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知識文庫 > 專業資料

生本課堂教學工作總結(精選5篇)

欄目: 專業資料 / 發佈於: / 人氣:6.95K

生本課堂教學工作總結

生本課堂教學工作總結(精選5篇)

日子在彈指一揮間就毫無聲息的流逝,在過去這段時間的教學中,我們一定收穫不少,來總結過去,展望充滿期望的未來,寫一份教學總結吧。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教學總結而煩惱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生本課堂教學工作總結(精選5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生本課堂教學工作總結1

一、組織有序,成效顯著

(一)健全組織,加強領導,強化落實

本次生本課堂教學研討活動組織得力,管理有序,學校成立了以王文波校長為組長,學校副校級領導為副組長,各處室主任和教研組長為成員的生本課堂教學研討活動領導小組。成立了語文(杜永生書記負責)、數學(王文波校長負責)、綜合(張德勇副校長負責)三個學科組,再加上中層領導和教研組長為成員的生本課堂教學研討活動指導和評委小組,具體負責每個學科組的活動開展、指導和評價。從活動方案的制定到活動過程中的實施以及後期的全面總結都得到了學校領導的詳細指導和老師的大力支持,王文波校長親自走進課堂,全程參與教研活動,為本次教學研討活動提供了堅實的保障;分管教學的張德勇副校長親自部署,以身作則,給老師的生本課堂教學提出了很多切實可行的意見和建議;杜永生書記以語文生本課堂為切入點,為語文教學指明瞭方向。其它各位領導各負其責,參與聽課、評課活動,全力配合、團結一致、互相支持、通力合作,使本次教研活動有條不紊地進行;各教研組長帶領本組同志學理論、重實踐、抓常規、練實戰、厚積薄發,通過交流困惑、經驗、反思等形成了濃郁的教研氛圍。各領導、教研組長和骨幹教師或拋磚引玉,或雪中送炭,用智慧和汗水為幼小的生命搭建了盡情綻放的樂園。

(二)全員參與,注重實效,分層推進

本次生本教學研討活動,我們更加註重實效性。根據教師的年齡特點和個性需求,採取全員參與、分層推進的原則。45歲以下教師人人上一堂生本教學研討課,45歲以上教師,年富力強、教學經驗豐富的,負責指導本組教師的公開課,然後共同參與備課、聽課和評課,並認真填寫評課記錄表。爭取人人能做事,人人有事做,人人有進步。

(三)評課落實,指導到位,教研有效

此次生本教學研討活動歷時六週,教科室週週有簡報,週週有總結,給老師們營造濃郁的教研氛圍。每週二、四的業務學習時間,各教研組齊聚電教室,對本週的生本研討課進行評課、評價,同事間就生本研討中遇到的困惑,各抒己見、坦誠相見、羣策羣力、相互協調、共同促進、共同提高。本次教研活動,把研討的基本點放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所遇到的實際問題上,把着眼點放在生本理論與課堂實踐的結合上,把切入點放在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上,把生長點放在教師自我成長和學生能力提升上。

二、目標達成,步驟清晰,效果顯著

本次生本教學研討活動按照學校教科室的活動方案,完成了既定任務,做到了“五個有”,學生有發展,教師有提升,課堂有轉變,理念有更新,質量有提高。每項活動都能按日程表有序進行,教師的課堂教學模式得到了徹底轉變,楊建清、羅彩芳、張彩蓉、程玉芹等老師的課堂,生本教育理念運用嫻熟,小組訓練到位,學生課堂展示精彩。趙宇霞、沈江豔、李秀瓊等教師課堂前置小研究設計科學、合理,做到了簡單、根本、開放,給學生提供了有效的自主學習的平台。趙曉梅、劉天秀、田春梅、楊小莉等從不同側面、不同角度、不同層次闡述了生本教育實踐中取得的成績以及遇到的困惑,給生本教學研討提供了有價值的參考意見。

三、生本課堂,精彩紛呈

此次生本課堂教學研討活動,共上公開課24節,語文9節,數學11節,英語3節,美術1節。縱觀各位教師的公開課,在生本理念的指導下,各有特色,各有千秋,生本課堂教學模式已基本形成。

(一)從教學目標來看

每個上課教師都能準確制定教學目標,確立本節課的出發點和歸宿,目標制定全面、具體、落實,每個教學環節都能緊扣教學目標進行,知識點得到了強化,教學重、難點得到了突破。

(二)從教材處理來看

每位上課教師都能在課前根據學情對教材進行精心整合,合理的調整、充實與處理、科學安排、適度拓展,選擇合理的教學方法,使教材系統轉化為教學系統。

(三)從前置研究來看

每位教師都能在對教材進行科學整合的基礎上,設計科學、合理的課堂前置學習任務,本着“簡單、根本、開放”的原則,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自主探究學習積極性。

(四)從教學模式來看

每位上課教師都能以生本教育理論為支撐,將教師的教轉變為學生的學。課堂上,老師們儘量克服了“一言堂”“滿堂灌”,儘可能地給學生提供充足的.學習時間,教師的角色能夠進行準確定位,學生成了課堂的主人,迴歸了教學本位。

(五)從教師基本功看

上課教師教態自然,舉止從容;教學語言規範、普通話標準、表述準確、言簡意賅;板書設計科學合理,正確美觀;駕馭課堂的能力較強,對課堂能收放自如,適時點撥。教師的教學基本功提升也是我校一直以來教師專業化培訓的重點。

(六)從能力培養上看

生本課堂教學,給學生提供了自主探究學習的空間,營造了交流、學習的氛圍,搭建了盡情展示的舞台,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提升,合作學習能力得到了鍛鍊,口語表達能力得到了展示等,學生的綜合能力在生本課堂上得到全面提升。

總之,24節生本研討課,匠心獨具、精彩紛呈,既給我們提供了一頓豐盛的視覺大餐,又加快了教師專業化成長的進程。

四、存在不足和努力方向

在整個活動期間,還是有個別教師學習熱情不夠,參與聽、評課不夠積極,對生本教育理念還不能全面接受,還停留在老式的師本教學模式中,固執地堅持己見。

對於公開課研討活動,個別教師認識還不到位,認為這是擺樣子,走形式,我們還要加強這方面的宣傳和教育,開展教研活動的根本目的就是為了優化課堂教學結構,提升課堂教學質量。今後這類活動還要經常開展,切實提升教師教學能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總之,本次我校開展的“生本課堂教學研討”活動,在王文波校長的正確領導下,在全體教師的積極參與下,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實踐了生本教育理論指導下的課堂教學,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為學校的可持續性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們將不斷總結經驗,克服不足,強化細節,夯實基礎,着力提高教師素質和教學實戰能力,營造濃厚的學校教研氛圍,推進學校教育教學工作向更高、更快、更強的方向發展。

生本課堂教學工作總結2

一年多以來,在示範區教育中心和中心校地指導下,繼續踐行生本理念,實施生本課堂教學。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始終圍繞“一切為了學生,高度尊重學生,全面依靠學生”的生本核心理念開展工作。

一、前置作業設計

一年以來,我在班上和學生推心置腹交流,引領學生提高對前置性學習的認識。讓孩子們認識到為什麼前置學習,怎樣前置學習,前置學習與課堂學習的重要關係。孩子們的認識到位了,那麼,前置學習的內容就是接下來要解決的重要內容了。我認真讀了本冊教材和教參,以及課標要求。對本冊教材的內容及重難點做到心中有數,把握住了課表對本年段的要求。在此基礎上,我設計了適合我們年級的前置作業。和上一屆老師設計的前置作業比,我們主要增加了美詞美句的積累。因為課標年段要求第二條第8點要求“積累課文中優美詞句,精彩句段。”

二、課堂交流

本期我們班孩子的課堂交流有很很大的變化,全班十個小組,,每次展示交流時,每個小組都積極爭取交流,改變了過去只有那幾個小組“唱戲”的狀態。今年正月初九,楊校長組織了一次特別的培訓會——互動式。這次培訓會的目的可能也是讓老師切身體驗生本,從而更好地把理論與實踐聯繫起來吧。就是在這次活動中讓我懂得了什麼叫“組間同質,組內異質”開學第一天,我同本班的語文、數學、外語老師一起,用同樣的辦法重新組建學習小組。這次小組構建中,我們考慮了學生的個性、性別,各方面能力等因素,讓每個小組的綜合素質基本同等。在一學期的實踐中,課堂交流出現前面所説的變化,我想和小組的改建有着密不可分的關係。小組內那些不愛説話的人被帶動起來了,小組間的競爭也激烈了,小組內孩子間更團結了。

三、問題梳理

在實際教學中有時也很彷徨。每次佈置收集資料的作業,就有一大部分學生不能落到實處,只有幾個孩子行動。而且收集了資料交流的時候也只是照着讀,有事甚至結結巴巴的,對他自己和其他同學幾乎沒有什麼收穫。這時,我就想以後不讓他們幹這種事了,老師直接講給他們聽得了。課後又反思這是評價機制的問題。所以,下學期,我將在前置作業評價機制及小組合作學習評價機制的完善和實施方面下更大的功夫。

生本課堂教學工作總結3

生本,曾經使我擔心:課堂亂哄哄能出質量?但今天,我認為生本是“好東西”,生本使我們教師教師解放,生本使課堂簡單,生本激活了課堂。

一、生本教學模式在語文課上各環節的運用

1、在學習生字的過程中採取小組合作。

各年級中識字是學習重點,但每課的生字及生詞學習,老師逐一檢查費時又費力、又耽誤其它內容的學習,因此在這一環節的學習中,可放手讓四人小組合作學習並檢查。 先是讓四人互讀、互查、再由讀得最正確的同學當老師教會出錯的同學,此舉省時又省力!又可提高學生學習自覺性、積極性、主動性!

2、讀課文時採取小組合作、互相學習、相互監督效果顯著!

朗讀是學習語文素養綜合能力體現之一,是聽説讀寫的重要基礎!在讀中能解決好多好多問題;也是心理素質好地體現,要想學生生動、活潑,抓朗讀沒錯!所以,讀好課文至關重要,但要想人人都讀好,老師一一指導並糾正,時間不允許,也不可能做到,所以每四人小組中就選出一個讀得比較好的組長,有組長指導檢查,效果會大大提高!

3、口語交際中少不了小組合作交流

口語交際中組內互説、互學、互相指導必不可少!先在小組內進行口語交流,選出説得好的有代表性的學生來展示,給大家做示範,非常重要。這樣既給小組內的學生一個很好的提示、啟發作用,又給

無話可説、不知道該從何説起的學生一個模子,所以小組合作在口語交際中作用無法比擬!

4、作文課上的小組互評,合作學習會把作文課推向更高一個層次。

“作文不厭百回改”。改是作文課的新層次。老師的改是一方面,但最重要的是要讓學生學會修改,才是作文的最終目的。在實施這一環節時,小組互評、互改、互相學習尤為重要!可以先教給學生這次作文修改的幾個環節及修改方法,再讓學生進行實踐,修改同學的作文,在互改互評中,汲取營養,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其作用不言而喻。

此外,在課文中出現特殊問題,也可臨時決定採取小組討論,給予學生充分發表見解的機會。

總之,小組合作學習能充分發揮其學習自主性,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提高課堂學習效率。

二、生本課堂中傾聽能力的培養

學生在課堂上能認真傾聽老師的講解,傾聽同學的發言,在聽的過程中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活動,能做到多思、多説。這樣,既能保證課堂教學活動有效地進行,活而不亂,又能促使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所以在教學中,我從以下幾個方面對學生的傾聽習慣進行了着重培養。

1.培養學生認真傾聽老師的講解。

課堂教學是進行習慣培養的基本途徑,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認真傾聽教師的講解是很重要的。在教學中,我努力做到愛每一個學生,關心每一個學生,用親切的眼神、細微的動作、熱情的讚語感染他們。當發現孩子認真聽講、用心思考、回答時,我就用真誠的話語鼓勵他們,這時學生們笑得非常甜,師生情感濃濃,學生學得非常開心。認真傾聽——這個好習慣,就在不知不覺中得到了培養。

2.培養學生認真傾聽同學的發言,發展學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課堂上我會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經常組織學生通過競爭,輪流當小老師,並大膽放手,讓小老師給同學們講解,提出自己的意見,並及時幫助同學糾正錯誤,對負責任的小老師加以表揚鼓勵。通過這樣的活動,當小老師的同學由於有一種榮譽感,講得非常認真,下面聽的同學有一種新鮮感、好奇感,也聽得非常認真,因為他們都想當小老師,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被充分調動了。傾聽的習慣也在不經意間養成了。

3.實行獎勵機制,培養學生認真傾聽的習慣。

很多學生上課不認真聽講,學習習慣很差,還屢教不改,我覺得這可能是由於平時只顧完成教學任務,而沒有注意強化學生的好習慣而造成的。當學生感到教師在對待上課認真聽和不認真聽,對待好習慣和不良習慣,沒有明顯差別時,他們的不良習慣就會增多。因此,我在教學中注意觀察,如發現學生認真傾聽老師的講解,認真傾聽同學的發言時,就及時的給予表揚,讓大家以他為榜樣,讓大家學習他,並且給予不同層次的獎品,首先是小星星,得十顆小星星就可以得到一個小紅花,累計五個小紅花就獎一面紅旗,一個人的慾望是無限的,這樣不同層次的獎勵,可以激勵他無限制地努力而換取更高層次的獎品。對於不認真聽講的同學,則及時指出,必要時還警告他,如果再這樣,老師就不喜歡你,不給你畫漂亮的小星星,更嚴重的我覺得有必要嚴肅批評,或者與其父母溝通一起教育。這樣,學生的好習慣在老師的激勵和嚴格要求中得到了培養。

認真傾聽別人發言是一種好習慣、一種良好素質的表現,他不但有助於學生的學習,還促進學生各個方面的進步。

生本課堂教學工作總結4

學校教學質量是學校生存與發展的生命線,而課堂教學是決定教學質量的根本環節和主要途徑,又是學生形成正確觀念、健康的情感、發展思維、提高綜合素質的最根本、最有效的基礎。為此,不斷探究課堂教學改革,使學生好(hǎo)學、樂學,使老師樂教,從而實現課堂教學中對師生生命的尊重與激揚,這是新課改理念的追求,是教育工作者的使命、責任和追求,更是我們迴歸教育本真、迴歸學生學習天性的根本追求。20xx年秋季,雙城市引進生本教育實驗,以課堂為主陣地,抓教研教改,以豐富多彩的活動為載體,構建適合生命成長的和諧環境。我們有幸接觸了“生本教育”,讓我們有了“找到了”的興奮感覺。找到了課堂教學改革的正確方向,找到了一種“學生好(hǎo)學、樂學,老師樂教,尊重和激揚師生生命”的有效教學理論和實踐方法。下面就淺談一下生本教育課堂教學模式。

1、生本教育概念:

生本教育是以“一切為了學生,高度尊重學生,全面依靠學生”為宗旨的教育,這和我們課改的理念是一致的,本次課改的核心理念“以人為本,以人的發展為本”。是真正做到以學生為學習的主人,為學生好學而設計的教育。

2、生本教育的特點:

① 突出學生 ② 突出學習,教得少,學得多

③突出合作 ④突出探究

3、生本教育的課堂教學結構或模式主要有四個教學環節。

一、課前老師佈置前置性作業,學生獨立完成,也可以尋求小組幫助解決;

課前,學生先學,是指學生完成前置性學習。前置性學習,又稱為前置性小研究或前置性作業,是生本教育理念的一個重要表現形式。它指的是教師向學生講授新課內容之前,讓學生先根據自己的知識水平和生活經驗所進行的嘗試性學習。採取個人獨立完成的作業和小組合作完成的作業相結合原則。如字詞讀寫,課文朗讀,關於課文內容簡單一點的問題,就由學生個人獨立思考完成。而部分作業體現開放性, 需要收集資料,增加學生思考問題的多面性,就由小組長分工,每個組員準備一部分,再由記錄員或組長整合,綜合成文或作品。課前完成了前置性作業, 讓學生“各有説法”,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話可説”。 具體方法有:

1.前置性作業佈置學生查找與課文有關的資料。如在學習《林沖棒打洪教頭》時,佈置學生查找林沖的資料,學習《在大海中永生》時查找鄧小平爺爺的資料等。

2.精心設計課前3分鐘。如學習《林沖棒打洪教頭》時,設計了“猜猜他是誰”的小遊戲,讓學生了解《水滸傳》中人物;在學習《高爾基和他的兒子》一課時,讓學生欣賞高爾基的散文詩朗誦,讓學生更多地瞭解高爾基等。

3.把課外閲讀融進課堂。在小組展示的過程中,要求學生聯繫課外閲讀和生活實際談對課文的理解,課堂上儘量給學生提供展示相關資料的機會。

4.每堂課結束時都會給學生推薦書目或文章讓學生再閲讀。如學習《林沖棒打洪教頭》時,激勵學生繼續讀《水滸傳》,學習《裝滿昆蟲的衣袋》時,推薦學生閲讀《昆蟲記》等。

前置性作業的佈置

前置性作業的佈置的原則,要立足於“低入、多做、深思、高出”。所謂低入是指“根本、簡單、開放”,抓住“根本、簡單”形式開放空間,容納學生的最廣大的活動,是整個生本教育的關鍵。如何尋找簡單和根本?太陽升起的`地方,思想發生的地方,新舊結合的地方,引而不發的地方。前置作業沒有固定的格式,教師可根據教學的具體內容進行設置。前置性作業的設置要照顧到每一個學生,因此,在設計作業時力求做到簡單、低入、根本、開放。

1、簡單:要求作業的環節要簡單,學生能一目瞭然。比如在學“20以內數的加法”時,有老師佈置預習作業“計算6+7”。簡單明瞭,學生課上交流的方法達十幾種,學生做在其中,樂在其中。

2、低入:要求設計的作業難度要適中,要照顧全體,保證每個人都能發現一點,體味發現的快樂。比如在學習“溶液“這一節時,教師佈置這樣的實踐作業“在家配製食鹽水和油水混合物,並觀察混合後的液體”。這樣的作業,誰都能做到,只是發現多和少,每個人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都能有所收穫,再通過課堂上的相互補充,相信學生記憶一定非常深刻。

3、根本:要求教師抓住知識主線,找準教學難重點,使學生通過預習能夠完成大部分的知識點。教師在佈置前置性作業前,一定要精心備課,熟悉教材的難重點,抓住知識的“根”,課堂上再舉一反三,效果很好。

4、開放:教師可以設計開放性的作業,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有所收穫,培養他們的自信心。比如語文上課文的學習,教師可以課前佈置這樣的作業“通過預習課文,找出你不理解的詞語;找出你最喜歡的句子,説一説你喜歡的原因”。這樣的作業具有開放性,每個人都會根據自己的能力去完成。學習圓的認識時可以設計這樣的前置學習內容:

1、自學課本思考你知道了什麼?給大家演示方法來説明

2、你能用你所學的知識解釋為什麼車輪要設計成圓形的嗎?再如《反比例的意義》一課,可以讓學生課前研究,

1、什麼樣的兩種量是成反比例的量?舉例説明

2、長方形的面積一定,長方形的長與寬成反比例嗎?為什麼?

3、長方形的周長一定,長方形的長與寬成反比例嗎?自學中明白了這幾個要點,學生的探究、邏輯能力都會有大幅度的提高,對他們以後的學習、生活都是有用的。

二、上課時小組討論解決前置性作業中的問題;

1)為學生提供培養自主創新能力的良好環境。

課堂上,每個小組成員明確了學習任務之後,根據分工進入合作探究階段。小組成員之間相互傾聽朗讀,互考互教生字詞,交流自己對問題的看法,自由爭辨,最後形成小組的共同學習成果。學習中,優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並帶動學困生多思考、多發言,保證他們達到基本要求;同時,教師在巡視時,針對各小組在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及時進行現場指導和幫助。學生在小組學習的過程中產生了歸屬感,親身體會到了學習的樂趣與意義,變得更加願意主動學習。一些平時膽小,缺乏自信的同學在同組學生的鼓勵、幫助下,也嘗試表達自己的看法與見解,在老師與同學們的掌聲中獲得成功的體驗。我覺得只要是學生的主動發言,老師千萬不要吝惜讚美的語言與掌聲。學生的學習環境越是自由寬鬆,迸發的潛能越是巨大。

2)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和求異思維能力。

小組合作學習給了學生一些有待研究的開放性的問題,讓他們自己去多角度思考。每一位同學的結論都是不同角度思維的結果,同學們辯論得越激烈,思維碰撞得火花越絢爛多彩。例如,學習比喻句,在完成“把花比作什麼”這個比喻句時,有個學生説“花是笑臉”。這時,班裏的很多學生都覺得不對,有個學生卻用欣賞的目光看了看這個同學,然後對這個同學進行一番表揚,也表達了他是如何理解花是笑臉的,“春天,花開了,多麼燦爛,像小朋友綻放的笑臉。”正因為同伴間的質疑,交流,欣賞,理解,讓學生的創造潛能得到充分發揮,求異思維得到培養。在教學實踐中,深刻地體會到,開展了生本小組合作學習的班級,同學們的相互傾聽、分享、交流、互助與反思的能力明顯很強。

三、以小組為單位展示小組研究成果,充分交流學習體會,從而進一步解決問題,內化知識理解正確思維;

小組合作交流後,由小組成員或小組代表將學習中產生的學習成果,疑難問題展示出來。成果和疑難問題交流中各小組學生之間會有比較鑑別,會互相補充,互相解答。比如:我在講《温度》一課時,我讓學生彙報一下北京的氣温,零下2攝氏度到5攝氏度,從這一則信息你知道了什麼? 在全班彙報交流中,全班的每一個學生都成為學習的主人。他們為其他小組的一些獨特見解而喝彩,為自己小組彙報成功而自豪,提高了學生的自評和他評能力。學生的創新能力也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

四、學生或老師對課堂所學進行反思、歸納和總結。

每一節課結束時,問學生:“這節課,你學到了什麼?”學生通過對自己所學知識的回顧,對知識點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思維更加清晰,也更有成就感,更加樂學。

蘇霍姆林斯基説過:“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要特別強烈”。”生本課堂教學就充分發揮了學生的這種心理需求,有效地進行合作學習。學生從中真正體驗到了學習的快樂,豐富了知識,培養了合作精神,增

強了學生的思維能力。 生本教育課堂模式下的小組合作

小組合作曾一度作為新課程下所有教學評價的一項重要評價內容。但是轟轟烈烈的第一輪新課改結束後,我們發現小組合作有利有弊,我們仍要以科學的態度對待小組合作,因為我們的課堂缺少不得,當今社會的發展也而要合作。我對小組合作在數學教學中曾經嘗試過,但是在語文教學中卻很少用,覺得操作起來非常不方便。聽了張永慰老師的講座之後,我又重新思考小組合作的價值及實施的過程。以下是張老師介紹的方法。 首先是建組原則。

四人小組的建立:

1、成立四人小組:好、中、差搭配。

2、選好組長:明確職責。

3、培養組長:怎樣分工,怎樣表達。

4、給小組起名字。

5、語、數達成共識,小組固定,讓學生得心應手。在學生對合作學習認可併產生了一定興趣的前提下,科學組建小組,使學生在小組中承擔不同的角色,不同的目標要求,按明確的順序先後發言,可有效促進小組合作學習的“有序化”、“有效化”開展。組建小組,一般可安排4人,通常“學優生、中等生、學困生”的比例為1:2:1;還要綜合考慮學生各方面的差異,根據知識基礎、學習能力、發言水平、興趣愛好等搭配分工,以保證各組間綜合水平相近。角色分配,設小老師、監督員、記錄員、發言代表等。合作學習初期,小老師通常先由綜合素質高、有組織能力、有合作精神的同學擔任;監督員、記錄員由綜合素質稍遜於小老師的同學擔任;發言代表按序號能力依次增強。如1號發言代表能力遜於2號發言代表。角色交流順序,由於“交流混亂”是導致小組合作學習低效的主要原因之一,為此,可按發言代表先發言(每週的發言代表不重複),監督員(檢查員、記錄員)、小老師依次的順序進行,有多名發言代表按序號依次發言,並且發言內容要避免重複,強調“補充、修改、質疑”。角色輪換,在合作學習初期可固定角色一個月左右,等學生對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對角色責任有較明確的認識時,可採取一週(甚至幾天、一天)輪換一次的方法。其目的在於使每一學生都有可能嘗試不同的角色,得到不同的發展,並促進角色相互間的尊重。

其次是四人小組的調控:

1、抓好常規,樹立榜樣。

2、充分利用示範效益。

3、健全小組獎

生本課堂教學工作總結5

為了更好地落實1/3模式生命化課堂的教學模式,學校於近階段組織了任課教師的錄象課,在觀察錄象中,我覺得自己離1/3模式生命化課堂的教學模式,還有很大的差距,做總結反思如下:

我覺得這節課的優點是:

在這節課中,教學的基本程序符合1/3模式的特點,知識不是通過學生記憶和背誦教師講授內容而得到,而是學生在教師提供和創設的一定情境下通過導學提綱,閲讀課本,開展個人自主學習,然後,小組合作交流,得出本小組的最佳答案,最後,全班交流討論,得出正確的結論。

但是,在本節課的教學,出現了很多的不足:

一、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沒有體現人人蔘與的原則,討論過程中少數學生參與意識差。生本教育合作學習的過程主要是以學生的討論為主,學習中的諸多問題是讓學生在討論、合作、探究中解決的,學習的討論是以小組的形式完成的。在討論中,多數學生都顯得非常活躍和積極,而少數學生似乎是一個旁觀者、聽眾,他們極少發表個人見解,甚至不發表任何意見。可能是不自信吧,討論時教師明明知道他的想法很好,交流時就是不發言。

二、在課堂教學中,我有些課堂語言的隨意性比較大,急於發表自己的觀點,只要學生能講的教師就不要講,應該給學生足夠多的交流討論的機會,有些話比較羅嗦,而且,教學中,認為是比較重點的知識,在教學中,學生在敍述完後,我再重複一遍,沒有達到對所學知識的講解有的放矢,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語速比較快。

三、在教學的過程中,對學生回答問題的情況的評價沒有講究策略,沒有對學生提出的與之不同或與之相近的答案給予肯定,接受那些意料之外但卻言之有理的答案。而在教學中,我直接否定了學生的錯誤的觀點,沒有讓學生説明其中的理由。有的時候也沒有問一些補充性的問題:你為什麼那麼想,等等。

四、小組合作雖然比以前有了一定的實效性,但是,還有一定的差距,小組的1號同學的能力得到了很大的鍛鍊,有了一定的進步,但是,小組的4號同學,甚至是3號同學,仍然是被動的接受新的教學內容,比較起來,還有一定的差距。

五、在小組學習中,有的小組為了獲得發言的機會,對所學的內容不求甚解,只停留在表面,沒有一定的思維深度,當主持人再舉出反例,就不能很好的解決問題,學習問題沒有更深入的發展。

六、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我有些急於呈現自己的觀點,沒有對學生的指導通過提出問題的形式進行,在什麼情況下介入沒有把握的好,沒有給學生的交流和合作學習留出足夠多的空間影響了學生思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