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平凡的世界》高中語文備課參考資料

欄目: 平凡的世界 / 發佈於: / 人氣:2.26W

引導語:路遙是中國當代作家,他的《平凡的世界》是一部全景式地表現中國當代城鄉社會生活的長篇小説,全書共三部。下面就是小編收集的《平凡的世界》備課參考資料,歡迎大家閲讀!

《平凡的世界》高中語文備課參考資料

一、關於作者

路遙(1949—1992),陝西省清澗人,生於一個貧困的農民家庭,從小被過繼給伯父,他曾經務農,並在農村小學做過一年的民辦教師,隨後又回到縣裏做過許多臨時性的工作。在這段時間裏,他邊勞動、邊工作、邊學習,閲讀了許多古今中外的文學名著,並嘗試着寫了一些習作。1973年,路遙作為“工農兵學員”進入了延安大學中文系學習。畢業後,他先後來到陝西省文藝創作研究室、中國作家協會陝西分會,相繼在《陝西文藝》編輯部和《延河》編輯部任編輯。

他創作的中篇小説《人生》榮獲第二屆全國優秀中篇小説獎,後來還被作者本人改編成了電影劇本並搬上銀幕。長篇小説《平凡的世界》於1991年榮獲國內最高文學獎──“茅盾文學獎”,從而奠定了他在中國文壇上的地位。

二、思想內容

從讀者調查的情況來看,《平凡的世界》在讀者中深受歡迎最主要的原因是這部作品對農村生活的真實描寫和主人公(如孫少安、孫少平)艱難奮進的個人經歷在讀者中引起極大的情感共鳴,那些如夢魘般的生活經歷通過一個個精雕細鏤的細節描寫(如“吃飯”的細節、“攬工”的細節、種種“活人”的細節,等等)勾起有相似經歷者刻骨銘心的記憶。尤為可貴的是,路遙在創作中始終要求自己“不失普通勞動者的感覺”,他不是像“民粹派”“啟蒙者”那樣“到民眾中去”,而是“從民眾中來”,他不是為民眾“代言”,而是為他們“立言”,他自身的形象經常是與筆下的典型人物形象──渾身沾滿黃土但志向高遠的“能人”“精人”合二為一。以“血統農民”的身份塑造出從中國農村底層走出來的個人奮鬥的“當代英雄”,這是路遙對當代文學的獨特貢獻。

以紮實可信的細節創造逼真的現實感,這本就是現實主義作品最基本的魅力所在。路遙與其前輩作家(比如路遙極其崇拜的、堪稱其“文學教父”的柳青)的不同之處在於,他書寫的不是集體的記憶,而是個人的記憶。無論是孫少安辦磚場還是孫少平求學打工,都不再像“樑生寶買稻種”那樣是肩負集體的使命,而只是為了自己更好地“活人”。在社會主義現實主義的作品中,“個人記憶”一直受到“集體記憶”的壓抑,而正是這些被壓抑、被扭曲的“個人記憶”實際上構成了一些“流行革命經典”(如《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青春之歌》)的流行因素,但它一直沒有得到真正自由充分地書寫。在《平凡的世界》之前的“傷痕文學”“改革文學”中,主人公所負載的仍主要是“集體記憶”,只不過支撐這些“集體記憶”的意識形態系統有所變更。《平凡的世界》是路遙立意創作的一部史詩性的作品,政治鬥爭一直是這部作品的大背景和情節主線,但路遙有意讓他的主人公遠離政治旋渦的中心,孫少安、孫少平的成長曆程基本像約翰·克利斯朵夫、於連那樣是在特定歷史環境下個人奮鬥的歷程。這種向經典現實主義迴歸的努力使“典型人物”從“高大全”中解放出來,成為既紮根於黃土地、又閃耀着“永恆的人性”光輝的“民間原型”,也使“批判現實主義”批判、抗爭的對象從具體的政治制度、社會現實轉移到更廣義、抽象的生活、命運。同時,也使這部作品在一定程度上脱離了具體的時代背景,在中國當代的文學生產環境中獲得了更廣泛的適應性:既以樸實、真實深得讀者信賴,又在被主流意識形態接納的過程中比《白鹿原》等作品順利。

優秀的現實主義作品不但能創造出逼真的現實感,還能成功地創造一種烏托邦式的意識形態幻覺。《平凡的世界》裏那套紮紮實實的現實描寫背後有一種非常光明樂觀的信仰:聰明、勤勞、善良的人最終會豐衣足食、出人頭地、光宗耀祖。書中一個個推動故事發展的情節安排(孫少安、孫少平不斷獲得善人幫助,大人物賞識,潤葉、田曉霞等高幹女兒“七仙女式的愛情”)都是基於這種信仰,這給了讀者極大的心理滿足和閲讀快感。如果把《平凡的世界》與《人生》做一下比較就可以看到,《平凡的世界》不僅是細演的人生,更是完美的人生。高加林在事業追求和道德背叛之間的矛盾、“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式怨憤不平在孫少安、孫少平這裏消失了。在他們這裏,事業成功與道德完善是一致的。他們是“精人”“能人”,又是最仁義的好人,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化身。有人認為,在《平凡的世界》裏,路遙減弱了與現實抗爭的力度,有意調和矛盾。如果真是這樣的話,很難解釋為什麼高加林和孫少平同樣得到讀者的普遍認同,創造他們的路遙會得到讀者的一貫信賴。更合理的解釋是,不是路遙變了,而是現實生活的基礎變了。

《平凡的世界》寫的是1975年到1985年期間北方農村的變遷史,醖釀、創作於1982年到1988年這6年期間。這段時間內應該説是農村發展的“黃金時代”。土地所有制改革剛剛實行,在飢餓線上掙扎了多年的農民有望過上豐衣足食的好日子。靠政治秩序建立起來的人與人之間的等級關係開始解體,民間倫理重新確立,勤勞者致富,懶惰者受窮,被農村户口束縛了多年的“能人”“精人”們也有了尋求別的生活機會的可能,高加林的問題有了可能的解決方案。路遙是一位真誠而敏感的作家,他在書中也寫到了一些改革的負面效應,如孩子們不再上學,農民掠奪性地使用土地,農民的慾望被刺激起來,“共產主義時代”的温情關係解體……但後來越來越惡化的農民不堪重負被迫出外打工、社會腐敗和不公現象益發嚴重的情況此時還沒有出現。正是這樣一個相對的“黃金時代”的生活基礎,奠定了這套樸素信仰的“光明內核”:社會雖然有無數的不公正,但通過不屈不撓的艱苦奮鬥終能獲得成功和幸福。這套信仰是民間土生土長的,又合資本主義個人奮鬥的精神,它提倡以個人的而非集體的方式改變底層人民的命運,在一個“後革命”的時代正是政府倡導、老百姓普遍接受的主流意識形態。

其實,《平凡的世界》十幾年來魅力不減,而且越來越在讀者的閲讀生活中佔據中心位置的原因正在於這種時間上的錯位:當年孫少安、孫少平面臨的生存困境至今在很大程度仍是廣大農村青年現實面臨的困境,對於許多希望憑一己之力拼命向上爬的求學者、打工者來説,他們甚至面臨着更殘酷的生存壓力,而路遙在“相對黃金時代”形成的“黃金信仰”又在一個道德危機的時代為苦苦掙扎着的下層青年帶來了難得的温暖和有力的撫慰。

也正是這套在特定“黃金時代”形成的“黃金信仰”,使《平凡的世界》在客觀真實性和意識形態的包容性之間達到了極佳的平衡。近幾年來,隨着現代性壓力的有所緩解、文學市場化程度的加深以及“主旋律”的大力提倡,現實主義又回到“強勢”“主潮”地位。但如果路遙面臨着“現實主義衝擊波”作家面臨着的生活現實,他的作品裏還能有如此明朗的“黃金信仰”嗎?抽調了這樣的“黃金信仰”,現實主義作品還能保持暢銷書的魅力嗎?答案是不容樂觀的。目前的現實主義作品深為人詬病之處就在於廉價膚淺的人道主義和缺乏批判立場、價值觀念模糊。現實主義作品如果失掉了內在堅實的價值系統,其結果只能向兩個方向發展,一個方向是平面展現、羅列現象,成為新的“問題小説”,如果所寫問題有新聞性,可能成為暢銷書。另一個方向是向主流意識形態靠攏,回到“喉舌”“工具”的位置,這兩者從“新時期”以來文學的發展軌跡上看都是倒退。這樣看來,路遙當年抓住寶貴的“黃金時光”在迴歸經典的道路上一意孤行,所達到的也許是“頂峯”,所留下的可能是“絕唱”。即使如此,作為標尺,《平凡的世界》創下的被廣泛認同的文學模式及其“耐人尋味”的流通方式都可以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為同類作品的生產提供一個有多面價值的參照。

作為“現實主義暢銷書”的代表作品,《平凡的世界》的文學史價值不僅在於它恪守了現實主義的原則,更在於它發展了現實主義,在向“經典現實主義迴歸”的'道路上達到了其他當代文學作品未曾達到的高度。雖然經過現代派大規模的衝擊、洗禮,面對劇烈變化了的社會結構,讓現實主義完全地回到經典的道路上已不可能。與在20世紀整個世界範圍內發生的現實主義由經典向現代的轉變一樣,中國當代文學中的現實主義也逐步從經典形態向現代形態發生轉化,在吸收了大量現代主義技巧和文學觀念後形成的“現代現實主義”,理應成為未來中國現實主義文學的一種主要形態和發展方向。但是對於現實主義的發展在另一個方向上探索的意義和價值,文學史和文學批評如果不做出適當的評估和肯定,無論出於何種原因都是有缺憾的。

雖説一部作品主要憑藉自身的魅力在一、二代人之間“默默流傳”,這本身就是一種光榮和偉大,但不借助文學史的力量,這樣的光榮與偉大遲早會被歷史長河淹沒得不留痕跡,這對於路遙這樣的作家來説是不公平的,特別是當我們想到,在那個文壇“一窩蜂”地乘坐“火箭”飛離公眾的時代,他甘遭“遺棄”,忠心耿耿地為“讀者上帝”寫作,他以青春和生命寫下的作品曾激勵了那麼多的處於逆境中的讀者,而且還必將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繼續温暖人心。

三、創作背景

《平凡的世界》是從1975年開始創作的,1988年5月25日完稿,而上世紀80年代中後期的文化背景是各種文學新思潮風起雲湧,現代派、意識流等文學觀念風靡一時,文學創作在形式和技巧上的求變求新令人目不暇接。與此相反,傳統現實主義創作卻受到“冷落” 。甚至有批評家認為,路遙的另一部小説《人生》的現實主義創作手法是落伍的,但路遙仍然堅持創作完成了這部小説。

(選自邵燕君《〈平凡的世界〉不平凡──“現實主義暢銷書”生產模式分析》,《小説評論》2003年第1期)

《平凡的世界》關於節選部分

一、節選部分前的主要情節

課文為《平凡的世界》上卷第三章,前兩章的內容主要是介紹人物以及故事的背景。故事開始於1975年二三月間,在荒涼而貧瘠的黃土高原上,主人公之一的孫少平剛剛考上縣立高中。他出身於一個貧寒的家庭,家裏的境況十分淒涼,父母年老體弱,妹妹也在上學,還有一個癱瘓在牀的老祖母,整個家庭都靠23歲的哥哥孫少安支撐。他買不起5分錢一份的大鍋菜,只能靠幾個黑高粱面饃充飢。17歲,正是長身體的時候,半天課半天勞動的學習生活使他備嘗飢腸轆轆的折磨。但讓他“最痛苦的是由於貧窮而給自尊心帶來的傷害。他渴望穿一身體面的衣服站在女同學的面前;他願自己每天排在買飯的隊伍裏,也能和別人一樣領一份乙菜,並且每頓飯能搭配一個白饃或者黃饃”。他非常的自卑,雖然他的個子在班上是最高的,但他總覺得自己低人一頭。但是“貧困又使他過分地自尊。他常常感到別人在嘲笑他的寒酸,因此對一切家境好的同學內心中有一種變態的對立情緒”。幸好,他有自己的發泄方式,才使得他沒有轉入偏執之中。他喜歡在城裏漫無目的地轉悠,以此獲得無數前所未有的新奇印象。同時,他還養成了閲讀課外書的習慣。他閲讀的第一本書是《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本書給了他無盡的生活勇氣,他蒙朧地意識到,“不管什麼樣的人,不管人在什麼樣的境況下”,都可以活得很好。這種生活的信念事實上一直支撐着他以後的生活。