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名著欣賞 > 河中石獸

《河中石獸》教學實錄2篇

欄目: 河中石獸 / 發佈於: / 人氣:2.04W

《河中石獸》教學實錄1

經志芹

《河中石獸》教學實錄2篇

師:我們開始上課吧,這樣吧,咱們先聊聊天。

師:今天要有一個陌生的老師來陪你學習,你們可能覺得稍微有點小緊張,有沒有點小緊張呀?

生:沒有。

師:哎呀,你們真是太棒了!那我問大家一個問題,你們有沒有誰會講故事呀,喜歡講故事的有沒有?可能有的同學很擅長講,但是在這個場合大概有點不大敢講,但是我相信你們每個同學肯定都喜歡聽故事,喜歡聽故事吧?

生:喜歡。

師:你們從小就在媽媽的故事聲中入睡的吧?現在長大了,不聽故事了,你們可以自己讀故事了吧,哦,我們這節課你們不講沒關係,咱們今天呢來讀故事,我們已經知道了要學哪一課,而且大家已經預習了。《河中石獸》大家知道它是誰寫的嗎?

生:紀昀。

師:你來説?

生:紀昀。

師:也是紀昀。對不對呀?

生:對。

師:也對呀,我覺得有點疑問,真是紀昀嗎?

生:紀曉嵐。

師:是紀曉嵐嗎?我要糾正一個字音,這個字,我們做一個公民要遵紀守法,做一個學生要遵守紀律,你們都讀紀,所以呀你們就讀做紀昀了。這個字作姓氏講時不讀紀,有誰知道讀什麼?好你説。

生:jí。

師:第幾聲?

生:二聲。

師:有沒有不同意見?孩子們,有沒有誰拿字典?唉,以後我們遇到字的時候一定不能憑自己的老經驗,覺得就讀紀了,這個字作姓氏時應該讀jǐ,紀昀,紀曉嵐,第三聲。剛才我們都犯了一個錯誤,什麼錯誤呀?

生:根據生活中的經驗,就讀錯了。

師:噢,就是根據自己的某一個經驗就把他讀錯了,這就是我們書中的一句話,怎麼説的?我們書中也有這句話,這是什麼毛病?

生齊讀。“然則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據理臆(yì)斷歟(yú)?”

師:真是聰明的孩子!“可理臆斷歟?”我們剛才就犯了一個臆斷的毛病。好,作者我們知道了,這個字我們不能讀錯,咱們不能犯這個錯誤。有誰知道這個大學者的嗎?你在課前沒有讀過這個書的時候通過電視劇呀或者課外文學作品呀有沒有了解他的?我們就稱他紀曉嵐,曉嵐是他的字,有沒有熟悉他的?看沒看過有關他的電視劇呀?

生:看過。

師:看過,他給你留下了什麼印象呀?什麼印象?

生:聰明、機智。

師:聰明、機智、幽默,富有智慧。那當然了,他是誰呀?哦,學者。還是?哦,文學家。還是?不知道了,還是詩人,大文學家,好了不起呀。你們知道四庫全書嗎?你知道總編纂官是誰嗎?就是他呀,如果沒有他的功勞,我們中國古代很多文化可能就要丟失了,紀曉嵐因為這個功勞成為世界文化史上的巨人,這個可了不得了!將來你們長大以後,有機會有能力呀要去讀一讀四庫全書,當你們有這個能力來讀的時候,我要拜你們為師了。(作作揖狀)好了,孩子們,我們來了解一下紀曉嵐,他還給我們留了一部書,這部書是《閲微草堂筆記》,這是一部文言筆記小説,主要記述了一些狐鬼故事呀,怪異的事情呀。記這些事情的,志怪小説。哪個朝代的知道嗎?現在呀,老師要給你一個他的名片,剛才我們通過交流你已經知道了這個人了,你看你在腦海中有沒有這個印象?作者?我們説他的名字,紀昀。作品?老師用這個簡單的名片告訴你一個方法,以後在積累這些大家的時候,你就可以用這種名片的形式給他們作一個卡片,這樣記起來就非常容易了。當然,你也可以自己作出一個名片,張某某,朝代,寫上多少世紀什麼什麼就行了。給自己作出一個評價,然後朝這個方向去努力,然後你設想我將來有什麼成就,把自己的成就寫上去,給自己做一張名片,行不行呀?這也是一個學習方法,我們很多大家呀你都需要記住他們,你記多了,將來沒準你也成為他們當中的一個。是的吧?而且這樣非常容易記。那我要給大家聊聊天,咱們是一起學習這篇文章,老師呀以前也沒讀過這篇文章,今天跟大家一起讀,這是一篇文言文,你學文言文都怎麼學?

生:先讀熟了。

師:先讀熟了,然後再翻譯,翻譯完了呢?

生:按照他的漢語意思來理解,能夠背誦。

師:哦,會背了。不僅要理解,還要會背。還有其他什麼方法嗎?你説説?

生:要知道這篇文章要表達什麼。

師:哦,要表達什麼。唉,好,不錯!我們要對它進行一番賞讀,是的吧?那首先我們得讀通順吧?裏邊的字音呀,句子呀不能讀錯了。你們平時是不是這樣學的?那我們就來讀一讀。你們提前作預習了,預習時有沒有不會讀的字呀?

生:沒有。

師:哦,沒有,那挺好,你們平時自學能力真棒!看看你們讀的音跟我屏幕上打出來的字音有沒有不同的地方,如果有錯的在自己的書上糾正一下。好,請你們發聲讀一遍,我喜歡聽你們朗朗的書聲。

生:不約而同齊讀。

師:哎呦,我怎麼覺得這個字是不是我注錯了呀,哦,沒注錯,我怎麼覺得咱們吃水果有個字跟這個字差不多,是這個字吧?

生:不是。

師:那麼柿子怎麼寫?

生答。

師:唉對。柿子上面是一個點,而這個杮字怎麼寫?對,是一豎!就這麼一點點的差別。你要記住呀,這些字的細微的差別都要記清楚了。好大家放開聲音讀一讀課文,我看看誰讀的最響亮。自己讀,不要齊讀,自己讀,個人讀個人的。

生讀。

師:怎麼樣?咱們是一個同學讀呀還是一起讀呀?

生:一起讀。

師:好,你們喜歡一起讀,咱們就一起讀吧。題目、作者都一起讀起來啊。

生齊讀。

師:哎呀,你們的自讀能力真是太棒了,我還準備糾正你們的一個斷句呢,結果你們呢都讀的那麼流暢!不過其中有一個字我聽着有點不對勁,“石又在轉”後面那個字怎麼讀?是轉轉還是轉轉?唉對,轉。第三聲,改變自己的方向、位置讀轉。大家讀的沒有問題了,我們還要讀懂,對不對?現在我們就來讀懂這篇文章,誰能用最簡潔的語言來概括這篇文章寫了一個什麼故事?組織一下?這篇課文寫了一個什麼故事?我們今天學了河中石獸,他講了一個什麼故事?一句話或者兩句話也行。誰來概括?你來概括。

生:滄州南一間寺廟的石獸沉到水裏,眾人一起都在想辦法尋找這個石獸。

師:哦,滄州南一間寺廟門口的兩個石獸掉到水裏,現在掉的還是去年掉的?

生:十幾年前。

師:十幾年前,課文中寫了沒有?

生:閲十餘歲。

師:“閲”什麼意思?

生:閲,經歷。

師:閲,經歷,經過的意思,經過十多年之後,人們才去找他,對,是這麼一個故事,找石獸這個故事本身藴含了一個道理,課文當中給我們説出來了,什麼道理?

生説。

師:在哪裏?

生:最後一段。

師:你們都是聰明的孩子,把最後一段畫下來。咱們來一起讀一讀這個道理,起頭。

生讀。

師:那我就有疑問了,你們幫我解答,這不就是一個找石獸的故事嗎?他怎麼就藴含這個道理了呢?他怎麼就説明這個道理了呢?我就不明白,他不就是一個故事呢?這個答案我們一起到故事裏面去找,好不好?唉,老師給大家畫了一張表,這篇小故事他講了了三類人找石獸,一個是僧人、一個是?講學家,還有?老河兵。他們都是到哪裏去找?結果如何?為什麼到那個地方去找?現在僧人到哪裏去找?

生:兩個地方

師:哦,兩個地方,先是憑直覺,怎麼着?在原地找,找到了嗎?沒有。哪一句説的?

生:竟不可得。

師:竟不可得,什麼叫竟?竟然,你竟然能夠拿出這個問題?竟是什麼意思?我有點不同意,哎,你們課下有沒有註釋?沒有。有沒有同學知道這個竟的意思?哎你説。

生:最終。

師:最終,是竟然還是最終對?

生:最終。

師:你們被他説服了,是最終的意思。我們現在説是竟然,在這裏呢是最終,要記下來哦。哦,這是文言詞語,學文言文,一定要積累文言詞語。最終沒有找到,這個直覺沒有找到,然後他們到哪裏去找?下流去找。哪裏説到了?“以為順流下矣。”對,到下流去找。我們再看看講學家到哪裏去找?哎,原地沙下。(屏幕:求之地中)對了,水中的地下,石下,沙下。那老河兵到哪裏去找?上流。書中怎麼説?

生:求之於上流。

師:啥意思?

師:到河的上流去找,那就是説“於上流求之”。與現代漢語一樣不一樣?這是文言文中的一個特殊句式,叫做倒裝句。哎,你們都很聰明,老師原來給你們講過是不是?這是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這有點奇怪呀,我們的經驗也是到哪去找呀,下流。這老河兵卻反着來,找到了沒有?找到了。哪裏説找到了?

生:果得於數裏外。

師:果得於數裏外,這又是一個什麼句式?説説什麼意思?果然在幾裏外找到。這個“得”是什麼意思?得到還是找到?解釋為找到比較恰當,數裏是幾裏,不是十多裏,在幾裏外找到。又是一個什麼句式呀?倒裝句。它不光是一個倒裝哎,那你看看:果得什麼於數裏外呀?石獸。哎,還省略了一個“之”字,對,這還是一個省略句。你看,文言文當中有倒裝句,還有省略句,這都是文言文當中的特殊句式,你積累多了,以後四庫全書你就能讀懂了。老河兵到上流去找的理由是什麼?請用文中的話回答。迅速的找到老河兵到上流去找的理由。生讀。

師:哦,都找到了,不用舉手了。我們一起讀讀,什麼理由?

生齊讀。

師:對啦,就是這麼一段話。有幾個字我要考考你啊,“蓋石性堅重”蓋什麼意思?哦,你比如説,我把它蓋住,蓋什麼意思?遮住,鍋上面有一個蓋子,那現在還能夠做這個講嗎?不能什麼意思?有同學説凡是,有同學説大概。好你説。

生:大概因為。

師:大概因為差不多,它是在文言文中用於上下文間表示原因表示結果的一個連詞,表示因果關係的一個連詞,用法不一樣了,這叫古今異義詞,我們現在大多都是遮蓋、蓋子,它發生了變化,好多文言詞語在現代漢語中意思發生了變化,這種已經發生了變化的詞我們就叫他古今異義詞,會寫異義兩個詞嗎?會寫,我們把它標註到課本上。再來看“水不能衝石”這個“衝”是什麼意思?對,是沖走,不是衝擊。再看“齧沙為坎穴”什麼叫“齧”?唉咬,在這裏還能咬嗎?衝擊,對!引申了,引申為衝擊。“為坎穴”“為”呢?“為”什麼意思?對!形成或者是成為。“坎穴”你知道課下有註釋的,陷坑,坑洞都對,反正是一個大坑,衝了一個坑。再看:“如是再齧”什麼叫“如是”?像這樣,哦,像這樣,那我們要特別強調“是”怎麼講?這樣。現在我説:你是一個學生,我是一個老師。這個是是什麼意思?唉判斷,很好。這又是一個什麼詞?古今異義。好的,坐下標註,同學們學會積累了啊,你們真是聰明的孩子,會學文言文。“轉轉不已”“已”?什麼意思?唉,停止。“遂反溯流逆上矣”“遂”?於是。“溯流”?什麼叫“溯流”?逆流。逆着河水往上,就是逆流。許多課下注釋都有是吧?唉有的你就畫出來,沒有的你就在書裏邊做下批註。這段話有沒有不懂的句子呀?沒有。他就是這個方法,他這樣分析有沒有道理呀?有。唉人們就按照他的方法到上流去找,果然找到了。咱們再來看看那個僧人,他順流而下有沒有結果?沒有,書上怎麼説的呀?倆字!“無跡”,什麼叫“無跡”?沒有石首的蹤跡。他的理由是?他為什麼到下流去找?有一句話,唉,自信聲音就高,不自信聲音就説不出來。“以為順流下矣”“以為”什麼意思?認為。他有沒有去調查呀?有沒有去分析呀?沒有。這就是情狀?

生:主觀臆斷。

師:主觀臆斷,我以為就是這樣,你今天遲到了,我以為你就起來晚了。唉,主觀臆斷。再看,講學家有沒有找到?沒有。你怎麼知道的呀?你説孩子?

生:人家是按老河兵的方法找到的。

師:哦,當然,人家是按老河兵的方法才找到的,他的方法能找到嗎?不能找到。但是老河兵的話裏面告訴我們他的方法不管用。

生:求之地中,不更顛乎?

師:唉,對“求之地中,不更顛乎?”但是大家還不知道老河兵的分析的時候信不信他呀?信不信?(這是學生又説信,有説不信。)

師:你説孩子?

生:不信。

師:你説不信,哦你説你為什麼不信?

生:找到之後不信。

師:哦找到之後,但是課文當中,有沒有不同的意見?講學家分析完了之後?

生:分析完了後那一段話最後一句話眾服為確論。信了。

師:哦,信了。不光他一個人信,唉,眾!好的,你看到了嗎?唉,讀書要仔細啊孩子,來來來(師微笑),坐下。請大家把這句話畫出來。“眾服為確論”這個講學家有人緣呀,唉,我不知道這個講學家是做什麼工作的呀?唉教書的。我也是教書的,是吧?你們就相信老師的話,是的吧?(師微笑)講學家蠻有人緣的,“眾服為確論”,“眾”我知道了,“服”是什麼意思?信服。“確論”呢?大家都信服他説的話,認為是正確的。那老師一説你們也信服我説的是正確的(滿帶笑意)很有人緣哦。但是實際上有沒有成功呀?沒有成功。那大家為什麼信服他呀?他有理由呀,他不像那個僧人“以為順流下矣”也沒有分析,他有根有據,他的根據是什麼?

生七嘴八舌的説。

師:唉,好的,小夥子,你來説。

生:爾輩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fèi),豈能為暴漲攜之去?乃石性堅重,沙性鬆浮,湮(yān)於沙上,漸沉漸深耳。

師:有道理,如果他這樣分析,你又不知道老河兵怎麼講,你信不信?反正我信。我也沒有去實踐,我也沒有去做研究,他這樣一説大家就信了。那我還有疑問了,你看這個講學家他也分析“乃石性堅重,沙性鬆浮”,這個老河兵是不是跟他有相同的地方?一樣的話呀,“石性堅重,沙性鬆浮”,一樣啊,那怎麼老河兵就找到了,而講學家就沒找到呢?你説説。

生:因為他只考慮到一點,卻沒有想到水的反擊之力,反激之力,必於石下迎水處齧沙為坎穴,因為他沒有考慮到第二點,也就是考慮的不全面,所以他沒有找到。

師:哎呀,你真是一個會讀書的孩子,我得擁抱你一下表示獎勵,那麼棒!你看這個講學家,不是講學家,那個那個老河兵考慮問題多全面呀,比那個講學家多考慮了一個因素,什麼要素?這位同學説出來了,他沒有考慮到水的要素,人家老河兵在河邊工作,經驗豐富,所以他考慮問題就很周全,所有的要素都考慮到了,當然按照他正確的方法一找就找到了。所以你看老河兵是綜合了講學家所説的特點,也綜合了僧人的“順流下矣”。僧人只考慮了水流,講學家只考慮了石頭和沙子的特性,老河兵呢?實踐經驗豐富,這些因素都考慮進去了。當然,他的方法就能找到了。唉你看我們考慮問題是要全面,同學們讀懂了,原來呀你主觀臆斷就像我們讀紀曉嵐就會出問題、出笑話

師:現在呀,我們看,老河兵有一句話對前邊兩個人進行評價,這句話我們一起來讀:求之下流,固顛;求之地中,不更顛乎?

生齊讀。

師:這是個什麼句式呀?反問句。什麼意思?我得找個同學譯一下。還有哪個同學沒有發言?來你來翻譯一下。

生:在原地尋找。

師:唉唉唉,看看看:求之下流,固顛。

生:在下流尋找,顛倒了,在原地尋找,不更顛倒嗎?

師:你們的課下注釋“顛”是什麼意思?顛倒。老師在這裏有一點不同的意見,其實這個“顛”呀是一個通假字,通病字頭的癲。大家記下來,這個字一寫出來你就知道它是什麼意思了,癲狂、瘋狂,引申為荒唐,你們課下注釋為顛倒,我有點不同意,不過你們考試還是按照你們的課下注釋去答,但是我還是要“究物理”,是的吧?我還要推究一下,你們回去以後可以跟你們老師商量一下,這個字應該怎麼講啊。我認為它應該通這個“癲”,意思是瘋狂,引申為荒唐,很荒唐。那個“固”字,剛才這個孩子説了沒説清楚,那個“固”是什麼意思呢?哦,固然或者説是本來都可以。到下流去找它們固然荒唐,到地下去尋找它們,不更顛乎?不是更荒唐嗎?那,你覺得這句話本身有什麼意味?有什麼意味?來。

生:對講學家的諷刺。

師:唉對講學家的諷刺,同意不同意?同意。那我來改一下,我把“不更顛乎”改為“亦顛”,反問句可以用陳述句來表達吧,可不可以?説出理由?不可以很容易説出來,理由是什麼?

生:反問句的一個特點就是可以強調陳述句強調不了的語氣,不更顛乎加強了對講學家的諷刺意味,然後在陳述句中語氣沒有那麼強烈。

師:唉好!哎呀,你的語感這麼強,就是這個意思。你們理解嗎?看來我們不能改成陳述句,那個諷刺的力量就不夠了。那我還想再改一下:我把它顛倒一下順序,把“地中”和“下流”換一換,我句式沒有改變,可以麼?不可以。為什麼不可以?

生:它是對講學家一知半解的諷刺,但是僧人就沒有自以為是。

師:哦,我很同意你的分析,有一個詞你用的特別棒:一知半解、自以為是。那你看看,這個,他就是説老河兵着力想諷刺講學家一知半解、自以為是的,對吧,人家那個僧人還沒有那麼狂妄,那你看看這個講學家的自以為是在課文中有沒有表現?有,你給大家念念。

生:聞之笑曰這個笑。

師:唉,這個笑字,有什麼意味,唉,嘲笑,不是讚美的笑,你看老師一上課都是笑眯眯的'都很欣賞大家,這不是嘲笑,對不對呀?講學家是嘲笑。不錯,你這個笑字理解的很到位。還有嗎?他語言當中有沒有?

生:爾輩,這裏不太尊重。

師:唉不太尊重,就是説如果我們改成“諸位不能究物理”可以嗎?爾輩不就是你們諸位嗎?我把它改成諸位不能究物理,可以嗎?不可以,為什麼不可以?爾輩就是一種不尊重,這個講學家對僧人的嘲諷,對看不起,嘲諷。你能把這種嘲諷的意味讀出來嗎?

生讀。

師:好好,就到這。讀的好不好?誰能給他PK一下,誰願意給他比一比?好,你來你來,哦,後邊,好,來來來。

生讀。

師:哦,好好好,這個語調揚上來了,大家覺得怎麼樣?不錯,你自己在下面讀一讀。生讀。好我們一起模擬一下,看看這個講學家嘲笑僧人的話,我聽聽你們像不像講學家的樣?有沒有講學家那種自以為是的傲慢。來預備讀。

生讀。

師:嘲笑這一句還不夠,還要再加一句嘲笑那個僧人,那一句?“沿河求之,不亦顛乎?”什麼句子?反問句。唉,這個反問句語氣要不要強調?讀一讀我聽聽,再強調一下。哦,這個自以為是的好為人師的講學家的形象一下子躍然紙上了,你自己的方法還不對呢,你還嘲笑別人,所以這個老河兵就嘲笑他。如果一改就變成了嘲笑僧人。看來這樣改是不行的。那,對於這篇文章,這個紀曉嵐呀,他是一個大智慧的人,而且又幽默詼諧,他也有一句諷刺,同學們早已經找到了,那一句話?唉,最後一句。咱們一起來讀一讀。

生讀。

師:他也用的是反問句,我們這個反問的語氣是不是要再強調一下?他這個反問呀就不只是嘲笑那個講學家了,還嘲笑如講學家一類的人,我們把這句話再讀一讀,最後一句話。唉,最後一句話大家強調的真棒!可據理臆(yì)斷歟(yú)?唉,一強調就是不可據理臆斷,請大家根據你的理解來補出來那應該怎麼辦呢?根據你對故事的理解你覺得不可據理臆斷,那該怎麼辦?在橫線上填出來,可以思考幾秒鐘,組織一下語言。應該怎麼辦呢?誰來講講?大家各抒己見,你這樣説,他那樣説,沒有關係,你怎麼理解你就怎麼説,好麼?(生無人舉手,是直接點名,你説。)

生:不可據理臆斷,是因為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

師:哎呦,你會引用論語裏的句子,太棒了!很有文采!來你來説。

生:不可據理臆斷,…(説不下去)

師:(微笑),哦,只可意會,不可言傳。你請坐。你説?

生:…

師:你也只能意會嗎?(微笑)搖頭,那你説?(生答不出),坐下,(微笑和藹地)先組織下語言。同桌?

生:不可據理臆斷,要既知其一,又知其二。

師:哦,既知其一,又知其二。很好!他説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他説既知其一,又知其二。知其然有知其所以然。你也來説説?

生:…師面對該生:這個要考慮,那個要考慮,還有一個也要考慮,要進行?全面分析。唉好好好,要全面分析。你看我們都理解意思了,可以用不同的語言來表達,你覺得用哪個語言表達更好,回去以後把你的理解寫出來。你看紀曉嵐呀最後用了一個有力的反問,嘲諷了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人,告訴我們在生活當中要全面分析綜合考慮各種要素才不至於犯錯誤,而我們剛才説的那麼多的內容紀曉嵐用一個反問句就給我們表達清楚了,我相信咱們40個孩子你們一定有40句話來填這個空,對吧?但是紀曉嵐一句話就表達出來了,這就是大師的幽默和智慧,同學們,要想從紀曉嵐身上獲得更多的幽默、智慧以及生活做人的道理,那就請你課下走進《閲微草堂筆記》,這裏的故事可多了,它既能豐富我們的生活經驗,又能告訴我們做人的道理,更重要的還能提高我們的文言素養,回去以後有沒有願意讀一讀《閲微草堂筆記》的?有,唉好極了!回去我希望你們能讀。最後,再佈置大家一個小工作,回去以後從語文基礎知識的角度和課文閲讀的角度來梳理一下你的收穫。我聽説你們都有導學案,導學案後邊有沒有留空梳理你的收穫的?唉,好極了,回去以後梳理一下,好麼?如果大家還有不懂的,可以和你的語文老師再交流,我們就上到這兒。下課!

《河中石獸》教學實錄2

一、談話激趣,導入新課

師:有誰知道《刻舟求劍》的故事?

生:(敍説故事。)他這種找的方法是錯的。

師:怎麼錯了?

生:因為船在移動,他刻的記號根本就沒用。

師:説得真好!眉宇飛揚、很有自信,起了一個很好的表率作用。

今天我們要學習一個類似的故事:某土地廟前石獸因河岸崩塌掉入河中。十多年後重修山門,尋找石獸,一位老兵説,應該在上游尋找,依他的話,果然撈出了石獸。石獸為什麼會向上遊“跑”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河中石獸》一文,從中找到答案並悟出道理。

二、整體感知,朗讀指導

師:請大家大聲朗讀課文,讀準字音,瞭解課文內容。

生讀課文。

師:大家讀得很認真,聲音也很洪亮。下面我要考考大家,這些字你們會讀嗎?

眾學生舉手,躍躍欲試。

師:每個人讀一排的兩個詞。

生1:河干(gān) 圮( pǐ )棹 ( zhào)

師:呵呵,你已經超額完成任務了。第二排誰來?(環視,見一學生拿着話筒,點名拿話筒的學生)近水樓台,你來吧。

生2:棹 ( zhào) 曳 ( yè )

師:(點評生2)字正腔圓,聲音洪亮。真好!

生3:鐵鈀(pá ) 木杮(fèi )

生4:湮 ( yān ) 齧( niè )

生5:溯suì

師:別緊張,我相信你能讀好!

生5:溯 sù 臆 yì

師:當別人犯了一些小錯誤時,我們要做的只是包容和等待!

(環視學生)你的手舉得最高,最後兩個詞就你來讀吧!

生6:歟( yú ) 坎穴(xué )

師:完全正確,可見預習很充分,請大家齊讀這些詞語,增強記憶。

生齊讀詞語

師隨機抽取一些詞語,讓學生説出這些文言詞語的意思。

學生搶答。

師:我有一個小小的問題想請教大家:“木杮”的“杮”字有幾畫?

生:8畫。

(一學生):7畫

師:(與説7畫的學生交流)不着急,再寫寫,到底幾畫?

生:(寫)8畫

師:對了!大家都很細心,很有心。都知道右邊這一豎是連着寫的。

下面的活動難度稍微高一點。文中有些字詞它們的古今意義不同,比如説“河”字在一些古文中單指黃河,而今天的“河”意思就比較寬泛,河流、黃河都可以。我們一起來看幾個詞:幹。文中是——

生(齊):河岸,岸。

師:今意是——

生(齊):不潮濕。

師:閲,文中是——

生:(齊)經過,過了。

師:今意是——

生1:閲讀

師:閲覽室是看書的地方。閲是——

生:(齊)看的意思

師:物理——

生2搶着回答:“事物的道理”,今意是“一門學科”。

師:是?

生3:文中是“這”的意思,今天是“判斷動詞”。

師:太棒了,不僅説出了文中意思,還準確地説出了今意。

師:已——

生4:已在文中是停止的意思,今意是過去了以後。

師:過去了以後?有沒有不同意見?

生5:我認為今意是“已經”的意思。

師:(問生4)“已經”是不是比你的“過去了以後”更好一些?

生4:是的!

師:對的我們就堅持,錯的我們就改正。願意改正嗎?

生4:(誠懇地)願意!

師:真好!目前為止,我們讀準了字音,瞭解了詞義,這是我們學習文言文的基礎。有了這些基礎,我想請同學們用自己的話、用一句話或者兩三句話説説課文寫了一件什麼事?孤軍奮戰如果困難的話,大家可以並肩同行。

生討論交流。

師:(望向學生)你的眉宇間閃爍着自信的光芒,眼神裏寫滿了期盼。你先説。

生1:有兩個石獸掉入河中,一學家説要從原地找、一河兵説要從上游找,最後從上游找到了。

生2:圍繞在河中尋找石獸這件事,廟僧、講學家和老河兵給出了不同的意見。告訴我們許多事情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師:你真是學語文的高手啊!這麼難的一篇文章你用三言兩語就把它概括的很全面,而且説的很在理。真了不起!看來很多同學都想説,都有話説,可能大家的説法不一樣,但沒關係,只要你的想法是建立在對文本理解的基礎上,都可以。

師生交流

師:剛才同學們有滋有味地讀的時候,老師心裏就癢癢了,現在我也來讀讀文章師範讀,範讀結束,生鼓掌。

師:謝謝大家的掌聲,誰來點評一下我的朗讀?

生1:老師,你有個字讀錯了。是轉(zhuàn),不是轉(zhuǎn)

師:謝謝你的提醒。這個字到底應該怎麼讀呢?生活即語文,字典是老師。大家查查字典吧!

生查字典,反饋:轉(zhuàn)、轉(zhuǎn),意見不同。

師:昨天晚上老師備課時查閲了相關資料,得知:讀轉(zhuǎn)時,表示身體或方向小幅度的改變;讀轉(zhuàn)時表示圍繞軸心或另一個物體做大幅度的運動。課文中的石獸是小幅度還是大幅度呢?

生:小幅度。

師:那麼它應該讀——

生:轉(zhuǎn)

師:很好!我們一起朗讀一下課文裏的原句。 生讀

師:還有誰願意評價我的朗讀?

生2:老師讀得很有節奏,停頓很好,也很有感情!

師:謝謝你高度的讚賞。因為這是篇文言文,所以要讀出一點文言文的韻味。我們一定要讀好節奏,拉長停頓,剛才我在朗讀時,發現好多同學跟着我的朗讀在劃節奏,大家的學習習慣真好。下面請大家根據屏幕上的節奏,大聲齊讀文章。注意:慢一點,再慢一點,讀出一點文言文的味道。

三、合作探究,披文入情

讀懂一個故事:

師:課文主要寫了哪幾個人尋找石獸?

生1:寺僧、講學家和老河兵。

師:他們各自尋找的地點和結果是怎樣的?

生2: 寺僧在原地和下游找石獸,結果沒找到。

師:原文中的兩個詞是?

生2:不可得,無跡

生3:講學家在原地沙下找,沒找到。

師:文中直接告訴我們結果沒有?

生3:沒有,是從後文老河兵的話中得知的。

師:很好!學語文就要“瞻前顧後”。最後老河兵找到了石獸,他在哪找到的?

生3:河的上游。

師:原文中説——

生:果得於數裏外。

師:他們各自尋找的理由是什麼?

生交流彙報

師:請大家注意:河兵。老河兵!從“老”字中你讀懂了什麼?

生4:經驗豐富,知道的多。

師:是啊,難怪人家都説“薑是老的辣,酒是陳的香。”

師:文中提到哪些人的幾次笑?

生:兩次。講學家和老河兵。

師:你怎麼理解其中的意味?

生5:講學家的笑是嘲笑,是自以為是的驕傲的笑。

師:老河兵的笑呢?

生6:老河兵經驗豐富,他笑講學家不懂裝懂。

師:誰能把老河兵説的話演示給大家看?

一男生上講台演示、講解。

師:我們可以理解為一種胸有成竹、淡定包容的笑。

語言文字是很感性的東西,有什麼樣的語言就會有什麼樣的情感,有什麼樣的情感就必須有什麼樣的聲音。你們能用聲音表達對這兩種笑的內容的理解嗎?小組合作,交流揣摩一下。

生朗讀交流。

師:(發現一女生一直低着頭,很靦腆,很膽小。)今天我們班上同學發言很踴躍、很精彩。可我發現你卻一直很沉默,要不下面你來讀讀講學家的笑?我相信你能讀得很好!

生7讀,讀完,全班學生鼓掌。

師:掌聲已經證明了一切。(見一學生舉手)你有什麼問題要交流?

生8:我覺得她讀的還好!

師:還好?你的言外之意是你能比她讀得更好,我的理解對嗎?

生8:嗯!

師:很好!很自信!自信是成功的一半,你試試!

生8讀,果真很好。

師:你的朗讀已經證明了你的自信完全是有根據的,而不是自以為是。

眾學生舉手。

師:剛才是兩個女生讀的,下面我想找個男生試試。我們現在進行的是今天上午的第四堂課,在此之前已經有三個老師上了同樣的內容,但我相信我們是今天的壓軸戲。我希望接下來的朗讀也能成為壓軸朗讀。找誰呢?(搜尋中)聽我這麼一説,你好像在那得意地笑,就你了。得意地去讀吧!

生9讀。抑揚頓挫、情思飛揚。學生及聽課老師鼓掌。

師:讀得太好了,節奏、情感很到位。我崇拜你,並且成為你的粉絲了。(生笑)只是有一個小瑕疵:“是非木杮”要注意停頓。“是/非木杮”。這,不是木片。這樣才對。

師生朗讀老河兵的話。

明白一個道理:

師:為什麼只有老河兵的方法是正確的?僅僅因為“薑是老的辣,酒是陳的香”嗎?

生1:不是,是因為老河兵常年在河邊工作,有經驗,知道實際情況。

師:是啊,同一件事情,寺僧和講學家他們都只是從自己的主觀臆斷出發,去判斷、去思考。而老河兵常年在河邊勞動,瞭解水、沙、石等自然事物特性,把理論知識和多年經驗結合起來分析。

師:作者由此得出了什麼道理?

生:然則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據理臆斷歟!

師:教學這篇文章,我也有所收穫。湊了四句話來表達自己的體會:

讀《河中石獸》

—— 陳運霞

失石河中來尋覓,三次尋找無蹤跡。

主觀臆斷不可信,尊重實際是真理。

瞭解一種寫法:

師:文章題目叫《河中石獸》,如果根據內容加一個字,那麼是——

生:找 、尋、求

師:都可以。就“尋”吧。圍繞河中尋石獸,寫了寺僧、講學家和老河兵三個人的四種方法。他們的結果分別是:不可得、無跡、失敗、果得之。我們跟着作者得出了一個道理。為了與“河中尋石獸”相照應,可以是哪五個字?

生1:實踐得真理

生2:主觀看事物

師:我想你的理解肯定沒錯,只是“主觀看事物”這個表達有點小問題。再想想,我們過會再交流。

生3:實踐出真知

師:説得真好,就它了。(師生共同完成板書)

師:(對生2)想好沒?

生2:主觀不可信。

師:漂亮!主觀不可信,臆斷不可信都行。好多種答案,好多種方法,只要我們願意開動自己的腦筋。文章就找石獸這件事,是懸念迭生,引人入勝,最後才恍然大悟!這就是文章高妙之處:一波三折,層層鋪墊。文章還在敍事結束後生發了一句議論:然則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據理臆斷歟!這就是我們常説的先敍後議,畫龍點睛。平時大家寫作文時總是在記敍一件事之後就戛然而止。如果這時也能加上簡短的、恰到好處的議論或抒情,那將更勝一籌。學了這些方法,以後大家在自己寫作文的時候可以試試。

四、瞭解作者及作品

師:我們還沒認識作者呢?(屏顯紀昀及《閲微草堂筆記》)誰幫我把這段文字介紹給大家?(指講桌旁的一女生)近水樓台先得月,你來!

生: 紀昀,字曉嵐,清代著名學者,生性詼諧風趣,著有《閲微草堂筆記》等。

《閲微草堂筆記》是紀昀晚年所作的一部文言筆記小説,由一千一百多則故事彙集而成,題材宏富,幾乎涉及社會生活的各個層面。或借鬼狐而説人事,或託寓言而寄感慨,文章短小精悍,風格質樸簡淡。

師:如果有這麼一本敍述了一千一百個故事的書,大家想不想看看?

生:(熱切地)想!

師:孔城有幸,因為他有一條千年老街;孔城初中有幸,因為它承辦了語文界的一場盛會;我們七(三)班的孩子有幸,在這大型的公開場合充分展示了自己,而且表現異常精彩;老師我亦有幸,昨晚專門打車去桐城市新華書店買到了唯一的一本《閲微草堂筆記》。為了紀念這次美麗的遇見,我將把它送給大家。班長在哪?

師將書送給班長,班長興奮地接書,全班學生鼓掌。

師:昨天聽課時,上課的老師反覆説“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今天,我想説:讀萬卷書,知一萬個故事,曉一萬個道理。多讀吧,孩子們,都破了也沒關係,因為,它已經是你們的了。

五:佈置作業

師:我們一起來看一下今天的作業:

1、熟讀並背誦課文。

2、把《河中石獸》的故事講給家人聽。希望大家課後認真完成。宣佈下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