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育隨筆

因材施教的現代內涵與實施

欄目: 教育隨筆 / 發佈於: / 人氣:1.09W

汪小容

“因材施教”,顧其名思其義為因其材而施教,自古以來它就是一條重要的教學原則,在我國教育史上有着舉足輕重的地位。

《二程集遺書.伊川先生語五》中説:“孔子教人,各因其材,有以文學入者,有以政事入者,有以言語入者,有以德行入者。”

南宋陸象山曰“人各有所長,就其所長而成就之。”元初的許魯齋也曾説:“隨材施教”,着重“教其所短”。這些足以説明古代思想家的“因材施教”是根據學生的個別差異進行教育,使其成為不同之材。現在,隨時代的發展,“因材施教”在內容上、在具體操作實施上都有一定的變化。

一、“因材施教”的現代內涵

1.“因性而教”

古代女子是不能同男子一樣受教育的,所以當時不存在“因性而教”的問題。但社會發展到今天,顯然“因材施教”應涵蓋“因性而教”。本來,男女在生理、心理上的確存在着差異,女生在生理髮展上較男生一般早熟一、二年,在小學和初中低年級時,女生的語言能力和機械識記能力一般優於男生,再加上本身學習的內容中抽象思維的成分比較少,所以此時女生的學習成績普遍高於男生,但隨着年級的升高,學習內容機械識記成份減少,相應地抽象思維的要求越來越高,男生的優勢開始發展。所以,教師應看到男女生各自的優勢,因勢利導,幫助他們分別保持和發展各自的優勢,共同進步。

2.“因齡而教”

根據皮亞傑的認知發展四階段説,各年齡階段都各有其特徵,因此對不同年齡階段的兒童,教師要因年齡特徵而教。

3.因能力的個別差異而教

學生的能力有大有小,基本上呈常態分佈:兩頭小,中間大;能力的充分發揮也有早有晚,有人才早熟也有大器晚成;能力的結構上也有差異,有的長於想象,有的長於記憶;等等。故我們應因學生能力的個別差異而教。

4.“因材施教”與“因教而學”、“因材擇學”相輔相成,共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講授活動和學生的.學習活動客觀地存在着相互適應。師“因材施教”,生也應“因教而學”,擇其善從之,不善而改之;還應允許學生“因材擇學”,根據自己的能力、興趣等特殊情況進行自由的發展。三者結合,既重視教師的“教”,又重視學生的“學”,使之達到和諧統一。

二、“因材施教”的具體實施

1.全面深入地瞭解學生,並對其個別差異與可變因素作科學分析。

十九世紀的俄國教育思想家烏申斯基曾説過:“如果教育學要在一切的關係上培養一個人,它就該首先了解人的一切關係。”可見了解學生之重要,它是“因材施教”的基矗要全面深入地瞭解學生,就應堅持全面和發展的觀點,科學地分析其個別差異與可變因素,引導其向好的方向發展。

2.有針對性地“對症下藥”,把“因材施教”真正地落實到每個學生身上。

在教學中,既要從絕大多數學生的需要出發,又要考慮到個別需要。無論什麼樣的學生,肯定有其特殊的一面,要“對症下藥”,我們要充滿熱情地對待學生,對後進生更應關懷備至,以情動人,以理服人。實踐已經證明:經過教和學的雙方努力之後,大多數學生都能很好地成長為有用之材,從不同的方面對我們的國家作出貢獻。

3.採取有效措施發揮學生的特長,使其得到充分發展。

無論優等生還是後進生,那都是人為劃分的,應該認識到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特有的長處,教師要長所有學生的善揚所有學生的優。

可以組織各種課外興趣小組活動,讓學生參加校內外的各種競賽,並在學校開設選修課,真正地做到讓學生自願選修,同時加強教師和家長的聯繫,共同發揮學生的特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