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讀後感

欄目: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 發佈於: / 人氣:2.8W

引導語: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小編整理了兩篇讀後感,希望能夠幫助到你。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讀後感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讀後感

其一

很小的時候,記得背過一首唐代詩人王維的詩——《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背的時候,不甚了了,前面就好理解,茱萸就不知道是什麼東西了。

今日隨爸爸登白雲山茱萸峯,一邊吃着茱萸果,一邊聽導遊講這首詩的意境,才知道什麼叫觸景生情,有感而發。你知道這首詩是王維十七歲寫的嗎,厲害吧!當時王維在長安考取功名,遠離故鄉,又逢當年重陽節,京城內外家家户户,呼朋喚友,成羣結隊登山祈福。作者卻一個人呆在客棧裏,想想故鄉的朋友都去郊遊爬山,興高采烈的神情,此時自己想念朋友,相信故鄉的父母朋友也會想念自己,真是無限傷感!

從未遠離家鄉和父母的我,似乎很難理解鄉愁,恰好又讀到一首台灣的小詩,成了最好的.解析。“小時候 ,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 ,母親在那頭;長大後,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我在這頭 ,新娘在那頭;後來呀,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我在外頭,母親呵在裏頭;而現在,鄉愁是一彎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 ,大陸在那頭 。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其二

又到了重陽節,每到這一天,我就不由想起詩人王維的詩作《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維獨自離開家鄉,到他鄉做客,每到佳節到來之日就加倍思念親人。遙想親人們登高的情景,都插着茱萸卻唯獨少了他一人。是啊,一個人獨自出遠門,到外面去打拼實在不容易,而且每逢到了一家人團圓的時候,就更想家了!

我的故鄉在徐州,爸爸媽媽年輕時就在常州拼搏了。他們經過了無數的風風雨雨,終於為以後的生活打下了基礎,並在這兒買了房子,長期住下來。我可謂是身在常州心在徐州,做夢都見到自己的親人,特別是在中秋重陽佳節來臨的時候,我們一家便更加思念自己的親人。這時,想必遠方的親人也在思念着我們吧!

如果一封信能代表我的心聲,寄給家鄉的人們,我想説:爺爺,您的眼睛好了嗎?可以看見了嗎?要多休息。奶奶,您的風濕病有所好轉了嗎?有空的時候,到醫院去看看。外公外婆,你們雖有“良田萬畝”,可你們都已年過七旬了,家裏的糧食也夠了,在家裏好好過晚年,我有空會去看你們的……

昨天晚上,我做了一個夢,夢見自己變成了一隻小鳥,帶着興奮激動的心情,飛回故鄉親人的身邊……願天下所有人的遊子能和家人早日相聚,共享團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