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錢塘湖春行註釋介紹

欄目: 錢塘湖春行 / 發佈於: / 人氣:3.04W

全詩結構嚴密,格律嚴謹,對仗工整,語言流暢,生動自然,語氣平易,體現了通俗流暢的特點。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錢塘湖春行註釋介紹,希望能幫到大家,更多精彩內容可瀏覽()。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裏白沙堤。

[閲讀導引]

錢塘湖是西湖的別名,是我國著名的風景區之一。提起西湖,我們自然會想起蘇軾的名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粧濃抹總相宜”。讀了白居易的這首詩,彷彿真的看到了那含睇一笑的西施面影。詩中描寫了詩人騎馬所見到的西湖早春的旖旎駘蕩的春光,表現了世間萬物在春色沐浴下的勃勃生機,塑造出詩人自身欣然陶然觀景的形象,創造出春色喜人、生意盎然的意境,抒發了喜愛早春風光、恬靜閒適自得的感情。

[作者簡介]

白居易(772—846),字樂天,號香山居士、醉吟先生。祖籍太原(今山西),曾祖父白温遷居下圭(今陝西渭南),遂為下圭人,中唐時期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白居易的詩題材豐富、內容深刻,表達平易淺近,貼切流暢。現存白詩近三千首,數量當推為唐代詩人之冠。他曾將自己的詩分為四類:諷諭、閒適、感傷、雜律。他本人最得意,價值也最高的是他的諷諭詩。在文學上,他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強調繼承我國古典詩歌的現實主義優良傳統,反對“潮風雪,弄花草”而別無寄託的作品,是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在文學史上有重要的地位。長篇敍事詩《長恨歌》、《瑟瑟行》等名篇則代表他藝術上的最高成就。

[背景介紹]

白居易是在長慶二年(公元822年)的七月被任命為杭州剌史的`,而在寶曆元年(公元825年)三月又出任了蘇州剌史,所以這首《錢塘湖春行》應當寫於長慶三、四年間的春天。

[詞語註釋]

春行:春天散步。

孤山寺:在西湖白堤孤山上。

賈亭:唐代杭州刺史賈全所建的賈公亭,今已不存。

初平:遠遠望去,西湖水面彷彿剛和湖岸及湖岸上的景物齊平。

雲腳:古漢語稱下垂的物象為“腳”,如下落雨絲的下部叫“雨腳”。這裏指下垂的雲彩。

暖樹:向陽的樹。

亂花:指紛繁開放的春花。

淺草:初春的草,儘管很多,但還不很高。

沒(mò):隱沒。

湖東:以孤山為參照物,白沙堤(即白堤)在孤山的東北面。

行不足:遊賞不夠,即反覆遊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