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談談生活中的儀式感

欄目: 生活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1.53W

在拜讀了紀如景著作的《儀式感:以喜歡的方式過一生》,頗有感觸,三兩文字,記錄成文。

談談生活中的儀式感

儀式感是什麼?這個認知很關鍵。很多時候人們把“儀式感”視為虛偽浮誇,等同於形式主義。的確,缺乏智慧和思考的行頭、假把式給人抽離和空洞之感,那樣的儀式感太虛。

真正的儀式感應該是一種認真生活的態度,認真的製造出一種莊重的氛圍,是認真對待生活,同時希望被生活認真對待。

生活需要儀式感,在儀式感的渲染下,我們將虛幻的、抽象的、不可捉摸的東西變作實體,變作記憶。那麼缺少儀式感生活會怎麼樣呢?

感受最深的就是現在的傳統假日儀式感已經大大弱於往日。其中以春節為例。依稀記得兒時春節的記憶,春節之前的很多天就開始置辦年貨,我記得當時一大家子騎着機動三輪車去集市置辦年貨,要買的東西都是提前寫好在一張紙上的,小到火柴、針線,大到禮品爆竹,東西買的非常齊,好像往後就沒有售賣了。現在置辦年貨倒是越來越方便了,還記得去年我問母親為什麼快過年了,還沒有開始置辦年貨,她説現在這個時代還怕買不到年貨,大年二十九晚上去買也不遲,我沉默了。

兒時總會買各種各樣的煙花爆竹,大紅鷹,雷王,傳奇,類型也有很多,雙響炮,三響炮,擦炮,摔炮……現在因為環境問題,煙花爆竹被禁放了,現在過年寂靜無聲了。

小時候有的紅包很多是紅紙包的,我記得外婆總會把最好看的紅包袋給我,壓歲錢真的是我壓在枕頭下的;現在送紅包的環節真的是越來越赤裸裸的金錢交換,“你的拿到的紅包還不是我拿錢去換的”,説的確實有道理,有道理到了你已經對送紅包這種形式感到無所謂……

類似春節一類節假日的儀式感越來越淡了。現在的假期年輕人寧願以工作的名義待在鋼筋混泥土鑄造的城市裏,寧願趁着這段假期出去旅遊,“家,少我一個人還不是照樣可以過節”。

當然我們也感受到了儀式感的漸漸淡化,“現在的年味越來越淡了”,“鄉愁在現在如今好像已經不存在了”……

生活裏要是有儀式感的,否則就會弱化彼此的想念,就會讓家庭失去它的氛圍。

生活的儀式感不僅僅存在於傳統節日中,還存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吃是一種儀式,做也是一種儀式。所有的媽媽知道廚房煙熏火燎但就是不願意遠離,所有的廚師都知道烹飪的工作很累但依然在廚房忙碌。菜刀與菜板碰撞的`“篤篤”聲,鏟子與鐵鍋相遇的“叮噹”響,熱油遇水的炸裂聲……烹飪的每一個步驟都有儀式感,通過這些步驟,生活具有獨一無二的味道。美食不在於食物的美味,而在於烹飪、進食這一系列環節構成的儀式,每一個成年人離開家後都存有媽媽在廚房裏忙碌的記憶,那就是家的儀式之一,也是就蔡瀾説“世界上最極致的口味永遠是媽媽的味道”的原因吧。

還記得我第一次佩戴上紅領巾是多麼莊嚴地事情,儀式感告訴我此刻我是一名驕傲的少先隊員。還記得我大一進部門面試是多麼緊張,儀式感告訴我,我要好好對待這份工作,儀式感在這時候給人更多的是一種歸屬感,一種責任感。

以前看到過一篇文章叫《方便麪的儀式感》,不管日子過得多麼緊湊,生活都可以有儀式感,這種儀式感更多是表現你對生活的熱愛,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不僅是個人,一個國家也有他的儀式感。比如説奧運會的開幕式。這是一種更盛大、更復雜的儀式具有政治經濟文化等多重含義。向世界展示國家的綜合實力,,建立一個國家的新身份,一個集體的新形象。

生活中看似無趣的事情,若用認真的態度對待,就會變得莊重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