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事務文書 > 工作總結

魅力課堂教學總結範文(精選5篇)

欄目: 工作總結 / 發佈於: / 人氣:6.62K

日子總是像從指尖流過的細沙,在不經意間悄然滑落,在過去這段時間的教學中,我們一定收穫不少,來為這一年的工作做一份教學總結吧。但是你知道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魅力課堂教學總結範文(精選5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魅力課堂教學總結範文(精選5篇)

魅力課堂教學總結1

5月16日,我到滕州一中參加了“全市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研討活動”,聆聽了三位優秀教師執教的低、中、高三個階段的語文課,第一節是實驗小學李豔秋老師執教的《日月潭的傳説》,第二節是滕州實小新校孫淑蓮老師執教的《歡樂的潑水節》,第三節是江蘇省特級教師潘文彬執教的《莫泊桑拜師》。下午,又聆聽了潘文彬老師、高萬同老師的學術報告,聽後收穫頗多。下面本人就談一下聽課後的感受:

名師不愧為名師,聽他們的課就是一種享受。置身於課堂教學中,他們氣定神閒,信手拈來,不時激起一個個教學的浪花,他們不僅令學生陶醉、痴迷,更讓聽課的教師們連聲讚歎,這樣的功底豈是一日可為?這樣的境界怎能短日速成?

潘文彬老師執教的《莫泊桑拜師》一課,縱觀整個教學過程,始終緊扣課標,立足文本,把握學生特點設定教學目標,並在教學中切實落實目標,教學過程“簡約而不簡單,樸實而又紮實”,紮實有效的進行了一次母語教學。什麼是小學語文閲讀教學的“最佳路徑”?恐怕這就是吧!另外,潘老師的這節課,師生互動是一大亮點,他那紮實的語文功底,廣博的語文知識,遊刃有餘的課堂駕馭能力,無不讓聽課的老師歎服。不愧為全國優秀教師。

讚歎、稱頌之餘,更多是深深的沉思,名師為什麼會有如此的魅力?為什麼學生樂此不疲?思來想去,不外乎以下幾點:

1、吃透教材是最根本的。這些老師的語文功底非常紮實,語文素養很高,深入研讀教材,瞭解詩詞背景是非常重要的。

2、駕馭課堂教學能力很高。獨具匠心,精心設計,從學生出發備課是必不可少的。他們都根據自身特點,根據教材設計教法,學法,形成自已穩定的教學風格。

3、活潑的課堂氣氛。傳統教學只注重老師的“講”,而輕視學生的“説”,這樣導致課堂死氣沉沉,教學是昏昏欲睡,而在名師的課上,互動的成分比較多,學生不再是聽眾,而是整節課的重要參與者,老師和學生是在相互討論和交流的基礎上完成整節課的,整個課堂氣氛活躍,在這種樂學的過程中,學生更容易接受課堂上的內容。特別是名師們都使用了多媒體教學,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名師們的課真正體現了寓教於樂的教學理念。

總之,這次外出聽課學習,使我更深刻地體會到了學習的重要性與緊迫感。在此,我要感謝教研室領導和學校領導給了我這次學習的機會。在以後的教學中,我要本着吃透教材,吃透學生,提升自身素質去努力,不斷學習,博採眾長,充分利用一切學習機會,學習百家而頓悟,積澱教學素養。雖不能成為名師名家,但也會亮麗自己的教學生涯。

魅力課堂教學總結2

4月20日和21日,南通市小學數學“有效教學高效課堂”教學模式專題研討會在海門市通源小學舉行,我認為這次活動中所展示的數學課的的最大亮點是“有效的小組合作高效的數學課堂”。在以往的一些公開課上,我們常常看到為了追求合作形式而合作,或者一個問題學生無人舉手,趕緊小組合作,把合作學習當成了課堂的“避難所”。這次展示的幾堂課不僅僅是幾人圍坐在一起上課這種形式上的小組合作,而是老師們都注意把握了小組合作學習的時機,真正需要合作學習的時候採取小組合作學習,真正有效地促進學生知識的發展和能力的提高。如何把握時機,讓學生合作學習更恰當,更有效呢?下面我想以幾節觀摩課為例談談小組合作學習。

一、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時,開展小組合作學習。

教師要在有利於突出重點和突破難點時,巧妙地設置問題組織學生開展討論。《認識幾分之一》這課的教學重點是使學生理解把一些物體看作一個整體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幾分之一來表示,教學難點是使學生理解兩個以上的物體佔整體的幾分之一。xxx老師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在引導學生認識4個桃的之後,為了引導學生認識8個、12個桃的,先組織學生小組合作,根據要求分一分;再讓學生説一説分的方法、每隻小猴分得這些桃的幾分之幾;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分桃的過程,有沒有什麼發現;最後組織學生小組討論:桃子的總數不同,為什麼每隻小猴分得的桃子數都佔總數的?通過組內操作、交流、討論等方式讓學生感受到應把一些物體看做一個整體來分,體會到把一些物體平均分成幾份,其中的一份就佔這些物體的幾分之一,這樣的學習過程充分發揮了小組合作學習的優勢,有效地突出了重點,幫助學生克服了難點,為學習分數的意義奠定了基礎。

二、動手操作時,開展小組合作學習。

在動手操作探究時,進行小組合作,使組員養成一種與人配合默契,共同操作,共同成功的良好品質,同時也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例如xxx老師在教學《認識幾分之一》這一課時,引導學生認識8個桃的、12個桃的時,要求學生動手操作分一分採取了小組合作學習;再比如曹曉丹老師在教學《認識1元及1元以下的人民幣》這一課中,對“人民幣可以怎樣分類”這一問題採取了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學生在小組中通過思考、討論、操作發現可以有三種分法:按材料分成硬幣和紙幣;按人民幣的單位分成元幣、角幣和分幣;按數字分,把數字相同的分為一類。

三、探究問題時,開展小組合作學習。

小學數學《圓的周長》一課是學生在已經學習了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平面幾何圖形的基礎上進行新知識學習的。本課的重點是通過滲透轉化思想,使學生能利用舊知識,自主推導出新知識。在動手操作探究時,進行小組合作,使組員養成一種與人配合默契、共同操作、共同成功的良好品質。例如在徐鳳坤老師在教學《圓的周長》時,雖然課前學生根據老師精心設計的預習單進行了預習,但在課堂上還是組織學生在小組中合作、展示、交流測量圓的周長的方法,並且算出圓的周長與直徑的商,發現圓的周長和直徑之間的關係。

四、“開放性”的數學問題,開展小組合作學習。

數學教學中一些“開放性”問題答案不唯一,而一個學生的`思想能力畢竟有限,很難多角度、全面地去思考,這種情況下開展小組合作學習也是很有必要的。比如劉耀兵老師在教學《倍的認識》一課時,教師設計了這樣一個開放性問題:“藍花的朵數是1份,但朵數未知,紅花有12朵,紅花的朵數是藍花的幾倍?”劉老師先讓學生猜猜藍花是幾朵,在練習紙上畫一畫、圈一圈;再組織學生在小組內交流,小組長注意收集不同的想法;最後再進行全班交流,發現藍花的朵數可以是1朵、2朵、3朵、4朵、6朵、12朵,紅花的朵數依次是藍花的12倍、6倍、4倍、3倍、2倍、1倍;再比如xxx老師在教學《認識幾分之一》這一課上,教師設計了“如果有6個桃子,可以平均分給幾隻小猴,每隻小猴分得這些桃的幾分之幾”這一開放性的問題,也採取了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學生通過討論、操作發現有3種不同的'分法:平均分給2只小猴,每隻小猴分得這些桃的;平均分給3只小猴,每隻小猴分得這些桃的;平均分給6只小猴,每隻小猴分得這些桃的。

學生在這樣的小組學習中共享智慧、互相啟迪,有效提高學生全面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總之,合作是人類社會賴以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動力。合作學習有效地促進了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在課堂教學中,只有適時恰當地把握小組合作學習的時機,才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有效地促進學生知識的發展和能力的提高,也才能真正發揮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效性,實現高效的數學課堂!

魅力課堂教學總結3

感謝杜春貞老師,把葉瀾教授帶到我們面前。葉瀾教授在《讓課堂教學煥發生命活力》中提到了四個“還給”:把課堂還給學生,讓課堂換髮出生命的活力;把班級還給學生,讓班級充滿成長的氣息;把創造還給老師,讓教育充滿智慧的挑戰;把精神發展的主動權還給學生,讓學校充滿勃勃生機。

隨着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語文閲讀教學的改革,已有了許多成功的經驗。一言以蔽之,就是注重學生個性品質的發展,採用靈活多樣的方法,改變枯燥無味的教學方式。

我從語文閲讀教學的改革實踐和對別人成功經驗的借鑑總結了以下幾點對我們各科教學都有一定借鑑意義的方面:

一、燦爛的微笑,使我們的課堂充滿活力的開始

曾聽一位名師説過這樣一句話:“不會微笑的老師,不會是一個好老師。”我想,這句話不無道理。想上一堂好課,我認為,教師首先要學會微笑,給學生一種平易近人的感覺,讓他們敢於走進教師的心靈。這樣,你便會潛移默化地感染學生,為你的課堂打下了堅實的感情基礎。課堂上,如果學生敢於、樂於發表自己的見解和觀點,那麼你的課堂便充滿了和諧,充滿了活力。

二、抑揚頓挫的語言,使我們的課堂充滿活力的保障

“言為心聲”,有聲語言的傳播是課堂教學的主要形式,而語言也是最利於表達情感的媒介。一些課堂缺少激情,主要是由於教師語言的平淡給人形成的印象。激情進入課堂,必將使你的教學更加魅力四射,風采迷人。

三、幽雅的教態,使我們的課堂充滿活力的催化劑

沒有教態的幫助,一個人説話會變得很拘謹,但是過多或不合適的肢體語言也會讓人望而生厭。自然、自信的身體語言會使我們的溝通更加自如。教師應讓學生了解自己的肢體語言在傳遞什麼信息。像面部表情、眼神以及舉手投足都會在講話,而且已經超越了講話本身。孩子會對你的眼神,動作有相應的反應,就説明你與學生溝通的渠道暢通了。有了這樣愉悦的教學環境,還愁達不到好的教學效果嗎?還愁我們的課堂沒有活力嗎?

新課程帶給我們新理念、新方法、新生活。每一位富有使命感的教師都應該主動走進新課程,全面實施新課程,讓課堂教學在追求真、善、美的過程中煥發出生命的活力,真正的把課堂還給學生,真正成為孩子們主動、活潑發展的廣闊天地。那麼,你的課堂將會充滿活力,你的人生也將會熠熠生輝。

魅力課堂教學總結4

聯繫自己的教學實踐,我認為:要打造“高效教學課堂”,就應該努力做到以下幾點:

1、目標明確,全面具體。

明確、具體、全面的教學目標是保證教學課堂教學實效的重中之重。在制定教學目標時,要將教學內容分解成一個個具體的目標,首先做到完成每節的小目標,然後完成好單元目標,從而達到最終完成總體目標。在教學中要做到教有目標,學有目標,指導檢查也有目標,使教學課堂上能做到有的放矢地進行教學。

2、要“整合學生的問題”進入教學課堂,而不能零散破碎,一一作答。這樣的教學課堂能包容大量的共同問題,能引起學生的羣體探索,針對性強、效率高。

3、巧設活動,落到實處巧設教學活動,精心設計每一項任務是提高教學課堂教學實效的保障。教師既要考慮到教學活動的趣味性,又要考慮到實效性。

4、高效教學課堂多樣化的評價形式。看老師,體現了在教學課堂教學中學生的主體地位,而老師處在引導地位,老師的教學活動要圍繞學生這一主題進行。看學生,以學生來評價老師,在教學活動中首先看學生是否在學業上有超常收穫,有超常提高,有超常進步。具體表現在:學生在認知上,從不懂到懂,從少知到多知,從不會到會;在情感上,從不喜歡到喜歡,從不熱愛到熱愛,從不感興趣到感興趣。一般來説,高效教學課堂效益評價主要標準是,學生思維活躍,語言表達正確、流利、有感情,教學課堂充滿激情,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強,目標達成且正確率高。前提是看學生是否願意學、會不會學,樂不樂學,核心是教學三維目標的達成。

總之,高效教學課堂,要努力追求用最簡約的方法和手段,引領學生走近複雜豐富的教學課堂,讓學生學得輕鬆、紮實、有效。我正朝着這方面努力。

魅力課堂教學總結5

在上級領導的積極倡導下,今年初,我校開展了“高效課堂”教學改革活動。為了儘快融入改革的隊伍之中,並在課改中積極實踐,不斷完善和提升,今年,主要與本組語文教師研究導學案的編寫工作,在研究、編寫和使用的過程中,我覺得自己的專業素質也在不斷提升。

一、相互切磋,集思廣益

傳統教學中,教案的編寫主要是教師自己研讀教材、自己編寫教案。而“高效課堂”教學改革的導學案的編寫,注重的是教師的合作,是集體智慧的結晶。我們在每一單元備課前由備課組長精心安排,誰負責出哪一部分的知識點和導學案。這樣做的好處就是:研究的內容集中、資源也可共享。導學案的編寫在學校總的“研---展---質---點---評”教學模式的指導下,包括自研環節、展示環節。展示環節又包括學習目標。課堂流程有自研自探、合作探究、展示提升、質疑評價和課堂反饋當環節。

為了充分發揮教師們的聰明才智,讓每一節導學案都成為精品,成為“高效課堂”的有力保證,在主備人闡釋自己教學構思的同時,集體討論、質疑和補充,最後形成定案。長期堅持這樣研究,增強了教研組的凝聚力,也提升了教師們的業務能力。

二、自主學習,合作探究

如何在教學過程中體現“以人為本”,讓學生積極主動學習、真正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我們在編寫導學案的過程中,充分考慮到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增強了民主性和雙向交流性。

學生藉助導學案,完成課前的預習部分。通過預習就理清了學習的思路和線索,明白了自己的學習障礙在哪裏?教師通過批改預習作業就能做到“有的放矢”,在課堂上有目標的解決問題,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另外,學生可以從導學案上看到教師教學設計預計的課堂全過程,這樣既節約了教師呈現問題的時間,也避免了學生看完了課文依然理不清思路的情況。甚至部分學生還能夠在學案上補充問題,給其他的學生回答,真正的做到了舉一反三。

這樣的設計,讓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課堂的學習活動中,感受合作的樂趣和學習的樂趣。課堂活起來了,學生動起來了,教育教學成績的提高便可計日而待。

三、監督檢查,鞏固提升

傳統教學雖説是以講授為主,但是孩子們基礎知識夯得很實。“高效課堂”教學模式,課堂是活起來了,但是,最重要的是孩子們的知識掌握得很不紮實。常常是課堂上侃侃而談,而作業本上卻是令人大失所望。分析原因,主要是課堂上鞏固部分沒有落實到位,教師的講解有時也不是太到位。因此,導學案的每一個環節,教師都要監督檢查到位,展示環節,如果學生沒有講解到位,教師一定要適時點撥、講解清楚。同時,要根據本節重點,及時鞏固相關知識點。反覆訓練、強化練習,這樣才能加深記憶。

四、及時反思、不斷完善

課堂教學是不完美的藝術,也就是説,無論你課前怎樣精心設計,由於課堂上有不斷生成的新內容,總是不能達到完全令人滿意的教學效果。因此,及時反思,不斷調整是非常有必要的,只有這樣,才能不斷提升自己。

“立體式,大容量,快節奏”是導學案的三大特點。教學不是作秀,要真正的,切實的,有效地去開展導學案編寫工作,切實提高課堂效率。為此,我們需要探究的地方還有很多很多。“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