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事務文書 > 工作總結

相信種子相信歲月的教育教學工作總結

欄目: 工作總結 / 發佈於: / 人氣:9.28K

20xx年,我從河北灤師畢業,十五年來,一直在農村中小學任教,鄉村的碧水藍天滋潤我的心靈,純真的師生感情浸潤我的生命,美麗的校園生活成就我的夢想。在教育這條路上,我像蹣跚學步的孩子,從開始的懵懂無知、無所適從,到後來的跌跌撞撞、曲徑探幽,再到現在一路歡笑、採擷幸福,我終於明白:教育教學是一件無比美好的事情,只要我們相信種子,相信歲月。

相信種子相信歲月的教育教學工作總結

一、推廣閲讀,收穫心靈的富足。

我喜歡閲讀。一個人的閲讀史就是他的精神成長史,儘管我們已是成年人,但是我相信成長應該是永無止歇的,而讀書就是獲得自身成長和發展的重要途徑。我中師畢業,深知才疏學淺,與人交談,常覺頭腦空虛,不敢啟齒。我常常問自己:自己連高中都沒有讀過,沒有精湛的專業水平,我怎麼去教育學生?真的要像許多人説的那樣教幾年級就是幾年級的水平嗎?我不!於是,我讀專業書籍——《人民教育》《教師月刊》每期必看,《王崧舟講語文》《朱永新教育小語》《跟蘇霍姆林斯基學當老師》等是我的牀頭必備書籍,看到《中國教育報》的“讀書週刊”,每次都會讓我眼睛發亮。我手捧一本本小小的書,卻覺得面前有一個無限廣闊的世界,在這個世界裏,我可以跟隨教育家的腳步探尋教育的真相,我可以和名師同行感受教育的幸福,我可以走入別人的人生,又可以以局外人的身份深入自己的心靈,這種感覺不讀書的人是永遠體會不出的。

這樣的美好我希望和孩子們一起分享,我想帶動着孩子們一起讀書。我還清楚地記得自己剛上師範時,同學們討論《紅樓夢》,我只能呆呆地在旁邊聽,用羨慕的眼神看着侃侃而談的同學們,同時心裏有一種深深的自卑:因為我是農村的孩子,我沒有機會看到那麼多的書。如今我當了老師,我絕不會讓我的學生將來有和當初的我一樣的自卑!我告訴他們:我們可以身居井底,但是,我們不能心如井蛙。

於是,我想盡辦法推廣閲讀活動。每學年兩次給學生開列使他們感興趣又有意義的書單,每個假期開展假期“好書伴我行”活動,“秀秀我的假期”讀書小報徵集,每學期進行一次全體同學參與的讀書交流會,舉行“我向同學推薦一本書”好書推介活動,評選班級讀書之星,舉辦頒獎典禮等等。我給學生買書做獎品,而且每本書我都針對學生的特點精心選擇並寫個性化的贈言。開始,讀書活動對於他們來説是一種煎熬;但現在每次的讀書活動都像過節一樣。我希望送給他們的不僅僅是書,更是一種愛讀書的習慣,這樣的好習慣會使他們終身受益。

我深信:愛讀書的孩子,未來的人生不會太差。蘇聯作家布羅茨基還曾説過:“一個不讀書的民族,是沒有希望的民族。”我們只是小小的人民教師,我們也許無法產生的巨大的影響,但是當我們把好書當成種子,播種在學生心中,培養了一羣愛讀書的孩子,這些孩子長大後組建了自己的愛讀書的家庭,又培養出了許多愛讀書的孩子,這些種子就在未來長成了一片永遠的葱蘢的綠意,我們的民族就永遠有希望的春天!教育是播種理想的事業。堅守理想、堅持行動,必將收穫生命的奇蹟!

二、理解孩子,收穫精神的年輕。

每個老師都會有這樣的體會:現在的孩子們跟十年前的孩子們太不一樣了!為什麼會有那麼多的問題學生?為什麼每天總會有那麼多的事情要我們解決?為什麼我們和他們溝通起來那麼困難?零零後的孩子到底怎麼了?

我也曾抱怨過、生氣過,但有一次當我為了上作文課翻出自己中學時的日記才發現,其實那時的自己也有許多問題,也會迷茫、也會叛逆,只不過比較內斂,沒有像他們不害怕家長和老師的權威,倔強地守着自己的尊嚴罷了。是啊,走過青春年少,就不應該嘲笑年少,走過童年,就應該理解童年啊!我知道自己已不再年輕,和他們會有代溝。於是,我努力地向他們靠近,聽他們愛聽的歌,看他們愛看的書,瞭解他們喜歡的明星,建立班級QQ羣,不放過任何和他們溝通的機會。我要求他們寫週記並堅持和他們“筆談”,有時要寫很長的信,從不信任到完全敞開的交流,這中間的路,我用耐心、誠心陪他們走過。我常説:“老師是個平凡的'人,沒什麼本事,但是有一件事我一定能做到,那就是:不離不棄地陪伴。”

教育是一種喚醒。每一個生命都是一粒神奇的種子,藴藏着不為人知的能量。教育能夠喚醒心靈,喚醒良知和智慧,喚醒藴藏的美好與神奇。那些青春正好的孩子恰似已經萌發的種子,他們長成一棵棵青綠的小樹,每棵樹都有它的姿態,每棵樹都有它的成長規律,生而有不同,我們所要做的就是認同並理解這種不同,即使他們長歪,用温柔的手幫它去除雜枝,即使有疼痛,我們用善良的心陪伴他們。

見證他們的成長,我們會發現他們給予我們的遠比我們給予的多,他們給我們了一個純真的世界,他們讓我們永遠生活在年輕歲月裏,他們讓我們創造不老的神話。

三、磨礪自己,收穫成長的幸福

有人説:漢語是世界上最美麗的語言,它積累凝聚了豐富深厚的華夏文化,是中華民族源遠流長、富有生命力的文化載體。我怎樣讓學生感受到漢語的美好?當然要靠上好每一堂課。我敬畏我們的語言,害怕自己上不好課,糟蹋了老祖宗留下來的財富。我知道自己差得很遠,唯有不斷地學習、不斷地歷煉。

除了讀書,我通過各種途徑來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看網上的名師視頻,竇桂梅、王崧舟、吳正憲的課百看不厭,把每個值得學習的地方都記下來;參加學校的聽評課活動也是一件樂事,聽課筆記上密密麻麻地記很多,聽別人的課也在反思自己;一有機會就去參加各種培訓,在我眼裏那是難得的學習機會;為全校教師講示範課,反覆進行教學設計的修改,虛心聽取別人的意見;積極參加賽課活動,在各位領導和同事的幫助下挑戰難關。

回首過去,我清晰地看見自己的成長。記得幾年以前,我校在全縣率先進行教學改革,一切都是摸着石頭過河,很多時候是“跟着感覺走”,每次講完課後的評課對我來説都是一種煎熬,領導説“你這節課純粹是在浪費學生的時間!”同事説“這樣做是譁眾取寵!”本以為大膽改革會得到大家的認可,沒有想到無數個不眠不休的夜晚換來的卻是毫不留情地全盤否定!當我被眾人批評時,我常常會抑制不住地渾身顫抖,幾乎落淚,那種滋味多麼難受!更難受的是自己對自己的否定,難道是我的路走錯了嗎?難道我真的無法駕馭課堂嗎?我要放棄嗎?但是夜深人靜之時,我會告訴自己:別人可以否定你的課,卻無法否定你的努力!不咬牙堅持永遠看不到最後的風景!我在別人的批評中看到自己的青澀,永遠不再對自己滿足。每次上課從不敷衍,上完課進行反思;每次賽課,都要幾易其稿,有時上台之前還在對自己的教材解讀進行質疑。幾年來,我多次在各級各類比賽中歷練自己,在縣教育局組織的各種優質課評比、素養大賽中獲一等獎,兩次獲市級優質課評比一等獎,一次獲全國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課大賽二等獎,被聘為縣兼職教研員,被評為唐山市骨幹教師。參加比賽對於我的意義,已經遠遠不是獲獎,更重要的是在準備的過程中深入的教材解讀、反覆的磨課讓我獲得了專業的發展,磨鍊了我的意志,增強了我的自信。這些無形的東西用眼睛看不到,卻已經深入我的骨髓,成為我精神的一部分。我感謝成長路上那些曾經直率地對我提出批評意見的人們,正是他們,讓我更清醒地看到了自己的不足,鞭策我在教學之路上永遠不能止步,永遠向前奔跑。

心中有種子,歲月是堅守,我們許多老師在一起就會創造一片森林,當教師體會到與學生一起成長的幸福,與學校一起成長的快樂時,才會從瑣屑的教學生活中發現教育的價值,生命的意義。

青山有待,歲月催人。十五年教育之路上風雨兼程地行走,我看到了最美最純的風景。我堅信:每個生命、每堂課、每本書都是種子,我們的心靈就是沃土,相信種子,相信歲月,相信教育是水草豐美的心靈綠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