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名著欣賞 > 小石潭記

《小石潭記》閲讀答案(通用15篇)

欄目: 小石潭記 / 發佈於: / 人氣:9.76K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我們都要用到閲讀答案,閲讀答案是我們解答閲讀題的金鑰匙。一份什麼樣的閲讀答案才能稱之為好閲讀答案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石潭記》閲讀答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小石潭記》閲讀答案(通用15篇)

《小石潭記》閲讀答案1

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峯。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鳶飛戾天者,望峯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吳均《與朱元思書》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遊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遊者相樂。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樹環合,寂寥無人,悽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柳宗元《小石潭記》

1.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語句中加粗字的意思。

(1)猛浪若奔 奔______________

(2)蟬則千轉不窮 轉______________

(3)潭中魚畝百許頭 許______________

(4)以其境過清以______________ 清______________

2.下列成語中的“過”字與“以其境過清”中的“過”字意思不同的是()

A.過猶不及

B.矯枉過正

C.文過飾非

D.言過其實

3.用現代漢語説説下列語句的意思。

(1)鳶飛戾天者,望峯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悽神寒骨,悄愴幽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與朱元思書》選段中描寫“水”的語句有___________;《小石潭記》選段中指寫“水”的語句有___________________。兩篇文章都突出了“水”____________的特點。《與朱元思書》表達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的志趣,《小石潭記》抒發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緒。

參考答案:

1.(1)飛奔的馬;(2)通”囀“,婉轉發聲;(3)大約;(4)因為;冷清

2.C

3.(1)那些極力追求名利的人,看到這些雄奇的山峯,就會平息熱衷功名利祿的心;那些整日忙於治理政務的人,看到這些優美的山谷,就會流連忘返;

(2)向小石潭的西南方向望去,可以看到一條小溪曲曲折折,時隱時現;

(3)感到心神淒涼,寒氣透骨,寂寞極了,幽深極了

4.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急湍其箭,猛浪若奔;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遊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清澈見底;淡泊名利、愛慕美景(或愛慕美景、避世退隱);被貶官之後孤悽悲涼

《小石潭記》閲讀答案2

閲讀《小石潭記》的節選文字,回答9—11題。

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佩環,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巖。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遊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遊者相樂。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樹環合,寂寥無人,悽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9.下面句中的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水尤清冽

冽:涼B.卷石底以出

卷:彎曲C.潭中魚可百許頭

可:可以D.乃記之而去

去:離開

10.下面句中的加點詞語的用法,與其他三項不同的一項是

A.影布石上

B.潭西南而望

C.斗折蛇行,明滅可見

D.其岸勢犬牙差互

11.下面對選文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作者寫隔竹林,聞水聲,“伐竹取道”才見小潭的經過,給文章增加了探奇的情趣。

B.作者描寫潭水的空明澄澈和游魚的形神姿態,二者相互映襯,具有畫面感。

C.小潭“不可久居”是因為“其境過清”,面對悄愴之景,作者心境不免淒寒悲涼。

D.作者將自己的情感融于山水的描繪之中,直抒胸臆,表達了被貶流放的憂傷怨憤。

閲讀文言文,(本大題共3小題,共7分。)

竹似賢,何哉?竹本①固,固以樹德,君子見其本,則思善建②不拔者。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見其性,則思中立不倚③者。竹心空,空似體道④;君子見其心,則思應用虛受⑤者。竹節貞,貞以立志;君子見其節,則思砥礪⑥名行⑦,夷險一致者。夫如是,故君子人多樹為庭實焉。

【註釋】

①本:根。②建:樹立。③倚:偏頗。④體道:包含仁德。⑤虛受:虛心接受。⑥砥礪:磨練。⑦名行:名節操行。

12.解釋文中加點詞語的含義。(2分)

(1)竹本固 固:

(2)夫如是 如是:

13.請將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3分故君子人多樹為庭實焉。

14.文中“竹似賢”表現在哪些方面?請簡要概括。(2分)

答案

9.C

10.A

11.D

12.(1)穩固 (2)像這樣(2分)

13.因此君子大多種植竹子,作為庭院中的觀賞物。(3分)

14.竹“本固”“性直”“心空”“節貞”,如同君子的美德。(2分)

《小石潭記》閲讀答案3

小石潭記

①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佩環,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巖。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②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遊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遊者相樂。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竹樹環合,寂寥無人,悽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⑤同遊者:吳武陵,龔古,餘弟宗玄。隸而從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

(1)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2)斗折蛇行,明滅可見。

2、本文是按照遊蹤順序寫的,文章的內容依次為: , 、, 。

3、本文寫作特點之一是情景交融,結合課文分析作者觀魚時的心情與瀏覽到最後心情有何不同?請結合課文內容及背景來分析。

參考答案:

1、(1)陽光照到水底,魚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頭上。

(2)(溪流)像北斗星那樣曲折,像蛇那樣蜿蜒前行,時隱時現。

2、發現小石潭,潭中景物,小溪的源流,潭周圍的氣氛。

3、觀魚時心情時快樂的,從寫魚“似與遊者相樂”的描寫可以得知,作者融個人感情於魚兒的愉悦之中;後來坐潭上,心情是孤悽悲涼的,從“悽神寒骨,悄愴幽邃”的描寫可知,作者參與政治改革失敗後被貶,內心深處憂傷悽苦,從自然中獲得的快樂是暫時的,一經悽清環境的觸發,抑鬱憂傷的心情又流露出來了。(意思對即可)

《小石潭記》閲讀答案4

閲讀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題目。(每小題3分,共9分)

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佩環,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巖。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遊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遊者相樂。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樹環合,寂寥無人,悽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同遊者:吳武陵,龔古,餘弟宗玄。隸而從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小題1】對下面語句中劃線詞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悽神寒骨悽:淒涼B.隸而從者隸:跟隨' C.如鳴佩環鳴:發出的聲音D.佁然不動佁然:呆呆的樣子

【小題2】下列句子中劃線詞的意義相同的一組是( ) A.心樂之似與遊者相樂B.潭中魚可百許頭不可久居C.以其境過清先帝不以臣卑鄙D.乃記之而去。 思而不學則殆

【小題3】下面對本文內容和寫法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作者把地處幽僻的小石潭作為描寫對象,意在借荒遠之景,寓貶謫之怨,傾抑鬱之情。B.首段文字,由小丘到篁竹,由篁竹到聞水聲,再由水聲尋到小潭,採用了移步換景的寫法。C.作者善於捕捉景物的特徵。如鳴佩環的水聲、參差披拂的枝頭蔓、空遊無依的魚兒、斗折蛇行的小溪、竹樹環合的四周,把小石潭繪就成一幅美妙的圖畫。D.本文語言凝練。寫卷石的形態各異,僅用了“坻”“嶼”“嵁”“巖”四字刻畫;寫小溪的曲折蜿蜒,也只用了“斗折蛇行”四字描述;寫環境的清新和心緒的煩躁,僅用了“過清”二字加以揭示。

【小題4】將文言材料中畫線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每小題2分,共4分)

(1)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2)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

答案

【小題1】A

【小題1】C

【小題1】D

【小題1】(1)譯文:青葱的樹,翠綠的莖蔓,樹枝藤條遮蓋交結,搖動下垂,參差不齊,隨風飄動。

(2)譯文:順着水潭向西南方向望去,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樣曲折,像蛇那樣蜿蜒前行,時隱時現。(2分)

《小石潭記》閲讀答案5

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珮環,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巖。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遊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遊者相樂。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樹環合,寂寥無人,悽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同遊者:吳武陵,龔古,餘弟宗玄。隸而從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行解釋下列句中加粗詞語的意思。

①水尤清冽( )

②為坻,為嶼,為峪( )

③遂至承天寺( )

④往來翕忽。似與遊者相樂。( )

2、請選出下列各組句中加粗詞語意思相同的一項( )

A、(1)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2)相與步於中庭

C、(1)近岸。卷石底以出 (2)以其境過清

B、(1)心樂之(2)念無與為樂者

D、(1)聞水聲,如嗚佩環 (2)庭下如積水空明

3、請用現代漢語翻譯句子。

①全石以為底。

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

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乙兩文都是作者被貶謫時所寫,都藉助自然山水抒發了內心的情感,但在思想感情方面還有明顯的不同。請結合文句作簡要的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①格外、特別 ②小島 ③於是 ④輕快敏捷

2、D

3、①(潭)用整塊石頭作為底。

②只是缺少像我們二人這樣的清閒的人罷了。(意對即可)

4、甲乙兩文都抒發了孤寂悲涼的情感,只是甲文更濃重一些,文中的悽神寒骨,悄愴幽邃、不可久留等還寄寓作者被貶後的憂傷、憤懣之情;乙文從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中既反映出作者自嘲、自解的心態,又透露出作者曠達的胸襟和積極樂觀的情懷。(意對即可)

《小石潭記》閲讀答案6

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佩環,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巖。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遊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遊者相樂。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樹環合,寂寥無人,悽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小題1】解釋下列句中劃線詞語:(4分)

(1) 心樂之( ) (2) 蒙絡搖綴( )

(3) 斗折蛇行( ) (4) 乃記之而去( )

【小題2】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4分)

(1)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遊無所依。

(2) 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小題3】文章第二段主要寫了什麼內容?其作用是什麼?(2分)

【小題4】“境由心造”,“悽神寒骨,悄愴幽邃”表達了作者怎樣的心情?作者為什麼會產生這種心情?(2分)

【小題5】為了發展永州旅遊業,當地準備開發小石潭景點,結合課文,請你為該景點寫一則50字左右的簡介。(3分)

答案

【小題1】(1) 以……為樂、感到快樂(意動用法) (2) 覆蓋

(3) 像蛇爬行那樣彎曲 (4) 離開、離去(共4分)

【小題2】(1) 潭中的魚大約有一百多頭,都好像在空中游動,什麼依靠也沒有。(2分)

(2) 溪流兩岸的形狀像犬牙似的交錯着,看不出溪水的源頭在哪裏。(2分)

【小題3】觀魚或潭中魚;襯托小石潭水的清澈透明。(2分)

【小題4】表達了作者孤獨憂傷的心情。因為作者參與朝廷政治革新失敗被貶謫到永州,

作者想到自己就像這風景秀麗卻被埋沒於荒山野嶺的小石潭一樣,雖有才華,雖想有所

作為,卻得不到賞識。(2分)

【小題5】略。(要求,條理清楚,語言通順,3分)

《小石潭記》閲讀答案7

閲讀柳宗元的《小石潭記》,回答問題。

①從小丘西行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佩環,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為岸。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②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遊無所依。日光下徹,影布石上,然不動;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遊者相樂。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竹樹環合,寂寥無人,悽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1、請你聯繫上下文,解釋下列劃線的文言實詞和文言虛詞的意思。

(1)斗折蛇行,明滅可見( )

(2)如鳴佩環,心樂之( )

(3)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

(4)乃記之而去( )

2、請你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遊無所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在寫作上最突出的特色,是善於抓住景物的特點生動細緻地加以描繪。如第②段對潭水的描寫,整段文字沒有一個“水“字,但沒有一處不在寫水。請你分析一下作者是從哪些角度寫出潭水的特點的?

參考答案:

1、(1)像蛇爬行那樣。(2)喜歡。(3)它的,指溪水的。(4)就。

2、石潭裏的魚大約有一百來條,都好像在空中游動,什麼依靠都沒有似的。

3、從魚的空遊、陽光直射水底、魚兒的影子落在潭底石頭等角度寫出水的清澈透明。

《小石潭記》閲讀答案8

閲讀文言文《小石潭記》,回答文後問題。

小石潭記

柳宗元

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佩環,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巖。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遊無所依。日光下徹,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遊者相樂。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樹環合,寂寥無人,悽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同遊者:吳武陵,龔古,餘弟宗玄。隸而從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 解釋加點字的意思。

其岸勢犬牙差互 差互:( )

斗折蛇行 折:( )

其境過 清:( )

2.初見小石潭作者心情如何?寫了潭邊的哪些實景?

3.寫游魚一節,極為細膩傳神,游魚表現出怎樣的情態?“似與遊者相樂”展示了怎樣的境界?

4.遊覽到最後,作者怡樂的心情起了變化,是什麼心情?我們怎樣理解?

【參考答案】

1. 互相交錯 曲折 悽清,冷冷清清

2.“心樂之”,心裏很高興。清澈的潭水、崢嶸的潭石、青翠交結的潭樹。

3.自由自在,活潑天真。物我同一,樂而忘我,樂而忘形的境界。

4.愁苦心情。蕭森的景色,觸發了作者內心的隱痛,以致終“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由暫時的解脱而跌回到現實生活中來。

《小石潭記》閲讀答案9

閲讀下列文字,回答問題:

[甲]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遊無所依。日光下徹,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遊者相樂。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樹環合,寂寥無人,悽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節選自柳宗元《小石潭記》)

[乙]道州城西百餘步,有小溪,南流數十步,合營溪。兩岸悉皆怪石,敧嵌盤屈,不可名狀。清流觸石,洄懸激注。佳木異竹,垂陰相映。此溪若在山野,則宜逸民退士之所遊處;在人間,則可為都邑之勝境,靜者之林亭。而置州以來,無人賞愛。徘徊溪上,為之悵然。

[注] ①道州:今湖南省道縣。唐時偏僻荒涼,元結曾在此為官。合營溪:匯入營溪。 ③敧:傾斜。④嵌:張開。⑤逸民退士:遁世隱居的人。⑥置州:設置州郡。

1、[甲]文第一段描寫的內容是 ;[乙]文中描寫溪水的語句是

2、解釋下面劃線詞在句中的意思。

①潭中魚可百許頭 可:

②以其境過清 清:

③南流數十步 南:

④不可名狀 名:

3、用現代漢語説説下面句子的意思。

①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②佳木異竹,垂陰相映。

4、面對美景,[甲] [乙]兩文作者為什麼會產生傷感和“悵然”的情緒?

參考答案:

1、(潭)水和(遊)魚 清流觸石,洄懸激注

2、①大約,大概 ②悽清,冷清清 ③向南 ④説出

3、①那石岸的`形狀象狗的牙齒那樣相互交錯,不能知道溪水的源頭。

②秀美的樹木奇異的竹林,垂下的陰影相互掩映。

4、小石潭周圍悽清的環境以及小溪優美卻無人賞愛的景色,觸發了作者對自己境遇的感慨。

《小石潭記》閲讀答案10

閲讀下面文言文,完成後面題目。(14分)

【甲】小石潭記 柳宗元

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佩環,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巖。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遊無所依。日光下徹,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遊者相樂。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樹環合,寂寥無人,悽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乙】右溪①記(節選) 元結

道州②城西百餘步,有小溪,南流數十步,合www.營溪③。兩岸悉皆怪石,敧嵌④盤屈,不可名狀。清流觸石,洄懸激注。佳木異竹,垂陰相映。此溪若在山野,則宜逸民退士⑤之所遊處;在人間,則可為都邑之勝境,靜者之林亭。而置州⑥以來,無人賞愛。徘徊溪上,為之悵然。乃疏鑿蕪穢,俾⑦為亭宇;植鬆與桂,兼之香草⑧,以裨形勝。為溪在州右,遂命之曰 “ 右溪 ” 。刻銘石上,彰示來者⑨。

【註釋】 ①右溪:道州(州治在今湖南省道縣)城西的一條小溪,這裏泉清石奇,草木葱鬱,環境十分優美。元結任道州刺史時,又對它進行了一番修葺,並刻石銘文,取名右溪。②道州:今湖南省道縣。唐時偏僻荒涼,元結曾在此為官。③合營溪:匯入營溪。 ④敧:傾斜。嵌:張開。⑤逸民退士:遁世隱居的人。⑥置州:設置州郡。⑦俾(bì):以便,準備。⑧兼之:並且在這裏種植。 ⑨彰示:宣揚,告示。來者:後來的遊者。

26.下列各組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完全一樣的一項是( )(2分)

A. ① 潭西南而望 ②而置州以不可知其源。

B. ① 以其境過清 ② 以中有足樂者

C. ①乃記之而去。 ② 靜者之林亭

D. ①其岸勢犬牙差互 ②安陵君其許寡人

27.根據上文,解釋下列加點詞語的意思。(4分)

(1)斗折蛇行( ) (2)以其境過清( )

(3)兩岸悉皆怪石( ) (4)不可名狀( )

28.用“/”給文中劃線句子斷句,劃出兩處。(2分)

則宜逸民退士之所遊處

29.用現代漢語説説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佳木異竹,垂陰相映。

30.下列對短文的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2分)

A.甲乙兩文都表現了作者為排解內心的憂鬱而寄情山水的心境。

B.甲文中“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下見小潭”寫了發現小石潭的經過,乙文中“乃疏鑿蕪穢……以裨形勝”寫了整治右溪的經過。

C.甲文第二段寫出了水的清澈透明,乙文“清流觸石,洄懸激注”寫出了水流的湍急,兩處都運用了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相結合的寫法。www.

D. 甲乙兩文所介紹的“小石潭”和“右溪”有很多相似之處,如都地處荒僻,少有人來;都是以石為底、為岸;景色都很美等。

31.兩文都運用了借景抒情的寫法:甲文借寫小石潭的優美淒寒,表達了作者 的心境 ;乙文借描寫右溪美好的景色卻無人欣賞,表達作者 的悲傷。(2分)

《小石潭記》閲讀答案11

(甲)

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珮環,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巖。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遊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而遠逝,往來翕忽,似與遊者相樂。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樹環合,寂寥無人,悽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節選自《小石潭記》)

(乙)

莊子與惠子游於濠梁之上。莊子曰:鯈魚出遊從容,是魚之樂也。惠子曰:子非魚,安知魚之樂?莊子曰: 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魚也,子之不知魚之樂全矣!莊子曰:請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魚樂雲者,既已知吾知之而問我,我知之濠上也。

(《莊子與惠子游於濠梁》)

9.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相同的一組是 (3分)

A.潭中魚可百許頭 斗折蛇行,明滅可見

B. 下見小潭,水尤清冽 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

C.皆若空遊無所依 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

D.天下縞素,今日是也 鯈魚出遊從容,是魚之樂也

10.下列對文段內容的理解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 甲文以動靜結合寫魚似與遊者相樂,乙文以 出遊從容體現魚之樂,其用意都是借魚樂來抒發作者愉悦的心情。

B. 甲乙兩文都寫了人在遊賞自然風景時的感受,但甲文側重寫景,寓情於景 。乙文則以景切入,重點在寫人記事,刻畫人物形象。

C. 甲文的作者柳宗元和乙文中的莊子對外界的認識都帶有欣賞的態度,善於將主觀的情意發揮到外物上來產生移情同感的作用。他們都具有藝術家的風貌。

D. 甲乙兩文都用了對比。甲文以作者先樂後憂的對比,表明作者融身自然美景的歡樂只是暫時的,悽苦才是他感情的主調。乙文以莊子和惠子認知態度的對比,反映了這對朋友因共同好辯而擁有的生活情趣。

11.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4分)

⑴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⑵子固非魚也,子之不知魚之樂全矣!

參考答案:

9.(3分)D

10.(3分)A

11.(4分)(評分説明:關鍵詞有一個詞沒解釋到位扣1分)

(1)(2分)那石岸的形狀象狗的牙齒那樣相互交錯,不能知道溪水的源頭。(關鍵詞:犬牙、差互)

(2)(2分)你本來就不是魚,你不知道魚的快樂,這是可以完全確定的!(關鍵詞:固、全)

《小石潭記》閲讀答案12

《小石潭記》一文,完成小題。(15分)

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佩環,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甚,為巖。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遊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動;傲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遊者相樂。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樹環合,寂寥無人,悽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小題1】解釋下列劃線的詞。(3分)

(1)潭中魚可百許頭( ) (2)斗折蛇行,明滅可見( )

(3)傲爾遠逝( )

【小題2】下列四組劃線詞意義和用法判斷正確的一項是( )(2分)

①潭中魚可百許頭 不可久居

②皆若空遊無所依 若有作奸奸犯科及為忠善者(《出師表》)

③以其境過清 以錢覆其口(《賣油翁》)

④乃記之而去 君將哀而生之乎(《捕蛇者説》)A.①②③④四組全都不同 B.④相同,①②③不同 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D.①④相同,②③不同【小題3】翻譯句子。(5分)

(1)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2)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小題4】文中哪三個句子最能直接體現小石潭的主要特徵?從發現小石潭到離開,作者對於小石潭有哪幾種獨特感受?(5分)

答案

【小題1】(1)大約,大概 (2)像北斗星那樣(3)遊

【小題2】A

【小題3】(1)(2分,其中“澈”“布”各0.5分)陽光直射到水底,魚的影子映在石上。

(2)(3分,其中“犬牙差互”各0.5分,補上省略部分1分)那岸上的地勢像狗的牙齒那樣互相交錯,不能知道(潭水)的源頭。

【小題4】主要特徵(3分,每點1分):水尤清洌(或:潭水清洌).全石以為底(或:全石為底),四面竹樹環合(或:竹樹環合)。作者的感受(2分,每點1分)一方面是樂,一方面又悽清。這固然與作者的心境有着緊密聯繫,又是因小石潭的景引起的。

解析

【小題1】本題考查對文言實詞的認知能力。結合具體的語境來理解即可,有時還要注意加點字的特殊用法。

【小題2】本題考查對加點詞意思和用法的理解能力。①潭中魚可百許頭 (大約) 不可久居(能夠)②皆若空遊無所依(好像) 若有作奸奸犯科及為忠善者(《出師表》)(如果)③以其境過清 (因為) 以錢覆其口(《賣油翁》)(用)④乃記之而去 (代詞,代小石潭的景物 ) 君將哀而生之乎(《捕蛇者説》)(代詞,代蔣氏)。經分析A為正確答案。

【小題3】本題考查翻譯文言句子的能力。翻譯句子時注意關鍵字、語序,有時還要補出捨去的主語才行。

【小題4】本題是一道綜合題。先根據文章的內容來分析哪些句子最能體現“小石潭”的特徵,然後根據文章中景物的變化來分析作者的獨特感受即可。

《小石潭記》閲讀答案13

【甲】至於負者歌於途,行者休於樹,前者呼,後者應,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遊也。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山餚野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譁者,眾賓歡也。蒼顏白髮,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 。樹林陰翳,鳴聲上下,遊人去而禽鳥樂也。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遊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

(《醉翁亭記》)

【乙】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遊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遊者相樂。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樹環合,寂寥無人,悽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小石潭記》)

1.解釋下面句中加點詞。

者勝 弈: ⑵而不知太守之其樂也 樂:

⑶皆若空遊無所依:

⑷以其境過 清:

2.翻譯下面句子。

⑴蒼顏白髮,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譯文:

⑵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

譯文:

3.下面説法有誤的一項是( )

A.甲文第一段主要描繪了滁州人民怡然自樂和眾賓盡歡的情態,從側面反映了滁州政治清明的景象。

B.甲文第二段從“已而夕陽在山”到“遊人去而禽鳥樂也”寫了山林夕照全景。

C.乙文第一段中“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遊無 所依”這句話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寫出了魚兒在空中游動的景象。

D.乙文第一段“似與遊者相樂”一句描繪了游魚自由閒適的神韻,也表現了作者此時喜悦的心情。

4.乙文對魚的描寫靜中有動,更顯出環境的幽靜。甲文也運用了動靜結合手法來表現山林幽靜的語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用文中的原句回答)

5.甲乙兩文作者都有被貶謫的經歷,但兩人又有着不同的胸懷意趣,請根據文意簡要談談兩人當時各自的心情。

[參考答案]

1.⑴弈:動詞,下棋。

⑵樂:把……當做樂趣。

⑶依:依靠。

⑷清:悽清。

2.⑴譯文:(有一個)臉色蒼老、頭髮花白,醉醺醺地坐在人羣中間(的人),那是喝醉了的太守。

⑵譯文:陽光照到水底,魚兒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上。(魚)呆呆地不動。

3.C

4.樹林陰翳,鳴聲上下,遊人去而禽鳥樂也。

5.答:歐陽修通過描寫醉翁亭的自然景色和太守宴遊地場面,表現被貶後的曠達情懷和與民同樂的思想。

柳宗元通過寫小石潭及周圍的景色,抒發了在寂寞中的悲涼、悽苦的情感,流露出對自由生活的嚮往之情。

《小石潭記》閲讀答案14

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

【甲】自渴。西南行不能百步,得石渠。民橋其上。有采幽幽然,其鳴乍大乍細。渠之廣,或咫尺,或掊足,其長可十許步。其流抵走石,伏出其下。逾石而往有石泓,昌蒲被之,青蘚環周。又折西行,旁陷巖石下,北墮小潭。潭幅員戰百尺,清深多俢魚。又北曲行圩-,睨若無窮,然卒入乾渴,其側皆詭石怪傑,奇卉美箭。,可列坐而庥4焉。風搖其巔,韻動崖谷,視之既靜,其聽始遠;

【乙】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堇竹,聞水聲】.如鳴佩環=,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譚,水光清洌。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堪,為巖,青樹翠蔓,蒙絡搖輟,參差披拂。

【註釋】。渴(he)地名,指袁家渴.。箭小竹。3麻(xiu),竹蔭.

小題1:解釋下列句子中劃線詞的含義。(4分)

(1)民橋其上() (2)逾石而往有石泓 ( )

(3)北墮小譚( ) (4)卷石底以出( )

小題2:下列各組句子中,劃線詞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2分)

A有泉幽幽然 然胡不已乎

B其側皆詭石怪木 安陵君其許寡人

C然卒入於渴 興復漢室,還於舊都

D自渴西南行不能百步 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小題3: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4分)

(1)其長可十許步。

(2)風搖其巔,韻動崖谷。

小題4:甲乙兩段文字所描寫的水,各有什麼特點?請簡要概括。(2分)

參考答案:

小題1:搭橋,架橋 越過,經過 落入彎曲,翻卷

小題1:C

小題1:它的長度大約十來步。山風吹動樹梢,悦耳的聲音響動山谷。

小題1:甲文:清澈幽深,鳴聲多變。乙文:譚水清冽,水聲悦耳。

小題1:本題考查文言詞語的意思,都是課內重點詞語。

(1)名詞做動詞,搭橋,架橋。(2)越過,經過。(3)落入,流入。(4)彎曲,翻卷

小題2:C、介詞,到。A、形容詞詞尾,……的樣子/轉折連詞,然而。B、代詞,指代“渴”/助詞,表祈使。D、介詞,從/連詞,如果。

小題3:(1)可:大約。許:上下。(各一分)

(2)其巔:指樹木、花草、翠竹的枝梢。韻:措風吹動草木的聲音。

小題4:甲文:清澈幽深,鳴聲多變。乙文:譚水清冽,水聲悦耳。(甲文乙文中水的特點答對,各得1分。共2分。意思對即可)

《小石潭記》閲讀答案15

[甲]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至於夏水襄陵,沿溯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迴清倒影。絕巘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 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悽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三峽》

[乙]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遊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遊者相樂。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樹環合,寂寥無人,悽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小石潭記》

[丙]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早發白帝城》

(注:①唐肅宗乾元二年(759)春天,李白因永王璘案,流放夜郎,取道四川赴貶地。行至 白帝城,忽聞赦書,旋即放舟東下江陵,寫下此詩。)

【小題1】解釋下列劃線的詞語。(4分)

(1) 雖乘奔御風 (2) 潭中魚可百許頭

(3) 其岸勢犬牙差互 (4)以其境過清

【小題2】翻譯下列句子。(4分)

⑴ 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 ,迴清倒影。

⑵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

【小題3】《早發白帝城》和《三峽》,同樣寫猿聲,其作用有何不同?(4分)

【小題4】[甲][乙]文中劃線句子都描寫了水,分別突出了水的什麼特點?描寫方法上有何相似的地方?(3分)

【小題5】下面句中分別流露出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2分)

⑴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⑵ 坐潭上,四面竹樹環合,寂寥無人,悽神寒骨,悄愴幽邃。

答案

【小題1】(1)即使(2)大約(3)像狗的牙齒一樣(4)因為

【小題2】(1)在春冬兩個季節,雪白的急流,迴旋着清波,碧綠的潭水,倒影着各種景物的影子。

(2)向小石潭的西南方看去,溪水像北斗星那樣曲折,像蛇那樣蜿蜒前行,時隱時現。

【小題3】《早發白帝城》用猿聲襯托行船的快和作者的心情,《三峽》用猿聲帶哀轉久絕表現峽谷 幽長的特點,渲染了秋天三峽的蕭瑟氣氛。

【小題4】[甲]文中句子寫出三峽水流湍急、水勢險惡的特點。[乙]文中突出了小石潭的清澈。

間接描寫(或側面描寫)

【小題5】(1)從字裏行間流露出輕鬆喜悦之情。

(2)流露出作者內心孤寂、淒涼、壓抑、憂傷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