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名著欣賞 > 勸學

荀子《勸學》經典教案

欄目: 勸學 / 發佈於: / 人氣:2.35W

《勸學》自流傳以來廣泛的受到大家的喜愛和推崇,是人們瞭解先秦文化、儒家思想重要材料,提供了《勸學》教案,一起來看看吧!

荀子《勸學》經典教案

【教學目標】

1、 知識與能力

(1)、掌握基本的文言現象:通假字、詞類活用、古今異義以及而、之等文言虛詞的用法。

(2)、理清文章結構脈絡,並體會文章比喻論證方法。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誦讀,理解文意,背誦全文。

(2)、培養學生自己整理歸納積累文言知識點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 通過學習理解荀子的學習觀。

【學情分析】

這是學生進入高中以來第一次接觸文言文的學習,在初中,對文言知識已經有了基本的瞭解,例如對通假字、詞類活用、一詞多義、古今異義等文言現象也已經有所接觸,但傳統的初中文言教學忽視了學生自我能力的培養,往往是以教師的講授配合教學參考書的使用,學生在學習的自主性和獨立思考能力上有所欠缺,由此,進入高中後文言學習要着重培養學生的自主意識。

【教學重難點】

1、 教學重點:

(1)、理解文意,積累文言詞彙。

(2)、把握文章整體結構。

(3)、學習文章中比喻的論證手法以及比喻的內在聯繫。

【教學方法】

由於這是高中階段學生第一次接觸文言文,因此在教學方法上除了通過串講,掃除字詞障礙外,還要特別注意採用示範教學,教授學生學習文言文的方法,為高中的文言文學習打好基礎;同時適當的進行課外材料的補充,拓展知識面。

【教學媒體】

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相關資料,同時印發相關材料,供學生課外習作與練習。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新課導入

結束了關於青春話題的思考,今天我們要來進入一個新的專題的學習——獲得教養的途徑。獲得教養的途徑有哪些呢?大家把課文翻到目錄。我們看,在這個專題中,編者設置了兩個版快,分別是:求學之道和經典的力量,前者要求我們學習,後者是要我們多讀,所以學習和閲讀就是我們獲得教養的兩種有效的途徑。那麼今天我們就來看看我們這位兩千多年前的老人是怎樣來為我們論述學習的。

(二)、新課教學

1、作者介紹(配合PPT展示)

大家看註釋1,請個同學來念一下。

荀子是先秦儒家的最後一名代表,大家在以前還學過哪些儒家的'代表,孔子(仁)、孟子(仁政),而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這位荀子雖然也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但是由於他處在戰國末期,政治上的動亂造就了學術上的活躍,此時,諸子百家學説都已經形成,所以荀子就有了借鑑和批判的條件和可能。那麼在思想上,荀子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勝天的觀點,他反對迷信,認為自然規律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但是人可以憑藉主觀能動性,利用自然規律,我們説這裏他已經具備了一種樸素的唯物主義的思想。另外,荀子還提出了一個直到現在還廣受爭議的話題:人性本惡。荀子認為人生來是惡的,只有通過後天的努力學習,才可以積善成德,知明而行無過矣。荀子之所以如此看中學習,在他和他門徒共同編寫的這部書籍裏把這篇〈勸學〉放在第一卷的第一篇,也正是因為這個道理。

2、 解題

上面我們提到了荀子對於先秦的文學有了一定意義的發展,這種發展當然不僅僅體現在思想上,在文體上也有所顯現。比如大家還記得我們在學孔子的論語的時候有沒有標題啊?是沒有標題的,我們把這種文體稱為語錄體。而從荀子開始,這類論説文開始有了獨立的標題,那麼大家首先來説説這個標題“勸學”是什麼意思。——勸勉勉勵的意思。也就是説文章是荀子要來勸勉我們學習,那麼下面我們就要來看看荀子是如何來鼓勵我們學習的。

3、 研讀課文

(1)、請一位同學朗讀課文,其餘同學仔細聽,幫他糾錯,同時PPT展示難字生字。

槁(gǎo) 跬(kuǐ) 跂(qì) 鍥(qìe) 鏤(lòu) 楫(jí) 參(cān)

(2)、通讀過課文後,大家能不能把最能表現文章中心的句子找出來?——學不可以已。學習是不可以停止的。這就是荀子整片文章的中心。大家注意在這裏的“可以”和我們今天所説的“可以”是不是同一個意思?這裏可以應該當成兩個單音節詞來理解。“可”是指“可以”,而“以”應作介詞解釋,但這裏它的介詞功能被弱化了,只起到調節音節的作用。同學們在學習古文的時候要注意,一般來説古漢語多單音節詞,我們在理解過程中要注意逐個逐個字進行解釋,比如無以,沒用用來……的方法。又比如妻子,今天我們説妻子是專指愛人,而在古漢語中,妻子是指妻子和孩子。我們説妻子就是一個古今異義的詞,這樣的詞還有很多,我們在以後的學習中經常會碰到,大家要注意整理和積累。落實古今異議這個語言點。下面我們回到課文,荀子開門見山就擺出了觀點,學習是不可以停止的,下面我們就要來看看他為什麼説學習是不可以停止的,他究竟從哪幾方面來論述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