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名著欣賞 > 雨巷

【熱門】《雨巷》教案4篇

欄目: 雨巷 / 發佈於: / 人氣:2.61W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時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快來參考教案是怎麼寫的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雨巷》教案4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熱門】《雨巷》教案4篇

《雨巷》教案 篇1

雨巷(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設計)

教學目的:

1、通過分析戴望舒的代表作品《雨巷》,初步體會戴望舒詩歌的特點。簡單瞭解現代派詩歌的特點

2、分析《雨巷》所描寫的意象及其象徵意義,體悟作者的情感。

3、提高學生鑑賞現代詩歌的能力

教學重點:

《雨巷》中意象的選取及其作用。

教學難點:

作者的情感;知人論世,瞭解時代與文學的關係

第一節

一、導入:

課前放唐磊的《丁香花》

每次聽唐磊的《丁香花》這首歌,在它淡淡的哀愁中總能想起一位詩人,他也曾撐着油紙傘,獨自彷徨在悠長又寂寥的雨巷中,希望縫着一個丁香一樣的姑娘,他就是——戴望舒。

二、詩人簡介:

戴望舒,浙江杭縣【今餘杭】人,中國現代派代表詩人。他成名於上個世紀三十年代,是繼徐志摩之後,我國詩壇上又一顆璀璨的明星。他前期的詩風輕盈流麗,重象徵、意象,追求詩意的朦朧含蓄。後期的詩,因受抗戰激發的影響,詩風變得厚重、剛健,語言也更為洗練純樸。《雨巷》是用象徵手法寫的一首抒情詩,這首詩發表後,戴望舒獲得了“雨巷詩人”的美稱。

三、預習檢查:

1、讀準下列詞語並解釋。

彷徨:走來走去,猶豫不決,不知往哪個方向去。

寂寥:寂靜,空曠。

彳亍:走來走去。

頹圮:坍塌,破敗。

四、誦讀感知:

1、我們常聽説“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今天我們也來做一回現代古人,集體朗讀,熟悉詩歌內容。誦讀時請大家注意詩行中詩人流露出的感情。

2、讀完這首詩後,你體會到詩人在詩行中流露出怎樣的情感?詩中有沒有相應的詞語?

憂傷、低沉幽怨。

愁怨、憂愁、哀怨、彷徨、冷漠、悽清、惆悵、悽清迷茫。

3、怎樣才能讀出這種憂傷、低沉幽怨的感情?

語速緩慢,語調低沉。

4、指定學生或要學生推薦同學朗讀,教師評點。

第一節

“悠長、悠長又寂寥的雨巷。”“悠長”,重疊運用,舒緩悠揚的節奏。這個詞,要讀出江南雨巷幽深、綿延、空濛的特點。

“我希望逢着。”“希望”,應滿含深情地讀,讀出希冀、企盼、嚮往的感情。

第二節、第三節

“丁香一樣的。”丁香,散發出幽微的芳香,彷彿詩人正以鼻嗅之,讀出心馳神往的情態。

“哀怨、哀怨又彷徨”“她彷徨在這寂寥的雨巷”,“哀怨”、“彷徨”,重疊運用,讀時聲音低沉舒緩,要讀出詩人哀怨而又彷徨的心境。

“像我一樣”“像我一樣地”,迴環復唱,詩歌的節奏巧妙地拉長,讀時也要儘量拉長聲音。

第四節、第五節

-

“她靜默地走近。”“靜默”,彷彿姑娘邁着輕巧緩慢的步履,向你走來,要讀出這份悄無聲息中的“靜默”色彩,聲音要低要沉。

“走過,走近”,彷彿姑娘正向你走來,你熱切地注視着,眼神充滿期盼和渴望,要讀出這種驚喜。

“你夢一般的,你夢一般的悽婉迷茫。”“你夢一般的”,妙用復沓句式,形成詩歌迴環往復的效果,要讀出“夢”的飄忽、迷離。

“她靜默地遠了,遠了。”“遠了”,讀的聲音要越來越輕,讀出悵然若失,讀出迷茫失落。

5、教師範讀或聽磁帶誦讀。

6、詩文寫作、背誦思路。

① 悠長寂寥的巷子,綿綿不盡的細雨,在灰濛濛雨簾中撐着油紙傘獨自彷徨的抒情主人公“我”希望逢着一個丁香一樣的姑娘。

② ③“我” 希望逢着一個丁香一樣的姑娘究竟是怎樣的姑娘?姑娘有丁香一樣的顏色、芬芳、憂愁像詩人一樣冷漠、悽清、惆悵。

④終於,詩人期待的姑娘夢幻般地出現,帶着太息般的眼光。

⑤⑥姑娘夢幻般地飄逝,走進雨巷。

⑦“我”希望再次遇到丁香般的姑娘。

7、熟讀按詩文思路力爭課堂背誦。

第二節

一、 這首詩的最大的特點是什麼?

這首詩寫得比較朦朧,詩裏我們看到的不是具體鮮明的景物和人物,一切都是朦朦朧朧、飄忽不定的,但我們可以從詩裏看到許多意象,並感覺那朦朧飄忽的,憂傷、纏綿哀怨的意境。

二、 作者為了能營造“低沉、孤獨、惆悵、失落、無奈、傷感”的情調,表現“纖細朦朧的悽美”的意境,採用了哪些意象(或者説是景物)和人物形象? 意象:

第一個是油紙傘:這是件真實的雨具,作者並沒有做過多具體的描寫。這樣寫的好處是一方面免得喧賓奪主,落入俗套:另一方面又留下了雨打油傘的迷夢意境。因為油紙傘本身就具有復古、懷舊、神祕、迷濛的特點。而且和雨巷很好地結合起來了。時間是在暮春,在寂寥的雨下,憑添了一份冷漠,悽清氛圍,撐一傘風雨獨立消魂的形象。把它放在獨特的環境中就能產生奇特的意象。

第二個是雨巷:雨巷是由“雨”和“巷”兩個意象構成的。這時的“雨” 應該是怎樣的“雨”?當然是細雨,細雨迷濛,天色陰沉就易使人產生傷感。詩中用什麼樣的詞來形容“巷”呢?作者用“悠長、寂寥”來形容“巷”。“悠長”寫出了小巷的幽深;“寂寥”表明了這是一條空寂的小巷。小巷裏又有“頹圮的籬牆”,“頹圮”寫出了小巷的殘破;還有讓人懷舊的具有隱蔽和遮擋作用的油紙傘,再加上濛濛的細雨,陰暗潮濕,青磚灰瓦青石路面,色調陰冷,這幾個意象構成了一個陰冷、迷濛、破敗、空寂的背景。

第三個是丁香:丁香形狀象結,開在暮春時節,詩人們對着丁香往往傷春、愁怨,説丁香是愁品。開的花為淡紫色或白色,顏色不輕佻,常常贏得潔身自好的詩人的青睞。在中國古典詩詞中,丁香象徵着美麗、高潔和愁怨。雨中的丁香更是增添了許多的愁怨和悽美。而且丁香花雖美,但容易凋謝。所以,以丁香為象徵的姑娘也是容易消失離去的。

第四個是籬牆:這個籬牆是頹圮的,就讓人有種哀怨、淒涼、衰敗的氛圍。人物形象:

丁香姑娘:哀愁、淡雅、輕盈、美麗的姑娘

a、作者在詩中如何描繪她?

丁香一樣的顏色,丁香一樣的芬芳,丁香一樣的憂愁。

b、作者為什麼反覆地用“丁香”來形容修飾姑娘呢?

丁香在古典文學當中是個“愁品”, 美麗、高潔、愁怨三位一體的象徵。丁香姑娘當然就是哀愁、淡雅、輕盈、美麗的姑娘 。

三、 西方有一句名言:"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萊特。"確實,詩歌的鑑賞就是欣賞者通過藝術想象進行再創造的過程。同學們對詩歌的主題有幾種理解? 首先讓我們結合創作背景、作者的經歷來加深對它的理解。

1、 失戀的痛苦:

在愛情上,戴望舒第一次的戀愛在1927年,他愛戀着同學施蟄存的妹妹,後來戀愛失敗了,戴望舒十分痛苦。《雨巷》表達詩人對愛情的追求,而戀愛失敗後的那種説不清道不明的痛苦。

2、 現實的黑暗:

《雨巷》產生的1927年夏天,是中國歷史上一個最黑暗的時代。反動派對革命者的血腥屠殺,造成了籠罩全國的白色恐怖。原來熱烈響應了革命的青年,一下子從火的高潮墮入了夜的深淵。他們中的一部分人,找不到革命的前途。他們在痛苦中陷於彷徨迷惘,他們在失望中渴望着新的希望的出現,在陰霾中盼望飄起絢麗的彩虹。戴望舒就是他們中的一分子。他《雨巷》就是一部分進步青年這種心境的反映。戴望舒寫這首詩的時候只有二十一二歲。一年多以前,他與同學杜衡、施蟄存、劉吶鷗一起從事革命的文藝活動,並加入了共產主義青年團,用他的熱情的筆投入了黨的宣傳工作。1927年3月,還因宣傳革命而被反動當局逮捕拘留過。“四,一二”政變後,他隱居在江蘇松江的朋友家中,在孤寂中嚼味着“在這個時代做中國人的苦惱”。他這時候所寫的《雨巷》一詩自然貯滿了彷徨失望和感傷痛苦的情感。

3、 主題的理解:

"雨巷"象徵了黑暗壓抑的現實。

"雨巷"象徵了大革命失敗後,革命事業陷入低谷。

"雨巷"象徵了人生際遇上的低谷。

"我"是一個心事重重的知識分子形象。

"我"是一個苦悶的、人生的追求難以實現的知識分子形象。

"我"可理解為一個失戀者的形象,這是一首愛情詩,表現了"我"失戀後仍苦苦追尋的執著情感。

"丁香般的姑娘"象徵了詩人在大革命失敗後苦苦追求的革命前景和希望。 "丁香般的姑娘"可理解為詩人理想中的戀人形象。

"丁香般的姑娘"可理解為生活中一切美的事物,如美好的人生理想等等。 "丁香般的姑娘"就是作者自己的真實寫照。整首詩表現了詩人渴望遇上與自己有同樣思想和感情的友人的心情。

整首詩可理解為詩人在革命遭受挫折後,找不到出路,但不甘沉淪的精神痛苦與迷茫。

整首詩還可以理解為詩人對生活中美好理想的追尋的心路歷程。

四、 從形式美的角度感受詩歌的音樂美

1、葉聖陶先生曾經盛讚這首詩:“替新詩的音節開了一個新紀元。”如果我們從音樂性的角度來欣賞這首詩,你有什麼美的享受?

①讀起有一種一唱三歎、迂迴反覆、迴腸蕩氣的感覺。

②聽起來悦耳、和諧,讀起來像一首輕柔而沉思的小夜曲。

2、那麼,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效果呢?

①從全詩看,第一節和最後一節除“逢着”改“飄過”之外,其它語句完全一樣,這樣,同一主調在詩中重複出現,起結復見,首尾呼應,不僅加重了詩人彷徨苦悶的心境,也增強了全詩的音樂性。

②全詩從頭至尾沒有換韻,每一節共六行,每節押韻兩次到三次,在相隔不遠的行裏重複一次韻腳,如“雨巷”、“姑娘”、“芬芳”、“惆悵”、“眼光”等,有意地使一個音響在人們的聽覺中反覆,這樣,就造成了一種迴盪的旋律和流暢的節奏。

③另外,語言上用反覆,如“哀怨,哀怨又彷徨”,“像我一樣,像我一樣地”,迂迴往復,悦耳和諧,一個寂寞而痛苦的旋律在全曲中反覆迴響,縈繞在我們的心頭。

五、 背誦詩歌

《雨巷》教案 篇2

【學情剖析】

關於現代詩篇,高一重生並不生疏,他們在小學和初中階段現已觸摸過,朗誦上有有必要的語感,但在讀出情感、品嚐意象、領會詩情等賞識實踐上仍有欠缺。特性是對《雨巷》這種標誌主義詩篇,他們是第一次觸摸,怎麼引導他們在情感形象的詳細描繪中瞭解其標誌優點,怎麼引導他們憑藉幻想入情入境,領會詩人情感,與之共識,是課堂教育中需予以重視的問題。

【教育方針】

1.常識與潛力:吟誦詩篇,引導學生在情感形象的詳細描繪中瞭解其標誌優點,憑藉幻想入情入境,領會詩人情感。

2.進程與方法:在練習朗誦和揣摩詩句的活動中培育學生閲覽賞識詩篇的潛力。

3.情愛心情與價值觀:感觸詩篇的語言美和情境美,逐步養成良好的審美情味。

【教育難點要點】

難點:感悟“丁香姑娘”、“雨巷”終究有何喻指或標誌優點。

要點:練習朗誦,揣摩詞句,感觸詩中形象和情感。

【教育課時】2課時

【教育進程】

一、眺望雨巷煽情激趣

1、導入語:在細雨如絲的江南,一條悠長寂寥的冷巷裏,一位撐着油紙傘的丁香相同的姑娘靜默地彳亍而行……這秀美的畫面,就出此時詩人戴望舒的《雨巷》中,這天咱們就隨戴望舒一齊走進這《雨巷》。

2、作家著作: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州人,中國現代有名詩人。1925年上海復旦大學學習法文,開端遭到法國標誌派的影響。1928年後成為《現代雜誌的作者之一,創造現代詩篇,詩集有《我底記憶》《望舒草》《望舒詩稿》《災禍的歲月》。前期的詩篇多寫個人的孤寂心境,感傷的氣味較重,因受西方標誌派的影響,意想模糊,含蓄。後期詩篇體現了熱愛祖國,憎恨侵略者的激烈愛情和完美未來的火熱嚮往,詩風顯得明朗,沉摯。

戴望舒仍是新月派(1923年建立)的代表,創立人不滿足於新詩的只要浪漫,而努力地追求新的格律。

3、《雨巷》是作者的成名作,約作於政治風雲激盪,詩人心裏苦悶徘徊的1927年夏天,詩作寫成後差不多一年,作者把它投到《小説月報》修正葉聖陶一看到這首詩就非常喜歡,稱它為“替新詩的音節開了一個新的紀元。”並送給作者“雨巷詩人”的稱號,這一年作者才22歲。《雨巷》寫的是梅雨季節江南冷巷中的一個場景。細雨濛濛中,“我”懷着一種落寞,惆悵的心情和一絲微茫的期望,撐着一把油紙傘在悠長孤寂的冷巷中小行,這首詩既實有虛。

二、走進雨巷熟讀徹悟

1、執行字詞:

徘徊(pánghuáng)彳亍(chìchù)頹圮(tuíp)

寂寥(jìliáo)惆悵(chóuchàng)笙簫(shngxio)

2、聽課文MP3朗誦,領會詩篇言外之意體現出的作者的`情感。

3、詩人在詩中流露出的根本愛情,可稱之為基調。這首詩的情感基調是比較“消沉感傷”的,怎樣才能讀出這種感傷

提示問:語速就應……語調就應……

清晰:緩慢,消沉。

4、在這首詩中,你體驗到詩人表達的是一種什麼情感(學生答覆不出來則提示:詩中是否有相應的詞語或句子)

學生可能答覆憂傷、苦楚、徘徊,冷酷、悽清、惆悵,充溢煩惱和無法……

(板書:我苦悶、惆悵詩人)

5、誰來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如果沒人毛遂自薦,就請科代表引薦。)

學生選讀一節,請同學點評,教師點評。

6、播映課文朗誦視頻,讓學生標出詩句中的中止及要重讀的詞句。

教師小結:掌握好語速、語調,讀好詩篇的節奏和輕重音,這樣的吟誦,能給人帶來完美的音樂享用。這也源於這首詩本身腔調調和,節奏舒緩。難怪葉聖陶老先生讚賞作者“替新詩的音節開了一個新的紀元”。詩人也因這首詩成了聞名的“雨巷詩人”。

7、教師演示朗誦這一節,輔導朗誦:除了語速、語調,還要留意節奏,掌握好句中的中止和一些要重讀的詞句。

8、跟着屏幕上的伴奏畫面,再次朗誦詩篇。

三、徜徉雨巷,品嚐形象

1.除了“我”這個“獨自徘徊”“冷酷、悽清,又惆悵”的抒發主人公,詩人還寫了哪些人、景、物(情感形象)來表達這種傷感煩惱呢

幻燈片:人物形象(我)姑娘。

佈景道具物象雨巷、油紙傘、籬牆、丁香。

結合丁香圖片和課後練習四的相關詩句,輔導學生了解“丁香”這個典型意象標誌着“秀美、高尚和愁心”。

2在這些情感形象中,詩人最主要寫哪兩個情感形象

清晰:丁香般的姑娘、雨巷。

3.請我們品讀描繪“丁香姑娘”和“雨巷”這兩個情感形象的詩句,答覆問題:這兩個情感形象在描繪或選取上有何妙何處

提示:用“……寫(選)得妙,妙在……”的句式説話,可從意象的選取,描繪的用詞、句式,在表達情感上的作用等視點進行考慮。

教師示例:

“油紙傘”選得妙,妙在它有復古,懷舊,奧祕,迷濛的特色,與煙雨迷濛的雨巷調配調和,一起營建了一種冷酷、悽清的畫面,如果換成一把現代美麗的花傘,作用就沒這麼好了。

“頹圯的籬牆”寫得妙,妙在“頹圯”二字,寫出籬牆的崩塌、破落,烘托一種淒涼的空氣,與寂寥悠長的雨巷,一齊構成陰冷迷濛、破落空寂的佈景,更能襯托出詩人苦悶、悽清、感傷的心境。

學生講話的材料可能有:

(1)(丁香相同的)姑娘:

第二節寫得妙,妙在排比句式和用詞的重複(連用兩個“哀怨”);或妙在用丁香的顏色、芳香、憂慮,寫出姑娘外表的秀美,氣味的芳香和心裏的憂慮、哀怨。

第三節寫得妙,妙在一箭雙鵰,外表上説姑娘,實際上也説自己冷酷,悽清又惆悵的心境;妙在“像我相同,像我相同地冷酷、悽清,又惆悵”,用復沓句式,一再強調烘托“我”和姑娘的心境相同。

“丁香相同的姑娘”寫得妙,妙在用“丁香”潤飾“姑娘”,丁香雖美但易凋零,代表着像丁香相同的姑娘也易不見離去。妙在用了“愁怨”“哀怨”“徘徊”“悽婉蒼茫”等詞語體現了“姑娘”像“我”相同的悵惘、徘徊。

“像夢一般地/像夢一般地悽婉蒼茫”寫得妙,妙在以夢做喻,似乎姑娘就是“夢”的化身(可隱喻抱負)。

“消了她的顏色/散了她的芳香/散失了/甚至她的嗟歎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悵”寫得妙,妙在把散失的材料一件件分隔寫,更能表達出詩人對丁香姑娘無情不見的傷感和無法;妙在傑出完美事物在眼前不見帶來的杯具美。

《雨巷》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瞭解戴望舒及象徵主義詩歌,提升詩歌鑑賞能力和審美能力。

2、反覆誦讀,感受意境,品味語言,把握形象。

3、探討詩人的情感及詩歌主題,學會從深層次體味感情。

教學重點

鑑賞姑娘的形象。

教學難點

探究詩人的情感及詩歌主題。

教學課時

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語設計

一曲《丁香花》讓我們認識了唐磊,一把木吉他,一曲簡單的音樂,訴説着一個悽美的故事。夢蝶的出生是她痛苦的開始,她善良、純潔,用一顆感恩的心對待世間萬物,她清澈的眼眸裏透射出的是對健康的渴盼,他的逝去是痛苦的結束,也是幸福的開始。伊人已乘風去,唐磊只能借《丁香花》祭奠曾經的友情,音樂中唐磊沙啞的聲音憂傷地訴説着這個悽美的故事,讓人不免潸然淚下。每聽這首歌,在唐磊的淡淡的哀愁中總能想起一位詩人,他也曾撐着油紙傘,獨自彷徨在悠長又寂寥的雨巷中,希望縫着一個丁香一樣的姑娘,他就是——戴望舒。

二、作者介紹

戴望舒,原名戴朝實,又名戴夢鷗,中國現代著名詩人。現代派詩人。1905年出生於杭州。1929年4月出版第一本詩集《我底記憶》,他的成名作《雨巷》即收入此集中。1933年8月出版了《望舒草》,1948年出版了《災難歲月》,一生留下了詩篇92首。《雨巷》寫於1928年,是詩人前期的代表作,這是一首既具有音樂美,又具有朦朧美的象徵詩。這首詩發表後,戴望舒獲得了“雨巷詩人”的美稱。今天我和大家一起走近雨巷,走近詩人那顆朦朧潤濕的心。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播放兩遍錄音,整體把握全詩的感情基調。(第一遍學生合上書本,靜聽。第二遍學生同時看書。)

低沉、孤獨、惆悵、失落、無奈、傷感,瀰漫着一種纖細朦朧的悽美。

2、模仿朗誦(2~3人)

四、再讀課文,研討問題

作者為了能營造“低沉、孤獨、惆悵、失落、無奈、傷感”的情調,表現“纖細朦朧的悽美”的意境,採用了哪些意象(或者説是景物)?

6個,主要是3個。

(1)油紙傘。這是件真實的雨具,作者並沒有做過多具體的描寫。給讀者以想象的空間。這樣寫的好處是一方面免得喧賓奪主,落俗套。另一方面又留下了雨打油傘的迷夢意境。因為油紙傘本身就具有復古、懷舊、神祕、迷濛的特點。而且和雨巷很好地結合起來了。時間是在暮春,在寂寥的雨下,憑添了一份冷漠,悽清氛圍,撐一傘風雨獨立消魂的形象。把它放在獨特的環境中就能產生奇特的意象。

(2)雨巷。作者幼小時住在杭州大塔兒巷8號。他小學、中學走的都是長長的青石板路。這是種優美的意境。小巷本來就讓人感到幽深,寂靜,再加上濛濛的細雨,意境更是充滿了朦朧美。

(3)丁香。整首詩説不清道不明的迷濛意境都來源於“丁香”兩字。美麗的事物總是和姑娘聯繫在一起。丁香一樣的姑娘,丁香一樣的憂愁。(丁香形狀象結,開在暮春時節,開花為淡紫色或白色,在中國古典詩詞中,丁香象徵着美麗、高潔和愁怨。)雨中的丁香更是增添了許多的愁怨和悽美。而且丁香花雖美,但容易凋謝。所以,以丁香為象徵的姑娘也是容易消失離去的。

(4)籬牆。這個籬牆是頹圮的,就讓人有種哀怨、淒涼的氛圍。

(5)姑娘。“我”在寂寞的雨巷中“彷徨”,“希望逢着一個/丁香一樣的顏色/丁香一樣的芬芳”的一個姑娘,但這個姑娘同時又帶着淡淡的憂愁。“丁香一樣的憂愁”她的心境和“我”的心境有相同的地方,彷彿是“我”的影子。作者希望她能找到出路,同時希望自己也能找到出路,但是連這最後的一點希望也消失了。“消了她的顏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而“我”仍舊彷徨在這雨巷,仍舊“希望飄過一個/丁香一般的/結着愁怨的姑娘”。詩人將丁香般的姑娘寫得那般清雅,悽美、飄渺、哀怨,使這個雨巷包含了豐富的內容,象徵着詩人對理想,人生和美好事物的信念和追求,也表現了空虛、幻滅和感慨的心境。《雨巷》是詩人寂寞心靈的痛苦歌唱,詩人把美好生活虛擬成了丁香般的姑娘。詩人明明看到了她,卻又無法走近她,象夢一樣來,又象夢一樣地飄逝。

(6)“我”。

古人説:“詩有可解,不可解,不必解”。不必追問得那麼具體,不必回答得那麼確切。這首詩,或許,就是一種隱蔽靈魂的宣瀉。這是一個人在夢中流露自己的潛意識,像夢一般朦朧。

五、朗誦指導

總體節奏:舒緩悠揚。

第一節

“悠長、悠長又寂寥的雨巷。”“悠長”,重疊運用,舒緩悠揚的節奏。這個詞,要讀出江南雨巷幽深、綿延、空濛的特點。

“我希望逢着。”“希望”,應滿含深情地讀,讀出希冀、企盼、嚮往的感情。

第二節、第三節

“丁香一樣的。”丁香,散發出幽微的芳香,彷彿詩人正以鼻嗅之,讀出心馳神往的情態。

“哀怨、哀怨又彷徨”“她彷徨在這寂寥的雨巷”,“哀怨”、“彷徨”,重疊運用,讀時聲音低沉舒緩,要讀出詩人哀怨而又彷徨的心境。

“像我一樣”“像我一樣地”,迴環復唱,詩歌的節奏巧妙地拉長,讀時也要儘量拉長聲音。

第四節、第五節

“她靜默地走近。”“靜默”,彷彿姑娘邁着輕巧緩慢的步履,向你走來,要讀出這份悄無聲息中的“靜默”色彩,聲音要低要沉。

“走過,走近”,彷彿姑娘正向你走來,你熱切地注視着,眼神充滿期盼和渴望,要讀出這種驚喜。

“你夢一般的,你夢一般的悽婉迷茫。”“你夢一般的”,妙用復沓句式,形成詩歌迴環往復的效果,要讀出“夢”的飄忽、迷離。

“她靜默地遠了,遠了。”“遠了”,讀的聲音要越來越輕,讀出悵然若失,讀出迷茫失落。

六、閲讀拓展

(略)

七、練習作業

背誦本詩,並以“我為‘丁香姑娘’畫像”為題,寫一段文字。

《雨巷》教案 篇4

【案例設計】

高中語文新課程應幫助學生獲得較為全面的語文素養,教師應精選學習內容,變革學習方式,把語文學習與社會發展、科技進步聯繫起來。設計者以戴望舒《雨巷》為教材,重新認識詩歌閲讀欣賞模式的構建。採用“初讀、精讀、研讀”(三讀)的方法,把教學方式與學習方式有機的結合起來;充分利用媒體資源和先進的教學手段,創設教學情境,調動多種感官參與閲讀欣賞,把閲讀、理解、體驗、表達、延伸、拓展結合起來。讓學生通過一節課的學習,牢固掌握教材內容,學會詩歌閲讀欣賞的方法,受到美的薰陶,培養自覺的審美意識和高尚的審美情趣,培養審美感知和審美創造的能力。

【學習過程】

【走近雨巷】

1.播放視頻:江南雨巷、《雨巷》詩朗誦

2.誦讀課文,留心下邊三個問題:

①這是一首什麼樣的詩?②詩中寫了哪幾個“意象”?③你最喜歡這首詩中的哪句詩?

3.討論明確:

課文悟讀這是一首什麼樣的詩?

明確:這是一首愛情詩,是一首優美的抒情詩。

知人論世

戴望舒,現代派詩人。前期的詩輕盈流麗,重象徵、意象,追求詩意的朦朧、含蓄。後期的詩,因受抗戰激發,詩風變得厚重、剛健,語言也更為洗練純樸。《雨巷》是用象徵手法寫的一首抒情詩。

課文悟讀詩中寫了哪幾個“意象”?

明確:詩中寫了油紙傘、我、雨巷、丁香花、丁香姑娘、籬牆等意象。

課文悟讀你最喜歡這首詩中的哪句詩?

明確:我喜歡“她是有/丁香一樣的顏色,/丁香一樣的芬芳,/丁香一樣的憂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這句詩運用了排比的手法,寫出了丁香姑娘美麗的外貌、高尚的品格,憂愁的心境。“彷徨”寫出了詩人在黑暗的現實中對理想的憧憬和追求。

明確:“撐着油紙傘,獨自/彷徨在悠長、悠長/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個丁香一樣地/結着愁怨的姑娘。”“我希望飄過/一個丁香一樣地/結着愁怨的姑娘。”前後呼應,富有音樂感、節奏美。

明確:“到了頹圮的籬牆,/走盡這雨巷。”可以看出當時社會的背景是黑暗的。

Tags:教案 雨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