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日記 > 日記作文

師緣·師願的心情日記

欄目: 日記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1.3W

從教近二十年了,想想自己從一個懵懂的中專畢業生走上講台,一路歡悦和辛酸走到今天,許多心酸夾雜着甜意充滿了胸膛。在第二十四個教師節到來之際,往事又波濤般洶湧在自己的腦海裏。

師緣·師願的心情日記

記得在我讀村小的時候,簡陋的山村小學只有一座小平房和一小片較為平整的院壩,這也是我的父親在他教書生涯的第二站時,手中建立起來的第二所小學。由於學校緊挨隊裏的打場、倉庫、磨房和豬場,小學裏還是有很多大人、小孩和從生產勞動一線退下來的老年人們來來往往,學校顯得不太寂寥。從記事起,這所小學來過好幾位老師,都是不斷地更替着,有來自本村的,也有來自外村的。這些老師都不是從正規師範學校畢業的,而是從各生產隊裏推選出來的“有文化的人”,但他們都十分認真地在黑板上一筆一劃地寫着拼音、漢字和算術算式,拿着小竹棍、小木棍一字一句地發揮着啟蒙人的作用,他們是山村的大人和小孩確認為最有出息的“公家人”,也是大人們教育小孩時的標準。也正是他們讓家鄉的很多農民的子女端上了公家的飯碗。

我讀小學的時候,學校裏有一至三年級和一個預備班,四個年級三十多個學生。所有的學生全部擠在不足十五平米的教室裏,一位老師每天要從相同的時間內完成不同年級的教學。雖然上不同的內容,但由於教室是共用的,教學的時候學生免不了受到不同年級的影響,所以一年級和二年級的學生往往會把二三年級的課文背得爛熟,大人們稱我們唸的是“望天書”。我們一邊讀書,一邊用中午休息和課餘時間找一籃豬草或者割一背綠肥、撿一籃牛馬糞,有的同學甚至揹着弟弟妹妹坐在教室裏讀書。上二年級時,學校裏來了第一位師範學校畢業的女老師,她揹着孩子從鄰村小學調過來,她會教我們唱《沂蒙山小調》、《國歌》,教我們做“老鷹抓小雞”和伴着兒歌抓石子的遊戲。我們十分喜歡她的那個穿得十分乾淨和漂亮的女孩。

我成為“小老師”也是從二年級開始的,由於老師一個人帶着孩子還有繁重的教學任務,我便成為了她的助教。讀二年級時幫助她上一年級的課程,三年級時便能完成一二年級的課堂教學、聽寫、批改作業等事情。大人們遇到我時大都會用一種讚許的聲音叫我“小程老師”。從那時起,成為一名小學老師是一棵在我的心田裏萌芽的幼苗。

後來讀書的日子裏,還有我的父親等許多老師影響着我的成長,特別是我在橋頭完小讀五六年級時的班主任董老師,他總是用一種不倦的熱情糾正我們讀拼音和書寫習慣,用一種十分嚴厲的表情批評我們的貪玩,一次一次地來到寄宿生們煙熏火燎的廚房看我們是不是在吃生飯。在這些小學老師們的教育下,我們學會了讀書、寫字、寫作文、計算一些簡單的數學題,也讓我總希望自己能成為和他們一樣的人。

讀到中學的時候,有幸在那些懂高深的數學、英語、化學、物理知識和可以流暢地講解古文的老師門下讀書,更加希望自己成為一名教師,也促使自己努力地學習。我的父親也希望在他的兒女中有人傳承他的衣缽,其實他也認為我是最適合的。在臨近中考的時候,父親生病住院了,由於沒有人在醫院裏照顧他,我便一邊讀書一邊照顧父親的生活。這期間,我的信念發生了微妙的變化,看着那些穿着白大褂的.醫生和護士在忙忙碌碌中讓一個個垂危的生命從死亡的邊緣重回人間,看着父親的精神一天比一天好轉,此時我也希望自己成為一名醫護人員。

初中畢業時,父親根據我的成績讓我在中考報名表上填報兩個志願,一個是州民族中學,另一個是州師範學校。此時,我深深明白如果自己選擇讀高中,父親的脊樑將會被子女們讀書的負擔壓得更彎。在填報志願時我自做主張地第一志願填報了雲南省衞生學校醫士專業,第二志願是州師範學校,又陰差陽錯地在“是否服從分配”一欄內填寫了“服從”。當雲南省衞生學校錄取通知書寄來時,錄取專業居然發生了戲劇性變化,明明白白地寫着“實驗技士”專業,這是在雲南中等醫學教育歷史上出現頻率只有一次的專業。當時我的老師們説的理由是“全省衞生學校實驗教師缺乏,專門為衞生學校培養實驗教師”。在省城求學的歷程中,我也遇到了十分優秀的實驗教師黃老師,她既像我的母親,更是引領我走向醫學教育之路的引導者,曾經我以一篇《知音》記述她在我中專生涯中給我的知識、技能、情誼等一生中受益無窮的“財富”。還有許多傳授給我醫學知識的老師,讓我三年的中專學涯中獲取了許多醫學知識,為我後來的很多教學奠定了基礎。

走出校門,我帶着陌生與新奇來到州府所在地,之前我從未來到過這個我將生活和工作大半輩子的小城。回來報到的第二天,一紙分配報到單將我的人生定格在醫學教育的三尺講台。記得第一次真正意義的上台當老師是工作後的第二個月,原中甸縣職業中學招收了一個鄉村醫生班,我被派往任《生理學》和《生物學》兩門學科教學。第一堂課我做了充分準備,但來到課堂上時,面對三十幾位學生以及其中年齡較大、工作多年的赤腳醫生,我的神經被繃得很緊,拿着粉筆的雙手和聲帶都發生無規律的顫抖,十多分鐘後,學生們的表情和迴應給予了我極大的鼓勵,自信心重新回到了我的身上。兩節課的內容在預定的時間內完成了。伴着悦耳的下課鈴聲,秋日的陽光暖暖地照耀着我的心。那一天的下午,是我至今依然感覺最美好的一天。走出教室的時候只想唱一首自己最喜歡的歌,把自己的感覺告訴整個世界。

後來的執教生涯裏,我總是在讀書和教學中度過,將自己的熱情放在教學和管理學生工作上。記得第一次擔任班主任時,我教授的班級是護士專業,全班五十五位清一色的女同學,由於年紀相差不大,除了老師的身份,更多的時候是成為彼此的朋友,直到現在那一班的很多學生和我之間講話不用注重身份和語調,通訊聯繫依然保持十多年。當然,有時候我也會因學生的一些舉動淚流滿面。記憶最深的是在我的第十六個教師節時,那是一個在我的記憶裏十分鬱悶的日子。我當第二次班主任時的學生與其他班的學生髮生打羣架事件,我得到消息的時候事件已經平息,但我教的男學生們逃得一乾二淨。直到深夜三四點,在同事的陪同下,我依然毫無目標地奔走於城區的醫院和街道,直到一個發生皮外傷需要清創縫合的學生來到醫院,並且得知其他學生安然時,我才放下了心頭的千斤重石。第二天,當所有的學生聚在縣醫院的觀察室時,面對四十多名學生我聲淚俱下,在嚎啕大哭中教訓如同自己的孩子般的學生們。這時所有的學生都和我一樣浸泡在淚水中。

在三尺講台上度過的二十個春秋裏,其實很多時候都是十分開心的,面對一個個對醫學知識興趣濃厚的學生,面對下課後一羣學生將自己圍在中心,嘰嘰喳喳地講見過病人的情況詢問病因、診斷、治療、預防等等問題的時候;當在樓梯上遇到沒上過課的專業的學生的一聲聲“老師好”的時候;當學生的考試成績達到自己的期望值的時候;當自己的學生在他工作的領域得到他人肯定的時候;當學生興奮地告訴你:“老師我學會量血壓了、我學會了靜脈穿刺的時候……”一份滿足和開心就會掃去心頭所有的疲倦,改變了天空的顏色,又催促自己向前邁步。

“三尺講台,三寸舌,三寸筆,三千桃李;十年樹木,十載風,十載雨,十萬棟樑。”這首對聯是教師工作的最好寫照。想想自己的成長經歷和工作歷程,雖然教師這個職業很辛苦,特別是職業教育發展到今天,也許教師們的付出和學生的成績之間無法計算比例關係,也許世人對職業教育依然存在偏見,但在提高人類的文明程度和文化層次、提高勞動知識和技能等等方面教育發揮的作用也顯而易見。雖然,有的時候,我也會疲憊於一遍又一遍的講解,疲憊於偶爾的失落,但在三尺講台上度過自己工作時光也許早已緣定三生了,每一天在馬路上還有些冷清的時候,我將始終踏着曙光、披着星辰快樂地走進校園。

Tags:師願 師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