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名著欣賞 > 桃花源記

陶淵明桃花源記全文

欄目: 桃花源記 / 發佈於: / 人氣:1.36W

《桃花源記》全用客觀的記敍方法,虛構了一些人物和情節,而詩則直接表達了作者對桃花源這個美好淳樸的理想社會的嚮往,以記敍為主,融敍事、寫景、抒情、議論於一爐。下面是陶淵明桃花源記全文,和小編一起來看一下吧。

陶淵明桃花源記全文

《桃花源記》原文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鹹來問訊。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歎惋。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説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後遂無問津者。

《桃花源記》譯文

東晉太元年間,武陵有個人以打漁為生。(一天)他沿着溪水划船,忘記了路程的遠近。忽然遇到一片桃林,在小溪兩岸幾百步之內,中間沒有別的樹,芳香的青草鮮豔美麗,地上的落花繁多交雜。漁人對此感到十分奇怪。便繼續往前走,想要走到林子的盡頭。

桃林的盡頭就是溪水的源頭,漁人發現了一座小山,山上有個小洞口,洞裏隱隱約約的好像有點光亮。(漁人)便捨棄了船,從洞口進去。最初,山洞很狹窄,只容一個人通過;又走了幾十步,突然變得開闊明亮了。(呈現在漁人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寬廣的土地,一排排整齊的房舍,還有肥沃的田地、美麗的池塘,有桑樹、竹林這類的植物。田間小路交錯相通,雞鳴狗吠的聲音此起彼伏。在田野裏來來往往耕種勞作的人們,男女的穿着打扮和外面的人都一樣。老人和小孩,都怡然並自得其樂。

(村裏的人)看見了漁人,感到非常驚訝,問他是從哪兒來的。(漁人)把自己知道的事都詳細的一一作了回答。村中人就邀請漁人到自己家裏去,擺了酒、殺了雞做飯來款待他。村子裏的人聽説來了這麼一個人,都來打聽消息。他們自己説他們的祖先為了躲避秦時的戰亂,領着妻子兒女和鄉鄰們來到這個與世人隔絕的地方,不再從這裏出去,所以跟桃花源外面的人斷絕了來往。(這裏的人)問如今是什麼朝代,他們竟然不知道有過漢朝,更不用説魏、晉兩朝了。漁人把自己所知道的事一一詳細地告訴了他們。聽完,他們都感歎惋惜。其餘的人各自又把漁人邀請到自己家中,拿出酒菜來款待他。漁人逗留了幾天後,向村裏人告辭。村裏的人告訴他:“(這裏的情況)不值得對外面的人説啊。”

(漁人)出來以後,找到了他的船,就順着來時的路回去,處處都做了記號。他到了郡城,去拜見太守,説了這番經歷。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去,尋找先前所做的記號,最終迷路了,再也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了。

南陽有個名叫劉子驥的人,是位高尚的讀書人,他聽到這個消息,高興地計劃着前往桃花源。但是沒有實現,他不久就病死了。後來就再也沒有探訪桃花源的人了。

拓展閲讀:《桃花源記》的藝術特色

一、文質兼美、情境俱佳

《桃花源記》雖不是詩作,但也表現了一個詩人明朗清新、樸實自然的文筆。《桃花源記》就文字而言,可謂精矣,筆墨不多,着實讓人百讀不厭。文章以武陵人的行蹤為線索,為我們勾畫了一幅沒有剝削、沒有壓迫,人人安居樂業,彼此和睦相處的幸福生活美景——世外桃源。究其醉人的藝術魅力在於:

1、動人的意境

所謂意境,就是作者把強烈的感情傾注在描寫的對象上,創造出可見可聞而又使人感動的那種境界。陶淵明的《桃花源記》所創造的意境,便是理想化了的小農經濟下的田園生活。其中,我們可以飽覽恬靜優美的生活圖景,欣賞到漁人進入桃花源後所見的一片地廣物豐、和平寧靜的景象,藉以感知桃源中的人們不僅生活愉快,而且“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沒有封建君主的統治,沒有如當時現實生活中的動亂和災難。作者把自己的進步理想寄託在桃花源的社會裏,從而形象化地描繪出了一個美好的農村生活境界。

2、明晰的線索

《桃花源記》以武陵漁人進出桃源的行蹤為線索,把發現桃源的經過,在桃源的所見所聞所歷,離開桃源後再尋桃園的情形,都貫串起來了。可以説本文是既按空間順序又按時間順序來安排材料的。按空間順序,即由桃花源外寫到內,又從桃花源的內寫到外;按時間順序,即由發現桃花源,寫到訪問桃花源,寫到離開桃花源,寫到再尋桃花源。縱觀全篇思路:發現桃花源——敍寫桃花源——議論桃花源——不能再入桃花源,內容一環套一環,環環緊扣,變幻奇妙,又讓人覺得入情入理。

3、虛擬的情節

第一,漁人來來往往,從不交代確切的時間、地點和人物姓名。第二,行蹤曲曲折折,走到哪裏算哪裏,忘路之遠近,又竟然忽逢桃林。第三,所見縹縹緲緲,山險口狹,彷彿若有光。第四,際遇閃閃爍爍,衣着悉如外人,卻又不知歷史時事;千言萬語,卻只寫了一句話,那就是囑咐漁人千萬不要泄密;最後,無論民間或官方,無論個人或羣體,都“不復得路”。完整的故事精彩紛呈,自然而然地引人入勝。

4、迭起的懸念

漁人“緣溪行,忘路之遠近”,設下懸念:迷路了,會怎麼樣?“忽逢桃花林”,為之一喜(一折);接着寫桃林美景,“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又設下懸念,走完桃林了嗎?桃林前面是什麼地方?“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又為之生疑(二折);接着寫漁人舍船而入的探險行動,“初極狹,才通人”,又設下懸念:裏邊有什麼,能走得通嗎?“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又為之一驚(三折);接着寫美好的世外桃源,介紹了桃源的生活環境和社會風尚,漁人辭去時,“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又設下懸念:漁人出去後給外人説了嗎?“及郡下,詣太守,説如此”,又為之遺憾(四折);“太守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又設下懸念:找到了嗎?“不復得路”,又為之迷惑不解(五折)。

5、突出的形象

寫桃花林,僅抓住最為醒目的林中之花、地上之草;繪花不採靜態的枝蕾,而取動態的落英;繪草不列草類高矮,而重色澤形態。寫桃花源,僅抓住農耕生活中人們賴以休養生息的土地、屋舍、桑竹等。寫桃源人,僅抓住無自養能力且易受傷害的老人和小孩着墨,老老小小尚且“怡然自樂”,青壯年便不消説了。對於使之“大驚”的“外人”,一是“要”,二又“延”,還“設酒殺雞作食”,淳厚好客之風迎面拂來。從“雞犬相聞”的鬧聲中反映出桃花源社會的和平寧靜;從“皆歎惋”中則可見桃花源人內心中的自我慶幸與滿足。

6、客觀的評價

本文寫於兵連禍結的晉宋交替期間,社會戰亂頻繁,動盪不安,封建剝削殘酷,民不聊生,政治黑暗腐敗,使作者不能施展抱負,在做過幾任小官以後,出於對醜惡官場的厭惡,棄官歸田,過起了隱居田園的生活。十多年的田園生活使作者瞭解了勞動人民的疾苦和願望,對廣大農民的苦難深有感受。出於對黑暗現實的不滿和反抗,作者寫出了本文。文中虛構的世外桃源,描繪的沒有階級、沒有剝削、沒有壓迫、沒有戰亂、自食其力、自給自足、和平恬靜、怡然自樂的社會,是黑暗現實的鮮明對照,是作者的一種精神寄託,也是幹百年來被壓迫人民的理想境界。當然,這種理想境界,不過是一種理想化了的小農經濟下的田園生活,而且是一種不可實現的空想。我們不去苛求古人,但不能不認識到這一點。

7、明暢的語言

文中所有的敍述和描寫,儘管是文言,卻曉暢易讀。譬如寫景:“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層次豐富;譬如寫人:“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形象鮮明;譬如寫行:“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活動具體;譬如寫言:“不足為外人道也”,色彩近乎神祕,令人遐想聯翩。

8、深厚的功底

南陽劉敬叔《異苑》(卷一)有一則記載,與陶淵明的《桃花源記》極為相似。原文如下:

元嘉初,武陵蠻人射鹿,逐入石穴,才容人。蠻人入穴,見其旁有梯,因上梯,豁然開朗,桑果蔚然,行人翱翔,亦不為怪。此蠻於路砍樹為記,其後茫然,無復彷彿。

蠻人射鹿之入石穴與陶淵明的漁人尋源之入桃源,雖有記敍詳略之分,其情節與行文卻大致相仿。可以推斷,劉之蠻人射鹿之入穴與陶之漁人尋源之入境可能源於同一傳聞,或則源於浙江龍遊縣發現的龍遊石窟的不同故事。作為文學作品的《桃花源記》,是作者依據當時的這些傳聞、結合自己的經歷、滲入自己的理想化而玉成的佳作。他不僅在藝術給這個傳聞以加工潤色,同時把自己熟知的避亂故事(如;三國時期人田之泰之避亂于徐無山,晉人庾袞之避亂於禹山,康王之避亂於楚王谷等等……)史實信手揉入,似行雲流水,無斧鑿之痕跡,恰到妙處。全文僅三、四百字就能把發現桃源的始末,桃源中的景物、環境、風土、民情、來歷、交往描寫得清清楚楚,歷歷在目,既有生活的對話,又有曲折的情節,寫景明麗如畫,敍事委婉得體。

這虛無的“桃源”一旦經如此藝術高手加工潤色,便會深入人心,永享美名。由此可見,陶淵明非常深厚的文學功力。這也正是《桃花源記》之所以鶴立雞羣,獨留芬芳的原因所在。

二、亦真亦幻、神祕曲折

因文章近似小説,曾被收入志怪小説集《搜神後記》中。文章為我們虛構了一個亦真亦幻的世外桃源,引發了讀者無限的遐想,使得讀者無不為之神往。

綜合唐傳奇和明清傳奇文學來看,文章是否具有傳奇色彩要看其是否具備了三個重要的因素:

1、奇特、神異、精密完整的故事情節。

2、豐富具體的環境描寫。

3、鮮明生動的人物性格。

《桃花源記》則完全具備了這三個方面的要素,而且作者在寫作中運用的浪漫主義手法更是貫穿了文章的始終,為我們描繪了一幅縹緲動人的美麗畫卷。

1、神奇而美麗的環境。

不論是桃源之外還是桃源之內,作者筆下的景色總是那麼的神奇與美麗。“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作者為我們描繪了一幅“夾岸桃花逐流水”的美麗景色。在這樣一個人跡罕至的溪谷之內有桃樹並不奇怪,可令人驚異的是這片桃林竟然“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這片桃林是自然生成還是人工所為呢?面對此景不僅漁人,就連讀者也為之深感神奇,也想一尋究竟了。當“林盡水源”之時,我們便發現一座小山,此山也是奇異,山有小口,先窄後寬。當行數十步時,眼前“豁然開朗”,讀者的眼前便又出現了一幅“阡陌交通,雞犬相聞,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的美好的田園風光。其中人們的生活也是讓人羨慕,“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更令人詫異的是,在這與隔絕數百年的地方,人們的穿着竟然和“外人”的一樣!這些美麗的環境描寫無疑為桃花源披上了一層神祕而美麗的輕紗。

2、奇特、神異的故事情節。

文章圍繞漁人發現桃花源,進入桃花源,離開桃花源到,找桃花源一一寫來,使文章的整個故事顯的精密完整,使得每一個情節都那麼奇特、神異,環環相扣,使得整篇文章渾然一體。

其一,故事的開端,漁人發現桃花源。漁人“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我們不禁要問,既然已經忘了路程的遠近,為什麼不停棹而返還要一直走下去呢?一定有什麼東西在吸引着漁人!這不由讓人想起了唐代山水田園詩人王維詩句“漁舟逐水愛山春,兩岸桃花夾古津”,(《桃源行》)彷彿這一天漁人是為了欣賞山光水色,在不知不覺之間來到了這片桃林的。對於這一事件,南宋詩人謝枋則説:“飛花莫遣隨流水,怕有漁郎來問津。”(《慶全庵桃花》)就是説,漁人是劃舟沿溪而行,恰好在溪流的下游,看到了順流而下的繽紛落英而感覺詫異,於是逆流而上到達了桃花林的。漁人到底是怎樣到達桃花源的呢?文章起筆便為讀者設下了一個疑障,雖然我們不必為此進行辨別是非,但是這樣除此之外,作者還揮灑自如地“設伏”“照應”,使整篇文章以“神祕”貫穿始終。如:村人對漁人的叮囑“不足為外人道也”,使下文復尋“遂迷”成為必然。如此,桃花源確乎讓人可望不可即了。

文章結尾再次為“世外桃源”抹上神祕色彩。南陽劉之驥之為更使人覺得仙源難辨,如海市蜃樓,可望而不可求。

三、寓意深刻、影響久遠

如果説《桃花源記》在藝術方面有很高價值的話,那麼它在政治上產生的影響更能顯示其歷史價值。

西方空想社會主義理論的誕生,為科學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奠定了基礎,而陶淵明筆下的“仙境”表明了“空想社會主義”在中國古代早已存在。這無疑是歷史的進步。對於陶淵明的進步,歷來有不同看法。有人批評作者説,他把理想的實現寄託於老子的所謂“小國寡民”的遠古時代,那是脱離現實的“絕境”。並説這種思想是復古倒退,逃避現實。對於這個問題,我們必須歷史地去看待。作者處於當時的歷史條件下,決不可能提出科學的馬克思主義理論來。他能描繪出烏托邦式的社會藍圖已是相當不錯了。他所描繪的樂園,是一個沒有階級差別,沒有社會矛盾的平等社會。它寄託了作者的美好的政治理想,鞭打了當時黑暗的社會現實。在那登極森嚴、情偽萬端的社會裏,作者以隱居不仕的形式參加鬥爭,以要求“復古”的口號來歌頌勞動、歌頌淳樸和善良。應當説,這是為歷史的進步搖旗吶喊,並非“逃避現實”!

在《桃花源記》中,作者不僅無情地鞭打了當時的社會現實,更重要的是目空今古,大膽否定了君權。桃源人“不知有漢,無論魏晉”,不是生活得挺好嗎?作品始終體現了樸素的烏托邦思想。如果説西方空想社會主義理論上一種比較成熟的理論的話,那麼《桃花源記》所表現的政治理念,則是有待整理的空想社會主義理論的雛形。這便是作品的歷史價值。

雖然我們認為作者的思想是進步的,但作者所處的時代畢竟太久遠,由於歷史所限,作品也表現了一定的侷限性。作者雖發現並提出了人們普遍關心的社會問題,卻沒有也不可能設計出一個解決問題的方案,而只能描繪出如此的“絕境”來作為寄託;同時作品沒有也不可能找到社會動亂的根本原因,也找不到一條實現理想的正確道路——“不復得路”就表現了作者思想的含糊。這也算是作品的消極之處吧。桃花源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