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名著欣賞 > 鄉愁

《鄉愁》評課

欄目: 鄉愁 / 發佈於: / 人氣:1.66W

鄉愁》,短短的四小節,反覆地詠歎,道不盡的是鄉愁,凝聚的仍是鄉愁。下面是小編分享的《鄉愁》評課,一起來看一下吧。

《鄉愁》評課

王老師的《鄉愁》這一課,整節課教者都落實了新課程改革的理念,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課堂開放而有活力。具體表現如下:

第一、以讀為主,以讀促思

朗讀是培養和提高學生語感的重要手段,也是領會課文潛在內涵的重要途徑。王老師在這堂課中創設了多種途徑地讀,達到了以讀增智、以讀悟情、以讀促思、以讀代講的效果。同時又通過學生動人的朗讀,教師感人的導語,以情動情,以聲傳情,營造了濃厚的情感氛圍,整堂課的教學,學生始終沉浸在對鄉愁的感悟之中。這堂課的設計思路:聽讀:感受—朗讀:理解—演讀:想象—比讀:發現—創讀:創造。新課標要求在閲讀教學中要尊重學生獨特的情感體驗,而詩歌又是最富情感的語言。因此,在以上四個環節中始終貫穿着一條紅線———情。這首詩的“情”就重在“鄉愁”上。整個教學中教師的角色是一名參與者、引導者、學習者。閲讀過程是師生共同感悟提高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王老師鼓勵學生暢所欲言、説真話、訴真情,將個人的閲讀體驗與作者的情感體驗融為一體。

第二、處理好學生、教師、作者三者之間的關係。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習活動的引導者和組織者,因此,王老師貫穿在課堂中的一條主線就是讓學生去閲讀去品味。在聽讀時,她讓學生閉上眼睛,用心去聽詩,用簡潔的文字説感受;在朗讀時,她讓學生把各自放進詩歌中進入作者的情感世界,把詩歌的語言變成學生自己的心聲。而且閲讀本是一種創造性的勞動,許多好作品不是作者寫出來的,而是作者和讀者共同勞動的結果。所以,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不應該把迎合當作尊重,也不要把閲讀的主動權交給作者,須知:書在誰的手裏,誰就是書的主人。因此,王老師讓學生去多讀反覆讀課文,這是一種個性化的閲讀和創造性的勞動。

第三,處理好閲讀和生活的關係。

文學是生活的反映,閲讀是生活的組成部分,閲讀和生活的關係是非常密切的,所以應當樹立為人生而閲讀的觀念,既要關照別人的生活,更要關注自己的生活;既要為今天的應試去認知和理解,更要為明天的發展去批判和創新。金開誠先生指出:詩詞賞析始終離不開一個“想”字。徐老師讓學生用“鄉愁是~~~~~”的句式説一句話就是一條有效途徑。另外,王老師讓學生選一小節用語言描述詩中的畫面內容也很有創新意識,和新時代的生活生動有趣的聯繫起來。當學生對生活的體驗被感性的文本昇華時,抓住學生感情的火花及時點火,讓學生有傾訴的機會,有成功的體驗,詩情自然噴薄而出了。

總之,王老師的這節課有利於發展學生思維的敏捷性和獨創性,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強化重要之點,一切以學生讀為主,沒有雕飾之意,一切順乎自然,清新流暢。就在這看似教者無為的課上,實現了師生的共同精彩。我們教師也要根據實際情況,尋求最佳的教學思路,多角度、多層次地鑑賞,有的放矢,讓學生髮現作品的審美價值,從中悟出詩歌所藴涵的思想感情。

拓展閲讀:《鄉愁》鑑賞

一、給詩歌增添傳統的色彩

余光中曾經説過,他的鄉愁詩寫的就是對中華民族的眷戀與深情。無論是寫李廣、王昭君,屈原、李白,還是寫荊軻刺秦、夸父逐日,都有一條清晰的 “中國情結”貫穿其中。儘管他的詩文中受到一些西方文化的影響,但在他的詩歌中還是以“藍墨水的上游是黃河”來表明他的文化傳承中仍受中國文化的深刻影響,中國文化的遺韻和對中華民族的懷思永不會改變。在他的作品中,我們仍可以清晰地看到《詩經》的身影。用他的話説:“我以身為中國人自豪,更以能使用中文為幸。”“燒我成灰,我的漢魂唐魄仍然縈繞着那片厚土”。 余光中的祖父餘東有曾告誡子孫“富貴貧賤,同是人也,特其遇之不同耳。倘吾厚富貴而薄貧賤,是貴勢而賤人也”。 中華五千年深厚的文化底藴,以及良好的家庭氛圍,都使得余光中的詩歌飽含傳統的理念,呈現傳統的色彩。

二、給傳統補充時代的因素

雖然余光中初期的詩歌創作曾受歐美現代派的影響,但在五六十年代的詩歌論爭中,他卻反戈一擊,批評了現代派詩歌內容虛無、表現晦澀的惡性西化傾向,主張將傳統與現代融於一爐。在自己的詩歌創作實踐中毅然決然地把自己的筆伸向大陸,“去沾汨羅的波濤,易水的`寒波”。因此《鄉愁》一詩的主題雖然是傳統的,但卻具有鮮明的地域感和時代特徵。通讀全詩,我們不難發現這首詩的視角非常新穎,表現技巧非常圓熟,悄然無聲地將傳統無形地融合在現實之中,將個人的悲歡離合融合在對祖國之愛、對民族之戀之中。強烈地表現了海外遊子要求結束中華民族分裂的局面、實現海峽兩岸統一的願憬。所以説這首《鄉愁》,具有以往的鄉愁詩所不可比擬的深度和廣度。在這首詩中作者找到了無可替代的意象來表現難以捕捉的鄉愁情緒,傳達的強烈而鮮明的現實意義。

余光中説他的這首詩“蠻寫實的”:小時候上寄宿學校,要與媽媽通信;婚後赴美讀書,坐輪船返台;後來母親去世,永失母愛。詩的前三句思念的都是女性,到最後一句詩人自然而然地想到了大陸這個“大母親”,至此,這首詩的意境和思路突然變得開闊無邊,“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一句便水到渠成。所以,詩人寫過去,只是為了寫現在。現在望着一灣淺淺的海峽發愁呢,這才是全詩真正的落腳點。

三、給時代注入情感的血液

詩人不僅用詩歌寄託自己的情感,更用行動來實現自己對親人的思念,對海峽兩岸統一的期盼。2001年,余光中捏着一張窄窄的機票回大陸探親。 2002年清明節,他第一次踏上了武進漕橋故土,第一次站在芳草萋萋親人的墳頭。2003年十月,詩人攜夫人範我存女士專程重返母鄉常州,以解鄉愁,找尋他夢中故鄉的點點滴滴。2005年的元宵節團圓夜,詩人回到大陸,回到四川,探視少年時代的八年記憶,探望他的詩友和他仰慕的前賢,找尋自己的根,中華民族燦爛文化的根。

余光中先生對著名編劇蘇叔陽説,中華民族深厚的感情從歷史、文化、血緣來講,即使天涯萍水相逢也會一見如故。“所以我常對我的親朋説,不要因為五十年的政治而拋棄五千年的文化。”“幾千年的中華文明烙印在每個同胞身上,就像是‘胎印‘一樣,只要兩岸作家用的是中文寫作,民族感情是永遠不會中斷的。”

1972年的《鄉愁》離今天已近30年,那股揪心的鄉愁不但沒有漸漸淡去,反而隨着時代的變遷越來越濃,濃得已經化不開了。

Tags:鄉愁 評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