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名著欣賞 > 遊子吟

孟郊的《遊子吟》全詩鑑賞

欄目: 遊子吟 / 發佈於: / 人氣:2.79W

詩句】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出處】唐·孟郊《遊子吟》。

【意思】慈母手中做着的針線,是為 遠遊他鄉的兒子縫製身上的衣裳。臨 行時密密匝匝地縫了又縫,只擔心他在 外面遲遲不歸。遊子:離家在外或久居 他鄉的人。

【賞析】慈祥的母親 不顧年老眼花,仍然手拿針線,為兒縫衣。密密地縫呀縫,生怕兒子遲 遲不回,故而要把衣衫縫製得結結實實。反覆縫衣這一日常生活的細 節,把母親對子女的撫愛之情,感人至深地抒寫出來。語言樸實、自然, 親切感人。慈母的一片篤厚深情催人淚下。

【用法例釋】用以形容母親對遠行 子女的關愛,盼其早歸。常用以形容深 摯的母愛。[例]“慈母手中線,遊子身 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可 是,一別就是二十年啊! 母親日裏想, 夜裏盼,希望有一天兒子能翩然來到身 旁。(蔣巍、賈宏圖《大洋的此岸和彼 岸》)

【全詩】

《遊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題解】

這是一首母子親情的頌歌。表現慈母愛心有許多角度。詩人只取慈母為遊子縫衣的極其普通的生活細節,以凝聚的筆力刻畫,於細微處見精神,掘發出極不尋常的意藴。

開頭四句,兩兩對稱,聯繫緊密,凝成一體,表現遊子行前母親為其趕製新衣的意象。“密密”二字十分傳神,既精確地刻畫出了慈母針線細密緊張操勞的行為形態,又微妙地傳達出了慈母温厚細膩周到的情感精神,最後兩句形象議論強調指出:母親的愛象春三月的陽光温厚和暖而又廣大無私,兒女卻如承受陽光恩惠的小草,赤誠回報,誰説能報答其萬一呢?着一反問,非常有力,使母親之至愛深情得到了藝術昇華。

“詩人肺腑出,出輒愁肺腑”(蘇軾《讀孟郊詩》)。此詩原有作者自注:“迎母漂上作。”詩因從作者自身感念至深體驗來,所以語雖平實,但親情自出,非常感人,成為千古流傳的絕唱。

【全詩鑑賞】

孟郊出身貧寒,早年喪父,全靠母親教養長大。一生坎坷,為生計嚐盡人間辛酸,五十歲才作了溧陽縣尉。又往往無心公務,仍放情山水,因而受到半俸懲罰。儘管如此,生活總算安定了一些,所以他立即恭迎老母來溧陽,以省晨昏,報養育之恩。本詩出語天然而含意深邃,揭示了偉大的母愛。

遊子吟是樂府裏一種曲調名。吁嗟慨想,悲憂愁思,謂之吟。詩一開頭就以憶念手法再現了母子即將分離的'特定時刻,通過普通的縫衣場景,來刻劃母子依依惜別的真摯感情。“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詩由兩個詞組引出兩個人物,兩樣東西。“衣”、“線”本日常俗物,並無特別的含義。但把它放在特定的語境中,一經特定的“慈母”和“遊子”相連,使無情的“衣”、“線”成了表情達意的工具,用衣線相連象徵母子骨肉相依的深情。緊接着的“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前句寫慈母的動作,後句寫慈母的意態。照理説母親為兒子縫衣是極其普通的事,但因是“臨行”縫衣,這就有了特定內涵。慈母飛針走線,為兒子趕製行裝,分離在即,內心自然是悲苦的;但慈母無聲無淚,將深情傾注在千針萬線之中。未分離就要盼歸期,母子情深可見一斑。詩通過“密密”二字,將慈母對兒子的一片真情表現得淋漓盡致而又含蓄深沉。不寫千叮萬囑,而以特定動作代之,揭示了此時此刻的內心活動。詩歌就以這極為純樸的語言,極平常的情事,一石擊起千層浪,撞擊着每個遊子的心田,由詩及己而產生無窮聯想和共鳴,喚起天下人對母親的眷眷之心。

全詩平實誠摯,最後兩句以興的手法,用春天的小草難以報答三春陽光的温暖設喻,貼切感人。慈母對子拳拳之情,猶如春陽對小草那樣深厚,可是兒女如小草一樣細微的孝心,又怎能報答博大的母愛於萬一呢?詩以“誰言”二字領起,正意反説。既寄託着遊子對慈母的烈火一樣的熱情,又表現自己有心報母恩而深感難以兑現的無限惆悵的心理。感情純真,扣人心扉,催人淚下。

詩以淡淡的白描,表達濃深的情意。通過常情常物比興言情,託物喻情,形象生動,富於聯想,引發真切情思。通過細節描寫,以母對子之深情和子對母的內疚兩相對照,進一步讚頌母愛之偉大。孟郊一生顛沛流離,想報答母恩可又力不從心,內心之感慨形於歌詩,一人之語道出千萬人之情。千百年來,《遊子吟》曾經撥動了多少遊子的心絃,可謂千古絕唱。

孟郊、張藉,一等詩也。唐人詩有古樂府氣象者,惟此二人。但張藉詩簡古易讀,孟郊詩精深難窺耳。孟郊如《遊子吟》、《列女操》、《薄命妾》、《古意》等篇,精確宛轉,人不可及也。(曾季貍《艇齋詩話》)

退之以師道自任,自李翱、張藉、皇甫湜輩皆名之,惟推伏孟郊,待以畏友。世謂謬敬,非也。……《遊子吟》……《秋懷》……當舉世競趨浮豔之時,雖豪傑不能自拔,孟生獨為一種苦淡不經人道之語,固退之所深喜,何謬敬之有! (劉克莊《後村詩話》後集)

仁孝不言,自然風雅。(鍾評) (鍾 惺、譚元春《詩歸》卷三十一)

孟東野最為高深,如“慈母手中線……”真是六經鼓吹,當與退之《拘幽操》同為全唐第一。(賀裳《載酒園詩話又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