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事件作文 > 童年作文

憶童年

欄目: 童年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2.81W

憶童年1

童年

憶童年

童年是風箏

把年輕的夢想載上藍天

童年是行星

看滿天金星閃閃耀眼

童年是歌謠

歌唱酸甜苦辣

童年是蝴蝶

在花朵中綻放

童年是浪花

沙灘上一個比一個跳得高跳得遠

童年呵

你是絢爛的海洋

淹沒了我們成長的腳印

憶童年2

光陰似箭,歲月如梭,一轉眼十一年過去了,可是,記憶的大門,並沒有因為儲存了太多東西而關上。

記得三歲那年,家裏的冰箱裏放着不少糖,可是爸爸媽媽不讓我吃,怕我吃了牙疼。於是,我想了一個兩全其美的方法,既能吃到糖,又不被爸爸媽媽發現。平時因為他們上班,所以我趁他們走後,就偷偷跑到冰箱裏拿幾塊糖,躲到房間裏鎖上門,細細的品味,吃完了的糖紙,就順手藏到牀底下了。沒過多長時間,家裏的縫隙裏到處都是我吃過的糖紙的蹤跡。

要過年了,家裏大掃除,在打掃牀底的時候,爸爸發現了牀底下的一堆花花綠綠的糖紙。老爸指着糖紙笑着問我:我們家是不是有小老鼠啊?怎麼牀底下這麼多糖紙?

“可能是吧。”

“你知道小老鼠是從哪裏把糖運來的嗎?”

“應該是從冰箱裏吧!”

説完,爸爸就領着我走到冰箱前面,讓我指指小老鼠是從哪兒偷來的糖,“那兒!”我指着爸爸放糖的地方,一臉茫然,老爸則樂得大笑。

沒過幾個星期,我又因為糖做了一件“壞事”。大年初一要拜年,家家户户家裏要擺放糖果,那天早上我們從我家去爺爺家,因為爺爺家沒有躺了,就從我們家往回帶了一包,可是,那包糖是我最愛吃的,我就和爸爸説:我拿着糖吧!老爸同意了,我抱着糖跑上車,把那包糖找了個地方藏了起來,下了車,一切都洗都準備好,但是就是沒有找到糖,爸爸問我:你知道糖放在那裏了嗎?

“沒有,可能落在家裏了,沒拿吧!”

後來,老爸在車上找到了那包糖,原來不是忘了拿,而是被我藏起來了。

每個人的童年都是無憂無慮、快快樂樂得,希望大家珍惜時間,珍惜童年。

憶童年3

我今天看見白鶴了,我也不知道是哪裏來的激動,讓我提起筆來寫。其實在城裏看見一隻白鶴是很幸運的,他劃過天空是那麼的美麗,不留下一絲痕跡,在天空盤旋,永遠是那麼自由;城裏的天空飛過最多的永遠是飛機,帶着隆隆的轟鳴聲,伴着噴出的尾氣,一閃而過。

在家鄉,白鶴是空中最常見的鳥類之一,成羣結對的,偶爾也有落單的,看着它們在天空飛,我很喜歡。特別是在黃昏時,坐在山坡上,看着晚霞,看着初升的月亮,紅紅的,淡淡的,在天的兩端形成最美麗的對稱。這時的白鶴也歸家了,在空中飛來飛去,這時我總會想起王勃千古名句“落霞與孤鶩齊飛”,雖然是羣鶴,而不是詩中的孤鶩,但此種畫卷我沒想到我能有幸看到。

我與白鶴有一段無法割捨的情感。記得小時候在一個暴雨後的下午,我非常幸運地捕捉到一隻白鶴,當然它是受傷的,因為白鶴是非常靈敏的,平時是不可能接近它的,或許是緣份吧,我與它相處了很多,感情頗深,它頑強的生命力,是我從未見過的,至今還記得許多點滴。

那時我將它用繩子栓住,讓它在河裏去叉魚,每天都這樣,雖然很麻煩,但是我很喜歡。時間長了,它的傷也早已痊癒,天涼了,秋深了,家鄉的河流會乾枯,我不希望它被餓死,只能解開它腳上的繩子,讓它自由地去生活,迴歸自然;我很不樂意,但……

深秋的早晨,空氣中伴有濃霧,伴有一絲寒冷的風,我放飛了它,它飛了,飛得很高,飛得很快樂,像第一次起飛一般,飛遠了,我看不見了。目送它走後,我的心裏很悲傷,帶着這種心情去上了學,滿腦子都是它的身影,我很想它,可惜它飛走了。

上午的時光一恍而過,中午回家,它卻奇蹟般地出現在我眼前,我很驚訝,更是欣慰。這時我明白了,時間長了,感情也就濃厚了,即使時人和動物也一樣,魚鷹和養鷹人大概就是這種。它回來了,我再也沒給它栓上繩子,因為我知道它不會走的。它每天都在田間樹頂自由地飛,傍晚的時候總會回到家中,我很喜歡這樣。( 文章閲讀網: )

北半球的冬天畢竟很冷,家鄉的河流也會乾枯。有一天早晨我驚奇地發現它不在了,找了很久,我哭了,哭得很傷心,他們便勸我説,它只是出去捕食去了,晚上會回來的,然而一切都不是這樣,晚上它並沒有回來,第二天,第三天……它真的走了,再也沒有回來。

每當我看見白鶴總會想起它,想起童年的樂趣,雖然過了很久,但我依然記得,我很懷念它,懷念這段感情,懷念天真的童年。

憶童年4

歡樂是杯酒,喝光它是為了記住它的芳醇;苦惱是隻鳥,放飛它是為了讓它永遠不再來。

——題記

童年是一張幸福的笑臉,是一句頑皮的話語,是一場美麗的夢幻,是一方燦爛的晴空。可惜,我的童年已與我告別了。

從書桌旁站起,推開窗子。陽光灑滿我的臉,卻總也照不到我那作業堆積的陰影。

窗外鬱鬱葱葱的樹盡情潑灑着濃濃的綠,麻雀在這綠的希望中清脆嗚叫。幾個小男孩在草地上嬉戲着,歡笑着,那銀鈴般的笑聲不知怎的,刺傷了我的心。

聽哥哥説過一句順口溜:“初中煩,高中難。高中生活如煉獄。”邁進初中的大門,就真該和童年Bye-Bye了嗎?回答我的是那永遠寫不完的作業。“小考週週有,大考月月有”是真的嗎?回答我的是那永遠做不完的練習冊。想着想着,覺得心裏煩了,便走出家門去呼吸新鮮空氣。

路上,看到有小孩在玩泡泡,心裏癢癢的,便從口袋裏掏出一枚一元硬幣,買了吹泡泡的瓶子。

我小心翼翼地捧着瓶子,輕輕地將泡泡吹出來。

從五彩的泡泡中,我看到了那段過去的歲月……

柳樹下,那個抱着Baby熊讀童話的小女孩:

天空下,那個眺望彩色氣球飛向藍天的小女孩:

小牀邊,那個為Baby熊縫補丁的小女孩:

幼兒園中,那個為鞦韆插上鮮花的小女孩……

潮水般的記憶向我湧來,牀頭那個殘舊的Baby熊,正挺着打了綠色補丁的肚子向我微笑。

泡泡向遠處飛去,這頑皮的小精靈,也把我的童年帶走了。

別了,我的童年。如果大樹上只剩我這片樹葉時,我會毅然選擇離開,雖然童年是美好的,可畢竟是短暫的,我要勇於面對現實,走向新的旅途!

別了,我的童年。滿載希望的青春扁舟正要起航,帶我駛向新的海洋。

憶童年5

小時候沒什麼玩具,便經常和小夥伴們湊在一起玩兒泥巴。

玩兒泥巴也是有講究的,不是哪兒隨便挖來一團泥就行。泥首先要乾淨,裏面不能有草葉兒小石子兒;其次要有黏性,這樣才容易捏成各種形狀且不容易壞。紅黏土和成的紅膠泥是最合適的,就是用來攙在散煤裏面拍煤餅打煤球用得那種土,和出的.泥不僅粘性好,顏色也好看。

常玩兒的是“摔泥碗”,和好的泥捏成碗狀,口朝下用力摔在石板上,摔出的聲音響亮且泥碗不碎便為勝。

稍複雜點兒的玩兒法就是做“響蛋”了,這個必須得用紅膠泥。拿泥先捏出個肚大口稍小的瓶子形狀,放進幾顆小石子兒,再像包包子似的把口慢慢封住,輕輕在手中來回揉搓,使表面光滑,講究的還要拿刀子刻上些花樣。然後點一堆火,把這半成品放進去燒。火熄滅後,原本軟軟的泥團就變得堅硬,用力晃動,裏面的小石子兒來回滾動作響,這便是“響蛋”了。

做響蛋是個精細活兒,封口時稍不小心便會將它捏破,或者使裏面的石子兒陷進泥裏,燒好後再怎麼搖也沒有響聲,成了個“啞蛋”。爺爺手巧,他做的響蛋皮兒格外薄,搖起來響聲就大,響蛋上刻的花紋兒也精緻。那時候總有小夥伴兒追着我説好話,為的就是要一個爺爺做的響蛋。

除了做響蛋,爺爺還會用紅膠泥捏各種小動物小房子小椅子小桌子小盤小碗小勺子,放太陽底下曬乾後就是我們玩兒過家家的道具了。因為這個,我的小夥伴兒們總是羨慕不已。

憶童年6

曾經女孩有個夢,可是夢總是那麼完美,可是夢醒了才發現那些回憶早已灰飛煙滅。都消失在故鄉的小山林中。

這個城市繁華空曠,膨脹着虛浮的快樂,而小女孩,滿目荒蕪,有人説,該回家了。這裏雖繁盛喧囂,卻始終不屬於我們。鄉音裊裊,生生扯落小女孩眼底的淚。那一抹化不開的鄉愁,不是激流,不是瀑布,是那花木掩映唱不出歌聲的枯井。

幾座起伏的大山在這幾座連綿起伏的小山村中,顯得格外顯眼。突兀的山上早已失去了夏日的那份繁盛。枯黃的落葉遮蔽了土地質樸的顏色。女孩忍不住重拾那份被包裝的童真,再次踏上兒時的祕密基地----山頂的小木屋,首先映入眼簾的卻是那份意想不到的破敗,隨之而來童年的一件件趣事在女孩的心中交相輝映。

‘姐姐看,這花真美啊’輕輕地撥開泥土。小心翼翼的將那朵花摘下,戴在姐姐的頭上。姐妹倆坐在小木屋旁互相依偎着望着山下的景色。這裏是他們童年趣事的聚居地。這裏有他們兒時的夢,就這樣他們終於長大了。終於有一天,告別還是不期而至。

皚皚的白雪給這座小山覆蓋了一層薄紗,讓他它顯質樸,又略帶輕盈,別有洞天。女孩再次登上山頂,這次她卻是和山告別的。女孩要去城裏了,去尋找另一座大山。儘管大山知道女孩就算有了新的大山也不會忘了他。但是他得知女孩要做的消息後,仍然很悲傷,不他一定在哭泣。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夢醒了,女孩再也掩飾不住心裏的悲傷。而那分悲傷卻是對兒時的懷戀。歲月的洪流,捲走了童年,捲走了夢,剩下的只是一個被歲月刻下深深印痕的傷痕累累的軀殼,和一顆滄桑的心。

沒錯,那個女孩是我,一個有着滿滿的童年回憶的我。

眼角的淚水已經湧出來了,我知道一切都回不去了,向所有人揮手説再見,就讓我們把這份美好的回憶珍藏在心底。

憶童年7

童年裏我走過的腳印不會是一片空白,那淡白的小花也不是沒有芳香,雖然有些事情讓人覺得噁心,甚至有些“善良”的人會控告我們殘害小生命,可這些,對於我們這樣的人來説又算得了什麼呢?我一想到西遊記裏的唐僧,過河怕魚有危險,騎馬怕碾死螞蟻,告誡語可以説上個一天一夜,以至於我們總把他跟父母歸為一類。

火燒蟻穴和蟻食飛蟲是我隔三差五就引起的戰爭,還有我的玩伴,他們與我“心意”相投,還記得我們在後院火燒螞蟻穴時的“壯觀”場面,多半是夏天,天黑得晚。在我的記憶中,我最好的玩伴向來都是與我來玩的螞蟻的,有時候捉一些飛蟲,運氣好,還可以捉到蜻蜓來喂螞蟻。那時多半是下午六點多,天還敞亮着,看不見什麼火燒雲或黃暈。倘使爬上屋頂,向天邊眺望才可能見到黃昏的景象。

雖説我的貫籍在四川,但出生地卻是雲南。好像在小時侯聽父母説過是來雲南做生意的,服裝生意。我記得家裏好像有一本叫《雲南旅遊景點圖冊》的書,我想也許是爸來雲南之前買的一本旅遊書,似乎母親曾説過原想在昆明定居做生意,後來不知道什麼原因搬到了瀘西,也就是在那裏結識了許多夥伴。我記起的許多事情都只是一個片段,記得最清楚的,是10歲才轉到四川定居,也就是轉到了思源小學。在此之前,我似乎記得曾多次遊返於兩地之間,時間不記得了,只記得坐過好幾次火車,每次坐火車之前爸爸總是買許多好吃的,要什麼就買什麼,在火車上夠我們吃個飽了。

玩伴倒是有,可哀的是,似乎在二零零七年時,“息改”曾對我們説,他要回老家了,我和玩伴問,你的老家在哪裏?四川。我來了興致,好像在此之前,父母也曾對我和兄弟説過在不久之後,我們也要回四川。關於之前説的“息改”,是我的玩伴之一,也許是因為方言的緣故罷,在寫他的文章時,以前都用的“息改”,他好像對我説過,他的“改”是“kǎi”,只不過當時年幼罷,也不知該用哪個字,直到現在,也不能確定該用“凱”還是“鎧”,好像是“鎧甲”的鎧,又好像不是。總該有個決定,我選擇了“愷”,它的意思是快樂,和樂,這應該對得上,而姓呢,兄弟説可能是“徐”,有可能是“許”,這就有點難決定了,我仔細的回想着雲南口音,應該是“徐”。那麼,名字就湊出來了——徐愷,這有點滑稽,像魯迅不知阿Q何名。希望他能對我這一主張的猜測原諒我。

在雲南的時光,是不能忽略的,趁着還有記憶的時候,多回憶回憶。歡樂最多的時候,就是在後院裏。我們發現的螞蟻洞,是經常光顧的地方,前面説的火燒蟻穴實際是燒了紙塞進洞穴,看火燒大了,索性撒一泡尿將它淹滅,這是不需要面子的。倘若變得現在這般大,哪還敢亂撒尿?!而最長做的,就是捉了蟲豸喂螞蟻,螞蟻食蟲是我們會興高采烈地看着,還沒見從螞蟻洞鑽出太多螞蟻,但地上已經黃壓壓的一片,也不知從哪爬出來的。至於黃壓壓的螞蟻,在我那時見過的螞蟻身體主要顏色是黃色,就是水彩筆中的棕色。在小時候,我們都認為黑色的螞蟻是“壞螞蟻”,黃色近棕色的螞蟻是“好螞蟻”,因此我不敢惹那些黑螞蟻,主要原因是因為黑螞蟻要咬人,要過的地方雖不會起包,但會形成一個紅色的小點,劇痛難忍,過一會兒就變青,可以痛好幾天。雖然那時黑螞蟻很少見,但在四川,有的基本上只有黑螞蟻,我從來沒有在四川見過“好螞蟻”。

記得去年去鄉下看“報國寺”。聽二伯説,當時鬼子來鬧村搶食,八路軍就將糧食運上山,修起一間石房,將糧食藏在裏面,後來怎樣了,我也不知道,只記得好像跟某個人有關。就是因為這報國寺,害我無故被蟻咬。在報國寺的台階上,我走累了手撐着地喘了幾口氣,不料針尖般的疼痛刺向心裏,痛得我急忙甩開手,卻甩下了幾隻螞蟻,而且是黑螞蟻,我驚呆了,我從未見過如此之大的黑螞蟻,我立刻打了一個寒戰。從此,我對黑螞蟻又多了幾分害怕。因為那種疼痛是純粹的咬,讓我回去疼了兩個星期。

另外,我給螞蟻餵食的菜譜上,有一種昆蟲是讓所有人都覺得害怕的昆蟲——蜘蛛,我捉蜘蛛喂螞蟻,有時也把螞蟻扔蜘蛛網上。此外,我們還有的事情,就是“活動筋骨”了。我和夥伴們經常在後院做遊戲,各種各樣的遊戲,這是我無法忘懷的。最常玩的,就是捉迷藏,大多時候是在晚上天黑下來的時候,地點是菜市場,整個菜市場,你能想象這是有多大,而且是晚上,掩飾物很多,人越多越好玩,這才有意思。

不過現在,一切都過去了,徐愷也在無聲中走了,黃螞蟻也沒了,純真的歡樂也沒有了。直至現在,也尋不到以前的快樂了,就連後院也賣了,也賣走了我的樂土,埋葬了珍貴的歡笑……

憶童年8

  人生就像一條綴滿珠寶的項鍊,而童年就是一顆最美麗的寶石;生命就像一棵茂盛的大樹,而童年就是一片最翠綠的葉子;記憶如同汪洋大海,而童年就是一朵最動人的浪花。童年是一潭遠遠劃過的舟影,越是飄渺無痕,越使人神往,它還是一首小夜曲,呼喚我們共同的心聲。我想每個人都有閃爍着耀眼光芒的童年。

小時候的一次,我回到了姥姥家。這天,媽媽一不小心做飯時把油濺到了手上,姥姥放下我急忙跑向了廚房,我左顧右盼,四處打量着走進了電腦房。陽光從窗户外撒進來,鐘錶彈着舌頭。我爬上了椅子,突然一眨眼看到了一個鑲着粉色小豬的玻璃瓶子。我想那個東西一定好玩兒極了,於是我踩上了桌子,踮起腳尖伸手把那個瓶子拿了下來。“真好玩!”我一連捏斷了好幾個,玩着玩着,我隱約聽見了姥姥的腳步聲,於是急忙收拾這些東西,卻整得全身到處都是。媽媽和姥姥一同走了進來,看到我狼狽的樣子。她們先是互相對視了一下,然後,就不約而同地哈哈大笑起來。媽媽温柔地對我説:“那個東西是清潔的球球髒得很,不能貪玩了這裏面的東西是有毒的。”我不捨得點着頭,這個回憶永久留在了我的記憶當中。童年啊,你是多麼美好,慢慢的、漸漸的、心就這樣插上了翅膀。哦,童年,我愛你!

憶童年9

暖暖的陽光靜靜地柔柔地落在桌上,窗外樹枝的疏影若隱若現,一片片紋路不一樣的樹葉時而沙沙作響,我的思緒也隨之飄向遠方。

在小學的時候,我很難得才去同學家玩一回,每次玩得最開心的地方就是我同桌——益曲西措家。

他們家是三層式的藏房,上面掛滿了經幡,經幡上的藏文如一個個奇妙的音符。房子坐落在一片綠色的草地裏,宛如一張巨大的綠色毛毯上的一朵美麗的燈籠花。每一株小草散發着聖潔清新的氣息,遠山如一抹極淡的水墨,在蒼藍通透的天空下空靈飄渺,山尖的那一點雪在金色的陽光下熠熠生輝,如同最璀璨的珠寶。在他們家我們每次都會拿着涼蓆,帶上酥油茶,青稞餅,在房頂坐下,呼吸青草的香氣,感受自然的美妙。任憑清涼的風兒從我們的指尖竄過,在我們的髮絲中嬉戲,在我們寬大的藏袍裏捉迷藏。有時會發出一陣陣清脆的笑聲,讓微風攜着它飄至遠方。休息夠了,走到樓梯旁一根木樁般粗大的水管前,一把抱住它滑下去,落在柔軟的草地上,起身拍拍身後的灰塵,沿着崎嶇的小徑向前奔去。

遇見鄰居家騎自行車的小孩,我們就很熟絡地跟他們一起騎自行車。在蜿蜒小路上,自行車歪歪扭扭地向前方行駛着。我坐在後座上,手微微扯着夥伴的衣服,微風拂面而來,帶來泥土的芬芳,整片草原好似浪潮,緩緩地向前湧去了。我隨意地晃動着雙腳,靜靜地閉上眼,尋覓着青草的清香。陽光柔柔地灑下,輕輕地敷在我們臉上。看見一個水窪,毫不猶豫地腳一蹬,泥水猶如激起的浪花,濺在小夥伴的衣裙上,大家就哈哈地笑起來。微風細細碎碎彷彿波浪,帶着我們的笑聲飄向遠方。那時候天很藍,雲很潔白,風很輕柔,年華很美好。

玩久了,也就口乾舌燥,我們來到了蘋果樹下。樹葉在陽光下透明而清亮。一個個紅彤彤的大蘋果靜默在樹上,散發出誘人的香氣。我們雙手一甩,將藏袍的一角扎進了腰帶,像猴子一樣,雙手雙腳並用,“蹬蹬蹬”三兩下就躥上了樹。愜意的躺在粗壯的枝幹上,看着湛藍的天空,一手摘一個蘋果,接二連三的往嘴裏塞,看到其他人同樣鼓起的腮幫子,還忍不住嘲笑對方,“嘿,你現在真像一條吐泡的魚”蘋果樹上盪漾起銀鈴般的笑聲。

有時興致再起,我們就跑到一棵枝幹柔軟的矮樹前,坐上枝幹,一個人站着負責搖那棵樹,另一個人在枝幹上享受般的閉上雙眸,嘴裏時不時的哼唱“小小的白鷺啊,請借我一雙翅膀,不會飛去太遠......”如此輪換,樹幹上便記錄了一個個輕巧的身影,一顆顆稚嫩的心。

看着粲然的笑容,聽着朗朗的笑聲,聞着縷縷的芳香......

憶想童年,燦若星辰!

憶童年10

每個人的童年都是美好的,快樂的,幸福的。猶如一朵花,帶着一絲芳香和童年的回憶,伴隨着我們成長;有時又宛如一個五彩繽紛的氣球,整個童年的回憶都是五彩的,繽紛的!

還記得在小的時候,有一次,媽媽下班晚了,快到中午了,我的肚子大軍已經給我來了個下馬威。我大喊道:〝媽媽,我餓了,做好飯了沒有呀?〞媽媽不緊不慢的説道:〝着急有啥用啊,還沒呢!〞我生氣了,威脅着媽媽説:〝媽媽,你再不給我做好飯,我就要吃紙了!〞媽媽好像沒聽見似的,就不管我啦!我拿起了一張紙,吃了一小口。咦?味道好像還不錯。我細細地品嚐着,再吃一口。媽媽從廚房裏走了出來,我還在津津有味的吃着。媽媽看見了説:〝你這傻孩子,不管你,你還真吃呀!好了,吃飯去!〞終於可以吃飯啦!我高興得跳了起來。

每當我想起來時,總會哈哈大笑!童年是多麼美好呀!

Tags: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