的未來。其中也包括肯定感官的快樂,反對禁慾主義。

但是,和人的生物性慾求相比,人文精神更看重人的精神性品格,認為後者是人的尊嚴之所在。也就是説,對於人來説,尊嚴高於幸福。關於這一點,康德的解説最有代表性。他認為,人一方面屬於現象界,具有感性,受制於自然法則,追求快樂(幸福),另一方面屬於本體界,具有理性,能夠為自己建立道德法則,“人的尊嚴就在於這個能夠作普遍律的立法者的資格”,它證明人是自由的。正是在人的尊嚴之意義上,他進一步提出:人是目的,永遠不可把人用作手段。

所謂人是目的,就是要把人當作精神性存在加以尊重。這分對己和對人兩個方面。一方面,每個人要把自己當作精神性存在、當作獨立人格加以尊重,在任何情況下不能喪失做人的尊嚴和人格。另一方面,每個人也要把他人當作精神性存在、當作有獨立人格的個人加以尊重,在任何情況下不可侮辱他人的人格,貶損他人作為人的尊嚴。

尊重人的價值不能流於空泛,必須落實到尊重每一個個人。作為一種倫理思想,個人主義強調:每個人的生命(和靈魂)是獨一無二、不可重複的,本身就具有不可替代的價值,必須予以尊重。每個人都有責任也有權利充分實現自己的個性和人生價值。同樣,每個人對他人也應該如此看待。在個人與社會的關係上,個人主義認為,個人是目的而非手段,一種合理的社會秩序應該有助於一切個人的自由發展。

二、對真理的探尋

第一,好奇心。好奇心是智力生活的開端和最基本要素。然而,“神聖的好奇心”有許多敵人,主要敵人有二:一是習慣,所謂見怪不怪,習以為常了。二是功利心,凡事都問有沒有用,沒有用就不再感興趣。如果説好奇心是神聖的,那麼,功利心恰恰是最世俗的.,它是好奇心的死敵,在它的支配下,科學探索的原動力必定枯竭,眼光必定被限制在一個狹小的範圍內。當今教育的最大弊病是受功利原則支配,其中也包括家庭教育,急功近利的心態極其普遍,以馬上能在市場上賣個好價錢為教育和受教育的唯一目標。愛因斯坦早已發出驚歎:現代教育沒有把好奇心完全扼殺掉,這簡直是一個是奇蹟。現在的所謂素質教育往往也只是着眼於增加課外知識,擴大灌輸範圍,仍以有用和功利為目標,而不是鼓勵和保護好奇心。

第二,認真。認真歸根到底是在知識的根據問題上認真,一種認識是否真理,一定要追問其根據。所謂根據,一是判斷是否符合經驗事實,二是推理是否合乎邏輯,人的理性能力就體現在運用邏輯對經驗材料進行整理。但是,人的理性能力本身是否可靠呢?如果它不可靠,它所確認的根據就成了問題。知識論成為哲學中的一個重要領域,近代以來更成了主題。其中貫穿着一種努力,便是想把人類知識建立在完全可靠基礎上,否則就放心不下。相比之下,中國哲學一向不重視知識論,知識論是最薄弱的環節。

蘇格拉底所主張的“知識即德行”是西方哲學家的普遍信念,中國哲學家正相反,信奉的是“德行即知識”。由於把知識本身看作目的性價值,因此,西方多具有純粹的思想興趣、學術興趣、科學研究興趣的人,在從事研究時只以真知為目的而不問效用。正是在這樣的精神氛圍中,最容易產生大思想家、大學者、大科學家。中國則缺少這樣的氛圍,所以不容易出大師。

第三,渴望。好奇心和認真面對整個世界,就會追問整個世界存在的根據,因而必然把人引向哲學的沉思或宗教的體悟。愛因斯坦把這種渴望稱作宇宙宗教感情,並認為它是科學研究的最高動機。到了這一步,頭腦與靈魂便相通了,科學與哲學、藝術、宗教便相通了。事實上,大科學家都不滿足於純粹經驗研究,他們都是懷着揭示宇宙最高祕密的心願度過實驗室裏的日日夜夜的。

以上所述可統稱為廣義的科學精神,其實質是對非功利性的純粹智力生活的熱愛。這是人文精神的一個重要方面。

三、對現實人生的超越

第一,對自己人生的責任心。這是心靈生活的開端和最基本要素。對自己人生的責任心是人生在世最根本的責任心,因為其他的責任可以分擔或轉讓,惟有這不能,必須完全靠自己承擔。然而,具備這種責任心極不容易,因為人們往往受習俗和時尚支配。約翰?穆勒指出:在僅關自己的事情上,人們從不問什麼合於我的性格和氣質,或者什麼能讓我身上最好和最崇高的東西得到發揮的機會。所問的是什麼合於我的地位,別人通常是怎麼做的。他們還不是在合乎習俗與合乎自己意向兩種情形相比之下,舍後者而取前者。他們根本是除了趨向合乎習俗的事情外便別無任何意向。由於他們不許依循其本性,結果就沒有本性可以依循了。

第二,對人生意義的不盡追問。對自己的人生負責,必然會引向對人生意義、根據、價值的追問,要自己來為自己尋求一種人生信仰,自己來確定在世間安身立命的原則和方式。從總體上看,中國人比較缺乏靈魂的認真,缺乏超越性的追求,中國文化傳統中缺少形而上學哲學和本土宗教便是明證。中國的人生哲學注重的是道德,是妥善處理人際關係的準則,而往往回避對人生進行追根究底的探究。在一定意義上,孔子和蘇格拉底分別是中西哲學傳統的始祖,他們兩人都重視人生哲學。但是,他們的嫡傳弟子便顯出了顯著差別,孟子走向了更典型的道德論,柏拉圖卻走向了本體論。

第三,在精神上與某種宇宙精神本質建立聯繫的渴望。認真追問生命的意義,不可避免地會面臨死亡與不朽、世俗與神聖之類根本性問題,會要求以某種方式超越有限的肉體生命而達於更高的精神存在,渴望與之建立某種聯繫。這就是信仰的本來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