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推薦】習慣作文錦集8篇

欄目: 習慣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2.1W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寫作文可以鍛鍊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那麼一般作文是怎麼寫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習慣作文8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推薦】習慣作文錦集8篇

習慣作文 篇1

天冷得厲害,又下雪了。

無所事事,總想做點什麼打發無聊!或上網,或聽一首歌,和着吼出內心的壓抑。相信你只是怕傷害我,不是騙我。很愛過誰會捨得,把我的夢搖醒了,宣佈幸福不會來了。

我不想被打擾,是因為不想聽對不起它顯得多餘而且蒼白無力。在你殘忍轉身的那一刻,我明白一切都變了。兩顆不同軌跡的心,永遠不能相碰。雖然會時常想起,但那已然不能再算愛情,是遺憾,是哀傷,是淒涼,是回憶,回不去的回憶!想回家了,一部分是因為現在工作不太好,另外在這呆下去實在毫無意義。

要的給不起,給的不是要的。習慣就是慢慢習慣。在空氣中找尋你的氣息,你的影子,最後在心底發現了你存在的痕跡,然後莫名其妙的難過起來,很久很久漸漸的就習慣了,心也就不那麼疼了!

聽人説:魚只有七秒的記憶,七秒一過就什麼都不記得了,所以在那小小的魚缸裏它永遠不會感到無聊。真希望自己是一條魚,七秒一過就忘了所以的快樂和不快樂,所有哀傷。可我不是魚,我無法忘記曾經,曾經深愛過的人,曾經許多的承諾。更無法忘記那些冷漠,決別時的堅定,轉身時的殘忍,儘管我看到了你回眸,但結果是你斷然走了!後來,我漸漸明白,該走的都要走的。

他們説:喜歡一個人那你就放她走,是你的她會回來找你的,不是你的,她早晚會走!我信仰愛情,是因為我相信它可以讓我快樂,可以幫我迷失的心找到回來的路。那年,遇到你。我也天真的以為可以一直拉住你的手不放開,你每次都説:你會等我。我也深信,只要你願意等我始終會找到你!其實,也是現在才會發現,那是個美麗的誤會,我卻信以為真!

我總説:心態絕對一切,心態調整好了就OK了。而這一切在遭遇你的時候都會失衡。當然,也會殷切的希望知道你的境況。卻不是你的對不起,所以你打擾我了。想想也挺那什麼的。其實也沒什麼,你過的好我會高興,過的不好會難過,僅此而已,並且只是在內心深處發生,不應該為此動容。

看到了嗎?遠山黃葉飄零,那橋,那路,那山,那遠方。

習慣作文 篇2

“天空不留痕跡,但鳥已飛過。”時間無情地從指縫間悄然流去。忙碌的初中生活,無數次的失敗,無數次的跌倒,讓我們嚐盡了汗水與淚水的酸澀。

初冬,呼嘯的寒風,如刀割般讓我的心隱隱作痛。我有種別樣的習慣,便是獨自到田野散步。我拉緊了大衣,繼續往前走。

站在田埂上,眼前的世界毫無生機,因為心裏有些感傷現實。我正準備回家,只是回首間,幾片落葉飄到我的手上,腳下,葉的落下,是風的追求,還是樹的不挽留?

似乎出於憐憫,我蹲下身來,細數落葉的絲絲紋理。那千蒼百孔的葉片,只是褪了點顏色,淡淡清香殘留。我把它小心翼翼埋葬於土裏,因為落葉追求的是“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的高尚品質。

來年春天,我逃離了桌上堆集如山的課本,離開了緊張、壓抑的學習氛圍,又來到那片田野。滿眼的新綠,充滿生機,充滿希望。我微微一笑,來到那棵樹面前,綠油油的葉子,在陽光的`照耀下,泛着綠光。葉子在空中搖擺不定,好像在訴説它的故事。

物猶如此,人何以堪?

現在的我還在傷感嗎?面對挫折,敢於跳過;面對失敗,勇於鬥爭;面對黑暗,選取光明的燈把照亮前行的道路。人生道路,坎坷常在,懦夫是抱怨,退卻而失敗;勇者卻是奮發,搏擊而勝利。爭當勇者,何樂而不為?

許多事情,看不開,總要熬過去,看得開也要過去。落葉豁達樂觀的精神正是如此。

這個別樣的習慣,幫助我在人生道路上,另闢溪徑,到達別一個成功的終點。讓我在卑微中壯大自己,拒絕平庸。擁有奉獻精神,為人類為社會作貢獻。

我喜歡這種別樣的習慣,它使我受益匪淺,我將會用至終生。

習慣作文 篇3

批改作文,是作文教學的重頭戲,是提高學生作文水平的關鍵環節。但在長期的作文教學實踐中,我們絕大多數教師沿襲的仍然是學生作文教師改的傳統方法。教師們儘管付出了大量艱辛的勞動,學生們的作文水平卻總是在低谷中徘徊不前,收效甚微。這就説明作文批改由教師一手包辦的做法存在着弊端,有改革的必要。

那麼,如何改革作文的批改方法,才能把教師從勞而無功的作文批改的重壓下解放出來,才能多快好省地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呢?我認為努力培養學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和習慣,是實現解放與提高的有效途徑。

學生作文教師改,剝奪了學生修改作文的優先權,使之不自覺地喪失了修改作文的主動性,人為地養成了學生對修改作文的惰性和依賴性。而實際上,大多數學生對教師的作文評改看重的只是分數和等級,至於教師批註的修改方案則漠不關心,具體的修改操作更不了了之。如果教師的評語籠統空泛,於學生則更是隔靴搔癢,無濟於事。長此以往,學生根本無從認識到自己作文的優劣所在,修改無方,談何提高?雖然教師們也採取了個別面批的方法,但是由於受時間、精力、認識範圍與程度的侷限,往往是力不從心,鞭長莫及,也不可全面提高班級學生的整體作文水平。這些情況都表明:教師們應該把修改作文的優先權還給學生,讓學生們在長期不斷的作文修改過程中去提高寫作水平。清人唐彪説:文章不能一作便佳,須頻改之方入妙耳。此意學人必不可不知也。可見,文章入妙須頻改,而只有習作者本人在頻改中才能領悟文章入妙之法。由不斷修改而漸入佳境,古今中外的文章家概莫能外。培養學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和習慣,是學生將來適應社會生活和工作的終身需要。我們的學生一旦離開學校,很難説就不與寫作打交道,那個時候,學生們就不可能隨時隨地都拿着文章回去求教於老師,而自己修改文章的能力就有了用武之地。從教學角度而言,這正是體現了葉聖陶先生教是為了達到將來不需要教的教學思想。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道理,教師們都懂,但更要讓學生們明白:培養修改作文的能力和習慣同樣是終身受用的。《中學語文教學大綱》明確指出:要有計劃地培養學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和習慣,可指導他們自己修改,或者組織他們互相修改。由此可見,努力培養學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和習慣是作文教學十分必要和迫切的任務。把修改的優先權還給了學生,並不是説教師就可以高枕無憂灑脱一身了。教師更重要的工作是引導和指點,要設法交給學生修改作文的方法與技能。這也是一項艱苦細緻的工作,教師要以極大的熱情和耐心,循循善誘。首先要培養起學生濃厚的寫作興趣和穩定持久的寫作積極性。這是培養學生作文修改能力和習慣的重要前提。同時要着力於提高學生對作文修改的認識,端正其態度。其次要給予學生批改作文的技術指導,使之具有相對的可操作性。規定運用統一的批改符號,如下:

附圖{圖}

附圖{圖}

然後,還要讓學生明確修改作文的範圍和要求。總的來説,文章修改有四個大的方面。一是改語言,就是修改標點符號、錯別字、病句,還要看遣詞造句是否通順簡潔、準確生動、妥貼得體等。二是改結構,要看謀篇佈局是否合理完整,層次是否清晰,過渡是否自然,伏筆呼應是否巧妙等。三是改中心,要看題目與內容是否相符,立意是否正確、新穎、深刻,主題是否突出,論點是否鮮明,能否統率材料等等。四是改材料,主要是看材料的取捨是否精當,是否有利於突出文章的主題思想等等。當然,不同的文體有不同的要求,修改時要靈活掌握。至於具體的修改方法,不是三言兩語能夠説清的,那要靠長期作文修改實踐的不斷積累和總結。但只要能修改出內容與形式完美統一的文章,就是行之有效的作文修改方法。

寫的能力要靠寫來培養,也要靠改來扶掖;改的能力固然離不開寫的根基,而改的能力則主要靠改的實踐來造就。在學生明確了作文修改的範圍和要求之後,教師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如何去培養學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和習慣呢?筆者認為下列方法可供參考和借鑑。

1.冷改法。冷,即是冷處理。先將學生完成的作文收集起來放置3~4天后再發還給學生,引導學生站在讀者的角度通過默讀重新審視自己的作文,找出其中尚需進一步修改完善的地方並着手修改。此法既可消除學生作文後私於自是,不忍割截(白居易語)的心理,又可使學生在原作的基礎上引發新的思維火花。長期進行這種作文修改訓練,在潛移默化中能有效地培養學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良好習慣。

2.換改法。即將學生作文進行同學間的交換修改。此法可以在一個或兩個班的學生中採用。換改法可使學生完全改變自身角度,以鑑賞者的姿態,根據自己的審視標準吸取原作長處,且大膽地指出原作的不足並提出修改建議。換改法有利於學生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從而提高班級整體作文水平。

3.集體評改法。先印發1~2篇有代表性的中等作文,在學生通讀全文的基礎上,再由教師逐段引導學生集體評議其優劣,並對不足之處提出修改方案。最後由教師總結,讓學生進一步明確文章的可取之處和最佳的修改策略。此法以討論為主,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舉一反三,打破學生思維定勢,在論辯中能讓學生積累大量的作文修改方法。呂叔湘先生就十分推崇這種方法。

 4.導改法。此法較為強調教師的主導作用,要求教師對學生的作文給予修改的引導和指點,提出切實的可行的有效的修改意見。這意見既不能是教師包辦的修改處方,更不能是讓學生莫明其妙,無從下手的玄乎之詞,應該是具有較強操作性的點撥之語。導改法可採用書面批註引導,也可採用課堂口頭點評的形式。導改法是目前普遍採用的作文評改方法之一,是多角度多層次培養學生作文修改能力和習慣的基本方法。

 5.示範修改法。此法是指用示範作文啟發學生在比較中找出自己作文的不足之處,並作出修改的訓練方法。示範作文可以是經過教師修改後的學生優秀作文,也可以是教師的下水作文。採用示範修改法要注意防止學生可能產生的盲目模仿和照抄照搬的不良行為。

6.定點修改法。定點修改法是指將包括文章內容、結構、語言等在內的諸多板塊,根據不同文體的不同要求分解為若干個修改訓練點,然後逐步進行有針對性的定點修改訓練。這種方法看似瑣碎,但效果明顯。一次作文完成一個寫作點的修改訓練,循序漸進,循環往復,各個擊破,步步為營,最後綜合起來,就能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並養成學生的作文修改能力和習慣。

上述六種作文修改教學法,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的運用,當然不能在一段時間內單一地使用一種方法,而要不斷交換地綜合使用,以增強教學的靈活性。總而言之,無論採取何種方法去培養學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和習慣,都必須遵循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訓練為主線的教學指導思想,通過教師切實有效的方法引導學生下水,練習游泳的本領。只有這樣,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

葉聖陶先生説:什麼是教育?簡單的一句話,那就是養成習慣。這一思想同樣適用作文修改教學。我們在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和習慣的同時,更要養成學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和習慣。只要教師在導的方面下苦功夫,做到巧導善引,切實有效,就能點鐵成金,就能逐步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就能在訓練中逐步培養學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和習慣。

習慣作文 篇4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習慣,而奶奶在飯桌上的習慣,卻使我久久不能忘懷…… 每次都是奶奶做飯,她每每做完飯就習慣性把菜都盛好,最後盛她的飯,而坐也不做在離菜進的位置,都夾不到菜,這是我小時候發現的。

兒後來,我發現飯桌上似乎有一條隱形的三八線,把我和奶奶分成兩個地。“三八線”這頭數不盡的大魚大肉,各種魚,肉,蛋,湯應有竟有。而“三八線”那邊,好像永遠都是那幾盤泡菜,要不就是素菜,與這邊新成了鮮明對比。而奶奶每次這樣拜盤,她也索性不過“三八線”永遠手中的筷子只在那幾個盤裏倒騰。就有時過三八線的時候,只吃盤裏的辣椒,洋葱 。要不就是為我夾菜。自從我發現了後我們也經常為奶奶夾菜,可每次都換來“不吃不吃,你們留着吃吧”或者“不行,醫生説了我不能吃”等等,有時我們都把菜放到他的碗裏了她卻又把菜丟到一邊,皺着眉頭,假裝生氣的説:“我説了不吃,偏要跟我夾”。

沒次都有很多剩菜,特別是夏天,有很多菜隔夜就不能吃了,可奶奶一向愛節約,每當我們要丟到剩菜時,就是奶奶唯一自願吃葷的時候啦。他總説“不丟不丟,我裏吃”説了多少次可奶奶就是不聽,唉……

我們都知道奶奶是為了我們好,可不至於這樣吧,為了我們這習慣太特別了……

不僅是奶奶,爸爸媽媽也有別樣的習慣,出去玩是,媽媽總不忘一聲叮囑“注意安全,早點回來”做作業是,爸爸總端來一盤水果或牛奶。

時光荏苒,家人們的習慣陪伴我的成長,我好像已經離不開他們的習慣,我知道,這習慣就會像他們對我的愛一直延續……

習慣作文 篇5

時間是一切行為的基礎。

——題記

我有一種不同尋常的習慣。

自幼喜愛古風的我,常常愛暢想一些只有夢裏才會發生的事——“我置身在世外桃源,漫天桃瓣隨風飄起,有一女子坐於樹下為我伴奏,我在林中翩翩起舞......”可我發現光是暢想實在乏味,直到我找到一種精神寄託,才使我的生活漸漸充實起來。

“烏蓬槳聲搖漁歌悠悠地南去,夕陽斜晚意楓林的烏啼...”一曲悠揚的歌聲飄進我的耳畔,使我對江南的水墨風韻有了極大的興趣,於是便開始收集各種資料,查有關江南的詩詞歌賦,這種熱忱延續了很久,甚至成為一種習慣。

人們都説歌是虛無縹緲的,可恰恰相反,一首《清明雨上》使我懂得了很多。“我在人間彷徨,尋不到你的天堂,東瓶西鏡放恨不能遺忘...”當初聽到這首歌時覺得這又是一首祭奠逝去的愛情的無聊之作,習慣性的上網查找一下資料才發現——原來這與愛情無關,是許嵩為紀念去世的姥姥而寫,而那句歌詞的含義也不是如此的膚淺。天堂與人間是由雨滴相連,這恰巧對應上了這首歌的線索和名字,雨滴作為橋樑為自己的姥姥送去思念,那是一種人們無法體驗到的懷念。而東瓶西鏡放也有一種特殊的習俗:中間放着鐘錶,東瓶西鏡相結合即是——鍾(終)聲(生)瓶(平)鏡(靜),是老一輩人“迷信”的習俗,但因懷念,這習俗也成為一種標誌......看了種種材料,再聽一曲遂能體會到“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了。

此後每有一首我感興趣的古風歌曲,便會細細品味,賞析其中的文化底藴,自從這成為了一種習慣,我才深知,每首歌曲都是經過時間的打磨,人們的智慧一點一滴聚集而成。我的暢想也被這富含濃濃古風的曲調充滿,使我的生活有了更多的意義。

欣賞歌詞也是一種習慣,我相信,這習慣可以豐富我的知識,彌補我的不足,使我發展成為一個更完美的人。

悠悠古風撫我心,賞得一曲千人意。

——尾記

習慣作文 篇6

人無完人,日常生活中,每個人都有壞習慣,而我也不例外。

我這個壞習慣,一年級就有了,我在上課時老師好像在唱催眠曲,使我不知不覺睡着了。

有一次我上課又睡着了,於是,老師拿起一支粉筆往我臉上一扔,我被驚醒,誰扔我?看到老師臉上的表情,我瞬間好像懂得了一切。

我這個壞毛病一直纏着我不放。終於,我的班主任想到一個完美的辦法:用集“好”字的方法來治這個壞毛病,只要我上課不睡覺,老師就會給我寫個“好”字,有30個“好”字,可以得到一樣想要的東西。後來我改掉了這個壞毛病。

可是好景不長,四年級時我們換了一個班主任,我這個毛病又生成了,我想我得想辦法改掉它。

每個人都有壞習慣,如果不改掉它,後果不堪設想,你以後將一事無成。

習慣作文 篇7

週末和學姐一起聊天,她跟我説起了三點自己一直在堅持的好習慣,正是因為這三點,也讓她的業務成績一直在工作中是處於領先的狀態。

她提到的第一個習慣是,凡事要學會提前做計劃。

這是一個我們大家都很熟悉,且不算祕密的方法了,可問題是知道的人多,做到的人卻少。學姐説平時不管是上班處理事務,還是在家的時候,或者外出購物等等,她都會提前做一些安排,就像每天做一些清單計劃,購物列表,提前十五分出門趕車可以錯開高峯期,以及一些旅遊攻略等等。正是這些大家熟知卻不屑的小細節,讓她省了不少時間與精力,無形中比他人變得更優秀。

關於第二個習慣就是每天一定要留點時間做總結,也就是所謂的覆盤。

這更是我早已知道的訣竅了,但説實在話,真的沒有堅持下來。而學姐正是每天利用睡前的半小時,認真地梳理了自己的一天,瞭解哪一些需要改進,哪一些可以繼續維持,一天天下來,進步是肉眼可見的。

還有第三點就是不要停止學習,一定要用業餘時間去再學一些技能。

這些技能可以是做PS,或者PPT,也可以是舞蹈,練琴等等,有些東西乍看好像沒什麼作用,可當你要用的以時候,就會發現你無形中比他人多了不少的機會。就如同學姐業餘學的舞蹈,有一次見客户,對方喜歡舞蹈,結果就談的高興,訂單也定了下來。

聽了學姐的話,我才更明白,有時候,更是這些你覺得不起眼的小習慣正悄悄地拉開了你與他人的距離。

習慣作文 篇8

讓我成為雨的一部分,濕潤了自己,同時也濕潤了世界。

——題記

雨是大海的歎息,天空的眼淚,田野的微笑……雨,富有詩情畫意,對於雨,我總懷着別樣的情感。我喜漫步青石小街,靜靜地聽雨,賞雨,思雨

千年的古街,現在冷冷清清,但也掩蓋不了曾經的繁華。我獨坐在一間小客棧裏,泡一壺香茗,細細品味。門外,淅淅瀝瀝的小雨,像斷線的珍珠散落在屋檐上、地面上,叮叮咚咚,好不熱鬧。我慢慢起身,踱到窗前,斜倚在窗框上,看那“調皮的孩子”東跳跳,西蹦蹦,發出一連串的驚響,如自行車壓過一般。可是凝眸注視那雨中的老樹根,像回憶般蔓延,將我帶到了千年以前。回憶裏,古街依舊下着雨,可卻是那般空靈的聲音,我不禁低頭沉思,看着那雨滴一點點進入土壤,我彷彿聽見了她那纖細的足音。

陽春三月,微風拂過水麪,天空中忽的落下一個小雨滴,我注視着它從空中迅速降落,在水面消失殆盡,泛起陣陣漣漪,然後慢慢擴散開來,直至水面再也掀不起一絲波瀾。剎那間,天空中跳下無數個傘兵,形成了一堵天然的屏障,彷彿子彈也穿不透。這雨,來得快,去得也快。它為這個城市洗去了污濁,也紅了櫻桃,綠了芭蕉,沾了衣裳,落了閒花。它是春姑娘帶來的天使,它讓世界擁有平和的靈魂。它在麥田溜過,麥子黃了。它在柿子樹上跑過,柿子紅了臉。它總用她甘甜的乳汁哺育着世間萬物,它是無私、勇敢、堅強、樂觀的。

雨中之城,擁有一顆平和的魂。雨後的太陽,在清晨中哲思;雨後的萬物,在純粹中生長。朦朧煙雨,如畫如詩。

我喜歡被雨水包裹着,因為那樣使我與自然更近了一步,我能觸摸到大自然的皮膚與血液,感受到它富有生命力的跳動。自然,就是那麼神奇!無雨的日子裏,我念着它;有雨的日子裏,我在雨中沉思,成為雨水的一部分,與之融合。這個別樣的習慣將伴我永遠!作文

Tags: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