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關於各地家鄉的風俗作文600字範文

欄目: 家鄉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2.59W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關於各地家鄉的風俗作文600字範文,歡迎大家分享。

關於各地家鄉的風俗作文600字範文

關於各地家鄉的風俗作文600字範文1

我們國家有着許許多多的節日,比如:重陽節,清明節,端午節,春節……這些節日在每個地方都有着不同的風俗。

春節,在我們這裏的習俗可有着一大筐!大年三十的時候,我們家的親朋好友都會紛紛來到我們家吃上一頓上好的年夜飯。吃完了年夜飯以後,我們小孩子便會拿着鞭炮自由自在的玩,大人冷着在家聊天,大牌,或者看電視節目,愛做什麼就做什麼,直到很晚我們才睡覺,臨走時還依依不捨的告別呢!

大年初一,我們一家人早早的便起了牀,然後便喝上一碗我最喜歡的雞蛋棗子湯,再搭配一碗香噴噴的水蒸蛋,一個早餐就這樣被我們吃光了,在一聲聲的爆竹聲中,新的一年便隨之開始了。我和爸爸就去親戚家拜年了,拜年是我最喜歡的一件事,因為可以收到大人們的壓歲錢,用來買我最喜歡的東西,這也是我最喜歡的環節,你想知道為什麼嗎?因為我的腰包也會隨時變得鼓鼓囊囊的,哈哈,相信你已經猜到了。因為大人們都給我壓歲錢,每人給兩百元,腰包就鼓鼓的吧!到了傍晚時分,夕陽隨着天空中那一朵朵五彩繽紛的煙花,慢慢的下垂下落,那一刻真是太美麗,太開心了!

我們家一般是臘月二十四開始打掃屋子,然後給灶王爺上好香,保佑我們一家人一年平平安安的,被上香的時候,要非常的嚴肅,要誠心誠意,這樣灶爺就會在玉帝面前説好話,保佑我們家平平安安。二十五開始做臘肉,奶奶做的可香了,我們狼吞虎嚥地吃,才五分鐘,一排五斤的臘肉就被我們吃光了,我們戰鬥力可是很驚人的!臘月二十七開始貼對聯,媽媽説貼福字要倒着貼,這樣就代表福到家了。大年初一下午,一人託個盤子,盤子上再放一個“平安”——蘋果,寓意着平平安安。大年初一走一走最親的家人家裏,初二開始走親戚家,一直走到元宵節才能結束。

這就是我家鄉過春節的風俗,你呢?

關於各地家鄉的風俗作文600字範文2

在這片廣闊的大地上,各個地方都有着過年不同的習俗,如吃餃子、做豆腐、燒豬腳等等,而我們家的風俗就是搗年糕。

“呯——呯——”一陣陣有力的敲打聲傳入我的耳朵。此時還在懶洋洋睡覺的我心想這麼大早上的在幹什麼呀!這麼吵,不知道有人在睡覺嘛!於是我沒有理會它,翻了個身又繼續睡覺了。可這聲音越來越大,彷彿在警告我不要再睡覺了,該起牀了!終於,我拗不過它,無奈之下,我離開了我心愛的小牀。

從牀上爬起來的我,準備去一探究竟。當我到樓下時,隔着老遠就看到三五個人站在那裏,似乎在弄些什麼東西,於是我三步並做兩步飛奔過去“哦——原來是在搗年糕啊!難怪聲音這麼大。”只見媽媽和外婆,一人手持類似錘子的工具,一人在撥弄着年糕。媽媽和外婆動作十分嫻熟,錘一下撥一下,錘一下撥一下......而此時在旁邊看着的我早已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與興奮之情,於是我就央求媽媽讓我搗一會兒,媽媽沉思了片刻,便答應了。

“嘿咻,嘿咻!”我一邊喊一邊拿着這個錘子一樣的東西,它可真不是一般的重,險些我還差點摔倒了呢。“啊,我搗不動了!”此時的我臉通紅,舌頭在外面伸着大口喘氣,好似一條小狗。我的兩腿已經發麻,站都站不穩了。可是我辛辛苦苦賣力了這麼久,不僅沒搗好年糕,還把年糕搗得不成樣子,真是枉費了我一片心思啊!而此時大家看着我這狼狽不堪的模樣,早已笑翻了天。

這我哪能忍得了,不過好在媽媽給我煮了香噴噴的年糕,可我還是太心急,到現在舌頭還痛着呢!

關於各地家鄉的風俗作文600字範文3

正月裏,中國農曆的春節,在這個萬眾歡欣的時節,各種各樣的香味在這個月份裏集中釋放。有水仙花、蘭花等散發出來的香味;有祭祖拜佛燒香的香味;有煙花爆竹的火藥香味......

依稀記得前幾年的春節,我們在老家過年。年夜飯後,大家開始放煙花爆竹。我覺得很好玩,但又膽小,害怕那火苗,尤其喜歡又怕那一聲“砰”。父母親便陪我一起,我們手裏提着爆竹來到空曠的院子裏,父親先點燃一根香煙,並告訴我只需要藉着這小小的火苗就可以引燃。父親邊説邊慢慢地彎下腰,手中的香煙穩穩地伸向爆竹,碰到火線了,咦,沒點燃,父親非常鎮定地又點了火線,然後不緊不慢地移開腳步,燃了,“砰”一聲響。

而這時,母親已緊緊地捂住着我兩隻小耳朵,爆炸聲也變得沒那麼響亮,但我聞到了濃濃的火藥味,在這特殊的日子裏,我吸着鼻子狠狠地捕捉那一絲爆竹燃放的氣息。父親熟練的放了一個又一個,過了一會兒,他喊着依偎在母親身邊的我過去放一個。我一步一步的挪過去,心裏害怕極了,父親的鼓勵給了我膽量,爆竹的魅力也使我加快腳步走到父親身邊,他耐心地彎下腰再一次示範給我看,用肯定的語氣説:“沒危險,別怕,我在!”父親的話不多,卻讓我內心不再慌張。點燃爆竹時爸爸就站在我身邊,手伸開着,好像時刻會把我拉進懷裏。我小心翼翼把顫抖的手慢慢地伸向引火線,又快速縮了回來,沒點燃。再一次,火苗剛接觸上我拔腿就跑,咦,沒聲音呢。又再一次,終於,我點燃了爆竹。

父親臉上綻開了鼓勵的微笑,母親走過來温柔地摟着我並誇我是個小男子漢。在這一瞬間,我感覺自己是最幸福的孩子,高興、緊張、興奮都混合在了一起。隨着濃濃火藥味的散開,我在這種味道里像是找到了勇氣和幸福。

濃濃的年味依舊,爆竹和煙花在不停地燃放。抬頭仰望星空,絢麗燦爛的焰火,伴隨着瀰漫在空氣中的味道,還有父親那一雙大手,這種場景在回憶中長久留存,而那年節的香味,在正月裏始終散發着獨特的氣息。

關於各地家鄉的風俗作文600字範文4

黎明的曙光揭開了夜幕,吐出了燦爛的晨光以及金色的太陽。這是一個嶄新的開端。湛藍的天空,潔白的雲朵,小鳥歡快的歌唱,花兒伴着小鳥的歌翩翩起舞……大家都沉醉在新年的喜慶氣氛之中。我揉揉惺忪的雙眼,回想起昨天歡騰的除夕。

除夕早上,我們一幫孩子耐不住寂寞,也按捺不住喜悦,挨家挨户地串門,跟小夥伴們在樓下瘋玩,玩着捉迷藏,踢毽子,有時還會看別人貼對聯……直到大人們下樓叫我們回家時,我們才嬉笑着往家跑。

這天沒有作業,可以説一整天都在休息。天剛擦亮,我們就會掛燈籠、放鞭炮。説起放鞭炮,還有個有趣的傳説。鞭炮也叫爆竹,《神異經》裏説:“西方深山中有人焉,其長尺餘,性不畏人,犯之令人寒熱,名曰山魈。以竹著火掛熚,而山魈驚憚。”這是爆竹起源最早的記載,説明當初人們是為了驅嚇危害自己的山魈才發明了爆竹。因為山魈最怕火光和響聲,所以每當除夕,人們便用爆竹將山魈嚇跑。這樣年復一年,雖然人們並不知道所謂的山魈是否真的存在,但放爆竹還是成為了歡慶新春的年俗。

我們家也不例外,一過年就買了各種各樣的鞭炮,終於在大年三十晚上派上了用場。夜的黑幕拉開,將夕陽的霞光吞噬,這便是熱鬧的開始。一時間,大家都走出家門,十分熱鬧。大街小巷中,我們小孩子的爆竹都是柔和的,一晃就會閃出點星星光,兩三根握在手中,像用銀河的繁星織出的綵緞。大人們放的炮是迅猛的,火爆的。將炮捻子點燃,在震天的響聲中,炮飛上天空,在夜空中綻放出一朵朵彩色的花……我們這些小孩子也被吸引了過去。

雖然那絢爛只是曇花一現,卻照進了我們的心裏,以至於每每想起,都回味無窮。

關於各地家鄉的風俗作文600字範文5

春節,一個千家萬户團圓的好節日,她是我們家鄉最傳統的風俗,更是我們萬千炎黃子孫傳承的好節日。

春節,每年大年初一,家家户户都歡歡喜喜貼春聯,轟轟烈烈放鞭炮,高高興興吃年夜飯。

傳説,每年大年初一,山中有一隻怪獸,叫做“年”,會從山上下來到村莊裏吃牲畜,不僅如此,連人也不放過。所以人們都躲在家裏不敢出來。許多勇敢的人去和年鬥爭,但都一去不復返了。有一次,一個人躲在家裏用竹子烤火,突然竹子爆裂,發出巨響,驚動了外面的年。人們見狀紛紛點燃竹子,最終成功把它嚇跑了。後來人們發現,年獸害怕聲響,每到大年初一便點燃爆竹,從此再也沒有收到過年的攻擊。這一天,人們歡聚於一堂,放鞭炮,貼春聯,人們稱之為過年,又叫過春節。

除夕,春節前的一天,大人們貼春聯,上燈籠。他們買來對聯,貼在家門口,婦女們在家裏打掃衞生,把一年的塵埃都掃去,孩子們則幫大人們做助手……這一天,大家都忙完了,晚上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在外辛苦工作的爸爸媽媽回來了,在外求學的孩子們回來了,還有些一年不見的親人們都回來了,只為在這一天吃上一頓團圓飯,盡訴一年對家人的相思。這個晚上,看春晚也成了必不可少的節目,一家人圍坐在電視機前,時而大笑,時而感動……

星星跟着月亮走了,終於迎來了我們最期盼的日子,春節這天早晨,孩子們紛紛向大人們拜年,説一些吉祥的話,大人們便拿出壓歲錢給孩子們,孩子們欣喜若狂,這天,鞭炮聲不斷,好不熱鬧。中午,家家户户都聚在一起吃飯,説説笑笑,把一年的成績和收穫都分享給大家。下午,老人們聚在一起打牌,大人們則陪同孩子們玩耍……

春節是最熱鬧的,也是最令人開心的一個節日。

關於各地家鄉的風俗作文600字範文6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每個地方都有各自的特色,我家鄉也不例外。

我家鄉在德慶縣舊院村。那裏山清水秀,風景迷人,鳥語花香,綠樹成蔭,連過年的風俗也別有一番風味。

年三十那天,早上一起牀洗漱完畢就得忙開了。首先要去柴房拜灶神。灶神是天地之間的一個神,每到今天,他就會告訴上帝這家人一年的喜憂,所以人們買來麥芽糖,先上他幾株香,以示尊敬,然後放一碗麥芽糖,拜三拜,讓他只報喜,不報憂,這樣上帝以為我們過得很好,就能讓莊稼風調雨順。

拜完灶神,大概9點左右就開始做午飯了,午飯幾乎就是年夜飯的“彩排”,因為只是有些人現在來不了。

菜也有講規矩哦!必須有兩碟青菜,意思就是莊稼在夏天可以長得葱葱綠綠的,保證秋天好收成。然後是一大碗水煮蛋,只能是孕婦吃或者還沒生的吃,除此之外,就只有小孩可以吃了。然後是一碟公雞肉,意頭是在人們滿山頭叫牲畜的時候不傷害到嗓子。再來1碟紅鯉魚,必須有兩隻,意頭紅紅火火,年年有餘(魚)。

吃完午飯,在平時,應該是每日一次的午後休閒時光,但今天不是,2點左右就要為年夜飯開始動手了,這個切菜,那個砍排骨,這個生火,那個加柴。大約4點半有多的時候,更為熱鬧,新屋舊屋的柴房一共8個灶洞都塞滿了柴。年夜飯得在7點前開台,必須要有三個人邊吃飯,邊守柴房,因為這時灶神君嘴上的麥芽糖已經快沒了,沒了的話,就會向上帝報憂了,不過,在家人面前,他是不會這樣做的,七點半上帝就回去休息了,守到七點半就OK了。

到了8點30,人們守歲肚子餓了不能再吃年夜飯的了,只能吃甜食糕點,因為今後三天,是全村的休息日,吃光了就不能做了。

12點00開始了“鞭炮交響曲”,全村都放超長鞭炮,不過是有節奏的哦,這邊剛燒完,那邊正在燒,比年夜飯和製作過程更加熱鬧了!!

這是我家鄉的風俗,你的呢?

關於各地家鄉的風俗作文600字範文7

中秋,雖沒有春節的熱鬧,但去有屬於它的獨特意境。

——題記

從小到大,度過有許多節日,隆重的端午節,熱鬧的春節,還有盛大的國慶節……而我卻喜歡那有着淡淡味道的中秋節。雖説是簡簡單單的一天,但卻有不少的習俗,這裏我就給大家介紹一下。

聚餐情

“每逢佳節倍思親”。沒到中秋,我們一家族的人都會聚在一起吃團圓飯,互相問着最近的生活情況,增進着之間的感情。身在異鄉的他們,是否可以和家人們團聚?是否能放下手中的工作,和家人們團聚?我猛然地發現,自己是生活在一個多麼幸福的家庭裏,我沒有理由不去珍惜這親情的温暖。

“舞龍”歡

所説的“舞龍”,不是真正的拿着龍頭在轉的那種,而是用一些草或樹枝編成的“龍”。晚飯過後,大約是在七八點的時候,就會聽到有一些小孩子在喊:“龍,龍,四季興隆,一本萬利…”他們託着“龍頭”挨家挨户地走着,盼望家裏的主人會給他們一些利是,圖個吉利。許多主人為了能過個好節日,多多少少都會給他們幾封利是。這個習俗不知別處有不,但在我們家鄉,是年年都會有的。

賞月情

中秋,當然少不了賞月和吃月餅啦!我們早早地把月餅、水果和祭祖的香燭準備好了。上到陽台,嘴饞的我忍不住拿起一個水果,正準備把它放進口的時候,媽媽就説這要拜了祖先才能吃,我失望地把水果放下了。抬頭望了望天空,中秋的月亮真美,美到想咬一口。“近水樓台先得月”,我家前面正好有一個魚塘,月亮的影子映在水上,微風吹過,泛起一層層波紋,月亮的影子也隨着蕩起來,直盪到我的心田,那感覺,真美……我們還把那先前買好的燈籠點亮,掛在頭上的杆子上,吃着那蛋黃月餅,賞着那屬於中秋的月亮,美美的。

在我看來,我家鄉的中秋節,雖很普通,但它卻藴含着濃濃的親情。就是那獨特的親情,使我一輩子都不會忘記這個淡淡的中秋節。

關於各地家鄉的風俗作文600字範文8

我的家鄉來自四川內江市資中縣的一個小鎮,有被稱為“小資中”的美譽。家鄉每年年底就會有做香腸和薰臘肉的風俗。每逢過年佳節,最想念的就是香腸的味道,特別是離開家鄉這幾年。

在我們四川,做香腸的材料都是要精挑細選的,農家養的豬最合宜。半肥半瘦的豬肉做香腸,豬排骨和五花肉可以做燻肉,小腸洗乾淨留着灌香腸用。

説到做香腸,也是一門學問。半肥半瘦的豬肉切小塊小塊的,放入適量鹽,味精,香油,芝麻,花椒粉,辣椒粉,把它們和勻,醃製一個小時。等肉醃好以後把洗乾淨的小腸尾端用線打好一個結,用小圓筒把小腸撐在內壁,豬肉一小塊一小塊的往裏面灌,灌到30釐米就用線打一個結,接着剛才的步驟繼續灌豬肉。直到全部肉灌完,香腸就灌好了。最後灌好的香腸拿到通風有太陽的地方曬,大概曬幾天以後準備煙燻。

臘肉是用五花肉做的,鹽塗滿五花肉全身就可以了,這個比較簡單。醃製幾天和香腸一起拿去煙燻。煙燻的材料是木料的鋸木粉和松柏枝葉。選一個天氣晴好的日子,搭一個簡易棚子,爐子上放香腸和臘肉,下面燒火,火上澆木料的鋸木粉,薰得黑黑亮亮的香腸和臘肉是最漂亮的成果。

四川過年的風俗和各地過年都差不多,大年三十前一天晚上就開始準備食材了,主要是因為特色的大菜工序比較繁瑣,比如説香碗,肉包豆腐,梅菜扣肉等等。可能唯一不同的是三十過年是吃中午,大多數地方是吃晚上吧!雖然香腸和臘肉過年的時候吃不了很多,但是在以前,奶奶那個年代,有香腸和臘肉就是過年,家裏來了客人,就切上幾塊臘肉,解解饞。現在市面上出現了廣式臘腸,和四川香腸差不多的,如果有機會,大家可以試試自己動手做的香腸,也別有一番趣味。

關於各地家鄉的風俗作文600字範文9

我的家鄉在江西,那裏山美水也美,最好的要數江西的風俗了。

“二十三祭灶關,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糊窗户,二十六蒸鏝頭,二十七殺肥雞,二十八打餈粑,二十九炸和滷,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江西的風俗都是按中國的傳統文化進行。現在我給大家介紹一些風俗。

臘月二十六的時候,我和奶奶一起蒸饅頭、包餃子,奶奶將麪粉揉好,翻來覆去地做出許多不同形狀的饅頭,有蘑菇形、青菜形、玉米形、堅果形……我也輕輕地揉了起來,像搓湯圓一樣揉,不一會兒,我揉出了各種各樣形狀的饅頭,有刺魨型、鯊魚型、螃蟹型、龍蝦型、鱟型、海星型……我又和奶奶開始包起餃子來,先把皮平坦地放在手掌心上,用筷子把肉餡兒放在雪白的餃子皮中間,餃皮對邊按在一起,再按起許多好看的花邊,花邊編密了,像一把把梳子,然後把它們放進火爐裏烤熟。過了一會兒,一股瀰漫的香味悄悄地飄了過來,我不禁地説:“好香啊!”看到自己的勞動成果,心裏像樂得開花一樣。

大年三十的時候,我們一起團團圓圓的吃年夜飯,年夜飯的菜真豐富啊!有九江魚塊、酒糟魚、九江小龍蝦……年夜飯吃完了,我們小孩子們去放煙花,煙花有許多品種,我選擇了旋轉品種的,我把煙花放在小竹竿上,煙花點燃起來特別漂亮,而且又五彩繽紛的。然後,我們又圍在一起看春節聯歡晚會、聊天、倒數……迎接新一年的到來。

正月十五的時候,公園裏的花燈美麗極了!威武的“長龍”披着五彩的鱗甲,好似即將翱翔出擊的勇士;兇猛的`“鯊魚”鼓着兩隻兇錳的大眼,風一吹,它開始擺動着身體,好像要問我們拿食物吃;美麗的“風凰”在夜色中慢慢地繽開五彩繽紛的翅膀,如同地在跟我們招手,也像一位害羞的少女……

你的家鄉的風俗是怎麼樣的,來告訴我,好嗎?

關於各地家鄉的風俗作文600字範文10

公曆十二月二十二日左右 ,是一個非常有意義的日子。從那天開始,白天會越來越長,大地會越來越暖,九十天後,大地徹底解凍,春天便會降臨。因此,這一天是個吉祥的日子。

在古代,冬至比過年還重要。每當冬至降臨,朝廷放假休息,軍隊不打仗,商店不開門,親朋好友會互相登門拜訪。而在唐朝和宋朝,冬至要祭天祭祖先,皇帝會穿上自己最隆重的衣服,舉行祭天大典。據説那時的皇帝認為自己是天子,這皇帝之位是上天賜於他們的 ,何有不謝之禮呢?現在的北京天壇,就是明朝和清朝皇帝祭天的地方,如果細心的話還可以發現那裏處處存在着"9”,當時的人們認為“9”是個吉祥的數字。

除了皇帝會祭天外,老百姓們也會祭拜祖先,懷念過去的美好時光,並聊聊家常瑣事,表明一切都好。

冬至,人們還會給長輩獻鞋獻襪,有錢人家還會買一席厚的棉被,防止老人凍傷。

想必大家最熟悉冬至吃餛飩、餃子吧。不知大家有沒有聽説過這樣一個故事:每逢冬至,窮百姓由於買不起厚衣物,只好穿着薄薄的衣裳,耳朵都被凍爛了,當時的醫聖張仲景看着一個又一個被凍爛耳朵的百姓,心疼不已,於是把自己家的羊殺了,再把羊肉煮熟,剁碎,又放辣椒,和好面,把碎羊肉包入麪皮中,給百姓吃,稱為“凍耳朵”。後來人們開始學張仲景包“凍耳朵”,在冬至那一天吃,果然耳朵不會爛了。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隔河望柳,七九河開,八九雁來,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這是一曲專寫冬至的童謠,形象地寫出了冬至之後大自然的變化,天氣變暖,太雁歸來,柳樹發芽、河水開流,開始播種。

俗話説冬至有三候:一候,蚯蚓打結。蚯蚓在這一天身體會凍僵成一團,很像繩子打結的樣子;ニ候,麋鹿解。麋鹿的角向後長,因為冬至那天太冷,它的角會被凍住,過了那天,角又會慢慢地生長;三候,泉水動。過了冬至,泉水會開始温熱流動,開始冒熱氣。

冬至,一個值得被祝賀的節氣。

關於各地家鄉的風俗作文600字範文11

湛江,一個著名的海港城市,一個人傑地靈的地方,不僅風景優美,而且還有很多獨特的習俗。今天我就帶大家見識一下吳川的元宵節。

在我們吳川,我們經常會吃一個叫做湯圓的傳統東西,這種東西是用糯米粉包裹着花生餡和芝麻餡一個小圓圓的圓形小球,只要取一鍋熱水就可以把它煮熟了,這種東西我們都很喜歡吃。

今年的元宵很特別,買不了湯圓,我只能自己試一下包湯圓,我首先準備好了糯米粉,和一大壺熱水,然後和成麪糰放入冰箱醒發一會兒。

接下來我準備好了花生,芝麻,紅糖,白砂糖,等等的餡料,把花生打成碎,加入紅糖,就變成了紅糖花生餡,把芝麻和白砂糖一起攪碎,那就變成了芝麻餡,這兩種新料經過加熱之後都會變成液體,所以做成爆漿湯圓不是夢,當然我做了這兩個是經典的餡料,別的人還會弄紫薯餡吶,芒果等等。

一個小時過去了,我取出麪糰,把麪糰搓成一個小圓球,然後按壓碾平,成為一個薄薄的小圓餅,我便用勺子包入餡,捏和,滾成一個小圓球,放在一邊,但是我做麪糰的時候不小心用了温水,所以麪糰粉粉的一動就爛,每做一個湯圓都難的登天,只不過想到爸爸媽媽姐姐們吃到了這些湯圓幸福的笑容,我還是堅持了做了下去。

做了一個小時終於做好了十幾個大小相等的湯圓,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把鍋洗乾淨,然後放入水把它們煮沸,放入湯圓用筷子攪拌一下,防止粘鍋,過了幾分鐘,湯圓煮好了,我洗完碗,用碗乘着湯圓,給了給我的家人們。

我們一邊看着月亮吃着湯圓,看着煙花,説着笑。我想:這個元宵也許不像之前那樣喜慶,但是也過得美好。

我喜歡元宵節,更喜歡我的家鄉!

關於各地家鄉的風俗作文600字範文12

我的家鄉是山城五蓮。我們五蓮雖然小,但是節日的風俗可不少。其中“二月二”的風俗,令我印象頗深。

俗話説:“二月二龍抬頭,皇帝爺使金牛,正宮娘娘把飯送。”也就是説在二月初二這一天,皇帝和皇后都得到田間和農民們在一起耕種。在這一天,天剛矇矇亮,人們就早早的把灶底的灰掏出來,放在簸箕裏,用這些灰在院子裏畫一個大大的圓圈,在這個圓圈的中心放上五穀雜糧,這就是農民貯存糧食的囤,它寓意着農民開始忙春耕了,人們也盼着今年是個豐收年,谷豐登,糧滿倉!

這一天,各家各户都會炒糖豆,吃糖豆。可是二月二為什麼就要吃糖豆呢?原來呀,炒糖豆也是有着占卜的寓意,所炒的糖豆開花的大小,也會預示着新一年的收成。也就是説,豆子開花開的越大,今年的收成就會越好。所以,人們的心裏都期盼着自己炒出來的豆子開得大大的。二月二是萬物復甦之際,也是害蟲甦醒的時候,有這樣一句話説:“金豆開花,五穀豐登。”所以,家家户户便會用炒豆子的方式來祈求驅除蟲害。另外,人們希望能夠在新的一年裏平安健康,莊家也能夠得到豐收。所以,二月初二的這一天,人們便都會炒豆子,長期下來也就形成了習慣,直到現在,就成為了糖豆。

傳説二月二這天也是土地爺爺的生日,在這一天,我的家鄉的人們都忙着包水餃供奉土地爺爺,讓土地爺爺保得這一方土地的平安。

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二月二這一天我的家鄉的各個理髮店,不論大小,統統爆滿,人們都爭先恐後地來到理髮店理髮,可是為什麼那麼多人都要來理髮呢?原來,這一天是蟄龍昇天的日子。民間認為,這一天去理髮,會使人紅運當頭,福星高照。兒童理髮,叫剃“喜頭”,借龍抬頭之吉時,保佑孩子健康成長,長大後出人頭地;大人理髮,則是寓意着辭舊迎新,希望帶來好兆頭、好運氣。故民諺説:“二月二剃龍頭,一年都有精神頭。”

我的家鄉五蓮的風俗還有很多,這只不過是其中的九牛一毛罷了……

關於各地家鄉的風俗作文600字範文13

説起我的家鄉,我爸爸的祖籍是四川達州市,我媽媽是地地道道的重慶人。達州我從來沒有去過,也不知道什麼樣?我是重慶出生,重慶長大,重慶就是我的家鄉。

據外公告訴我,重慶及其周邊川渝地區,歷來就有中秋節“打餈粑”的習俗。過去物資不那麼豐富,中秋節有月餅吃,那是很奢侈的事情。普通老百姓,特別是鄉村,都是靠自己動手,打餈粑過中秋節。

每個農家小院,基本上都有一兩個,青石做的“兑窩”。四四方方,上面大,下面約小,中間有一個圓圓的深窩,再配上一個“兑窩棒”,平時可以用來舂米,中秋時節就用來打餈粑。中秋節這一天,子女們都回到老人身邊,把自己種的糯米蒸熟,趁熱放進兑窩裏,開始打餈粑。這可是個力氣活,一般都由幾個青壯年,輪流來完成。一個用勁地舂,一個不停地翻動。糯米舂爛以後,黏勁十足,舂下去容易,提起來卻十分吃力。一直要舂到看不見米粒,非常柔軟才行。幾個回合下來,沒有不脱外套,不頭上冒汗的。小孩子們在旁邊看熱鬧,偶爾也嬉笑着上來搗鼓幾下,不一會就會敗下陣來。

餈粑打好以後,合上事先炒熟磨好的黃豆粉,加上白砂糖,真是又香,又糯,又甜。也可以做成圓餅狀,象徵團團圓圓。一家人坐在桂花樹下,賞月,吃餈粑,也是其樂融融。

三年級的上學期,我們班到“樂耕農場”參加社會實踐活動,我有幸體驗了一把打餈粑的樂趣和辛苦。同學們排着隊,輪流着上,把吃奶的力氣都使出來,也打不了幾下。那是工作人員,事先基本上打好了的,我們就是去體驗一下罷了。

中秋節吃餈粑的習俗,一直流傳至今。只不過,現在不用自己動手去打了。超市裏隨時都有賣的。

老師的話:哈哈哈,那個時候麒恩好小,好可愛哦!被打餈粑的你萌到了,可愛可愛!

關於各地家鄉的風俗作文600字範文14

説起咱家鄉的風俗,那可是三天三夜也説不完。那就拿過春節的風俗來向大家介紹吧!

春節就是每年的第一天,家鄉人叫這一天為大年初一。大年初一這一天,有“開門爆竹"一説。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户户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噼裏啪啦的爆竹聲除舊迎新,而且放爆竹可以創造出喜慶熱鬧的氣氛。這也是節目的的一種娛樂活動,可以讓人們感到愉快,在新的一年裏為人們帶來吉祥。

春節還有一個習俗,當然就是吃餃子了!為驅邪惡,圖吉利,餃子必須要煮得多還得有餘,飯後還要在鍋裏放上幾個饅頭,這些都意在年年有餘。要是餃子煮破了,不可以説“破了”要説“掙了",就是賺了的意思。就餐時,除每人一碗外還要多盛一到兩碗,意思是希望新的一年裏家裏人丁興旺。吃餃子時還有許多樂趣呢!新年裏吃的餃子裏包有棗子、栗子、錢、花生米等物質。吃餃子時吃到的第一個餃子裏包有什麼象徵物質,新的一年裏就會像物質象徵的那樣。如果吃到紅棗,新的一年裏就會紅紅火火勤勞致富;吃到栗子,就意味着新的一年裏,身體健康,做事有幹勁;吃到花生米,就意味着長命百歲,行大運;吃到錢,那就意味着發大財,日子紅紅火火……不管誰知道哪一種,大家都會衷心的祝賀。如果是小孩吃到錢,那就代表學業有成,大家都要祝賀他(她)。

春節時還有拜年的習俗,大家互相問好,晚輩向長輩問好時長輩要給晚輩壓歲錢,還有用手機發短信、打電話拜年,給別人送上美好的祝福。

這就是我的家鄉的春節風俗。你們的家鄉也一定也有許多獨特的風俗吧?那就把你們家鄉的風俗也結介紹給大家聽聽吧。

關於各地家鄉的風俗作文600字範文15

農村造新房子還留着這樣一個習俗,造房子上棟樑那天,吉時一到就會爆竹齊鳴,接着將披着兩幅紅布的正樑喜盈盈升上屋頂,木匠就勢將饅頭往下拋,左鄰右舍都趕來搶饅頭,寓意這户人家吉利,興旺發達。

我很幸運,趕上了阿姨家上樑的好日子。得知此事的當晚,我興奮不已。從來都沒有見識過這樣的陣勢,心裏還有些緊張。是怎麼個搶法呢?我能搶到嗎?……帶着這些問題進人了夢鄉。第二天早上5點40分我就來到阿姨家。

時辰還未到,但師傅們已經整裝待發。我和妹妹一起參觀了新房子。睡眼朦朧的妹妹,還吵着讓我帶她上三樓看看。忽然,噼裏啪啦的爆竹聲在我們的頭頂響起,我拉着妹妹趕緊往下跑。沒想到,嚇得妹妹腿一軟,打個趔趄,癱倒在了地上。

“搶饅頭嘍,後面小院子也拋一些!”人羣中爆出一句激動人心的話。我拉着妹妹跑出屋外。天還矇矇亮,抬頭隱隱約約看見頂樓有人。屋外的人羣擁來挨去地在搶饅頭。我們都已經錯過一波了。樓上師傅又先後扔下了四、五個饅頭,一大波人羣就像着了魔似得向目標跑去。

有的搶這邊,有的搶那邊,手忙腳亂,我一個也沒搶到,還捱了個屁股蹲。媽媽把我拉到一旁,讓我站到一個地方別動,扔在我這裏了再去撿。我聽了跑到一個寬闊的地方等待饅頭的“大駕光臨”。嘿,這個方法還挺管用,我不費吹灰之力就撿到了六七個。

笨手笨腳的妹妹跑來跑去,卻只搶到一個。我看她可憐巴巴的樣子,讓她加入了我的地盤。很快她原地不動地也搶到了好幾個。啊!搶糖了,我不顧一切地湧向撒落在地的糖,全然忘了媽媽對我説過不能吃糖的話……

人羣也漸漸退去,我提着我們的戰利品,數了數,居然有37個,堆在桌上就如一座小山。我笑了,妹妹也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